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自古都说男人只活一世应当顶天立地,为理想、为国家去建立万世功勋。然而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还真不少,可是却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善终,大多历史上的名将即便如今名垂千古,仍是落得个悲剧收场。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周亚夫

他乃是西汉名将,“亚子在世,孙(孙武)吴(吴起)重生。”但从这句话便可得出他在后世兵家心中的地位。周亚夫属于过度型将才,他上接韩信,下起卫青、霍去病,他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对于稳定汉朝的天下、对于文景之治的开启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对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周亚夫官职太尉,也就是全国的兵马大元帅。他死的原因也是因为立嫡之争,据说景帝本想树他为托孤重臣,可这个人死心眼,对汉武帝并不感冒。景帝言道“此非太子师也!”就冲这话决定了周亚夫的命运。

周亚夫的罪名是“阴反”,就是指在自己准备死后葬器中犯了皇家的禁忌,不符合臣下的礼数,而他也最终在监狱中绝食而亡。

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白起

他乃战国时期秦国人,与廉颇、李牧、王翦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居首位。白起熟知兵法且用兵如神,在战国七雄时代辅佐秦昭王战绩彪炳,在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间攻略城池70余座,一生从无败绩。

据统计在战国时期,因战争而战死的人共有200多万,而战死于白起手下的就有100多万,白起一人就占了一半,所以白起也就有了“杀神”的后世之名。

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随着白起的功劳及声望越来越高,遭到了秦朝宰相范睢的深切嫉妒,后来秦国因局势原因要出兵攻打赵国,秦昭襄王屈尊请白起带兵出征,白起提醒秦王时机绝非合适而婉言相拒,坚决不可立即出兵伐赵。

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秦王当时一心只想争霸天下,岂会听取白起的劝告,结果派遣别的将领率大军出征导致了邯郸大败。秦昭襄王将失败的怨气撒向了白起,加上范睢的推波助澜,不断在秦王面前添油加醋,最终白起被赐死。千古杀神始终难敌天子的雷霆一怒。

高仙芝

他乃是大唐四镇之一的安西镇主帅,为人颇有计谋,怛罗斯之战虽然失败,但至今仍为兵家所津津乐道,其用兵之果敢、行军之诡异、作战之凶狠非一般将领可比。

史上含恨而终的三大千古悲将:周亚夫、白起、高仙芝!


在潼关之战中,因监军边令诚之前向他索贿未果从而怀恨在心,在杀了另一名安西名将封常清之后矫诏杀之。直到死前高仙芝仍不相信,他忠心效忠的大唐会向他下此毒手,天真的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向帅台众军大呼“军等观于冤乎?可为吾申之。”

三军听见此话后全部下跪大呼“冤枉”不止,如此军心与如狼似虎一般的安禄山军作战,结果不想而知,最终以畏敌不前之罪被斩首示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