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领导就可以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吗?这符合传统礼仪吗?

沐农


任何时候,保持谦虚谨慎的低调,是做人的第一修养,尤其是在官场、职场中。

不要以为你升官了,就可以颐指气使,目中无人,呼来喝去。那样的话死得更快,你怎么爬上去的还得怎么滚下来,现实中多少个活生生的例子。

越有涵养、越有学识、越有城府、越位高权重的人,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下属越有礼貌,越谦恭,那怕是明面儿上的虚情假意。

怎么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事下属老卓就不赘言了,自己学去。实在悟不到,去报个礼仪班或者参加几次领导力提升培训。但是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分场合、毫无顾忌的对其直呼其名只能说你弱智,换句话说,你的德已经不配你的位。

晋升当领导了,说明你也有可取之处,不要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毁前程,到最后让人杠下来,弄个里外不是人。





老卓侃天下


领导直呼年龄大下属的名字,在国外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外国公司,不允许称呼职务,一律互相称呼名字。当然,这是人家的文化决定的。在中国,如果一个年轻领导直接称呼比自己年长下属的名字,就有点招人非议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尊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里的老,并不是特指自己家中的老人,而是包括所有年长于自己的人。尊老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比如,见到比自己岁数大的人,不知道他姓什么,可以称呼一句“师傅”,岁数再大一点,可以叫一声“大爷”。如果是身边的老同事,可以亲切地称呼“王师傅”、“王工”、“王老师”等等。如果你直接叫“王镇江”,不但老同事跟你翻脸,其它同事也会给你白眼。

普通人如此尊老,领导难道有权力就可以不尊老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领导,在下属的称呼上更要注意。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体现领导力的大学问。如果直呼其名,一是惹人反感,二是显得自己缺乏教养。那么,应该怎么称呼呢?要分三种情况。第一,如果下属与你年龄相差无几,而且关系处的很融洽,直接称呼名字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尽量还是要尊重一点,比如可以称呼“姓+工”。如果下属比你大十岁左右,可以称呼“姓+工”或者是“姓+师傅”。如果下属的年龄跟你相差将近一代人,一定要特别尊重,称呼王工、王师傅、王老师都可以。不是跟下属关系特别紧密,要避免称呼下属“老+姓”,比如“老王”,这样称呼,并不是尊重,有时往往给人一种轻视的感觉。

如果一个领导不注意下属称呼这些细节,随着自己的性子,直呼下属的大名,这是很没礼貌的行为。遇到较真的下属,往往会让自己下不来台。我在国企上班的时候,有个部门提拔了一个年轻中干,有一次他去车间,遇到一个老员工,他跟别人一样直呼其名。老同志不爱听了,说:“某某某是你叫的吗?我跟你老丈人是三十年的哥们!你敢叫我名字?没大没小的小兔羔子!”当时,弄得他很难堪。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管理那点事


问这个问题的人,我觉得就是有一颗“玻璃心”或者是对自己的领导有点不服气。我们单位,对有职务的以职务称呼,比如张科长、李科长、马主任,有时候也是直呼其名,对没有职务的就是直接称姓名,大家也习惯了。曾闹过个笑话,有一天,办公室的小姑娘叫我“刘哥,领导找你”。我就跑到领导的办公室,我们单位有个习惯,只要领导办公室门开着,直接进去就行了,不用敲门。我进到领导办公室,看领导在低着头批文件,就没吭声。两三分钟后,领导抬头问我“有事吗?”我说“不是你找我吗?”“我没找你呀”愣了一下,领导笑着说“我找刘某某,咋把你给叫来了,没事没事”。我转身出来对办公室的小姑娘开玩笑说“王*,你倒是问清楚呀!紧张的我一身汗”办公室小姑娘说“领导让我把小刘叫来,你最年轻,我以为叫你呢”!当然这只是个笑话。生活上,我们可以对熟悉的人用一些亲昵的称呼。工作中,我觉得还是直呼其名最好,是谁就是谁,何必老王、老张、李科长、马会计呢?当然,有时候出于尊重,会用比如刘哥、王姐之类的,但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单位上有些娃娃比我小十几、二十岁,人家就直呼我的名字,咱也不较真,也没必要较真,名字不就是用来让别人叫的吗!


