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奧隊0:2不敵烏茲別克斯坦無緣東京奧運,如何評價國奧隊的表現?

小喬說足球


隨著國奧的輸球,小組賽的兩連敗以及衝擊奧運會的失敗,讓U23政策再次宣告破產。在同年齡段的球員的較量中,中國國奧隊沒有佔到任何優勢。U23的破產未來還會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再過幾年的時間,壓力就會轉移到中國男足一線隊身上。

對陣韓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可以看得出郝偉依舊對個別位置感到不太滿意。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左後衛的位置,迪力穆拉提被撤下,郝偉選擇讓趙劍非作為首發。張玉寧的受傷看似是意外,但這個意外來的太突然,對國奧的打擊也很大。一時間國奧前場也缺乏了拿球的支點,只剩下了突破的楊立瑜和陳彬彬,但是對面烏茲別克斯坦,兩個人一對一的突破成功率並不高。


U23雖然讓一部分球員有球可踢,但是沒辦法改變他們在俱樂部的配角情況。俱樂部的成績還是主要依靠外援和老將來穩定,這也才讓年輕球員登場,僅僅成為了俱樂部完成任務的一個“過場”。


小喬說足球


國奧0:2不敵烏茲別克斯坦,二戰皆敗,無緣東京奧運實屬意料之中 。

第2戰與烏茲別克斯坦,中國隊僅僅守到了45分鐘,就因為魏震的一次禁區內的不冷靜的犯規,被裁判處以極刑,判罰點球實際上這個球屬於可判可不判的範圍之內。但是結合第五分鐘烏茲別克斯坦被取消的一個進球,這次卡塔爾主裁就直接判罰點球,通過慢鏡頭回放顯示,這個球魏震實際上先觸到皮球,而後才帶倒23號博洛佐夫。可是如果裁判認定,你也無話可說。

在禁區內動作一定要小一點,之前烏茲對陣伊朗時就已經有過點球,他們的攻擊線上球員腳下技術能力,角球速率明顯比我們的防守球員快半拍,伊朗隊是在中路防守出現的倉促下腳,情有可原,畢竟中路射門的威脅巨大,如此前車之鑑下,魏震的這個下腳幾乎就是被人家誘騙之下,做出的愚蠢的舉動,令人無語。這就是歷史的積澱,青訓水平的反應。

而且此戰國奧球員決戰的士氣也不如首戰對韓國,動作遲緩,節奏明顯比對手慢,或許是首戰拼得太兇的緣故,也可能是他們的想法多了一點。當然,以國奧正常的水平,也就是如此。

進了一個球以後,烏茲別克斯坦明顯松馳下來,技術上、配合上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越戰截越勇。這個球是轉折點,這對中國隊極為不利,士氣也因為失球低迷,體能也處於枯竭中。

本來以弱敵強,唯一的機會就是等待對手的焦躁,然後士氣低迷,頻頻出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我們才會有一線的生機,這就是弱隊打強隊爆冷經常出現的局面。此前首戰正是如此,韓國隊在下半場信心丟失,體能不濟,反而是中國隊佔據了上風。

而第1場對韓國,在最後30秒的絕殺,那一腳精妙的傳球,即便是在訓練的狀態下,你讓他傳三次,也未必可以複製那樣精準的連線。首戰發揮出超水平後,次戰反而壓力重重。這也說明教練組的舒緩工作沒能做好,沒有給隊員減壓,本能壓力在烏茲別克斯坦一邊,而這支球隊的比賽氣質非常一般,從首戰伊朗就能看出來,明明技術佔優,卻讓伊朗的逼搶屢屢得逞,本方防區7對4的防守局面,也能讓伊朗不講理的搶球造成失誤。可見這支球隊是多麼不成熟的一支球隊。

對於烏茲別克斯坦這次愚蠢犯規,其實是中國足球的厄歷史積澱形成的。在那樣的角度,他根本沒有射門的可能,而魏徵只要去擠壓對手的空間就行,禁區內五防二的局面下,居然用剷球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不是一個合格的防守球員正確的選擇。正是半桶水晃盪的青訓教出如此不用腦子踢球的球員才會做出的。


