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小肉團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癌症?

明天會好925


1.皮贅

皮贅是皮膚表面的一種增生物,在醫學上又被稱為軟纖維瘤,中老年人特別是女性更為多見。它們可以生長在人的頸部、腋窩部、腹股溝褶皺處等地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贅生物除了會影響美觀之外,其實是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而且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東西可能會越長越多,若是感覺到疼痛的話,也可能會導致炎症或者壞死,可以通過醫學手段進行切除。

2.絲狀疣

這是當人體感染上HPV病毒之後,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皮膚表面生長的疣狀贅生物。一般容易長在眼下或頸部等位置,生長之後一般沒有什麼自覺的症狀。對於這種由於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絲狀疣,可能會遺傳、傳染甚至是癌變。所以如果發現身體上長的“小肉球”屬於這種情況的話,一定及時診治。一旦在皮膚的表面長出後,其實也不需要過分擔心,應該要增強自身的免疫力為主。如果是打了預防性的疫苗,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身體再次長出“小肉球”。

由此可見,生長在皮膚表面的“小肉球”如果屬於前者的話,一般不需要太過擔憂,如果是後者的話除了要定期檢查以外,更重要的是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平時儘量不要讓皮膚直接接觸到公共場所的汙染物,養生勤洗手的好習慣,這樣可以避免皮膚感染到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細菌。


熊貓醫學


身上長小肉團,這個太多情況了,是不是癌症?只能說,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但僅僅是身上長小肉團這個信息,完全不能判斷是不是癌症。

身上長小肉團會是什麼情況?可多了,比如:

體表的各種痣、疣、疤痕疙瘩、青春痘、血腫、炎症腫塊、腱鞘囊腫、皮膚結結節、三期梅毒結節、深部真菌病的皮下結節、某些寄生蟲病也可能會有皮下結節、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淋巴結增生,乳腺增生;長在體表的腫瘤,比如皮下脂肪瘤、纖維瘤、皮膚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各種癌症的皮下轉移結節等。

內臟的各種結節腫塊,這個更多了,各種良性或惡性結節或腫塊,炎症,結核,血腫,囊腫,動脈瘤,血管瘤,寄生蟲感染,甲狀腺腫,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癌症)等等。

身上的這些小肉團(結節或腫塊)到底是不是癌症?長在體表的,先通過視診,觸診等有個初步印象,然後通過一些影像檢查手段,比如超聲協助判斷;長在體同的,要藉助於影像檢查來判斷(比如超聲,CT,磁共振,PET-CT等)或內鏡(胃鏡,腸鏡,氣管鏡等),最後確診是靠病理檢查(活檢或手術取組織標本檢查)。


腫瘤專科醫生


痣,可以說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的身體標記。但這些可以作為身體標誌的痣,卻不是那麼簡單,而且還有可能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惡性腫瘤。

皮膚中有“黑色素細胞”,它像一隻畫筆,會分泌出的“墨水”——黑色素,而且黑色素細胞分泌出的黑色素越多,皮膚顏色會越深。痣也是黑色素聚集的產物。黑色素不止受先天遺傳影響,還受紫外線的影響。如果總是受到紫外線的荼毒,皮膚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大量的分泌黑色素,如果恰巧它們聚集在了一起,就會長出新“痣”。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痣是安全的,什麼樣的痣可能會發生惡變呢?

第一種,先天性的巨痣。從一出生就可以看到的痣叫先天痣,但並非所有先天痣都有病變危險,大小是關鍵。一般將直徑>20cm的痣,我們稱為先天性巨痣。臨床資料顯示,先天性巨痣比較容易發生惡變,惡變率約6%。

第二種,長在特殊部位的痣。長在肢端或易摩擦部位的痣,必須注意觀察。例如長在指甲溝的痣,甲溝與指甲下方皮膚相連,可能會長到指甲下面,不易被發現,而且長在肢端,將來變惡性的幾率較高;長在手掌、足底的色素痣,由於反覆摩擦或刺激也容易誘發癌變。

第三種,黏膜上的痣。口腔黏膜、結膜、陰道、包皮翻出來那部分的黑痣,比其他部位的痣的惡變幾率更大。

痣的惡變之所以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因為它極可能發展成皮膚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在我國雖然是少見惡性腫瘤,但病死率高,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生存分析發現,分期與生存明顯相關,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4.6%。

當然,從色素痣惡變為黑色素瘤,這段時期可以很長,可能是10年、20年以上。及時發現異常變化,早診斷、早治療是獲得良好預後的關鍵。

此外,長成這樣的痣,我們也需要小心!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用ABCD標準診斷來幫助理解、記憶容易發生惡性病變的痣。

Asymmetry:不對稱

痣不是中心對稱的,意味著“黑色素細胞”的生長也是不對稱的,有惡性的可能。

Border:邊界不規則

痣的邊緣不規整,像地圖一樣參差不齊。

Color:顏色不均勻

痣的顏色深還是淡,和惡性的關係不大,但痣的顏色不均勻、深淺不一,比如中間深、旁邊淺,就有可能是惡性的。

Diameter:直徑大於0.6釐米的痣

痣的體積在原來的基礎上迅速增大,顏色突然加深或變得不均勻,大痣周圍出現很多小痣,或者痣出現出血、破潰、癢、痛等症狀。

但是,對於有惡變傾向的痣,也比較影響美觀的痣,怎麼辦呢?我們建議直接切除。據多年來的臨床觀察顯示,反覆點痣復發幾率高,並且有惡變幾率,手術切除是相對較好的辦法。

既然這些痣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那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防止普通痣發生癌變?