我是你六舅母


无论当领导与否,无论对年龄大小的员工,只要不称他(她)的姓,只称呼他(她)的名,显得亲切啊!

职场不比社交场合,在职场称呼某人正副职务时,都泾渭分明、不得含糊。在社交场合称呼年龄大的,该称呼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得这样称呼,显得有礼貌。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只要领导对任何员工都尊称其名,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计较、不必在意。大家一如既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行了。


英子1164


说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30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这件事不能一概而论。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在交通部质量管理协会做过办公室主任,那里的领导级别都非常高,一般科员通常也都是教授,大学老师下来的,对上一律称呼职位,某总,某局,某处等等,对下一律称为老师。

同样,我还短暂在某外贸出口企业做过厂长(上面有老板),员工以当地及周边妇女,女同志为主,刚去的时候,为盈得员工的信任,我常以某姐,老~,大~,小~来称呼她们,效果不好,你尊重她,她反而觉得你好欺负,老板见后对我提出了批评,并告诉我,没必要这样,直呼其姓就好,如果不知道对方姓什么就直接说“你”好了,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这样很不尊重人,慢慢习惯了以后,觉得的确有效。



雨婷爸爸


传统礼仪对待他人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也就是对人要温和、善良、恭敬、勤俭、谦让,说透了也就是严格自律下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老好人的思想。

如果一个人当了领导之后,就对年龄大的下属直呼其名,这和传统礼仪没有什么冲突的。试想一下一个单位里会有很多人,同姓人肯定也会不少,一个领导针对的是他全部的下属,如果不直呼其名谁知道是在叫谁呢?其次只因为有下属,所以当领导以后就不能亲疏有别,要一碗水端平,最起码公开场合是必须要这样做的,至于私底下的私人感情该怎么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喊下属叫爷也没有人去干涉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领导把传统礼仪作为他的执行手段,和谁都温良恭俭让,那能够做到令行即止吗?恐怕他的指令别人会当他放了一个连臭味却闻不到的出溜子屁(没声),会没有人去理睬的。

其实,传统礼仪讲究的是人们在一般社交场合下人与人之间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对自身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自律,并不是指在职业场所上级和下级之间在执行制度措施的落实和完成任务时所采取的态度。按照传统的讲法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君与臣”之间的关系,领导必须要在下属面前树立起一定的威严才能够更好的把任务贯彻落实下来。

所以如果由一个直呼其名就感觉到奇怪或者是愤怒,不符合传统礼仪,这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歪解。如果是真的认为领导直呼其名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那么其中五味杂陈的心理因素可能只有本人才能够解释的清了。

(原创作品,完稿于2018-11-1)


骆驼草的吟唱


按说当代社会人们对称谓应该是不太在乎的,只要其中不包含不尊敬的因素。譬如,我的一个同事比我小11岁,从他进单位,就一直直呼我的名字,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他没觉得不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有人对你的称谓的变化包含着他或她心态的某些变化,就比较可恶了。我的另一位同事,是我的老同事的孩子,他是小孩子的时候,来单位管我叫叔叔;后来成为同事,他叫我张哥;关系越来越近,他称呼我为哥。再后来,和我平起平坐都是中层了,他对我的称呼变成了直呼其名,连官衔都不加,你说可恶不可恶?典型的小人得志!


蓬莱海市的旅游记忆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在职场是挣钱来的,不是来体会自己情绪变化的。如果领导重用您,给予您升职加薪,我想一直直呼其名,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但是一位成熟的领导,会分场合

1,严肃认真的会议

如果大家参加的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会议,周围还有很多的部门领导,科室负责人。

在提到某某员工的时候,虽然他的年纪比较大,可在正式的场合,气氛是严肃的,就要直呼其名。

2,普通布置工作

如果在一个部门中,大家只是开常规的例会,分配常规的任务,那么这个时候领导对于老员工的尊重,可以对他说,老李,老李同志等等都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也是一个会议,但是因为都是同部门的,没有太多的约束,我们还是应该遵循中华美德传统敬老。