吳法複製


但是,從整體上看,國奧隊確實表現出諸多的不足。除了個人技術能力之外,我認為技戰術素養的欠缺更為明顯一些。也就是說,本人並不同意《足球報》記者白國華的觀點。他認為,國奧輸球,“就是技不如人”。以下談幾點個人看法,因為主要從技戰術角度來談,所以國奧表現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在此略。

第一、防守上的屢屢失誤,確實彰顯了國奧隊員個人技術能力上的不足

1、從雅加達亞運會說起。2018年8月24日,雅加達亞運會1/決賽U23國足3-4沙特之戰。第60分鐘替換張玉寧上場的黃紫昌上場時,國足是0-4落後,比賽早早失去了懸念。但第74分鐘,國足利用右側角球機會,前點的韋世豪頭球擺渡,黃紫昌近距離直接抽射將球打在沙特門將身上反彈,隨後黃紫昌被射又被沙特門將撲出。雖然兩連發都未能幫助球隊打入一個進球,但顯然讓人看到了希望。第80分鐘,姚均晟利用任意球機會打進一個世界波。第88分鐘,韋世豪左側大禁區邊角附近起球傳中,黃紫昌停球后轉身順勢抹過防守球員左腳抽射得手。第95分鐘,國奧的進攻如出一轍,韋世豪接馮伯元的外圍擺渡跟進抽射再下一城。

那場比賽雖然輸了,但國足在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並不氣餒,3個進球都非常漂亮,特別是黃紫昌的進球。韋世豪邊路起球的瞬間,黃紫昌剛剛跨過大禁區邊線,並且身體明顯不是迅速前衝,或者爭搶的狀態,看起來還比較放鬆。韋世豪的傳球也並非高空球,而是打前點,皮球剛好落在黃紫昌腳下。整個配合一氣呵成,技術含量非常高。而沙特的防守球員顯然沒有料到黃紫昌向左轉身,當前者抹過身的時候,沙特球員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撲空現象。

之所以說這個進球技術含量高,基於以下原因:韋世豪沒有起高球。其實當時除了韋世豪外,沙特的防線是3對3,黃紫昌與另兩名進攻隊友幾乎是排成一條橫線同時進入禁區。韋世豪的出球至少有3個選擇:打前點,找黃紫昌;吊中路,是國家隊另一名高大隊員已經到位;打後點,則完全有可能形成單刀的局勢。

這個進球,無論是傳球的韋世豪,還是射門得分的黃紫昌,配合堪稱天衣無縫、天作之合。

2、國奧與烏茲別克斯坦之戰。實事求是地說,整場比賽,基本上看不到國奧隊員能夠憑著個人能力盤球過人,或者一對一成功過人的場面,包括腳下技術相對出色的段劉愚和楊立瑜,至少是非常少。

而與進攻上的不力相反,國奧隊員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均有諸多非常業餘的動作。

第32分鐘陳彬彬的角球戰術越位,堪稱經典反面教材。自己從底線跑來主罰角球、段劉愚停球后陳彬彬再起球傳中,這明顯是一次越位犯規,事後陳彬彬還一臉茫然地與邊裁說些什麼。

事實上,這個角球戰術是早就設計好的,只是實施的主體陳彬彬犯了一個刻舟求劍的錯誤。他自始至終沒有觀察對方的防守佈陣,完全是低頭頭盯著皮球,直至傳中的同時他才抬起頭。難度他不考慮對方球門線上並沒有防守球員麼?戰術的運用,難道不考慮實際情況麼?

第44分鐘魏震的送點,雖然有啟動速度明顯不如對手的客觀事實,但當時他沒有認真觀察隊友的站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的左手邊,正聚集著大量的對方球員,正常情況下,對方的23號不會向魏震的左手尋求突破。事實上,後者向底線突破的一瞬間,魏震有一個向反方面撲的趨,再回追就晚了半步,最終只能是無奈放鏟,結果就是點球。

而這所以讓魏震這名中衛來防守對方的23號,最根本原因,首先是國奧的右側防守出了大漏洞。當時兩名防守(應該是右後衛與楊立瑜)球隊想要關門協防,結果是兩人都搶到了同一個點,並且偏偏沒有搶到球,對方的23號一個半轉身就像泥鰍一樣滑溜溜斬溜了過去。如果這兩名防守球員不是過於冒失、適當錯開身位,挺多就是犯規,甚至犯規都夠不上。也就是說,烏茲別克斯坦最多就得到一次禁區邊線的一次任意球機會,而不是點球。

