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上如何解决淡水供应?

李淑洲


提到军舰上的淡水,很多人第一判断都将其当作饮用水。实际上,军舰上的淡水用途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是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厨房用水和洗浴用水。

水是人体的基本组成,也是人体代谢的唯一介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摄入2.5升左右的水,人体如果失水20%,就会有生命危险。而海水含盐量超过人体液的三倍以上,直接饮用海水不仅无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导致人体内的水向外析出,进而加剧人体缺水,所以饮用海水会越喝越渴。正因如此,在海上遭遇困境时,喝海水会反而会更快的引发脱水死亡。因此,淡水向来是海上船舶必需的基本生命保障。另外,军舰上厨房清洗、个人洗浴、洗衣等也必须使用淡水。

其二是设备用水,包括动力机械冷却用水、锅炉循环水、弹射器蒸汽用水等。

早期的开式冷却系统直接使用海水作为冷却剂冷却柴油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利用完的海水直接排舷外。这种方式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容易腐蚀和堵塞管路。因此,如今的中央冷却水系统开式在各类船舶、军舰中广泛应用。

这种中央冷却水系统使用海水冷却淡水,淡水再去冷却各种换热器、柴油机缸套水冷却器中的高温淡水。这种系统减少了海水的应用范围,动力包周边冷却水均使用淡水,从而避免了腐蚀,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其三是洗消用水,主要用于外部甲板、设备的清洗。

军舰长期处在高盐高湿的环境中,甲板、舰体、设备难免被侵蚀或积存污渍。为了保持正常功能,必须定期进行清洗;同时,为防止军舰受到核、生、化沾染,影响舰员健康,削弱战斗效能,也需要对沾染部位逐一洗消

这种洗消作业使用的水,显然不能使用对甲板和设备有腐蚀的海水,这些淡是还要经过处理,加入一种水解酶,可以使有毒有害物质中的大分子脱毒。航母进行洗消作业时,甲板上数百个喷头打开后,会持续大量喷水之后,进行自然冲洗;然后还要进行淡水清洗,舰员排成一排,用刷子从头到尾清洗一遍。

与普通货轮或油轮相比,军舰由于装备的复杂性和任务的特殊性,因此需要的舰员数量通常更多。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全部载员多达5000余人,伯克级Flight2A型舰员也有380人,中国052D型驱逐舰舰员大约280人。这些军舰常年在远海大洋执行任务,往往一次部署长达数月,因此生活淡水的消耗量非常巨大。

在生活用水方面,通常每名舰员每天消耗淡水120升。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人员编制为5000人,每天需消耗淡水达600吨。机械设备用水没有固定的标准,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冷却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只需进行必要的加注和补充,对淡水消耗较少。

为满足各种需要的淡水供应,现代军舰通常采取三种方式:

首先,舰艇携带淡水。

淡水携带量是衡量舰船自持力的重要指标,自身的携带量有限,将极大限制舰船在海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情况下,巡洋舰、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能够坚持30~80昼夜;驱逐舰能够坚持10~30昼夜,而舰艇携带淡水量也要满足最低用水标准下的自持力。

为了保障各种用途的淡水供应,船舶通常都设有饮用水舱和淡水舱。饮用水舱用于保障餐饮生活用水,有专门的船舶生活水系统供应到各个舱室。淡水舱就是技术水舱,主要用于设备冷却,也有一部分经过紫外线消毒或矿化处理后,供应生活用水。

其次,海上补给淡水。

舰艇自身携带淡水数量毕竟有限,而且淡水储存时间过长,也很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变质,或者口感变差,早期的船员还会往淡水中加入酒精来消除异味。现在,随着各国海上利益的拓展,很多大中型舰船频繁执行远洋任务,常常远离本土数月甚至半年,舰艇出发时携带的淡水显然远远不足,这时候就需要补给舰只随队进行淡水补给。我国的903A型补给舰可以携带淡水200余吨,排量4.8万吨的901型远洋补给舰可携带淡水500吨,都能及时为军舰提供海上淡水补给。

再次,制备淡化海水。

也就是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方式制备淡水。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真空蒸馏的方式。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军舰发动机产生的大量余热,加热海水并送到真空室,让其沸腾蒸发,再将蒸汽冷却,便可获得淡水。使用真空的好处是,海水不需要加热到100摄氏度,因为在93%的真空度下,海水在38.7摄氏度就会沸腾。这种方式即获得了淡水,又冷却了发动机的有害余热,还没有额外消耗舰艇燃料,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另一种是反渗透方式。

