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新工科”最有“錢途”

未來幾年“新工科”最有“錢途”

一、什麼是“新工科”?

新工科以新經濟、新產業為背景,新工科的建設,一方面要設置和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另一方面要推動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革創新。

“新工科”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首先是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如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

二、“新工科”與傳統工科的區別是什麼?

相對於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他們不僅在某一學科專業上學業精深,而且還應具有“學科交叉融合”的特徵;

他們不僅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現有的問題,還有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去解決未來發展出現的問題,對未來技術和產業起到引領作用;

他們不僅在技術上優秀,還懂得經濟、社會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養。

可以說,新經濟對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標定位與需求為“新工科”提供了契機,新經濟的發展呼喚“新工科”。

三、到底哪些專業類別能算“新工科”?

總體而言,專家們目前普遍看好的面向新技術的專業大類如下:

1.大數據類

大數據是眾多學科與統計學交叉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涉及數據挖掘、雲計算等數學、計算機、統計學等學科知識。

2017年僱主發佈的職位說明中,編程語言Python憑藉在數據分析領域的獨特優勢,需求增速達到174%。

未來幾年“新工科”最有“錢途”

2.雲計算類

雲計算,是指“超級計算集群”通過網絡輸送各種計算機服務及數據。

“超級計算集群”雲計算的出現,使原本需要自己購買硬件服務器、然後自己搭建開通門戶網站的客戶,只要支付包月費用就可以低成本地擁有自己的網站門戶了,由此雲計算的應用前景相當廣闊。

雲計算的專業基礎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機械自動化等學科相關。

3.人工智能類

人工智能作為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一門新技術科學,BAT等早已佈局人工智能。

另外,語音識別、NLP、機器學習、圖像算法、推薦算法、深度學習等都屬於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崗位。

Boss直聘的《2017互聯網人才趨勢白皮書》顯示:2017年薪資最高的十個職位中,過半為AI類崗位。

在薪資漲幅方面,AI類崗位、大數據類等新興技術崗位也普遍排在前列,AI人才的需求趨勢呈直線上升趨勢。

未來幾年“新工科”最有“錢途”

4.虛擬現實類

虛擬現實是一項涉及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的綜合集成技術,它用計算機生成逼真的三維視、聽、嗅覺等感覺,使人作為參與者通過適當裝置,自然地和虛擬世界進行體驗和交互。

該技術集成了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人工智能、傳感技術、顯示技術、網絡並行處理等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是一種由計算機技術輔助生成的高技術模擬系統。

5.移動互聯類

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融合的產物。今天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互聯移動的時代,各類移動裝置的普及保證了移動互聯專業人才的基本需求。同時,要保持移動互聯經濟的增長勢頭,移動互聯技術也迫切需要往縱深發展。

為此,具有良好專業技能和素養的、能夠從事移動互聯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高學術、高技能人才將依舊搶手。

6.基因工程類

基因工程又稱基因拼接技術和DNA重組技術,是在分子水平上對基因進行操作的複雜技術,是將外源基因通過體外重組後導入受體細胞內,使這個基因能在受體細胞內複製、轉錄、翻譯、表達的操作。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綜合發展基礎上的一門嶄新的生物技術科學。

7.核技術類

核技術通常包括核能技術、核動力技術、同位素技術、輻射技術、核燃料技術、核輻射防護技術等領域。我國核工業已經從適度發展邁向積極發展,併力爭到2020年將核電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

而相比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20%的現狀,更說明中國在此方面發展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核技術專業人才未來的就業形勢應該看好。

8.智能科學與技術類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礎上,給機器人賦予一個類似人的大腦、神經傳導及信息處理系統,讓機器大腦通過一定的方式判斷、決策並控制機器人行動,使得機器人最有效地發揮作用。

可以說,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計算機、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的跨學科專業。

9.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類

該專業是將原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專業、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五個專業統一修訂後而成的。

畢業生可從事光學工程、光通信、圖像與信息處理等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以及相關領域的產品設計與製造、科技開發與應用、運行管理等工作。

10.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類

隨著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與機械設計製造技術的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帶來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深刻變革。

當代先進的設計製造技術,致力於運用先進設計製造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現代工程領域中的複雜技術問題,以實現產品智能化的設計與製造。

11.智能電網信息工程類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等領域。

當今世界各國均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能電網,《中國製造2025》 預計我國社會用電量2015年至2020年將保持5.5%以上、2020年至2030年將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長率,輸變電裝備發展將呈現出智能化、集成化、綠色化的特點。

這將為相關專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12.腦科學類

腦科學,狹義講就是神經科學,廣義講是研究腦的結構和功能的科學,還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等。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腦科學研究,美國政府受人類基因組計劃影響,啟動探索人類大腦奧秘的腦計劃,歐洲腦計劃緊隨美國之後啟動,日本也緊接著宣佈啟動腦計劃。“中國腦計劃”也已上線。

腦科學研究近年來取得的飛速進展令人欣喜,但對眾多的未知領域的探索更需要專業人士的不懈攀登。

當然,未來社會,最缺的一定是多領域的複合型人才,如光子與量子芯片、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光物質科學與能源技術、基因組健康技術等前沿交叉與未來技術的人才,都將受到用人市場的熱捧。

★“新工科”憑啥就這麼熱?

有圈外人形容“新工科”是“橫空出世”“平地驚雷”,不知道怎麼幾天都火遍全網,但實際上,最近幾年相關的工作一直都在進行,只是大家都還未能明確“新工科”的概念。

從前年開始,由全國總工會推出的大國工匠就已經逐漸走入社會,為公眾熟知。這背後是我國多年來積累的實踐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國製造2025面臨重大挑戰等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將成為人才缺口最大的幾個專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會達到750萬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950萬人,電力裝備的人才缺口也將達到909萬人。

與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強調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訊、電子控制、軟件設計等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的緊密結合。

正因為如此,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培養新經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引領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新工科”是誰的機會?

從目前國內大學的專業設置情況看,電子技術類、計算機技術、網絡與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專業將納入“新工科”的範疇。從這些專業的分佈中不難發現,“新工科”專業的設置將以互聯網和工業智能為核心,以新型信息、能源、控制等領域為主幹。

對於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說,國家對“新工科”建設的倡導也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數量龐大的理科考生,如果將目光投向“新工科”專業,更能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對於高中教學來說,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學科的基礎地位依舊不會動搖,化學和生物等科目將更加強調應用性和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而技術科目的重要性將大大加強。這些學科的高中教師將會更加吃香。


未來幾年“新工科”最有“錢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