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覆滅除了慈禧,還有哪些因素?

阿精說中國歷史


慈禧在清朝的滅亡上固然有著一定的責任。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清朝的根已經腐朽不堪,難以迴天了。

除了慈禧之外,清朝滅亡大概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時不待我,國際的形勢並沒有留給中國太多的時間

這是外因。當時的時代,可謂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即使是清朝以外的世界,各國也是你來我往,你追我趕。

譬如在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之前,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可不是英國,而是西班牙

在1588年,即英國與西班牙爆發戰爭之前,西班牙佔據著海上霸主的位置,可以說是是不折不扣的歐洲最強國。

然而,在1588年的英西海戰中,英國作為後來者,險勝西班牙無敵艦隊。自此,海上霸權逐漸由西班牙交到了英國手上。

(西班牙無敵艦隊)

而英國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的建立起了殖民地。因其殖民地面積的空前廣闊,且分佈在世界各地,更是被稱作“日不落帝國”,即在英國廣闊的土地上,太陽即使在一端落下,也會在另一段升起,太陽相當於永遠都在照耀英國的領土。

(紅色部分為當時英國本土以及殖民地)

而西班牙這個上一任的海洋霸主,卻是迅速衰落下來。除卻海上霸權外,其在陸地上的優勢也很快喪失。最終淪落成一個歐洲小國。

而英國在保持了多年海洋霸權後,到了當代,也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海外土地,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短短的幾百年間,西方各國充分體現了落後就要捱打這一道理。誰落後,就退出競爭。為了爭奪霸權,各國不斷髮展科技,發展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在此期間,歐洲各國幾乎都有著自己的殖民地作為自己繼續發展強大的輸血力量。

到1840年,英國艦隊叩響中國大門的時候,清朝政府才真切的認識到了自己弱小。而在此之前清朝政府還在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

(鴉片戰爭)

可此時,因為長期閉關鎖國,清朝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從本質上還是一個農業國。而此時的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卻已經基本完成。二者差距不可謂不大。

二、清朝官員的腐敗

這點可謂是老生常談,其實這也算的是封建王朝的通病。

可清朝官員的問題在於,他們什麼都要碰,什麼都敢貪。

在這裡我主要說的是清政府花在改革上的費用。

在認識到西方列強的強大後,清政府內部倒是也展開了一場自救運動,也就是著名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本無可厚非。然而,不該用辦衙門的方法去辦企業

關於洋務運動為何失敗,眾說紛紜,我個人認為,用官員去管理企業,這才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本來,我們當時不如西方,想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你就老老實實的當學生,人家是什麼樣的,你就也照貓畫虎。

至於要不要考慮國情,那是在你先認真學了的基礎上。然而,我們用著西方的先進機器,卻不學人家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偏偏要安排一幫清朝官員,把好好的企業辦得跟個衙門一樣。還美其名曰是“中學西用”,可實際上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清朝官員們是怎麼管理企業的?打個比方,明明人家西方國家用一兩銀子可以造出來的東西,因為這些官員的層層撈油,生生需要十兩銀子才能造的出來。更關鍵的是,即使花了十兩銀子,造出來的東西,竟然還比不上人家用一兩銀子造出來的。

試想,憑著這些高成本、低質量的產品,如何與洋人企業競爭?

要是普通工業品倒也還能容忍,但要知道當時有相當一批軍火,也是通過這些“清朝式”的企業造的。

結果,槍炮炸膛、子彈炮彈關鍵時刻不響。而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北洋艦隊,就深受其害。

三、清政府腐朽的思想與短淺的認知

這一點,尤為重要。

清朝的統治者,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落後於時代。

在那樣一個年代裡,做官居然還要依靠八股文,依靠四書五經。沒有一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且不說落後的科舉制度,就統治者自身而言,居然還想著萬邦來朝的美夢,還不肯接受現實,完成自身的改變。

反而像一隻鴕鳥,在危險來臨的時候,把腦袋往沙子裡一紮,也不管自己露在外面的屁股和尾巴。

反正只要我看不見,聽不到,大概外面就是很安全的吧?