第79分鐘的第二個失球,表面上看又是魏震的防守過錯。但實際上,阿里季諾夫作為一名邊後衛助攻,都到了國奧隊的大禁區附近,竟然沒有一名防守球員。直到阿里季諾夫起腳射門,中衛朱辰傑上上前封堵。這個失誤,首先是中前場球員的失誤造成的。前鋒沒有回追——所謂的高位逼搶,很可能是過於強調拼博精神、體能早已透支。但即使前鋒沒有回追,這個位置也是後腰的防區,但黃政宇和第56分鐘替換黃聰的張凌峰同時沒有出現在自己的職責區域,完全放空了。

說實話,阿里季諾夫即便不打門,只要輕輕傳一個直塞球打朱辰傑的身後,對方後來進球的8號球員同樣能夠得到一次極好的單刀機會,與魏震的剷球不遠“助攻”效果幾乎一樣。


至於趙劍非的角球能夠開出另一側的邊線,則只能是呵呵了。

第二、戰術分析:全盤錯誤

與首戰張玉寧受傷之後的陣容相比,郝偉僅僅是將左後衛迪力木拉提換成趙劍非。事實證明,這是一步錯棋。

1、郝偉不會打無鋒陣。從這次國奧23人大名單來看,只有張玉寧一名真正意義上的中鋒。張玉寧缺陣後,國奧基本上打的是“無鋒陣”。但繼續端出4231陣型,顯然在排兵佈陣上就錯了。

陳彬彬與楊立瑜一樣,都是隻會走邊路突破的球員,再加上一個同樣邊鋒出身的胡靖航,結果前場的進攻效果可想而知了。打到最後,陳彬彬和楊立瑜互換位置、胡靖航則不知道打的什麼位置。中場空有一個段劉愚,機會不多的傳球卻不知道該找誰。

其實,這個時候,與其再打毫無意義的單前鋒,不如打雙前鋒,直接用陳浦和陳彬彬出任前鋒,不再死打邊路突破。或者,只需要楊立瑜的右路突破即可,這有點類中超聯賽的國安的戰術。上賽季打完30場中超比賽,看不出國安的左邊鋒是誰——除了下半賽季熱內西奧執教後偶爾讓巴坎布打過一、兩次。而實際上,巴坎布的左邊然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邊鋒,而是從左路拿球后,更多的是內切,或無球跑動、斜插禁區中路。而這個戰術,與裡皮的國家隊武磊和艾克森的使用也差不多。這兩名邊鋒,全都不是從邊路拿球突破、下底傳中的類型,而是直接往中間插。

國奧都沒有高中鋒,並且沒有真正的前鋒了,還要邊路突破、下底傳中,傳給誰啊?這不極其機械、僵化的戰術麼?上半場沒看出來,難道經過中場15分鐘休息,也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只是賽後一味哀嘆“沒有張玉寧損失太大”?

2、後腰佈局同樣是錯。黃政宇的能力不在此討論之列,單說他的技術特點,與黃聰完全雷同。也就是說,國奧的兩名後腰球員是純粹的防守型後腰。其結果,就是中場的進攻組織者段劉愚根本得不到中後場的有效支持。韓國、烏茲別克斯坦、伊朗等隊的後腰,都有一名兼具出球的球員。特別是韓國隊,後場出球基本上都先給他,再由他向前推進尋找最佳的出球點、從而策動整個進攻。而相應地,韓國隊的右邊鋒3號球員,更多的主動向其靠攏進行接應配合。人家的進攻有板有眼,戰術思路非常清晰。

國奧的4名後衛,全都不具備進攻的攻能。特別是兩名邊後衛,本該積極前插助攻,至少要攻到中場,以給中前場的進攻提供幫助。但實際上,別說後衛,連黃聰和黃政宇的全部精力,全都有到防守上。其結果就是,段劉愚不得不反覆大範圍回撤拿球,最後是體能透支。國奧的第二個失球,除了後腰防守失位外,段劉愚根本已經跟不上對方的右後衛的進攻速度了。

