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美国和日本要挤破房地产泡沫,不去不惜一切代价保房价?

刘华银mark


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经济进入到了一个黄金期,虽然表面看起来繁荣,不过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那就是房地产泡沫。这个泡沫越来越大,一直到了20世纪末期才破裂,造成了上万人自杀的可怕场景,国内各行各业都陷入到了凋零的状态。

房地产的泡沫是日本政府刻意挤掉的,还是它大到了无法再膨胀而自己破裂的呢?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吧。我认为日本可以挤破这个泡沫的因素更大一些。那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已经对泡沫感到了恐怖,认为如果再膨胀的话,日本经济可能会走向毁灭。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严重的经济泡沫,也预感到了泡沫破灭之后的风险。与其“养痈遗患”,不去“壮士断腕”。从现在来看,日本的选择是正确的。

虽然说日本经济泡沫之后,是一个长达20多年的经济停滞。日本人也把这段时间称之为失去了20年。但是在20年内,日本经济并没有走向毁灭。至少它还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大型经济体,至少没有像苏联解体时出现的经济大衰退。如果按实际GDP计算,等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它的年均GDP增长率大概是在0.8%左右,并没有出现负增长。

但是如果日本政府在那个时候没有出手,而是放任房产泡沫继续膨胀。那将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如这个泡沫继续膨胀2倍3倍乃至5倍,迟早都会破裂的。如果在那个时候的破裂,对日本经济社会产生的动荡,将远远超乎人的想象。日本经济很有可能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那样,衰退50%乃至更多。为此自杀的可能就不是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

在遇到巨大的挑战和威胁的时候,积极主动化解乃至壮士断腕,都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一个有为政府的担当。如果是无为政府的话,他就会踩西瓜皮趟到哪里是哪里,结果受害的是这个国家和民众。


财经知识局


美国和日本挤破房地产泡沫是聪明的做法,这是志向远大,聪明的做法!下面进行分析一下原因,美国和日本不采取一切代价来包房价呢?

大家都知道房子已经牵扯了多少家庭,如果一味的推高房价,让房价高泡沫去运行的话,会让多少行业,多少家庭失去经济,失去消费能力,会让多少人都无法生存。


如果不惜一切代价的保房价,只会让房价泡沫越来越大了,会大家的贫富差距加大,高房价只会让越有钱的人越富有,从而让越穷的人越来越穷,这就是高泡沫的弊端。

其实不保泡沫房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让房子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作,成为赚钱的工具。只有把泡沫挤破,让普通老百姓都能买的起房,胖普通家庭都有房子住,这样才是楼市长久健康发展。

楼市有泡沫必须要挤破,不挤破的话,只会让经济走下坡路。最典型的就是让很多家庭三代人为了买套房所有积蓄都花完了付个首付,然后背负30年的房贷债务。一旦这样的家庭大幅增加的话,从而降低大家的消费能力,大家没有消费能力了,经济怎么增长呢?经济下滑会出现什么现象相信大家都明白。


这些种种因素就是当年为什么美国和日本一定挤破泡沫房产,而不会出现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房价的真正原因!

高泡沫房价不单单是楼市行业受影响,高泡沫房价会让很多行业出现破产倒闭,会让很多行业没有饭吃,行业与行业之间都是一条生物链,也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差我差大家差的共振效应。所以说当天美国和日本挤破高泡沫房价是正确的做法,聪明的做法。


老金财经


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允许房价无限制地涨上去!不然早晚到了临界点,一旦爆雷,经济会瞬间瘫痪。

另外,日本和美国都谈不上去主动戳破这些泡沫,要不然最后的后果也不会那么严重,只是等他们调控的时候,时间已经有点晚了。

日本,1980年代中期,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很严重,那时候,政府不断降低利息,增加货币发行,希望能一直保持经济的热度,日本的经济一片高歌猛进,而大多数人工作的薪水,都足以让人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银行方面,为了钱生钱,不断扩大贷款,甚至你只需要有一个名字和地址,就可以轻松贷到几百万日元,而贷款的利息之低,让人感觉这个钱像是捡来的,于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的火热。

我们也知道,房地产太好挣钱的话,其他实业的企业家也会纷纷转向房地产。

到了1989年,日本政府感觉这个情况不能再持续了,他们开始采取严格的行政手段和货币政策,来挤破这些泡沫。

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日本的立国之本就是要始终保持制造业的发展和领先水平,日本人要挣钱,主要还是要靠工业品的出口,这样才能保证日本的生命力,如果企业和银行都习惯了通过房地产来轻松的挣大钱,那企业就再也没什么动力去搞投资研发,大量的资金会持续投入到房地产,这样会让日本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