这种方式与我们家用的净水机原理相似,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时将盐分等过滤掉,其中最关键的材料就是反渗透膜,这种材料的孔径非常小,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由于这个过程与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自然渗透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这种方法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或浓缩,具有水质好、能耗低、杂质去除范围广、分离装置简单易维护等特点,因而方便装备到各种类型的舰船上,正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实际上,军舰上淡水机制备的淡水,无论是真空蒸馏方试,还是反渗透方式,仍然有一定的盐分含量。通常来说蒸馏淡水的口感与陆上淡水基本没有差别,但也缺少陆地淡水的矿物质;而反渗透制造出来的淡水,口感相对要差一些。当然,舰上新制备的淡水也要进行氯气消毒,也会导致水体略有异味。

因此,尽管军舰都装备淡水制造设备,但在通常情况下,舰员直接饮用的淡水还是从陆上携带或者海上补给的陆地淡水,其他非饮用淡水主要由净化设备提供,由于并不入口,用于洗洗涮涮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美国海军这样的全球海军,诸多大型军舰得益于充沛的动力,甚至是核动力,因而其淡水供应较为充裕。美军航母蒸汽弹射器使用的就是高纯度的蒸馏淡水,这个消耗量是非常巨大,每起飞一架飞机就需要近1吨淡水。不过核动力航母具备强大的淡水处理能力,尼米兹级的海水蒸馏装置每天可以生产1000余吨淡水。

我国的各型军舰都装备了完善的海水淡化装置,

“辽宁”号航空母舰使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海水淡水化系统,淡水清洗甲板时还使用“普根酶生化洗消剂”进行洗消作业,不仅可以进行甲板洗消,还能进行防核、生化武器作业。2014年12月,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海水淡化装置故障导致断水,中国海军长兴岛舰利用舰上多套海水淡化装置,每天为马累市民生产淡化水70余吨,有效缓解了市民饮水危机。


军备解码


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军龄的转业海军干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军舰在海上执行任务,有两种方式来解决淡水供应。

第一种、靠自身的携带量和海水淡化装置来满足日常消耗;

自身携带:军舰在设计时,一般会配置有油料舱、淡水舱、海水舱、软水仓。

其中油料舱一般又分为燃油舱、滑油舱,燃油为舰艇柴油机提供燃料,满足舰艇的动力和电力;滑油舱为舰艇工作设备提供润滑;

淡水舱满足舰员日常所需,如做饭、饮用、洗漱、个人衣物清洁等;

海水舱主要用来压载,降低舰艇重心,提高舰艇初稳心高,更好的维持舰艇生命力;

软水仓为满足舰艇特种设备使用。

海水淡化装置:通过持续工作,每天把海水定量的转换成淡水,此种淡水不能饮用、不能做饭,只可以用来洗漱、衣物清洁。

军舰的淡水舱是固定的,可携带的淡水也是固定的;因此,在外执行任务的军舰必须根据携带的淡水量制定好日均消耗计划,每天定时定量供应;同时在海水淡化装置的淡化量能满足日常清洁需要的前提下,淡水不得用于做饭、饮用之外的消耗。

第二种、靠综合补给舰或水船等外部力量供给;

由于海上不可测的天气状况,如台风、寒潮,还有上级突如其来其他命令,都会影响舰艇在外执行任务的时间,如果军舰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返回补给淡水,那么在此情况下,综合补给舰和水船会根据上级的指示,为在外执行任务的军舰实行定点补给。补给方式会根据实际的海况、海情做出适时的调整,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补给方式,在这里就不方便说了,敬请谅解。




总之,军舰在外执行任务,不管用什么方式,淡水使用上怎么也比不得在陆地上方便、快捷。

当兵不易啊!