第三、選人失誤,黃紫昌和林良銘的落選讓人嘆息

如上分析,陳彬彬的邊路突然如果換成林良銘,結果會完全不一樣。而右路的胡靖航如果是黃紫昌,國奧的進攻同樣會有質的改觀。

看過此前希丁克時代的國奧比賽的球迷都知道,林良銘不是對抗型球員。他身體相對比較單薄,但能拿球,一過一擺脫防守的能力較強。最關鍵的是,陳彬彬的足球意識與林良銘相比,是兩個概念。

什麼意思呢?陳彬彬只知道沿邊線突破,並且沿直線突擼。不會變向,不會利用節奏上的變化擺脫防守。所謂的一對一,基本上只能憑強硬突破以速度取勝。一旦對方站好身位,或者提前做出預判,陳彬彬的突破十有八九是無用功。

林良銘相反,他的速度並不快,但節奏感非常強,還經常變向帶球、內切等,或者與助攻上前的左後衛進行二過一配合,這套戰術打得非常嫻熟。而在林良銘帶球、變向等過程中,中場的其他隊友要麼是迅速落位,要麼是迅速響他靠攏,從而最多時候可以形成林良銘+左後衛+中場隊友的3人戰術配合,或者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

但現在,陳彬彬往邊路一突,諾大一箇中前場左側就只有他一人在作100米跑,結果可想而知了。右路的黃紫昌作用同樣如此,如果說有區別,黃紫昌的中路突破比林良銘更多一點、射門的意識和慾望更強一點而已。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選人錯誤!

放棄林良銘,完全是因為賽前的種種狂熱的“拼博精神”所致——請注意,俺不是否定拼博精神,而是說,凡事要有個度,掌握分寸,足球比賽不能光憑熱情和衝動。之所以最後時刻放棄黃紫昌,同樣是這個原因。

只是,郝偉及其支持者沒有想到的是,張玉寧會受傷!更沒有想到的是,張玉寧缺陣之後,國奧再無前鋒!而歷史上,國奧就有過用黃紫昌替換張玉寧的成功先例!

從這點上來看,無論是郝偉還是誰,都沒有真正做到“認真備戰”,至少沒有參考兩年前那一場3-4負沙特之戰。

第四、結論

事後的分析,無論如何都屬“馬後炮”。再說了,咱也只是一個外人,當然不可能對國奧的戰術什麼的指手劃腳。但歷史從來就是一面鏡子,能看到過去,更能看到未來,需要的只是“看”的能力。1000多年前的李世民都能“看”,沒想到,1000多年後的今天,卻視而不見。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杜牧是唐朝一名詩人,卻能一眼讀懂歷史。中國足球卻一屆又一屆、一代又一代反反覆覆上演同樣的錯誤,從來就沒有人認真去反思過去、並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有的,只是一個個都把自己化裝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先驅”,最終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鬧笑話。


久古gg


面對男足的高薪低能、高薪失德,國奧隊員會不會也步其後塵而墮落?

不久前,郜林的無能卻滿嘴是理,不僅哀嘆"國人不適合足球運動"的正確性,而古人的善"蹴鞠"與現代體育運動完全是兩碼事。

足球使出吃奶的力氣仍然一事無成,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因素,靠水土不服的外來洋和尚(教練)念不好經,已被無數次的輸球所打臉,我們像個鬥敗的公雞不說,那個洋裡皮還氣的要死。

改革與整肅足協管理理念,把國家榮譽感與恥辱感放在首位,讓高薪誘惑降溫並退居其次,足協與運動員不能一次次被羞恥還厚顏無恥的強辯,連越南人都來羞辱男足,自己不爭氣,你還有臉強辯?!

