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正經參考07 | 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近日,新華社發表新華時評《“吃飽”才有抵抗力》,其中指出,統籌抓好經濟工作,也要從危機中找到發展的新契機,從疫情防控中尋找經濟增長點,比如應急裝備產業、醫療健康產業、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等。

應當說,醫療行業在本次疫情中被經濟學者們屢屢提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設計師陳文玲指出,第三產業會出現一些新的增長點,包括在線零售、在線醫療、在線遊戲、物流快遞將呈爆發式增長。

正經參考07 | 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市場前景有多大?近千億元

國家衛健委2月8日發出通知,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有效緩解醫院救治壓力,減少人員集聚。

與此同時,工信部正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在線醫療”“數字健康”方面的應用,加大5G等基礎設施在醫療系統的佈局,推動醫院信息化、醫療設備智能化、在線平臺便捷化。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191家公立醫療機構及近100家企業互聯網醫院針對疫情提供在線義診,緩解線下醫院壓力。

政府的密集政策利好有望成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的助推器。東興證券在接收《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在線醫療項目招標會受到疫情影響,但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線醫療企業表現突出,一方面培養了廣大民眾對在線醫療的認識,提高了民眾對於在線醫院的認可度,另一方面也會刺激在線醫療領域建設的加快。

東興證券認為,在線醫療迎機遇,遠程醫療是特殊應用場景剛需應用,未來市場空間巨大。2018年,在線醫療行業中國市場規模達到491億元,2020年預計接近千億元。


正經參考07 | 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有效的技術手段可能把預警提前,再提前

在對此次疫情爆發的反思與覆盤中,學者認為,各種公眾聚集雖然能短時杜絕,但在冬春季節本是呼吸道常見病的高發階段,易感人群碰上疫病爆發,強化了醫院等醫療機構的不同類型患者聚集,反覆交叉感染造成病毒的飛速傳播。

因此,FT中文網撰稿人張原峰指出,此次事件將有可能進一步刺激無創性IVD器械以及更多樣性家用醫療儀器的出現,配合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職能強化和社區型POCT推廣普及,將一些醫療風險篩查前置,有效降低潛在感染源的活動範圍和醫療機構工作量,另外,可穿戴設備將顯著的增強常規體徵監測功能,將個人日常健康狀況納入醫療檔案和疫病風險管控,這將是今後公共衛生政策和疾病防控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專家組成員之一、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多年前就曾著文,中國的流行病是以病例為基礎的,等到比例多了才開始做疾病溯源,而美國的監測系統還包括諸如谷歌搜索詞的趨勢、日本還會監測藥店一些藥品的購買趨勢。整體而言,美國和日本的監測系統傾向於把預警時間提前,而中國的監測系統則相對較為滯後。

有專家直陳,從單災種單部門被動的“防災減災”(risk-based approach)轉向前瞻性、系統性的“綜合風險治理”(resilience-basedapproach)尤為關鍵。


正經參考07 | 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AI+醫療,後發力量看中國

而包括機器學習在內的人工智能為健康科學及生命科學領域的變革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契機,為更加快速、準確的臨床決策及研發能力的增強提供了誘人的前景。

醫療器械行業網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發佈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2019 BIG 100),按照各公司2018財年醫療器械板塊業務年收入排出名單。美敦力、強生、皇家飛利浦列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營收前三強。而由依視路和陸遜梯卡合併後的公司則進入了前十強行列。美國醫療器械企業仍然佔據了主導地位,在前20強中佔14位,而排名第一的愛爾蘭公司美敦力,運營總部也在美國。

而億歐智庫出版的系列研究報告顯示——基於深度學習的醫療診斷呈現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7.88億美元增長為2019年的16億美元,以色列、美國與中國成為領先國家;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基因組學和抗體成為創新藥物的發力領域,該市場主要由美國主導,中國市場是一個重要的後發力量。

2019年,跨國製藥巨頭開始青睞基於人工智能的製藥初創公司。而由於醫療保健行業的技術壁壘高,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目前無法建立成功的一級生態系統,但帶來了一些數字護理巨頭;在寬鬆的個人數據隱私政策和鬆弛的審查制度的推動下,中國公司正在開發前所未有的精確診斷算法,備受關注。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生命科學崗位上還是在臨床護理環境中,依然存在的事實是: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領域得到更廣泛採用的障礙當然存在。McDermottWill & Emery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專門為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行業的客戶處理知識產權問題的律師羅傑·庫安(Roger Kuan)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指出,從監管的不確定因素到信任不足,再到有效用例的缺乏,都是問題。但是這項技術對改變護理標準、提高效率以及幫助臨床醫生做出更明智決策方面帶來的機會,值得我們去克服那些障礙。

2月10日,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稱,已有18家會員單位正在開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工作,包括華蘭生物、智飛生物、遼寧成大、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5家A股公司及1家港股公司康希諾生物。

正如美國曆史學家麥克尼爾在著作《瘟疫與人》中所言:“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遭遇人類,未來也將會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一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及決定因子。”


點擊原文,即可購買野村直之所著《人工智能改變未來》


正經參考07 | 找尋疫情防控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醫療+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