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書法能不能超過古人?

存希齋書法


今人書法無法超越古人,這無須討論,需要討論的是今人如何把書法寫好,至於為什麼今人無法超越古人,就不再囉嗦了,大家都清楚。


吾言不語爾不知


後人超過前人,答案是肯定的!

書法的概念很大,如筆法,結字,章法,樣式,工具等。首先今人的“章法樣式”肯定超過了古人。劉洪彪先生說,今人尚式,是有客觀依據和道理的。

再說今人對筆法的研究和運用也是超過古人的。

難就難在結字上,篆隸草行楷五體備善,今人很難超越了。今人只有在大的“體例中”進行一些個人結字風格上的突破。僅這一點,已經讓今之書法名家如曾翔沃新華等搞得“頭破血流”,但只要堅持,會有收成的那一天。





祖金林


當代書法是否可以超越古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從書法的審美標準而言,書法雖然沒有量化的審美原則和價值標準,但以王羲之為代表的魏晉書法,被公認為最高境界。晉人書法之所以成為一座高峰,既有時代背景,處於古今文字轉型時期,也時勢造就了王羲之為代表的一代英雄,引領書法,開創性地進入了書法五體(篆、真、草、行、楷)時代。書法從此開始了今體時代,並以此為起點的文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在文字沒有根本改變,書法諸體形成約定俗成的法度、規則沒有改變的前提下,這些已融入中國人血液裡、骨子裡的記憶,以為社會普遍認可和接受。從這個意義來說,王羲之是偉大的“書聖”,是書法的一座高峰,要想超越比登天還難。

從書法的屬性而言,書法是抽象藝術,又是文字藝術,古人還認為是“心畫”。這一特性,決定了在文字相對穩定不變的前提下,則更多體現人的主觀性,而人的主觀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會不斷進化。因而,作為“心畫”的書法,也勢必伴隨著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的提升而得到超越。書法沒有靜止狀態下的最高,只有不斷以螺旋循環狀上升的趨勢,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當代書法超越古人書法是完全可能的。

從書法數千年的歷程看,漢魏晉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人才輩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誰能說歐陽詢的書法就比王羲之書法差嗎?顏真卿的書法比歐陽詢書法差嗎?黃庭堅的書法一定比顏真卿的書法水平低嗎?既沒有可比性,也並不意味著後人一定就比前輩差。

古人將書法分為“神、逸、妙、能”等級,也只是個大原則的判斷。而不能像比武、比技的競賽,分一、二、三等,像梁山英雄一樣排座次 ,既難以做到,也沒有意義。

我以為可從以下三個辯證關係中加以理解:

第一、書法的“規矩”與“神彩”之關係。中國人的法度之說,以“心”為大,以天為大,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這是非常玄妙的。故評價和衡量一幅書法作品的高低,從法度和形質上難以判斷。於是就產生了“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把筆抵鋒,肇乎本性”的思想。這種“心手達情,抒發胸意”皆是個體行為,無法量化。而王羲之時代精神,恰恰與這一書法思想相吻合。於是就產生了象徵魏晉風骨之精神的王羲之書風,同時,也成為了中國書法審美的風向標。之後的書家,高舉傳承“二王”書風的旗幟,以王羲之的正統嫡傳為榮。但這不等於後人就一定脫離不開王羲之的束縛。例如,唐人法度和充滿浪漫主義的書風;宋人的率性意態和抒情書風;元明清的多姿和重形態之美書風,皆具時代特點,有別於“二王”的書風,從這個意義上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第二、書法的“技法”與“修為”之關係。書法技法沒有統一的格式標準,儘管古人說的非常透徹,“用筆千古不易”,也有非常詳細的點畫筆法和結體原則,但其實,每人的具體寫法各不相同,也不可能同。人的行為怎能模仿的一模一樣?大家都學歐陽詢“歐體”,肯定各具面目。書法的這一特性,可以說是用筆因人而異。極其個體行為,怎能如機器般固定一個不變的寫字模式呢?有人總結王羲之的用筆是內擫法,王獻之是外拓法。這也是理論之說,實際而言,也很難有一個標準。如果按此說法,顏真卿的筆法算什麼呢?有人說顏真卿的筆法是外拓法,就有些牽強。“技法”無法計量,於是,就有了“修為”之說。修為雖然也難以量化高低,但有仙風道骨,人書俱老之境界。從這個意義上的來說,書法的大器晚成,出神入化之境界,就是一種超越。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書法也是可以超越古人的書法。

