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经历了游戏主机史上的几次大的变革,具体是怎么样的?望赐教?

名为D的2020版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公认的大变革:雅达利大崩溃

1976年雅达利2600掀起了游戏主机的浪潮,电子游戏产业一时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这个新兴产业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山寨盗版严重泛滥,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同质化垃圾游戏,玩家只能通过卡带外包装来挑选游戏的方式就非常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1982年圣诞,华纳用6个星期制作的《ET外星人》成为了最终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得玩家对其无比期待,但是极其劣质的内容让玩家无比失望,巨大的反差使得玩家对电子游戏产生失去了信心,自此之后的四年,美国再无人敢谈及游戏行业,本土游戏机市场彻底消失。原本32亿美元的游戏市场规模缩水至1985年的1亿美元左右。

1983年也是FC红白机诞生的时间,这一经典主机让电子游戏市场重新苏醒,同时也奠定了任天堂在主机市场的霸主地位。

3D化变革

索尼在结束了与任天堂的合作之后,便开始独立研发PlayStation主机。当时市面上大多数游戏还都是2D游戏,但是索尼认为游戏需要往3D方便变革,于是索尼联合了多家游戏厂商,在PS1(PlayStation初代)上发布了多款3D游戏。这对于当时的玩家来说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结果PS1主机大卖,从任天堂的江山上抢夺过来大部分市场。PS系列的诞生也推动了3D游戏的发展。


体感游戏变革

2006年主机御三家中的任天堂发布了机能比PlayStation3和XBox360都要弱的Wii,但是其主打的体感玩法极其新颖,吸引了大量的轻度用户。随后索尼和微软也意识到了体感游戏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于是纷纷推出了自家体感设备PS Eye、PS Move和Kinect,但是终究还是没能逆转乾坤,Wii还是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个人认为这三次是电子游戏历史中几次比较大的变革


AGamer


本人80,但并不怎么对这方面有研究,就简单聊聊我从小的经历吧。

上小学,在90年代,和别人买的小霸王不同,父亲买了一台小天才游戏机给我,后来知道完全山寨了日本机器,但是后来听父亲的朋友说,当时我老爸斥巨资买了一个魂斗罗正版卡带,至今还在珍藏。还有一个黄色64合一卡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主机。

后来长大一点,慢慢出现了世嘉,土星,ps等游戏机和街边的游戏厅,画质提升了很多。由于成绩差,家里不给买,所以只能和朋友到游戏厅玩,记得当时最火爆的就是拳皇97和实况,还有什么古惑狼赛车等。

同时,越来越小型化诞生了gb,nds,psp等掌机,虽然自己没有,但是一到寒暑假,就蹭同学的玩,让我见识到了恶魔城,战神,头文字D等一些神作。

再年龄大一些,朋友买了一台ps2,假期在我家我俩打了一晚上零红蝶,吓得不轻,印象很深刻。

后来由于高考又上了大学,很久没有接触主机,都是玩电脑或者去电玩城打街机,后来工作了终于自己有钱了,gta5的pc版又迟迟不上市,就买了一台加啃奶的xbox360,玩gta5的同时,也过了一把体感的瘾,不过说心里话,年龄大了玩不动了,也越来越觉得没意思,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游戏。舞力全开,两首歌就一身汗。鬼泣,两三次打不过boss就不想打了。


老杨说说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反恐精英和罗马帝国两款游戏,这是锻炼智商的游戏


第一桶金2


对不起,我不玩游戏,所以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