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什麼才可以避免出現頭暈症狀?

用戶3557519531823


引起頭暈的原因很多很多,建議先查明原因,然後對症治療,下面推薦幾個小動作,緩解頭暈:

1. 上下聳肩

兩足分開而立,約與肩寬,兩肩儘量上提,稍停片刻,肩頭突然下落。做8遍。

2. 背後舉臂

兩臂穿插並伸直於後,隨即用力上舉,狀似用肩胛骨上推頭的根部,堅持兩三秒鐘後,兩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實踐也可撞上)。做2~3遍。

3. 叉手前伸

屈肘,十指交叉於胸前,兩手迅猛前伸,同時迅速向前低頭,使頭夾在伸直的兩小臂之間。做5~10遍。

4. 叉手轉肩

十指交叉於胸前,掌心朝下,儘量左右轉肩。頭必須跟著向後轉,注意保持開始時的姿勢,轉動幅度要等於或大於90度。左右交替,做5~10遍。

5. 前後曲肩

先使兩肩儘量向後曲折。就像是兩肩胛骨要碰在一起一樣。接著用力讓兩肩向前曲折,好像兩肩會在胸前閉合似的,並使兩隻手背靠在一同,做5~10遍。

6. 前後轉肩

曲肘呈直角,旋轉肩部,先由前向後,再從後向前,旋轉遍數不拘。

引起頭暈的常見原因

1.神經系統病變

如腦缺血病變、小腦病變、腦部病變、腦外傷、某些類型的癲癇等。此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某些神經症的患者也會常常感到頭暈。

2.耳部疾病

如耳內疾病影響到平衡而引起頭暈。

3.內科疾病

如高血壓病、低血壓病、各種心腦血管病、貧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

有時感冒可能會有頭暈的症狀。

5.頸椎骨退化

經常性的姿勢不正確、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動脈供血受阻使腦供血缺乏,是頭暈的主要原因。常頸部發緊、靈敏度受限、偶有痛苦、頭皮手指發麻、發涼,肩痛,有沉重感,甚至伴有厭惡、心慌等症狀。

6.貧血

如有頭暈伴有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考慮貧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7.血黏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容易發生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8.腦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臨床特點是頭暈、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三大症狀,還有頂枕部頭痛、輕癱、言語障礙情緒易激動等表現,一般病情緩慢發展,此類頭暈的特點是在體位轉變時容易出現或加重。

9.心臟病、冠心病

疾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心臟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纖顫、心室纖顫等心臟病可導致急性腦缺血,表現頭暈、眼花、胃部不適、暈厥等。

10.藥物中毒

以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的中毒為多見。患者除頭暈外還有眩暈和耳蝸神經損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聾。慢性鉛中毒多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徵,以頭暈、頭痛、失眠、健忘、乏力、多夢為主要症狀,又有體溫減低、食慾減退等。

11.功能性低血糖

亦可引起頭暈、心慌、虛弱感,在空腹或用力時可有震顫,有時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等。情緒緊張或過度換氣時,由於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出現呼吸性鹼中毒,腦細胞缺氧,引起頭暈、乏力,患者並感到面部和手足麻涼,間或有恍惚感。

12.血管抑制性頭暈

常因情緒緊張、疼痛、恐懼、出血、天氣悶熱、疲勞、空腔、失眠等而促發。患者常有頭暈、眩暈、噁心、上腹部不適、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時血壓下降,脈搏微弱。血管抑制性頭暈多見於體弱的年輕婦女。直立性低血壓指站立時出現頭暈、眼花、腿軟、眩暈,甚至暈厥等,常伴有無汗、大小便障礙。




莊德生


月經期間人體處於缺血狀態,血壓低,血小板和血色素也處於低迷狀態,這時的飲食應該以高蛋白、高鐵離子為主,主要包括:瘦肉、魚、新鮮蔬菜、穀類、豆製品等,同時建議補充葡萄糖,如口服的葡萄糖、澱粉食物等,另外,適當的輕度運動可以調節血液循環,減輕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