第三、書法的“創新”與“狂怪”之關係。兩漢時期的杜度、崔瑗在真書(隸書)時代,創造了不隸不草的章草,在當時自然是一種“怪”,但因其便捷、點畫的生動有趣,又具書寫法則,深受皇帝和群眾的一致喜愛,於是就成了創新。唐朝旭、素的狂草,出現在重法度的時代,他們把骨子裡的浪漫情懷,建立在法度之上,雖然一時被認為“狂怪”,但順應了時代潮流,迎合了眾人的審美情趣,是為創新。

經常聽到有人說,如今時代不同,王羲之的本領不夠用了。這話可以理解為有創新思想,但究竟是創新還是搞怪,不是誰說了算。要看本質,看主流。如果既不能與數千年的書法主流銜接,又脫離了時代主流文化,肯定會受到社會譴責,遭到書法界唾棄。或許有些高人不屬凡人,具有先天之見,但脫離了根基的非主流書法,即使高人,也難逃厄運。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書法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才是一種超越,而“狂怪”遲早被歷史淹沒。





如石書藝


今人書法能否超越古人?這個問題應該是在每個時代都有人在思考的問題,且不說到底能不能超越,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一直在學習,從不曾超越!

從將近4000年前的甲骨文出現到魏晉,再到漢唐時代,書法達到鼎盛時期,這期間書法事實上是處於不斷髮展、完善、昇華過程中的,那麼自然而然在這一大段歷史時期,後來人都是在不斷超越古人的,我這樣說,大家沒有意見吧?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麼中國書法客觀上、理論上是存在後人超越前人的可能性的。但為什麼漢唐之後,書法就成為一種目標,一種高山,一種燈塔了呢?

我個人覺得這裡面有一個“鷗鷺忘機”的原因在作祟,今天我拋磚引玉,請大家思考:

鷗鷺忘機是一個成語故事,出自《列子·黃帝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寓言:“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遊,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抱有真善美之心,不應為名利等等世俗的想法所困擾,一旦受累於此,自然難以企及高位。書法學習也是如此,書法沒有達到藝術高峰之前,人們都在為了藝術、為了美而孜孜以求,心無旁騖,持之以恆。

著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創作完成之後,多少人夢寐以求,但並未聽說過王羲之為了錢財賣掉它,而是把《蘭亭集序》作為傳家寶留給後人,並且一口氣傳承7代,都不曾變現金銀,最後竟然是被唐太宗皇帝派人無恥地偷走了。


如今的人們學習書法的主要目的,不再那麼單純,通過學習書法想成名逐利者恐怕十有八九,

縱觀當今中國書法圈子,趨炎附勢者有之,虛名拜師者有之,捐款進入書法圈的人有之,權貴、企業、影視等等其他行業明星混進書法圈,秀書法者更有之,再加上各種書法大獎賽也推波助瀾,鉅額獎金撩動著每一個想安安靜靜學習書法的人的心。另外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為了快速出名,不惜藉助書法之名,搞怪出醜,肆意糟踐書法,噁心學習書法的人。

書法藝術,不光需要學習書法的人具備超高的書法技能,還要求書法傢俱備真善美的心靈,更需要視金錢如糞土的文人墨客的氣節,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書法家而言,多了銅臭,便失了風骨,藝術便悄然止步了。

然而,不言自明的是,社會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金錢,人們追逐金錢、名利的情緒、慾望不斷加強,有句話雖然土,卻代表了無數人的心思:“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可萬萬不能的!”

因此,我的觀點也就很明確了,今人在書法這個領域永遠不可能超越古人!

隨文附上我的近期書法作品兩幅請各位看官品評指教,永書先行謝過!


永書101


現在很多知名的書法家,有一種比較悲觀的觀點,認為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會超越古代書法家的水平。對此現象,文從沈夢找尋了相關資料。發現書法名家田蘊章對此早有分析。他的分析比較全面,小編照錄如下。

這種觀點(現代人書法無法超越古代書法家是現實情況,原因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一、科舉制度是書法的保證。古代從漢代開始興起,到唐代以後就成為了國家的強硬政策,也就是“以書取仕”。凡是書法水平高的人,寫字寫的好的人,都給官做。所以過去的官員幾乎都是字寫的很好的。當然,他們的水平也層次不齊,但是,都是在書法上精通之人。

“以書取仕”作為做官的一種途徑,大大的刺激了人們在書法上的努力。考試時,如果試卷上的字跡特別拙劣,很有可能會被排除在外。因此,有科舉制度這方面的保證,才使得書法長盛不衰! 而在現代,雖然也有廣大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但是大部分不會因為字寫的好,就會得到好的職務,更不會得到經濟利益,書法只是作為一種個人的愛好而已。把書法作為職業和謀生手段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的書法大家而已。