古道铠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又是一个大话题。

军舰需要使用的淡水大体分为四个领域:

第一,水兵的饮用水,顾名思义就是喝的水和做饭用水;

第二,水兵的生活用水,洗衣服、洗澡、洗脸等用水;

第三,设备用水,比如机械冷却用水、锅炉循环水、弹射器蒸汽用水等各种用水;

第四,清洗用水,清洁甲板、设备外壳等等用水。

大体上是这样,水兵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基本都是来自于军舰的淡水水柜。

设备用水和清洁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

以前我国的军舰比较落后,虽然也可以海水淡化,但是不能饮用的,也不能用于生活用水。

所以每次远洋时间一长,水兵们喝的水倒是足够,但生活用水很少,每天只有一茶缸(很大的茶缸),只能用于洗脸、刷牙之类。

洗澡只能每隔若干天,集体洗一次。

但如果远洋地区是在炎热地区,水兵往往一天下来全身衣服汗湿,却不能洗澡,几天就臭掉了。

所以,当时特别盼望下雨,一旦下雨就可以洗澡了。

有人说,怎么不下海洗澡。

海水的盐分太大,下海游泳以后要尽量用淡水冲洗,不然对皮肤非常不好,甚至会裂开。用海水洗澡,是不靠谱的。

自然,美军的待遇比较高。

同时代,美国海军1979年开始制订的《战舰人居标准》,对这方面规定很多,如人均空调风量0.14立方米每分钟,战舰淡水人均每天136升,潜艇113升,两栖战舰加倍,铺位须纵向布置,每舱不超6人,每10人1桌子,锻炼设施每天16小时可用,要普及图书室,视听,商店,邮局,理发设施洗衣烘干设施,大舰独立设置。

  130多升水什么概念? 洗澡64升什么概念?普通三口之家的热水器也就60升啊!一个一米宽一米五长的浴缸也就55升!


但今天就不同了。我军的保障要好多的,补给船会跟随远洋船只,可以迅速补充淡水。

所以水兵用水的限制较少,不过自然还是不能敞开用。

至于另外两种用水,都是采用各种海水淡化设备。

今天海水淡化技术比较成熟,没什么了不起的。

2014年12月,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海水淡化装置故障导致断水,中国海军长兴岛舰利用舰上多套海水淡化装置,每天为马累市民生产淡化水70余吨,有效缓解了市民饮水危机。

尤其反渗透之类方法的淡水,其实人引用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种水里面没有矿物质,长期引用对身体不是很好。


所以,一般水兵还是饮用携带的淡水。

今天的中国海军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淡水饮用和生活都没有问题,也可以经常洗澡。


萨沙


军舰,特别是大型的水面舰艇,耗水量是非常大的。既有军舰上人员的日常生活消耗,也有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消耗。比如,中型以上航母载有数千人,一天下来,最少得消耗数十吨淡水;大型锅炉也是用水大户,特别是舰艇高速航行时,一天消耗上百吨淡水也很常见;还有用蒸汽弹射的航母,弹射一次就得消耗1-2吨的淡水。所以,军舰的耗水量是巨大的,光靠雨水肯定是不行的。

我国055驱逐舰


具体有以下几种解决淡水的方式方法:

一是自身携带

现代军舰的排水量都很大,除载人载设备载武器以外,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一般军舰出航,都会加满淡水。但这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坚持不了几天。所以通过自身携带淡水的方式,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二是靠岸补给

靠岸补给相对简单,以常规动力航母为例,每半个月左右需要靠岸补给一次淡水,但关键是要有后勤基地。美国的军舰能全世界航行,随时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后勤补给,与它在海外的数百个军事基地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给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军舰提供了大量的补给。

我国护航编队军舰靠岸补充淡水


三是利用补给船补充

现代军舰出航,很少单独一艘出去的,一般都有综合补给舰跟着,这样就能随时补充淡水。但补给舰会受海况的影响较大,要保证每次都准时足量地补给,也不太现实。

正在用补给船进行补给的美国军舰

我国2万吨级的远洋综合补给舰


四是海水淡化

这应该是现代军舰最主要的补充淡水的方式。很多大型军舰上都有海水净化器,一台大型的海水净化器,一昼夜24小时不停地工作,可以生产大约60吨的淡水。为了保证净化水的品质,还要安装很多的设备,比如“离子交换过滤器”,来过滤掉很多的杂质。但净化过后的海水,并不适合直接饮用,作为锅炉用水或者洗漱用水,还是合格的。如果是核动力的军舰,电力非常充足,净化海水的能力会很强。