培養一批像50、60年代史萬春那樣以足球報國的優秀運動員,並嘗試讓憋著怒火、個性剛直的郝海東試教國家隊,激憤之際或許必有勇夫,爭取在短期內遏止頹勢、挽回失敗的顏面。


活著d知覺


講起我國男足,相信大多數國人會講上幾句抱怨的話,確實國足在人們的心目中比較不堪,除了有可能天生的身體對抗能力有點欠缺外我想我國男足最缺少的是為國爭光的精氣神,足球這項運動講的是相互配合默契,除了要求每個球員踢球靈感與意識外,要有壓倒對手的決心和勇氣,倆陣對仗心裡膽怯了那怎麼踢的好球?在足球上,贏一場球需要很多因素,組織配合默契外還要有奉獻精神,錢給的再多,沒有奉獻精神還是一事無成,錢有時候能辦很多事,但錢並不能包辦一切,國足如要有進步,除改善足球圈裡的氛圍外要有比較激烈的淘汰制,打破一切小圈圈。


口天吳的強


從上一場的雖敗猶榮到這一場的“讓人沉默”,國奧隊雖然不能說被打回了原形,但是這樣的實力的確不足以出現在奧運會的舞臺上。相比於韓國,烏茲別克斯坦的表現顯然更好,而國奧隊則表現平平,“一夜糊掉解放前”,球迷們的心拔涼拔涼地。


一場比賽表現的好就大肆稱讚,一場表現不好就要批評,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是馬後炮,對於中國國奧來說,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郝偉90多天的帶隊真的無法讓這支隊伍實現質的改變,畢竟這批國奧球員的基礎在這裡,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郝偉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球員們的精神面貌,面對表現不佳的韓國,國奧可以打的出色,但是面對比較穩定的烏茲別克斯坦,國奧的球員們就像是有勁使不出。


國奧的再次潰敗,或許很多球迷們已經麻木,但是中國足球卻不可以,連續四次,11場比賽,1勝10負,這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這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出現這種潰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這樣的問題值得深思,更值得深挖。

基本功差。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問題,最近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視頻就是巴薩的搶圈和中國球隊的搶圈的對比,為什麼那些球員的基本功可以這麼好,球可以控制的這麼好,但是中國的球員們對於球的控制竟然那麼差?這就是基本功的問題,基本功是靠天賦,但是更需要苦練,沒有苦練,基本功可以紮實嗎?


戰術素養差。戰術素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戰術素養其實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球員的技戰術意識,球員在場上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球員在場上頭腦的冷靜程度,對於教練的戰術安排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場上對於教練戰術的執行力等等,長期以來缺乏系統、嚴格、嚴禁訓練的中國足球,在這方面顯然非常欠缺。

我們一直在強調青訓,但是多少年來,青訓真正做好了嗎?魯能的青訓一直以來都備受推崇,但是問題在於,魯能青訓出來的球員可以在國內聯賽立足,但是為什麼就培養不出來世界級的球員呢?哪怕三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可以培養出來一名世界頂級球員,那也算是青訓的成功,但是如今的青訓,真的可以說成功嗎?


再次出局,或許真的無力吐槽,但是問題在於,能不能真正的覺醒一下,能不能認真的探究一下如何讓中國足球進步呢?


綠茵小萌新


中國足球的現狀目前處於可悲的一個狀態,踢好了歡呼,踢不好就罵,這是一個病態的環境。靜下心來,你會發現,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國足一直在倒退。他們沒有鬥志力,沒有家國情懷。隨著高額的收入早已讓他們安逸享樂,他們已經對自己沒有更高的要求,這樣的狀態怎麼去跟其他國家去踢。老換教練也不行,這些人大學的體育老師都能教。總的一句話就是垃圾



全網最實惠的產品


如果說世界盃比奧運會的影響力還大一定有人相信,中國人也一樣喜愛足球。

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十四億人口找不出11個像人踢的足球隊。無道德品質無榮譽感的人被無作為的人組織一起,所向披靡,一路闖關,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笑話,一隻大肚子隊,連鞋都買起的敘利亞都輸的讓世界笑掉大牙,往自家門裡踢。

恥辱天天伴隨著國足,幾十年如一日,但該拿高薪還拿,無人問津。

這就是問題所在,誰造成的局面呢。


洗了孤度


眼裡只有金錢的人踢不好球,心中沒有鬥志的人踢不好球,腦中沒有榮譽的人踢不好球,沒有羞恥的人踢不好球,被徵招了不敢去的人踢不好球,最後沒有了球迷的人只剩下赤身裸體了,這是在踢球嗎?


河九龍


全國人民都要求解散國足,但個別領導不同意,因為他們家的生意和臭足綁在一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