二、中國的漢字千變萬化,各種書體的形成,以及漢字中表意、表情的過程,才有可能成為書法。現代,漢字的字形在一定程度上被更改了。解放後,開始推廣簡化字。然而,簡化字的推廣對書法卻是不利的。雖然簡化字,有書寫方便、快速等特點,但是對書法的研究,卻有阻礙的作用。

現代的漢字筆畫變少了,但是書法是需要變化的,是需要通過複雜的結構,或者通過繁簡想參的結構對比,來體現書法的跌宕起伏、變化參差等效果。當漢字簡略為只有幾個筆畫時,寫出來的字就顯得相當的單調。 另外,在簡化字的確定過程中,正值書法最蕭條的時期,並沒有書法家的參與,因此也並沒有考慮書法的因素。

三、書法和文言文之間關係密切。儘管在現代,大部分的書法作品的內容也仍然是文言文。因為文言文的音律、旋律非常的美,寫出來的字和文也會非常的協調。文言文的淘汰,對學習書法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毛筆退出了歷史舞臺後,書寫文字的主要工具該為硬筆,對書法的損失是巨大的。古人會每天拿著毛筆寫字,而今天只有在專門練習書法的時候,才會用毛筆。

基於以上四點,今人要想在書法上超越古人,幾乎是做不到的!但是,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炎黃子孫的血液當中,只要漢字是存在的,書法就會一直流傳下去。正所謂:“漢字不朽,書法長青”!


藝空聯盟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今人的書法想超過古人的書法,難!



如果今人能老老實實的師法古人,得上幾分神韻還是有可能的。

可以肯定的說,古人把書法都寫“絕”了,今人只有敬畏之心,只有學習的份,萬不可輕易談超過二字。



今人想超過古人的書法之想法和追求是對的,應予以理解和支持!當今書壇上的幾個頂尖高手不是天天都在談書法創新嗎,他們為什麼要創新啊?其目的就是要超過古人的。有個寫草書的人說,今人的書法作品形式已經超過古人了,他的意思是說,古人的書法作品大多是信扎一類的,根本沒有大幅作品,今人的書法作品形式基本上都是四尺或六尺整張,從書法作品的形式上,今人已經超過古人了。我認為,今人從書法作品的形式上超過了古人不假,那麼今人的書法超過古人的書法了嗎?古人的書法精髓,今人又得到多少呢?還差的遠著呢!



今人的書法超過沒超過古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這要經過歷史的檢驗和後人的認可。這個時間大約須200百年或者更長時間。



作為一個書法人,當下最打緊的是好好學習古人的書法,在沒得其古人書法幾分神韻時,先不要說今人書法超過古人書法的話。


中州耕牛堂主


如果只是從書法技巧來看的話,今天的書法藝術超過古人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從書法底蘊和影響力來比較的話,想要超過古人應該是很難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說書法技巧超越古人的可能性。

(一)

現在的條件跟以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許多古時名家的作品遺失,但流傳下來也不少。這些作品通過影印,傳播甚廣。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找到現存的任何書法作品臨摹學習,所付出的僅僅是少許金錢而已。這在古時是很難做到的,無論是獲取途徑和獲取代價,都極為昂貴。

(二)

還有就是書法理論的傳承和完善。一門學問從無到有,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學習鑽研和提高。好比鑄劍來說,儘管現在已經沒有所謂的絕世寶劍,但是現在所鑄的劍只要不是偷工減料,絕對比古時十大名劍要好出不只一個量級。因為冶煉的技術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書法傳承到今天,無數理論著作把技巧剖析得纖毫畢現。這學習條件是古時怎麼也比不上的。牛頓不是說過嘛: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在書法方面,可以站的肩膀可太多了。

所以說,從書法技巧來說,超越古人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但是,要想超過古人的書法作品,僅僅依靠技巧是顯然不夠的,或者可以說,技巧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一點,在對待書法這件事的態度上,今人和古人是有很大區別的

今天我們看待書法,它也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而已。它的作用在於傳承和自身藝術修養,並不是不可或缺。不練書法,我還可以幹別的,比如畫畫,雕塑等等,都是藝術。就是不幹藝術,對生活也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但是,對古人來說,直接性的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一個讀書人連字都寫不好,那是一件可恥的事。要想做狀元,那是做夢。所以,他們終其一生對書法的精進都是孜孜以求。


第二點,就是大環境的差異。

古時,書本作為一個主要的知識傳播方式,書信作為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對書寫質量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現在,在知識傳播和溝通交流方面,書寫功能逐漸式微。