大型船上海水淡化设备


以上即是现代军舰补充淡水的四种主要方式方法。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


止戈军是我



直到最近几十年,大型远洋船舶和军舰上的厕所和淋浴都使用海水,因为淡化海水所需的能源和设备成本高昂。由此导致的管道和固定装置生锈和腐蚀是一个持续的问题,阀门和配件堵塞也是如此。今天的军舰在厕所和淋浴间使用饮用水,这要归功于工程上独创性的海水淡化系统。



海水淡化去除海水中的盐和杂质,使其对舰员食用安全。海水仍然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它与冷却剂和淡水混合,淡水通过热交换器循环回到发动机。



在模拟自然蒸发的方法中,蒸发的海水以雨的形式降落,舰载系统使用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使用一层精细的薄膜过滤海水,分离矿物质和盐。这个系统的好处是大型军舰可以淡化海洋中任何地方的海水,避免任何形式的近岸水污染。



一旦水被脱盐,它就流经矿化系统,矿化系统会添加常规饮用水中常见的健康矿物质。然后对水进行杂质测试,并进行校正以达到合适的酸碱度。从这里,水被输送到巨大的水箱,一些军舰可以储存数十万升淡水。

淡水供应船是一艘巨大的船舶,有许多公里长的管道,将周围的水分配给冷热系统。一旦水在厕所或淋浴中达到了它的目的,它将在排放前根据严格的环境指南进行再次处理。废水绝不会在靠近港口或敏感海洋环境的地方排放。整个过程既复杂又昂贵。



海洋可能是导致脱水的恶劣环境,饮用水和洗澡水对军舰舰员健康和战斗力至关重要。新鲜的淡化水有助于舰队维持战斗力。

转化的淡化水含盐量非常低,不到百万分之五。海水淡化的备用热水系统包括使用燃油锅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不经济,但可以确保舰队上的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淡水供应。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没有淡水就喝酒啊!在风帆无动力战舰时代,由于船上不能自己制造淡水,因此远洋航行时都是通过储水桶带水(有时候也接雨水),这些水虽然在岸上经过了煮沸消毒,但是要不了一个月时间依旧会变质发臭,甚至长出绿藻,水兵后喝完这些水后往往染上痢疾,上吐下泻,死亡率特别高。可是没水喝也不行,于是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酒,酒类保质期久,并且酒精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深受水兵喜欢。
(喝是死,不喝也是死,我能怎么办?)

英国人开始是带桶装啤酒,可是保质期也就比淡水稍微久一点,后来就干脆直接带酒精含量在20%左右的高度朗姆酒,保质期一下就提了上去。每当水变质了,英国水兵就开始喝朗姆酒,朗姆酒库存不够了,就直接把朗姆酒混入变质水中喝,既改善了水的口感,又可以杀死一些微生物和细菌,患痢疾的人明显减少,所以风帆时代,酒是水兵的最爱,那时候如果有水兵立了战功,最高的奖励并不是勋章,而是两杯朗姆酒!


(排队领酒的时代,兄弟,多给一勺呗!)

现代军舰因为有自己强大的动力装置,普遍都具备较强的自我造水能力,一般采用蒸汽轮机或柴油机的军舰使用较多的就是低压蒸馏制水。这种方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用锅炉直接烧(太费燃料,而且脏),而是用动力装置排放的高温废气或者冷却水进行蒸馏,高温尾气的温度通常只有60到80℃,为了节省能源并且大规模制水,通常将海水抽取至特定的—0.09MP~—0.1MP低压环境(降低沸点),海水被加热到40~50度就会沸腾蒸发,以此来制备大量淡水。

(蒸馏制水机)

蒸馏法制造淡水因为容易被管道内污垢污染,通常会设置两条管道,一个是设备用水管路,另一个则是生活用水管路,两条分开运行,设备用水蒸馏出来就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使用,而生活用水因为真空蒸馏温度低,可能会有微生物或者细菌残留,所以还需要经过滤芯过滤和紫外线消毒程序才能使用。蒸馏水味道不好,有股怪味,通常拿来洗衣服、洗澡、洗消作业。所以这类军舰上在港口时通常还是会另外携带足量的饮用水,实在用光了才会去喝蒸馏水。
(军舰通过补给舰进行油水补给作业)

而如果是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军舰,使用的较多的则是低耗能的反渗透法制备淡水,方法就是给水施加压力通过一张半透明的反渗透膜,这张膜的孔隙很小,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盐分、微生物、固定杂质等就被基本上过滤在了另一边。经过反渗透处理的纯净水含盐量低而且无菌,一般可以直接饮用,当然如果经过矿化和电解质处理口感会更好。(反渗透制水机)