于是,日本政府将利率水平逐渐提升了几倍,在行政上严格限制房地产的开发,也不许民众通过贷款购买房地产……通过一系列措施,从1990年到1995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下跌了70%,股市贬值了一半以上。

当然,伴随房地产市场的暴跌,是大量的中产阶级家庭破产,很多人瞬间失去了房子,失去了一切,成了无家可归者。

而日本的GDP总额,最近20多年,几乎没什么明显变化,经济也逐渐陷入了低速发展,经济再也没有当年的红火模样。

美国,美国的房地产危机就是所谓的08年次贷危机。

所谓次贷,就是贷款机构发给那些“在银行等机构贷不到款”的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这些人,因为贫穷、收入低、信用记录差等等因素,平时正常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贷款给他们,贷款公司可以贷款给他们,原先,这些次贷规模都很小,毕竟联邦利率摆在那里。

小布什上台之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为了应对萎靡不振的经济,政府开始大规模降息,1年多时间,联邦基准利率从接近6%剧降到1%。而当时的通胀水平为2%。

这等于就是联邦政府在给全民发福利,于是,老百姓们也不客气,美国民众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实现“居者有其屋”。原来租房子的也开始跃跃欲试要买房了。

大多数人通过银行贷不到款,就找贷款公司贷,反正利率很低,大家也不在乎,于是,美国的次贷,从2003年的4000亿美元,短短三年,到了2006年就剧增到了1.5万亿。

当然,贷款公司也不可能把风险压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这时,半官方背景的“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出现了,他们虽然是私营公司,但也受到政府支持,他们平时干的事情就是从各个贷款公司和银行里购买住房抵押贷款,然后,把这些贷款进行重新拆分、打包、证券化,然后再把这些证券以各种名目打包出售到市场上,前前后后,两房总共发行了高达几万亿美元的证券。

当然,美国政府不可能放任通胀持续,在低利率持续了2年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回升联邦利率,到2006年6月,联邦政府在2年的时间里,17次提高利率,将利率从1%再次回升到5.25%。

然后么,2007年,次贷危机终于捂不住了,大面积爆发,房地产市场瞬间崩溃。

当然,伴随的也是无数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一切。


云中史记


美国和日本在国家自以为强大的时候超发展房地产 到面临选择的时候都不保房地产是因为他们不是人 没考虑国民感受!用自己的国民来开刀 反而中国我们亲爱的祖国就不同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等房地产超发时候 我们祖国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房地产 不会伤害自己的国民 因为我们国家是爱惜子民的国家!我爱我国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andyzuang


不知为何会有许多的人相信,当年美国和日本是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在泡沫破灭之前,日本和美国都未能意识到泡沫的存在,何来主动刺破泡沫的说法?

“泡沫”的说法,当年是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之后才流行起来的。有日本学者曾用电脑检索过日本经济新闻中使用“泡沫”一词的次数。在日本股市泡沫破灭之前,“泡沫”一词在经济新闻中每年只出现过几次,1988年只出现过一次,而且还与股票和房地产无关,但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1991年、1992年,每年高达数千次。这意味着,日本社会当时是无法意识到泡沫的存在的。只有泡沫破灭之后,人们才知道它是泡沫。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虽然有人意识到了泡沫的存在,但是大多数美国评论家对此是否认的,他们认为出现全国性的泡沫是很不可能的。当时尽管有迹象表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已经见顶,但一致的意见依然是乐观的,多数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国际清算银行在其年度报告中依然认为,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规模不大,其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没承想,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从这个规模不算太大的市场开始的。

即使存在房地产泡沫,应该试图主动去刺破吗?

资产价格泡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信贷驱动的,一种是因过份乐观的预期(非理性繁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后者对金融系统的危险较小,而且政府也无法预料到这种泡沫的存在。

而对于由信贷驱动的房地产泡沫即使能够确认,西方经济学家一般也认为,不应该将利率提高到超出稳定物价和减少经济波动所需要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三点原因:一、加息虽然可以减缓房价上涨速度,但加息无助于抑制泡沫,因为购买泡沫型资产的回报率非常高。加息会导致泡沫突然破灭,加剧对经济的破坏力。

二、通过加息来刺破房价泡沫,有可能会对所有资产价格都造成影响,打击面过大。

三、为刺破房价泡沫需要将利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样经济增长会因此而放缓,失业会大量增加。

即使当年日本和美国是主动刺破泡沫的,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也没有如一些人所说的发展得更好了。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虽然迎来了历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但此次扩张的力度是二战后最弱的。

高房价虽然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危害,但并不意味着将房价打压下来,社会经济的内在矛盾就消除了。

现在各国包括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当年日本之所以会实行激进的“金融缓和”政策,是企图降低汇率,以扩大外需。美国之所以需要通过刺激房地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也是因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贫富差距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不断拉大。所以,经济也就不可能发展得更好,而是向更差的方向发展。


大方妹几


美国和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钱都在资本家手里。普通民众和政府都没有钱或资金有限。高房价,意味着钱都集中在房地产,就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而美日的市场经济是大体上,属于自动调控的。

由此,当房价升高到一定程度,就自然会大大减少了问津购房的顾客。没有人买房,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就会套牢,缺乏周转。不降价,不挤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开发公司就会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日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房地产的泡沫在过去被挤破了,随后房地产泡沫又会形成,又再次被挤破。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不同的只是“大”泡沫或“小”泡沫罢了!

