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到底會不會變成宮頸癌?

用戶69288316


宮頸糜爛到底會不會變成宮頸癌,雖然很久之前就有論斷,但我相信現在仍有很多人心存疑慮。就在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也打來電話諮詢,她在體檢中被診斷為二度宮頸糜爛。對於宮頸糜爛是否會癌變這個問題,她周圍的人眾說紛紜,且其中持肯定態度的人不在少數,導致她非常焦慮。那麼,宮頸糜爛與宮頸癌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宮頸糜爛”這個詞其實在很久以前就被學術界棄用了,日常婦科檢查中所見到的宮頸類似於糜爛的樣子,其實只是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病,所以學術界的專家們又給了它一個更為準確的名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與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息息相關。青春期之前,絕經之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較低,可能很難看到宮頸糜爛的現象;相反的,在女性育齡期,此時的雌激素較為旺盛,婦科檢查時發現糜爛的宮頸的幾率非常大。可見,宮頸癌的發生與宮頸糜爛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並且,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才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因素。有了性生活以後的成年女性,應每年進行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的檢查。當然,如果能夠應用TCT及HPV兩項檢查,更會提高檢測的準確性。現在更有宮頸癌疫苗的問世,不同效價的疫苗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大家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合理、正確的選擇。

所以,宮頸糜爛並不可怕,大家並不需要談之色變。而要樹立正確意識,享受美好生活。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宮頸糜爛到底會不會變為宮頸癌?

不一定。

宮頸糜爛是一種很普遍的婦科病表現,屬於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公共改變”。

比如慢性子宮頸炎、子宮頸生理性柱狀上皮移位、子宮頸上皮內瘤變還有早期的子宮頸癌。

除了“上皮內瘤變”和“子宮頸癌”比較嚇唬人以外,是的,你沒有看錯!還有生理性的!!很生氣有沒有!!!有的無良黑診所就借“宮頸糜爛”來給根本沒有生病的女士亂輸抗生素。

下面小花來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宮頸糜爛。

首先,要搞清楚宮頸糜爛不是真的宮頸外面的的黏膜破損糜爛,而是“宮頸糜爛樣”改變。在陰道部的宮頸管表面為粉白色鱗狀上皮,可以想象為一層層的石子路,而宮頸管內部為紅色顆粒樣柱狀上皮,可以想象為紅色的石子路,這兩條路界限分明。在青春期、育齡期雌激素分泌旺盛、口服避孕藥以及妊娠期,大量的雌激素會刺激宮頸的麟柱交界部外移,就是紅色的石子路一直向外面擴張,在肉眼看來,就像黏膜潰爛成“糜爛樣”。

所以,碰到宮頸糜爛不用擔心,生理性佔大部分,病理性的也能早早檢查早早治療。最後,一定一定要去正規醫院!!

想要了解更多實用、有趣的醫學知識,請關注“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醫學界 顧小花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您好!

宮頸糜爛不是本身病,當然不會演變成宮頸癌嘍。

所謂宮頸糜爛實際上是宮頸管的柱狀上皮向宮頸外生長,由於宮頸管柱狀上皮在肉眼看來,很像一小塊“爛肉”,所以被稱為宮頸糜爛。

在十年前,由於醫療技術發展的侷限性,導致醫學界沒有發現所謂“宮頸糜爛”的真正原意,一直誤以為這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甚至誤以為是宮頸糜爛導致了宮頸癌變。並且花了很大的經歷治療這種所謂的疾病。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全世界醫療水平的提高,醫學界重新認識了“宮頸糜爛”。發現所謂的“宮頸糜爛”無非是由於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導致的本應肉眼無法見到的生理組織向外生長,是一種不需要治療的生理性改變。

但是,醫生的肉眼畢竟不能等同於顯微鏡或者放大鏡,確實有一部分早期宮頸癌在肉眼觀察下,和宮頸糜爛很相似。所以有時,當婦產科醫生髮現宮頸有糜爛樣改變時,會要求女性做進一步的檢查。

正常情況下,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都能做一次宮頸癌的篩查。

希望以上回答有助於女性健康。

如有需要請關注“婦產科女醫生畢一鳴”頭條號。


婦產科女醫生畢一鳴


“宮頸糜爛”這個已經過時的疾病,已經有很多醫生做了很多科普了。但仍然還有很多女性在因為這個擔心。宮頸都糜爛了,還不嚴重嗎,會不會發生宮頸癌呢?這可以說是純屬杞人憂天,讓宮頸蒙受不白之冤。

