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五個環節嚴密監控醫療廢棄物處置

當前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期,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是最後一道防線,成都如何攻關醫療廢物處置?今年,成都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上還有哪些新辦法?……今日(4日)上午,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作為春節延長假期之後首個上線單位,走進“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直播間,就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解答與交流。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截止目前,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共接收了醫院產生的日常醫療廢物744噸,蒐集新冠涉疫疫情8.6萬噸,已日產日清,全部處理完成。在規範廢棄口罩處置,目前全市一共處置了單位公司和小區產生的口罩約7.443噸。

專線處置、專人負責,五個環節嚴密監控醫療廢棄物處置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已與市衛健委聯合發文,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管理。目前,成都在有效展開醫療廢棄物的處理處置上重點做了什麼?在防止因醫療廢物導致環境汙染事故上,接下來還有哪些重點舉措?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五个环节严密监控医疗废弃物处置

“全市醫療廢棄物的應急處置工作從1月20號就已啟動,指導成都市醫療廢棄物處理中心啟動了應急處理預案,要求專人專車收集疫情的醫療廢物,設立了一條專門的生產線,專門用於新冠疫情感染醫療廢棄物的焚燒處理,要求做到進場就處,不做停留,預防感染。”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土壤與固體廢物化學品處處長薛志剛介紹,同時建立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機制,要求醫廢處理中心及時對醫院,包括髮熱門診和隔離區產生的相關的涉疫疫情的醫療廢物做到日日產清。“目前,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處理能力,應對目前的疫情是沒有問題的,請廣大市民朋友放心。”薛志剛用一組數據來佐證,截止目前,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共接收了醫院產生的日常的醫療廢物744噸,蒐集新冠涉疫疫情8.6萬萬噸,已日產日清,全部處理完成。在規範廢棄口罩處置,目前全市一共處置了單位公司和小區產生的口罩約7.443噸。

對於下一步市民關心的醫療廢物收運處置環節的監管,薛志剛透露,為有序合理科學安排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將嚴控五個環節。

專線處置環節,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從三條日常的醫療處置廢物處置線當中專門指定一條日處理能力達到30噸的焚燒線作為新冠染疫醫廢處置專線,設立3臺車、3組工作人員對新冠染疫醫廢進行專項收集,做到進場以後就立刻進入焚燒線進行處理。

專人負責環節,目前收集新冠染疫醫廢的車輛達到了3輛,確保開展新冠醫廢處理工作的同時還能保證醫院日常產生醫廢的收集和處理。

專項臺賬環節,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的轉移聯單制度,對產生的涉疫醫院、對產生新冠感染醫廢將建立專賬,要由專人管理。

專人交接環節,每個涉疫醫院都必須要指定專人和成都市醫廢處置中心的接收人員進行專項交接,對普通醫廢,就是日常產生的普通醫廢和新冠感染醫廢要嚴格執行分開收集轉移。

設立專人駐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已指派專人每天到市醫廢處置中心進行蹲點督導,確保醫廢收集、轉移和處理過程能夠全過程得到一個監管。

今年將實現11+2中心城區所有公交車使用新能源車

2020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成都在大氣、水和土壤環境治理方面還將有哪些新的舉措?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曠良義介紹,去年成都初步建立了數智環境的平臺,在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得到實踐和應用。“整個系統整合了460多個大氣環境質量的監測站點數據,500多臺套汙染源在線監督的數據,同時還蒐集了40多萬家的汙染源數據,整個數據的積累42億條以上。”曠良義告訴記者,基於這些海量數據可以建立空氣質量的預測預報系統,目前對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預報準確率已達到90%左右,為提前判斷大氣汙染的趨勢、提前採取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此外,還可以通過數智環境平臺,實時在線對大氣、水、環境質量和企業的排放情況進行一個實施的監管。精準的判斷汙染的原因,同時通過系統對網格化隊伍的監管實施一個精準調度,可以及時的發現和制止企業的違法排汙的行為,為科學防治提供有力的支撐。“今年,還會將進一步和充分發揮數智平臺新引擎的作用,加大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對大氣、水、土壤、噪聲等領域實施一個全面的信息化支撐,共同協作打好各類汙染防治攻堅戰。”曠良義介紹。

此外,在大氣汙染物的排放監管方面,成都也將加強精準管控,用科技信息化的手段來實現對汙染源的精準監管。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劉智介紹,目前已經推廣了車載淨化裝置、多尺度噴淋除霾系統等科技手段來實現對汙染源的精準干預。同時,劉智還透露,在去年試點車載式移動式空氣淨化裝置的基礎上,今年將實現11+2中心城區所有的公交車使用新能源車,隨著車型的改變,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更加優化的新穎的公交移動除霾裝置,讓它更多應用在個條線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正在開發環境違法隨手拍程序,目前在後臺測試節,預計今年上線,屆時市民通過隨手拍可進行及時的環境違法行為舉報。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圖源 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