第一,我們要做好防曬。日光照射是色素痣惡變的危險因素,所以我們要採取措施來保護你的皮膚免受紫外線(UV)輻射。避免刻意尋求日光浴或曬黑行為,高SPF值、寬幅防曬產品能在預防黑色素瘤中起一定作用。

第二,我們還要謹慎“點”痣。出於美容需要或者預防惡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去點痣。去除黑痣的方法包括手術切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化學剝脫(點藥)、激光、高頻電離子、冷凍等。建議大家去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醫師根據痣的大小位置、伴隨情況、是否有癌變風險等因素,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處理,以及選擇合適的祛除方式,因為色素痣治療或處理不當可使其復發或惡變。

尤其不要輕信美容院甚至路邊攤“祖傳點痣”,在這些沒資質的地方祛痣,一方面是他們不能對痣的良惡性進行區分,還存在消毒不徹底、操作不正規的情況,還可能引起色素痣惡變。

第三,對於小型和中型先天性痣可進行基礎性拍照和終生年度隨訪,對於巨大型先天性痣,出生後就有可能惡變,多數專家推薦推至6月大後再行手術切除;

第四,熟悉痣的位置和形態,定期檢查皮膚。尤其是有黑色素瘤個人或家族史的人群,應密切注意痣的變化,可從鏡子中觀察,或去醫院定期做檢查,如出現上述變化中的一種或幾種,應提高警惕,早診斷早治療。

但生活中也不必談“痣”色變,只要不發生以上的情況,色素痣大可安然伴你一生。當然,也並不是出現以上某一項變化,就一定是惡變的徵兆,需要綜合判斷。如果你已經有些擔心身上的巨痣,建議儘快去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1.《臨床腫瘤內科學》徐瑞華、姜文奇、管忠震 人民衛生出版社

2.高天文, 劉玉峰, 等. 對色素痣惡變幾個問題的探討.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1996, 10(1): 3-4.

3.蔡大幸, 劉金耀. 痣的惡變及對策. 臨床皮膚科雜誌. 2005, 34(4): 267-268.



澤橋醫生


談到癌症,人們總是不戰而慄。的確,無論是誰都不想患病,特別是癌症,但是一旦患上了癌症,我們就要知道它是怎麼發生轉移的,普通人如何去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癌症,如果你還不知道,那麼就十分不應該了。

體內長了腫瘤,是不是癌症?

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就是所說的癌症。身上長了腫瘤,想要知道安是不是惡性的,就要知道惡性腫瘤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惡性腫瘤一般是無限增殖的,簡而言之,就是腫瘤會越來越大,甚至超過機體能夠控制的範圍;

2.如果腫瘤的邊界不清晰,不容易摸清楚的,這種也大幾率是惡性腫瘤。因為癌症的擴張方式是浸潤式生長,呈現的是“偽足”狀邊緣,導致其邊界並不清晰。

3.惡性腫瘤還有不易移動的特徵,這個特徵主要跟它的“偽足”有關,癌細胞是通過“偽足”來與周圍組織結合緊密,因此移動性極差,且伴隨長期疼痛感。

4.惡性腫瘤有轉移擴散的特性,它的轉移途徑一般有兩條:血行以及淋巴結轉移。而擴散也有兩條:直接浸潤以及種植轉移。前者是癌細胞的“高速公路”,而後者則是癌細胞的“近水樓臺”。

癌細胞轉移,會引發三個後果

對於患者而言,癌細胞發生轉移,那是一件很不樂觀的事情,因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主要影響在以下幾個方面。

影響一,病情惡化

因為癌細胞只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轉移的情況,所以反推過來也同樣成立,當發現癌細胞發生轉移了,說明患者的病情已經是發展到中晚期了。

我們都知道,癌症早期的治療非常簡單,手術切除,術後觀察以及注意提高身體免疫力,那麼是生存率就能夠得到大大的提高,但是癌細胞發生轉移後就不一樣了,必須要採取其他的輔助治療來配合,否則單純手術治療毫無意義,而且術後復發的幾率也很高。患者的生存率不高。

影響三,引起一系列症狀

在沒有發生轉移之前,患者的症狀可能不是太嚴重,尚能忍受,因此也是人們拖延不治療的原因之一,但是發生轉移之後,有可能發生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所以此時症狀會越來越多,原有的症狀也會越來越重,最後導致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總的來說,癌症雖然說在現代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下,也尚未能達到治癒所有癌症的目的,況且細胞的癌變是不定向的,我們只有保證身體免疫力正常的同時,加強體檢的重視力度,方能保證癌症不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的身上,當然了,更多關於癌症的知識,你可以諮詢相應的醫師。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可能是以下3種情況:

1、軟垂疣。此疣對人沒有很大的危害。


跪射俑


是肉瘤,不是癌症,不必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