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今年好多人都不来苏州了,相比往年少了好多人?

在苏小红帽


我是2005年来昆山,不管个人挣了多少钱。但是为昆山建设也出了力,然而回报就是03年女儿上学没有房子不行,09年有房子上学积分差1.4分没有办法上学,18年房子隔间砸掉,19年又让隔开,现在要回老家读书,不管你这个城市再怎么择优,还是需要底层的人员,这样的回报让我如何爱你大昆山???底薪在每年涨,单位和个人的开支每年都在增加,我估计5年内苏州大市会是第二个广东,招工难,留企业难,现在一家房子卖掉都要回山东,你让我们这些付出的外地人心冷,期待有所转变,巴城凤竹园常家佑


Ken72617773


我来苏州15年了,经历足够说明问题,03年到08年,苏州属于起步期,工厂很多开始建,工作机会很多,但是给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机会却很少,你要找个设计类工作,或当个程序猿,最好去上海,苏州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工资较低。所以主力人群就是工厂打工一族。08年到15年,本科及以上工作机会增多,随着城市改造,小工厂,小作坊,化工类企业开始搬离,一些研发类企业开始入驻。所以这属于打工和本科以上学历都能找到工作,小作坊,小生意也活得不错。人口从七百万增加到一千万。这期间非常多人买房落户,无论工厂上班,还是卖早餐,收破烂,还是办公室里的。I5年以后,改造力度加大,小作坊,污染企业,小工厂只有搬离,加上民房没了,车库不让住。只适合中高端人才进入了。


用户1355649402109


我08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做小生意租的莲花五区房子10年,其间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到17年底老家卖了,18年初到车坊买拆迁安置房。就去年房价一万四千五我这个,现在2.2万,他妈的如果今年买首付都不够,反正租房租够够,今年生意不好做就不做了,现在昆山干消防一天工资500,这是保底,还在学,学会就可以包活干了。包了一个别墅简单装修的我一人干了一个月还没好,后天找人刮大白。[捂脸][捂脸]每月房贷5700,有压力才有动力去拼。今年4月不开店就去工地干电焊干了二月,工资320一天,然后又到园区欧尚后面干地铁的电焊干了一月真好是最热的时候,还要厚衣服有时候还在室外。有来有走不都正常呀。反正我现在是走不了,房子卖也没法卖。有贷款。


啥了八几的


正常,我2012年年初来苏州,2017年和2018年在南京呆了两年,之后今年一直再苏州,我感觉,苏州2015年之前,人都挺多的,尤其周末,2015年之后,2016年开始人慢慢少了。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我目前住在新区康佳花园,第一,工厂不景气,电子厂收入少。第二,租房子,房租很高,二手房东太多了,第三,找工作黑中介太多了。来苏州被骗的不少人吧。第四,现在康佳这边车库不允许住人了。要住楼上加钱。第五,小区停车要钱。今年我这附近的人少之又少。不知道人都去哪了。


强子D


我是不喜欢这个地方。留给我的只有伤心和累,我是2015年过来的,在这工作了四年,在吴江大昶工作。里面只要你做错事。就是不停的骂。要不然扣你休假,早上七点半上班,晚上要加班到十一点半左右才能下班,在里面上班人一点尊严都没有的,没办法,自己需这份工作,家里穷,每个月都等着我寄钱。自确也能吃苦受累。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基本上很少有人去受这个气。也吃不了这个苦,你对我不好我就拍拍屁股走人,所以流动性很大,我觉得这也是这边人员近几年少得厉害的原因。


sihailan


我来苏州10年了,说实话,苏州的房价长的有块,2010年那会住民房,工资3000,一个月房租100元,现在基本上,800以上,如果工厂上班的员工,一个月才5000左右,确认不适合在这边工作,房价长了八倍,工资长了1.7倍,比例相差太大,但不可不说,苏州的治安还是不错,


用户4512630390759


海波房车旅行在路上583天,2018年三月份苏州市出发,计划着二年时间走遍中国,已走过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新疆、青海省、甘肃省、宁夏、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西藏、已到达云南省~~

我是06年底到达苏州市 ,哪时候北环路刚开始修,房租300元一个月,一碗面4块、快餐5元………09年在新区长江路买的房子,那时也是工厂最忙的时间,华硕几家工厂十多万员工,佳世达上万人、佳能也大几千,一下班时间马路上黑压压都是人~~现在这些工厂里的人数少了三分之二左右,路上行人都很少啦!工资涨幅不大物价都很贵,现在吃一份快餐15元,房租也要1500块,很多低收入人群没办法生活在苏州市?????