清政府就抱著這樣的想法,逐漸被淘汰於時代,被掃到了歷史的垃圾堆裡。

如果當時清政府,對自己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類似於日本的明治維新。那麼中國近代的命運,相必不會那樣的慘烈與悲壯。

(明治維新)

可清政府到底沒有這個勇氣,沒有勇氣將權力交出來。可他自己不交,終究會有人幫他掏出來:之後的革命,不正是將清朝粉碎的一乾二淨嗎?

我曾想過,如果清政府主動進行徹底的思想改革。或許,清朝會變成一個類似於君主立憲的局面,即使失去一定的權力,可其地位卻仍然可以保留。

可悲的是,清政府自始至終沒有意識到: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清政府,何嘗不就是那個逆勢者呢?


我怕是個史人了


1清朝的覆滅慈禧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她是最高統治者。這是人為的一原因,因為她沒努力。

2封建王朝故有的規律,政策國家體制有很大的弊病,愚民政策不重視發展,對老百姓壓榨剝削很嚴重,這樣就有階級矛盾了

3閉關鎖國是主要的原因,不開放貿易,不思進取。夜郎自大 人家就用大炮打開國門

4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清政府自顧不暇

就上面這些原因滅亡也是不足為奇了


土家小哥


在此很高興能為你解答。在我看來清朝的覆滅除了慈禧之外還有很多因素,並不是一朝一夕得,從乾隆後期的生活就可以看出當時的頹廢。

在乾隆統治的60年,即出現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但是清朝的衰退與乾隆的所作所為也是分不開的,因為在乾隆時期,除了加強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還大興文字獄,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和物力。這一切都和清朝的衰退是分不開的,所以說清朝的滅亡並不是因為慈禧一個人的專政,慈禧只是一個加速者。

從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始了清朝衰退的加速過程,從嘉慶的白蓮教起義,在位時將近一半時間在鎮壓農民起義,道光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咸豐繼位已經政治混亂、財政匱乏、民不聊生加上各地區的農民起義,各種條約的簽訂為清朝的滅亡埋下伏筆。咸豐到時的四大癖好:

其一 ,貪戀美色

其二 ,貪絲竹

其三 ,貪美酒

其四 ,貪鴉片

這些都加速清王朝的滅亡,清王朝的滅亡也不止是慈禧一個人所作所為。



影片不無聊


主要是乾隆在我看來,馬甲兒過來其實是好心,大清太自大,不懂得改革,只是一味地守制,六下江南,耗費國庫銀兩,什麼十全武功,扯淡的,當然人也是康雍乾盛世的鼎盛時期,總而言之,乾隆是大清朝的第一罪人



最快樂的人梅


清王朝的覆滅從根子上來說與慈禧關係不大,或者可以說慈禧僅僅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清朝的覆滅主要可以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來說。

政治上:封建王朝腐朽的政治制度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吏治腐敗。

經濟上:自乾隆中後期的閉關鎖國關閉了與國外的經濟交流,錯失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

文化上:封建的政治制度束縛了文化的發展。

軍事上:吏治腐敗,鴉片橫流,兵源素質、武器裝備嚴重落後與世界水平。鴉片戰爭打醒了清王朝統治者,但為時已晚,已經落後於時代。




黑白世界1234


從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就進入了衰退的加速階段,很多人認為清朝之所以衰退,因為慈禧專政。畢竟她是一個婦道人家,沒有什麼遠見讓她垂簾聽政,把持著國家的朝政,會有個人的情感在裡面。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不明智的選擇,把國家置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清朝的衰退與慈禧的專政是有分不開的關係。 但是整個清朝的命運也不是慈禧一個人能掌控的,慈禧只是加速了清朝的滅亡,其實清朝之所以走向衰退,還是與之前國家政策的發展還有國體是有關的。有相關學者指出,其實清朝的衰退與之前的乾隆皇帝是有離不開的關係。