可这毕竟又是一个会议,也应该保持领导的威严,那么叫一个老李,老李同志最合适不过了。

3,私下沟通

当情况是只有你们两个人,或者少数人一起沟通的时,作为领导比老员工年纪还小,那么一定要放下自己的领导高姿态,称呼一声老李大哥。

其实当你分清场合的时候,很多员工都能够明白的,这个时候你称呼老李大哥,是出于对他的尊重,同样的将心比心,他在任何时候都会支持你,拥护你,彼此的尊重。


二、怎么叫,还是靠自己业绩决定的

一些部分老员工可能为老不尊,倚老卖老。自己业绩不怎么样,但是总喜欢摆老资格,这个时候不论在正式的场合还是一些气氛轻松的场合,很多人都是看不上您的,都有可能直呼其名。

可如果说您的业绩是公司公认的顶呱呱,攻坚克难的救火队长,那么也可能在任何时候领导都称为老李同志,老李大哥,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前提是您能够靠业绩说话,您的业绩足够硬。

三、职场相比传统礼仪,更看重结果。

我们的传统礼仪往往是在做事的过程之中体现敬老爱老之心,比如孔融让梨,是在这个过程的时候展现他对于老者的一种尊重。

但是在职场之中我们更看重的是结果,这个老员工如果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那么任何人包括领导都会认可他。


可老员工业绩平平,那么很多人能保持一种尊重都十分不错了,毕竟职场就是利益场,一切都以结果为导向。

四,自己多付出,多出业绩,你甚至可以叫领导名字。

我们在职场不要过分的因为这些称呼而限制自己的想象,当自己能力足够强的时候,自然有很多人的尊重。

有一种情况,你能力强,可以直接称呼,王大牛董事长为大牛董事长,这些都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因为你能力强自然会受到领导器重,你称大牛董事长,任何的员工也不会觉得你有谄媚的想法,因为你是靠本事吃饭的,不是靠谄媚献殷勤那一套上位的。

最后祝大家好运。



小凌子悟职场


老百姓怎样看待和称呼当官的,当官的怎样看待和称呼老百姓,在不同的文化中,差异很大。

我见过这么一个人,他对我的称呼是随着他的升迁而变化的。

他当官前:叫我李老师;

他当上了副科长:叫我李博士;

他当上了科长:叫我老李;

他当上了副处长:叫我小李;

他当上了处长:随时带指令语气地大声呼叫我的名字。

其实,只要是人,不管他是什么人,直接温和地叫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时代傻瓜李博士


阿里的所有员工都有一个花名,比如马云叫风清扬,张勇叫逍遥子,高晓松入职阿里的时候冥思苦想最后叫做“矮大紧”(和自己名字的每一个字是反义词)。

外企和一些高技术行业私企流行起英文名,这些高技术企业的高管一般是外企出身或者留学回来的,这样大家平时也都不需要称呼中文名和职位,Michael、Rose的叫就行了。

但是在国企领导对年龄大的下属的称呼就比较尴尬了。你说如果有一个叫高晓松的下属,40多岁了,领导30多岁,怎么称呼?直呼全名不大妥当,称呼“晓松”有点叫小了,叫老高人家该生气了,我还不老呢!叫呼“松哥”这领导还怎么当?

我原来公司的领导就是这样,因为我们HR部门女生比较多,35+且从事着专员、主管岗位的也不少。领导比较年轻,刚上来的时候还是X姐、Y姐的叫,被领导的领导批评了。

不过后来我发现领导还是这么叫,以体现一种大家互相之间是平等的意思。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领导本来和这些同事就比较熟悉,忽然做了领导保持谦逊的姿态,这样没有距离感的管理方式倒是让大家感觉比较舒服,没有不服管理的。

但如果是另外的一种情境下,这种叫法可能就不太适用了。试想如果是原本不太熟悉的人,相差3、4岁基本是看不太出来的,互相之间直接叫名字就挺舒服的,叫姐反而把对方叫老了。比如我之前有一个下属,比我小两三岁,我自己面试招进来的,一直就是按同龄人相处,互相之间都含名字(名字的后两个字)。

我们还有一种称呼方式是针对曾经担任过某中高层职位的老同志的,一般叫的就比较尊重了,比如X处、X总。还有就是喊X工,因为我们是研发性质的公司,工程师之间都叫X工,我们不是工程师的也经常跟着称呼X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