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秋風嶺古道

如果說徽州鄉村的秋色是一幅線條明晰、色彩錯落的水彩畫,秋風嶺則是漫無邊際、隨意揮毫潑墨的油畫,一幅疏密相生、濃淡相宜自然畫卷。

週五早晨大霧。春夏大霧。徽州的霧比天氣預報準確,春霧之後必是晴空萬里。相對夏日的悶熱、冬季的溼冷,徽州的春天是體感最舒坦的季節,不冷不熱,不溼不燥,從4月末到6月初,即使過了立夏節氣,也還一直舒展著秋日的爽朗。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秋風嶺位於祁門縣古溪鄉與安凌鎮之間,曾是徽州府與池州府的界嶺,因處三縣交界地,為歷代兵家據守要塞。現存秋風嶺古道南起古溪鄉謝家村際上組,北至安凌鎮聯合村田許組,路面寬1-1.5米,全長約八公里,基本由就地取材的青石拼砌而成。在眾多徽州古道中,這樣的建造標準只能算是一條低規格的“鄉道”。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黃山168”是以法國環勃朗峰賽(UTMB)里程和規則為標杆,應用國際先進的線性步道設計理念,融合徽文化因素,串聯山脈、峽谷、古道、古村落、湖泊、景區等資源,整合而成的戶外徒步探險線路。步道自祁門縣箬坑鄉出發,由西向東穿越,縱貫祁門、黟縣,最終抵達黃山風景區,全長168公里。古代交通網絡在大部分地區已經不復存在,即使在古徽州這個獨立地理單元裡,也僅剩斷斷續續的片段。在“村村通”等現代交通的衝擊下,殘存在荒山野嶺的青石古道除了滿足我們一份惆悵的古典情懷外,僅是一種親近自然的自戀而已。行走古道,春賞繁花,夏嬉山水。

嶺上映山紅風景見圖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六人走七小時只為嶺上百畝映山紅


ps:部分由陳志成&汪海峰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