目前使用柴燃联合动力系统的052型“青岛”号驱逐舰以及英国使用燃气轮机加电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都以反渗透法制造淡水为主。(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反渗透直饮水机)

现在的主流趋势基本上都是蒸馏法和反渗透法配合使用,蒸馏法制造设备和生活用水,反渗透法制造饮用水,所以缺水的问题早已成为往事。美军核动力的“尼米兹级”航母总共配置4台大功率淡水制造机器,日均淡水制造量达到40万加仑/天(1510吨),人员配置约5500人,即使除却弹射器等设备用水、洗衣、做饭、冲洗等生活用水,平均下来一人一天淡水配给也可以达到100千克,不管是喝水、洗澡绝对是绰绰有余!


(尼米兹级航母上排队打水的美军,这大桶明显是不缺水的表现)


军武吐槽君


一般远洋航行,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船上,所需要的一切水源基本上都是淡水,包括做饭,炒菜,洗菜,洗澡,卫生间,清洗甲板等等方面,如果淡水不够,就相当于在沙漠里行走。



由于军舰是在海中航行,而海水中有比较高的含盐量,因为里面还有氯化钠等元素,所以喝起来口感比较涩,也比较咸,而且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容易造成身体的快速脱水,再说也喝不习惯,如果是远洋航行,船上不可能携带大量的淡水,一来是因为淡水带的多,会占很大的空间,而且淡水时间长了也会变质的,因此从古至今,在海上航行时如何解决淡水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到了现代,随着海上力量的地位越来越高,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海军,很多大中型军舰也会经常出去执行远洋任务,远离本土,常年在海上漂泊,如果仅靠携带的淡水是远远不够使用的,而等着收集雨水又太被动了,那么是军舰上的淡水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主要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船舶主机的余热来蒸馏海水,而蒸馏海水就需要有热源,他的热源是船舶发动机主机的冷却水,在真空度为90%的情况下,海水的沸点很低,仅在40度左右,用主机冷却水加热,足够让它沸腾。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反渗透脱膜脱盐淡化海水,一般在舰船上会有三组这样的淡化海水装置同时运转,每天可以制造60吨淡水,但是这种水含盐量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再次进行矿化处理,以及紫外线杀菌消毒。

当然,每一个人所使用的淡水量是多少是有比例的,加上船上其他用水,每天的用水量必须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供应。


琅琊利剑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之后,建立海军成了各国主攻的对象,强大的海军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军事影响力,也可以提升本国在海上的话语权,在未来战场中这是不可忽视的。至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实力的国家纷纷都在打造航母这种海上的军事堡垒,用于捍卫本国绝对的领土权益,这也是为何我国迫切需要新式航母下水的真正原因。

然而我们都知道,打造航母和军舰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之外,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毕竟像这样的军事武器装备,造价动不动就是几十亿、上百亿起步,小国根本就玩不起。而且这些武器为了作战的需要,往往要舍弃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淡水,淡水在海上贵如黄金,大伙都知道舰艇出任务一般出去都很久,少则几天多上好几个月,而淡水又不能放置太久,那么这时候舰艇所需要的淡水从哪里来的呢?

现目前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自己携带淡水,这一招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淡水也有保质期的,一般到了期限水就会发生变化,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士兵们的安全,再加上携带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最早期的时候,舰艇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补充相关的资源,这时候就体现了补给舰的作用了。

而另一个方法就是淡化海水,对于这招很多人都不信,毕竟尝过海水味道的朋友都知道,海水的咸度是人类无法承受的,现在的科技应该还达不到淡化海水的技术吧?其实这早就不成问题了, 现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一种是蒸馏法以及反渗透法取水。蒸馏法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而反渗透也并不复杂,主要是依靠反渗透膜高效的脱盐技术来获取淡水,目前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国海德能旗下的SWC系列,其平均脱盐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所以现目前很多的美国盟友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英国等,它们的舰艇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淡化海水过滤出淡水的方法,而且随着技术的革新,这方法的研究还在持续的进行当中,到时候必行还会有更加先进的方法诞生。






刀v锋


无论是军用舰船还是民用船舶,远洋航行时的淡水供应的确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舰船出海时虽然会携带部分淡水,也能通过补给舰补充淡水,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生产”淡水。大家都知道军用舰船都有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自持力”(自给力),主要是指舰船在不接受补给的情况下,连续维持一定工作状态的能力,我国对于军用舰船自持力的定义是“舰船在一次装足设计要求规定的燃料、食品、淡水后,能够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淡水供应问题关系到舰船的远洋活动指标。

▲补给舰

舰船的淡水供应问题

淡水与食品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必须资源。现代军用舰船可以利用海水制备淡水,因此在船上属于消耗型可再生资源。那么现代军舰上的淡水是如何制备,已经制备能力有什么要求呢?