苏州是一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地人都很友善治安也非常好,我也是在坚持着~~~~2019年流行一句话,死不了干就完了











海波在路上


苏州主要是生产制造业企业居多,很多人来苏州都是进厂工作。电子厂最多,大的厂有好几万人,小的也有上千。

工资大多为四千多—六千多,工作时间都是12小事两班倒,大多企业是包食宿的。

从事电子厂工作的年龄都以18—35之间,很多企业超出35就不以录用了。

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上班12小时除两餐时间1—2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工作时间,都是生产制造组装流水线的工作,对速度有一定要求,大多是站立着工作,工作不好还面临着组长领班的训斥。

进工厂都是通过中介,中介虽然不收介绍费,可他会在工资中扣除费用,也导致工厂工资一直不高,中介反倒是进一个人就有几百上千的的中介费。

工厂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每天招成百上千人,每天也会有成百上千人离职,主要还是跟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有关系,对一些特殊岗位要穿无尘衣,静电服,防尘服,也要换鞋的,反正是上个班挺麻烦的。岗位不同工作也都不一样,轻松点的岗位很少。

很多人选择离开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出门赚钱其实最后也落不下钱,大城市的各方面开支都高,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还是回家找份工作,相对压力也小点。


日月日月VLOG


苏州开始择优录取了,看看园区的人才房,目前备案价4万,人才认购还打8折貌似,140的房子400万出头,周边二手房6万多吧,等于送你400万,能要的肯定要了。苏州规划这么多地铁线,请问哪个地级市能做到?在苏州有二套房的肯定不愿意回去了,有一套刚需的,收入十来万的,配偶有个10来万的,也不愿意回去,等着能买第二套,买部车开开。沿海城市苏州是风水宝地,没有台风登陆,没有地震,没有洪水,还有太湖,西山,东山阳澄湖,马上杨梅上市了,又是一群江浙沪的来了,通往西山的路好堵。。。


fktword


题主问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一下你所观察的对象人群。

比如说,题主观察的人群,其收入水平?工作属性?年龄分段?

其实离开了人群的分类的话是很难去做原因的分析的。

目前从苏州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苏州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其实总体没有明显的流出信号。但为什么题主,当然其实我也会感觉,好多人不来苏州了呢?

这个其实跟苏州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大长三角地区,上海是毋庸置疑的金融和服务业中心;杭州凭借阿里的龙头效应,再加上浙商自古以来浓厚的创业氛围,成为了万众创业的中心;苏州原来是与杭州齐名的天堂之城,但我们也要看到,苏州在之前其实只是一个加工制造基地。尤其是以昆山常熟和苏州园区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是苏州基于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而发展出来的独特的经济形态。引进外资和依托外资建立产业链,是苏州之前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但随着近年来整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角色的逐步转变以及外资效应红利期的自然减退,苏州的经济也出现了很大的波动。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近几年苏州的经济很大一部分上变成了靠房地产带动的经济模式。随着目前中央政府对这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严格控制以及当地政府的自身的调整,苏州也迎来了一个震荡和调整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其实我们已经观察到,苏州已经不再以加工制造基地角色自居,而是明显地希望进行产业升级,不变的是依然是利用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更多地引进、鼓励和推动研发及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苏州又以试点区域开始推动城市整治,为综合性推动产业升级做准备。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原有的产业工人和低收入低附加值从业人群明显受到了冲击,形成了“人口外流”--但是,请注意,这部分人群基本上都不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而处于产业升级风口的人群,比如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工人和科研人才,均获得了比较好的政策以落户苏州。这也是在目前的状况下,苏州的总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依然在小幅增长的原因。

至于其他小伙伴所说的,房价、房租和工资这样的因素,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这些因素绝对不会是根本原因。否则为什么上海会有那么巨量的人口,而资源枯竭型的那些城市,哪怕一万块钱一套房子都留不住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