比如说,于2006年,我在美国一个中小城市买的一套19万美金的廉价公寓,现在市值超过了50万。廉价公寓如此,其他普通价和高价公寓的房价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如何,比较而言,总觉得我们投入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比例,要高过美日很多。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颜二哥有言23


我个人理解概念差不多,1000万现金和1000万不动产,和1000万(公司)。1000万现金平时看着多,可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无助,无奈,崩盘很快!而1000不动产在好时景上添花,经济不济也还勉强能支撑!必要时还能变卖,求存!1000万公司就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只要困难一挺过就会好起来! (当你只有钱的时候自由(命运)也许掌握在别人手里面!当你有不动产的时候,自由(命运)也许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当你有完全属于自己企业的时候,自由(命运)自己还有些许的决定权!


玖零过客


当年并非美国要求日本挤破房价泡沫,而是要求日元大幅升值,而日本并非傻子,在经过国内的一番模拟推演之后,认为日元升值乃至于大幅升值,对日本来说,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于是,日元出现大幅升值达到一两倍,而后因为日本国内的因素,导致日元升值国内资产泡沫化,而在资产泡沫化之后日本选择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挤破房价泡沫保实体, 才出现了所谓日本的“失去二十年”,事实和题主提出的问题是相反的。这整个过程,就是日本《广场协议》前后日本在应对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前后出现严重失误和错判导致的严重后果。

日本广场协议的历史背景是80年代,美国对日英法德出现全面的贸易逆差,其中,日德为首,于是,在美日英法德的五国会议后进行的“美元贬值”和日德升值的一场协议的有序抛售美元。开始时,日本谨慎,逐步升值,但是在日元逐步升值过程中出现了日本的资产价格开始加速上涨,其中,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大幅和持续上涨,因为日元升值和房价上涨,日本百姓普遍觉得自己“有钱”了,从而开始大量消费和投资,其中消费带来了美国出口的增长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继续加速,而投资则分为股市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其中,日本国内房地产和投向美国房地产的资金急剧增加,从而一度出现了“买下美国”的嚣张口号。

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资本涌入日本股市和楼市,押注日元升值最终会加快,从而在日元升值中在日本股市和楼市赚得盘满砵满。最终在日本选择刺破房地产泡沫前期大举获利出逃,导致日本楼市出现持续暴跌和长期暴跌,从而,因为升值带来日本家电和汽车出口受到严重打击,持续拖累日本经济出现大幅持续下滑。

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日本政府的推演和模拟沙盘出现严重失误,没有计算到国内的金融体系的先天性缺陷——实体经济严重依赖银行系统融资,并且日本的房地产也严重依赖银行贷款,从而因为日元升值,带来银行体系的过度扩张负债表,过度投资于日本股市,当美国资本大举撤退时,完全依赖日本国内的流动性无法支撑日本股市和楼市的巨大市值,从而导致大量日本银行破产和个人破产。

日本在《广场协议》后,每年日元以5%的速度升值,日本股市每年以30%的速度上涨,地价以每年15%的速度上涨,而实际日本的名字GDP增速才5%左右,这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泡沫和日元升值泡沫的结束和破裂,其中,日元由1美元兑换250日元猛升到1美元兑换125日元,也就是说日元升值了一倍。

直到1989年日本政府无奈选择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刺破经济泡沫,其中,因为刺破经济泡沫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和地价,均出现了50%以上的跌幅,从而造成了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日本的“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从这个案例来看,对美贸易严重顺差,本币持续大幅升值以及国内资产主要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主的资产价格暴涨,这些因素是否看着非常熟悉?就是15年前后,我国土地市场楼市和股市的简单复制,而最终,我国选择了刺破“股市paomo”保“楼市”的选择,是否值得深思?