舰船上的淡水消耗,分为人员消耗和设备消耗,我国在海水淡化设备研制方面与西方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将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分开做了要求:

▲浙大开发的集成式海水淡化设备

我国《舰船通用规范》规定,饮用水系统供应量应保障10L/人·天,洗涤用水系统供应量根据舰船排水量大小决定,大于5000吨的舰船≥25L/人·天。对于水质要求也根据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做了区分,当使用淡化设备制取淡水时,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洗涤用水水质没有要求。国外对于舰船淡水制备时的供应量和水质要求高一些,美国海上系统司令部规定,在设计建造舰船时,淡水供应系统应保障50加仑/人·天(约合190L/人·天),舰上淡水不区分洗涤水、饮用水,全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制取。当然,上述内容只是标准规定,个别特殊情况,数据会有变动。

▲国外船用海水淡化设备

舰船海水淡化设备

一般来说,舰船上的海水淡化设备型式和性能,与舰船的动力设施也有很大关系。核动力和燃油锅炉动力舰船,由于低压蒸汽供应十分容易,所以多用蒸馏法制取淡水,有时会用反渗透淡水制取装置被备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舰船,一般都采用反渗透法为主。当然,为了保证淡水的水质,各国均对淡水制取和供应系统的储存、管道、附件的材料以及消毒、净化措施都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


下面对军用舰船的海水淡化生成能力举例介绍,以美国航空母舰为例,“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因使用燃油锅炉+蒸汽轮机作为主要动力装置,所以选用蒸馏法制取淡水设备,装备6个海水蒸馏器,每天一共可以制备40万加仑淡水(151万升)采用核动力的“尼米兹”级航母,也使用蒸馏法,安装4个改进型蒸馏器,每天同样可以生产40万加仑淡水。


装备空间


军舰,特别是大型的水面舰艇,耗水量是非常大的。既有军舰上人员的日常生活消耗,也有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消耗。比如,中型以上航母载有数千人,一天下来,最少得消耗数十吨淡水;大型锅炉也是用水大户,特别是舰艇高速航行时,一天消耗上百吨淡水也很常见;还有用蒸汽弹射的航母,弹射一次就得消耗1-2吨的淡水。所以,军舰的耗水量是巨大的,光靠雨水肯定是不行的。

我国055驱逐舰

具体有以下几种解决淡水的方式方法:

一是自身携带

现代军舰的排水量都很大,除载人载设备载武器以外,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一般军舰出航,都会加满淡水。但这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坚持不了几天。所以通过自身携带淡水的方式,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二是靠岸补给

靠岸补给相对简单,以常规动力航母为例,每半个月左右需要靠岸补给一次淡水,但关键是要有后勤基地。美国的军舰能全世界航行,随时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后勤补给,与它在海外的数百个军事基地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给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军舰提供了大量的补给。

我国护航编队军舰靠岸补充淡水

三是利用补给船补充

现代军舰出航,很少单独一艘出去的,一般都有综合补给舰跟着,这样就能随时补充淡水。但补给舰会受海况的影响较大,要保证每次都准时足量地补给,也不太现实。

正在用补给船进行补给的美国军舰

我国2万吨级的远洋综合补给舰

四是海水淡化

这应该是现代军舰最主要的补充淡水的方式。很多大型军舰上都有海水净化器,一台大型的海水净化器,一昼夜24小时不停地工作,可以生产大约60吨的淡水。为了保证净化水的品质,还要安装很多的设备,比如“离子交换过滤器”,来过滤掉很多的杂质。但净化过后的海水,并不适合直接饮用,作为锅炉用水或者洗漱用水,还是合格的。如果是核动力的军舰,电力非常充足,净化海水的能力会很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