乾隆皇帝在位60餘年,在這60年內出現了所謂的康乾盛世。說是在此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物質文化經濟發展特別豐富。從而使國家的走向了一個新的巔峰,當然這也不排除是清朝史官為了美化這個時期的統治,所以將歷史如此記錄下來。但是清朝之所以走向衰退,與乾隆皇帝的所作所為有分不開的關係,因為在乾隆統治時期,除了加強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而且大興文字獄,主導了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國力與物力,這一切都是當時清朝走向衰退的不可避免的原因。所以說清朝之所以滅亡,並不是因為慈禧一個人的專政,慈禧只是一個加速者。在相關歷史資料中,只是記載了康乾盛世如何的繁華,其實並沒有直接記載當時國家的情況是怎麼樣的。首先第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的是在乾隆統治的末期,當時白蓮教發動了反對清朝統治的一個武裝起義,一時間得到了國家各地的老百姓響應。倘若真的是將國家統治的特別好,並且發展到了全盛時期,那麼老百姓怎麼又會想要起義呢?而這場起義讓嘉慶皇帝用了九年時間才強制的壓下去。由此也可以見得,史詩中記載的不一定全是真的。

另一方面就是乾隆當時六下江南,那時候的交通並沒有現在的發達,他走的道路無非是京杭大運河的水路。如果對現在來說,從北京到杭州也只是六七個小時的車程吧。在古代的時候,動輒至少要好幾個月。而且既然下江南了,肯定不是乾隆一個人過去,肯定有跟隨的一些文武百官侍從太監。在當時社會生產力如此低下的情況下,乾隆前往江南巡遊,每一次就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尤其他身為一國之君,從生活環境還有安全保障上面都可以說是投入了大量的財產。而各地的官員為了接待更是大興土木,每年都要花大量的資金去維護當時他的一些住所,以及所到之處的安保問題。如此說來他六下江南也是耗費了國家很多的物力和財力。也是導致清朝衰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還有一方面就是大興文字獄,這一點在乾隆末年表現得特別突出,很多文人墨客因為一兩句詩被殺頭,甚至被株連九族。阻礙了中國文化大面積的發展,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得不到發展,還談什麼進步?不僅是從文字方面,而且從文化習俗以及生活特徵上面都強制對人民進行管控。這一切正是後來白蓮教帶兵起義,眾人揭竿而起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因為人們的思想和自由被束縛得太久,所以才要想起來反抗。除此之外他還加強閉關鎖國的政策,對於外來先進的技術以及商業模式都拒之門外。在一定程度上減免了大航海時期西洋國家對中國的騷擾,但是也導致了中國從領先於世界的文明慢慢落後於西歐各國。

說乾隆帶動了整個康乾盛世,當然在歷史中肯定也出現過那麼一段繁華的時光,不能否定他的功績。如果從公平的角度來評價來說,他是功過都有,尤其是當年的文字獄給中國文化發展帶來了不可估計的損失。真正等到乾隆退位,嘉慶即位之後。國家已經慢慢的走到了下坡路,而且在嘉慶統治到25年時間,有將近一半時間是用來鎮壓農民起義,從此也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國家的政體已經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

慈禧只是因為個人特點喜歡奢侈,在國家的軍事和外交方面,沒有太大的謀略和遠見,所以導致了清朝的加速滅亡。而且慈禧太后也給當時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痛苦,由於她的個人與懦弱,也是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流失了大量的土地,並且使中國人飽受戰亂之苦。


深飄小曾


關於大清朝的覆滅,除了慈禧是罪魁禍首以外,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慶親王奕劻。當時他是很有名的大貪官,做過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且就是因為他,當初收了袁世凱的錢,去勸太后讓國,在溥儀眼裡,大清國200多年的江山就是被他給斷送的,所以他會破口大罵。

大清朝是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而溥儀是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但是當時的大清朝是被慈禧掌控著,在慈禧統治的時期,清朝逐漸的腐敗,一步步走向了毀滅,導致清朝最後徹底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當初慈禧在戰爭的時候,卻仍然不忘了要貪圖享樂,甚至挪用軍費來為自己過生日,因此更加加速了清朝的滅亡,但是還有一個人,和大清朝的滅亡脫不了關係,就連溥儀都對他破口大罵。

在清朝滅亡了5年以後,當時的溥儀已經12歲了,內務府給他遞上來了一道奏摺,那是一封請求溢號的奏摺,而請求溢號的人就是慶親王奕劻,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大貪官,而且還是一個鐵帽子王,溥儀看到這份奏摺之後直接就扔到了一邊,後來是他的父親過來求情,說人都已經死了,好歹是親戚,給個好心點的溢號