屠龙刀fei0598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日本国内的房地产发展得非常迅猛。

房价就如同那飞向太空的火箭一般一路不停地攀升,很多城市的房价在90年代之前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值。

在日本房价最巅峰的时候,有人估测,如果把日本东京各个区的房子全部折算成金钱的话,那么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国土。

另外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把日本皇宫周围的那一块土地卖出去的话,可以买下整个加拿大。

由此可见,日本当年房价上涨的恐怖。

日本房价上升惊人的原因

而日本的房价之所以能上涨得如此恐怖,跟日本人当时所存在的一个共识有关,这个共识就是:房地产是最安全、最赚钱的投资,只可能涨,不可能跌。

在这种共识下,很多日本的有钱人就纷纷把自己手头里的钱都拿去购买了房子,然后什么都不想,坐着就等着房子涨价。

除了有钱人之外,日本很多普通工薪阶层或者穷人也开始大步踏进了飞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中。

由于他们手头的钱不够,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向银行贷款买房。

和那些有钱人一样,他们买房子大多数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投资,基本都是买了房子之后等着房价上升赚取差价,用这其中赚到的钱购买更多的房子来投资。

在当时,甚至有一些付不起首付的人借了高利贷也要付首付向银行贷款。

正是因为如此,日本的房价才会一轮轮上升,最终达到了那种一个东京的房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恐怖程度。

而看到房子这么好卖,日本的很多公司也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房地产行业,开始动用自己手头的钱或者向银行贷巨款开发起了房地产。

由于大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这些房地产公司就把发展步伐扩散到了一些郊区地区,在很多大城市的郊区地区起了不少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原本的土地拥有者自然大发特发,在房子卖给了房地产公司后,纷纷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泡沫破碎

不过当时的房地产行业虽然看起来异样的繁荣,但内地里却潜藏着不小的危机,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危机最终发展成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他们从1987年开始就严格管控起了日本的房地产行业。

在1989年的时候,日本政府突然取消了原本给予民众们投资房地产行业的福利,把银行贷款利率从2.5%上调到了6%。

这个举动对于日本过分虚假繁荣的楼市震动非常巨大,很快就把日本房地产行业的虚假泡沫给戳破了,让原本被认为永远不可能会跌的楼市如同那开阐放出的洪水一样一泻千里而无法挽回。


而在房地产泡沫破碎之后,日本全国各地的房价开始疯狂暴跌,渐渐回归了经济泡沫到来之前的水平。

泡沫破碎的不良反应

从大方向来说,日本政府的做法是没有错的,让那虚假的房价回归到了正常的价值、让更多的人都拥有了买得起房子的能力。

但房价下跌造成的后果却也非常巨大,很多贷款买房来投资的人在房价跌落后,因为房子无法以贷款价值卖出去、因为还不起那么高额的贷款,所以他们的人生就开始步入了昏暗时刻,除了房子被银行低价收回之外,身上还背负起了因为房价下跌而产生的高额债务。


此外,很多房地产公司和银行也因此受到牵连而破产。

房地产公司之所以会破产,是因为房价崩塌,实属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银行之所以破产,主要是他们向房地产公司以及房屋投资者借出钱后收不回来,因此在连锁反应下,不少日本银行也陷入了破产危机。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政府其实并没有想完全戳破房地产泡沫的想法,他们最开始只是想抑制一下房地产的不良发展汛头,没想到会引发如此之大的危机。

至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碎跟日本差不多,主要也是无心之下引发的经济危机。


孤客生


如果仅仅靠着房价就能让一个国家强盛,那无疑就是个笑话,我们把产业划分为三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而房地产经济只是第三产业的一个环节而已,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有两个,一个是粮食的自给自足,二是工业制造的强盛,事实上更多还得靠着工业制造,换言之,第一二产业才是核心,我们所谓的服务行业就属于第三产业,一个房地产经济的确没资格让国家不惜代价去保房价。

当年美国和日本为何要挤破房地产泡沫?说直白一点,房地产经济远远超过粮食供给以及工业制造的情况下,拉长时间周期后你会发现国力将衰落,房子能当饭吃吗?不能,房子能替代制造业的功能吗?不能,如果一个国家在实体工业上没有任何优势,抱歉,你在全球的国家中将没有任何话语权,房子是用来居住的,过高的房价的确对早期买房者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对国家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们的房地产市值已经达到了490万亿,而去年的GDP才90万亿,房产价值5倍于GDP,如果这些钱全都用在工业制造上,那么国家的实力会得到明显的增长。

就算每个人有好几套房子,值很多的钱,但并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其流动性太差,你也不可能守着房子就不用吃饭了,换言之,一个在粮食上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只能依赖进口,一个在工业制造上没有突出能力的国家,在国际上将没有任何话语权,那么这样的国家就算房价再高,也只是个不入流的国家而已。

实体经济才是核心,制造业才是国家强盛的代表,房地产经济作为服务业之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促进第二产业的进步而已,但你有10套房子并不代表你就有10套房子的钱,房价过高只会造成第二产业的衰退,所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可以促进消费,但没有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又哪来的服务业,房价再高又有什么用?当陷入危机的时候,挤破房地产泡沫是必然,保实体经济才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