關於“宮頸糜爛”,過去一直在進行治療,但是自從20世紀80年代,國外便陸續取消了這一術語,國內本科生教材從第七版開始也取消這一說法。

現在我們叫做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或宮頸外翻。

宮頸其實就是一個管道,長約3釐米左右。宮頸的中央是一個前後略扁平的管腔,又稱為宮頸管,它的形狀為長梭形,長約3cm,最寬部分可達7mm,宮頸管向上方通向子宮腔,向下則通過宮頸外口與陰道相連接。

在宮頸上,有兩種細胞,高柱狀排列的柱狀上皮細胞和扁平排列的鱗狀細胞。這兩種細胞交界的地方稱為“宮頸鱗柱交界”。宮頸移行帶會在卵巢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下,在不同的時期出現上退或外移,形成類似挫傷樣的糜爛樣的外觀。所謂的“宮頸糜爛”只是隨著女性身體裡的雌激素的水平的變化,而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也就不需要單純為宮頸糜爛而進行治療。

原始的鱗柱交界和生理性的鱗柱交界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稱為宮頸轉化區或宮頸移行帶。這個區域也是宮頸癌的好發區域。

在醫學上,現在的”宮頸糜爛”僅指“真性糜爛”,也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如單純皰疹病毒、梅毒等感染性疾病,所導致的宮頸上皮的脫落。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

在宮頸早期癌變時,宮頸的外觀與“宮頸糜爛”並沒有顯著差異。

當醫生用肉眼發現“宮頸糜爛”時,有可能是宮頸的柱狀上皮異位,也有可能是宮頸的不成熟轉化區,或者是宮頸的癌前病變,甚至有可能是ⅠaⅠ期的宮頸癌等等。

所以,需要做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出現問題時,要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及病理活檢。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還可以和宮頸炎同時存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按照宮頸炎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同時篩查淋菌、衣原體等微生物,發現存在感染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所以,對於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女性,宮頸防癌檢查陰性,病原體檢查陰性,可以定期隨訪,不需要治療。

科普健康知識,傳遞健康理念。右上角一鍵關注【辛舒醫生】,帶給您最新、最靠譜的女性健康知識!


辛舒醫生


您好,

宮頸糜爛分為一度,二度,三度。

三度以上的宮頸糜爛就很容易感染HPV病毒了,

一旦感染病毒不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宮頸癌!

宮頸糜爛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時調理治療!


把你美的


“隴原健康”邀請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王芳答覆如下:

其實所謂的“宮頸糜爛”是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糜爛。當宮頸外口表皮的鱗狀細胞被宮頸內另外一種柱狀上皮組織所代替,由於覆蓋面的新生上皮菲薄,光線照射下甚至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上去就像糜爛,而且因為柱狀上皮很嬌嫩並且有分泌功能,所以一部分人會出現白帶增多和接觸性出血。這是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不是病理改變。“宮頸糜爛”已在醫學教材中“取消”,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取代。生理性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多見於青春期、生育年齡婦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藥或妊娠期,由於雌激素的作用,鱗柱交界部外移,宮頸局部呈糜爛樣改變外觀。隨著年齡增大,雌激素水平下降,“宮頸糜爛”就會慢慢消退。它與癌沒有必然的聯繫。所有的“宮頸糜爛”都不用管?

我們不能用肉眼來判斷宮頸是否有病變,正如外觀漂亮的人不一定內心善良,而長相醜陋的也不一定是壞人。有的宮頸看起來“糜爛”很嚴重,卻沒有病變,有的宮頸看起來光溜溜很漂亮卻存在嚴重病變。因此,定期規範的宮頸癌篩查非常有必要。子宮頸細胞學檢查(宮頸刮片)和HPV檢測,必要時行陰道鏡及活組織檢查就是檢查宮頸疾病非常完善的方法。

作者:王芳,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婦科內鏡培訓中心副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婦科內分泌、不孕不育症、複發性流產及生殖遺傳學的臨床及相關基礎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教育部重大需求培育項目1項,主持省級科研課題4項。


隴原健康


宮頸糜爛不一定會變成宮頸癌,但是宮頸癌都是由宮頸糜爛轉變過來的。並不是所有的宮頸糜爛都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也不是所有的宮頸糜爛都會轉變城宮頸癌,所以女性定期婦科檢查很重要!!!

現在宮頸癌已經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了!!!女性朋友們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重視起來。醫生說沒關係,不用太在意的意思是現階段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不惡化之前是不用太在意。但是都是有前提條件的。

自己的身體自己一定要重視起來,宮頸糜爛是的宮頸不正常的一個信號,醫生不會說得很嚴重,但是自己就得留意一下了。每天清洗私處,不要久坐,同房前雙方清洗私處,或者戴套。內褲一定要陽光曬乾。

定期檢查身體最重要。每隔兩分鐘就有一位女性死於宮頸癌,女性朋友們還是長點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