但是溥儀已經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了,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心裡想法,當初慶慶王收了袁世凱的錢,讓太后讓國,大清200多年的江山就是斷送在他的手裡的,為什麼要給他一個美的溢號,只有謬醜幽厲。





津豫家庭生活


還有當時的腐化,老百姓貧窮,官員大臣們貪汙思想老套不支持變發,加上當時的朝廷把建設軍隊的錢去給幹別的 貪汙了軍餉,總的來說清朝滅亡是從鴉片戰爭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道光皇帝雖然節儉但是被大臣矇蔽再加上咸豐皇帝無能的表現還寵幸了慈禧,總的來說最後造成清王朝覆滅的是慈禧,但是從其它根源上也有苗頭了,如果早點改革變法最早傳位給同治皇帝咸豐在效仿漢武帝清朝應該不會這樣滅亡的!


哎呦喂43932762


清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其代表人物慈禧之外,還有如下三點主要因素。

1,經濟上清朝後期不順應歷史潮流,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當世界各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國還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限制社會發展進步,商品經濟被打壓,導致國內經濟日漸衰落,清朝實行海禁政策,中國開始與外界隔絕,導致中國跟不上時代潮流。

2,文化上儒家思想已阻礙人們思想的進步,科舉考試,八股取士禁錮人們的思想,文化上的高壓政策,一切科學技術被認為是奇巧淫術,導致科技落後。剃髮易服,限制人們的想象力。外加上西方國家的殖民化掠奪,加速了清政府的破產。

3,專制主義。中國歷史幾千年,政權頻繁更迭,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免不了流血犧牲、生靈塗炭,始終跳不出這個惡性循環的怪圈。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統治者把國家當做一姓之天下,牧民而治,高度集權專制。越集中權利,卻越容易在流血犧牲中失去 。

當然,還有其它原因,這裡不再表述。


王松林


大家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首先,我的結論是一個王朝的覆滅絕不是一人一事一物的原因,它是一個時間長時間堆積的問題達到臨界點的爆發。

慈禧,誠然中國古代王朝的最後五十年,幾乎完成掌控在這個女人身上。

但她的所作所為到底是為清朝延長了統治時間還是加速了清朝的覆滅呢?

我覺得她對於清朝的統治而言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對於中國的未來發展,她可以說是個罪人。

要知道清代整個統治集團不是一個人,代表的一群人的整體利益,所以在洋務運動中慈禧既支持奕訢為首的洋務派,同時又扶持不知變通的頑固派來牽制洋務派的做大,目的是為了清朝背後的統治集團的整體利益,這是祖宗之法,不可變。

清朝的統治到了嘉慶之後就在走下坡路,爆發了一次次的變亂,以致後來出現太平天國席捲半個中國。

但林清之亂、太平天國等變亂的出現使得清朝的統治部分轉移到漢臣手中,而這些人正是清朝延長時間的關鍵。

慈禧的重用了這些人,比如各個洋務大臣,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等等。

甚至後來的立憲,這是在慈禧太后的同意下展開的,雖然失敗告終。

假使立憲成功會怎樣,清朝的壽命將會更長,清朝整個統治集團將會成為國家的象徵。

那麼,清朝覆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前文也說到清朝到了嘉慶之後就開始每況愈下,這不是他造成的,是老父親乾隆皇帝末期之後遺留的問題。

隨著番薯、馬鈴薯等外來食物的引進,人口飛速增長。而人口飛速增長下的現實是人多地少矛盾,以至於百姓普遍吃不飽飯。吃不飽飯就得搞事情,於是有川楚教亂、林清之亂等等社會變亂。

這一時期,清朝仍然是閉關鎖國,而外面的世界已經隨著工業革命之後高速變化,大朝上國已經完全被甩在了後面,各方面都處於落後狀態。

於是乎,道光年間,英國人來了,接著便是越來越多的“客人”來清朝上國做客。

一直到咸豐同治光緒,這些“客人”加上原本的清朝統治集團雙重壓迫在億萬萬的普通百姓身上,無數仁人志士如孫文,黃軫等等一次次發動起義,終於推翻了清王朝,但由於清王朝導致的“客人”壓迫仍然在頭上。

所以我認為清朝覆亡的主要原因是嘉慶以來的人地矛盾和道光以來的清王朝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導致的。

這裡是南嶺說史。希望答案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