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夫祁門紅茶為什麼是碎的


現在市場上有傳統工夫祁門紅茶和新派祁門紅茶。新派祁紅有祁紅香螺、祁紅金針、祁紅毛峰等。傳統工夫祁門紅茶,是以前出口到國外的,外形看起來像碎茶,其實是按一定長度切斷的。傳統的祁門紅茶精製的時候是切斷的,長度一般是在0.6-0.8CM之間的,形狀是條索狀,和紅碎茶還是有區別的,紅碎茶是顆粒狀的。

傳統工夫祁門紅茶為什麼是碎的


祁門紅茶主產地為安徽省祁門縣,其中茶葉的自然品質以祁門縣歷口、閃裡 平裡一帶最優。

祁門紅茶向來以“高香”著稱,它與印度達吉嶺茶、斯里蘭卡烏瓦茶並稱世界三大名茶。

祁門紅茶品質優異,製造工藝十分精湛。剛採下的芽是鮮嫩的綠葉,葉面張開;經過萎凋,色變暗綠,葉變柔軟;再經揉捻,暗綠色變成淺綠色,葉成條狀;經過發酵,顏色變成新紫銅色,葉緊捲成條;最後烘乾,茶葉變成烏黑油潤的色澤,體積也變小。這是綠茶鮮葉變為紅茶幹毛茶的經過。在初制中,這些色澤外觀的變化,是由茶液中的多酚類化合物氧化成茶黃素和茶紅素等物質所致。初制的幹毛茶,還要經過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撿剔-補火- 清風-拼和-裝箱工序,才成為外形整齊美觀,內質純淨統一的成品。

傳統工夫祁門紅茶為什麼是碎的


傳統工夫祁門紅茶為什麼是碎的


從祁門紅茶精製工藝中我們可以看出切碎是工夫紅茶精製不可缺少的基本作業之一。以達到顆粒,容量大,茶味濃的目的。同時防止過度發酵,以獲得濃鮮的內質和增加粘碎芽的目的。

傳統工夫祁門紅茶為什麼是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