最後一點,從古至今,留下名號的書法大家看似不少,但是從時間長度來看,其實也沒多少。我們從舊封建社會到新社會不過區區百年,也出現不少書法大家,但要達到流傳千古的地步還需時間驗證。

所以,我認為今人的書法超過古人在技巧方面是有可能的,在影響力方面則很難很難。


文小白讀書


應該是可以超越的。雖然這很難。

有利因素有三:第一,現代科技和信息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書跡,從甲骨金文到歷朝歷代名家名帖,全都可以盡覽眼底,這在古代是不可想像的。古人為求看一眼某件真跡,碾轉反側費盡心思都還見不到,今天只要你願意,“下真跡半等”的高精仿製品能包郵送到你的桌頭。



第二,同上原因,今人的交流很方便,通過互聯網,書法愛好者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交流,如需見面,數小時橫越千里,這在古代都是神話。古人出門尋師訪友,可能旅程數月,平曰一聚,都屬難得。而今天交流書法是方便得多了,交流的增多,必然在促進書法發展。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人口基數。今天中國十四億人口,即使書法的實用性已下降,但書法愛好者的數量已經遠超任何朝代。大唐整個國家才五千萬人上下,晉代人不多,可能還少於深圳或上海一個城市的人口。拋開古人讓人蛋疼的識字率,真正觸及到書法的能有多少人?可見書法還真是少數人玩的事。一批量的愛好者中間,誕生三五個瘋狂的天才,就足以改變和引領一個時代!所以又怎能斷定中國未來沒這類的人物呢。

當然書法超越前人的不利因素也很多。比如時風的影響,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自己的面貌,一段時間有一段時間的書壇風氣。風氣影響大眾,也影響著最頂尖那批人的創作情況。書法不同其他藝術,學書法以十年為單位計算,能深入到書法裡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時光,這批人怎麼說都是很可寶貴的。頂尖高手上不來,書法說超越前代就是空談,再培養新生代,又是漫長的時間積累。

書法到底是文化土壤裡開出的花朵,這點今人未必比得過古人。古人悲天憫人,苦思自己的命運,精研儒道釋各門,他們的筆墨裡,包含的不僅是技法,更多的是哲思,更多的體現著一種文化積澱下閃現的光芒。今人書法為什麼不能超越前人,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技法之流,還屬表面。書法是文化之花,所以我們才更希望它能傳揚下去,開到更美。

不信今時無古賢啊!還是期盼能再天降高才,於古人共爭輝!


無憂硬筆書法


書法能不能超過古人?

這個問題古人不敢提,古人只說“紹於古人”,“齊於古人”。

今人書法應該能超過古人,只要方法對,路子正,下功夫。因為現代條件比古人好得多。

首先是出土了甲骨文,古人未曾夢見。

其次照相印刷技術使所有傳世書法公開了,古人想都別想。

如何趕超古人?且看筆者實踐:

一、參考巖畫構成、古璽章法、行草筆鋒,創作寫意甲骨文。

二、以漢簡、漢碑中的特長筆畫和張旭狂草結合,創作新形狂草。

已經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了《王乃棟新型狂草和寫意甲骨文書法》,有興趣者可參閱。

都不敢說超過古人,枉為今人了。








王乃棟說書畫


很多愛好者每當看到“今人不可超越古人”之類的言論就感到持有這些意見的人很“迂腐”“泥古”。殊不知,當代必然超越不了古人,而且,當代未必要超越古人。

從來沒有一個名家敢說自己超越古人,最狂妄的言論也不過是“恨古人不能見我”。在書法的傳承上,每個名家都是喝著古人的奶長大的,所以他們在已經框定的範圍內想要超越古人,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偶爾有些大家能在某一點上拓展書法領域的寬度,這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事件了。

所謂不能超越古人,指的是不可超越古代一流名家。至於後世一流超越前人二流,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最重要的是,書法的關鍵不在超越,而在形成自身的時代的特色與個人特色。每個時代的一流大家,都不敢說自己超越古人,但他們確實能在某一方面達到古人都未達到過的高度。

比如唐代尚法,在法度上超越了晉人,而後世法的巔峰也就定在了唐朝。宋朝尚意,沒有拘泥於唐代的法,後世也沒有幾個人能在意上達到宋人的高度。換句話來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並不一定要超越古人。

追古,摹古,指得是對書法的態度和研究,而非整體水平。整體水平,歷代都是不可比的,因為歷代都有歷代的特長。一流大家,只分先後,不分高低,只有二流才有機會進行高低對比,但是有對比的時間,就不如努力衝向一流更實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