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买东西用单位抬头开发票,如果不报销会对单位造成影响吗?

白墨水36593483


如果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会形成滞留票,开票方报税,受票方未认证入账,税务会关注;

如果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受票方不需认证,对税务机关来说,通过金三系统本身不知道受票方是否入账,也就不存在滞留票的概念,所以通常来说对单位并没有影响。

但如果开票方本身存在税务违法行为,被税务查处,这个时候税务会上下游协查,那么受票方就会被协查。

从税务机关来说,开票方报税,受票方没有入账,并不会造成税款流失,所以通常税务本身没有太大风险,只要不涉及到虚开发票,发票开了不报销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开票的是体制内单位,要小心,纪委或监察部门有可能对高消费场所的发票进行追溯检查。


财税闲谈


个人购物用单位抬头开发票,发票不报销对单位基本没影响。我们来分别讨论不同的开票情况:

1、增值税专用发票

个人开具了公司抬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没去单位报销,则单位没有将该发票在增值税发票勾选系统进行认证抵扣,次年6月底前国家税务总局的会将上年销售方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采购方的进项发票认证系统勾稽,没有认证的发票会显示在总局的滞留信息中。总局会将信息发给采购方所在的税务局要求核查。当然,个人开具的单位抬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信息肯定也在这其中。现在的问题是,对单位到底有什么影响呢?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影响。

从单位角度来说,企业财务人员能看到哪些发票是开给自己公司,但没有勾选认证。因为发票一旦开具,异地发票最多也就三四天时间就会传上这个认证系统。采购方的相关财务人员都会看到这些信息。只是不知道是谁去经办开具的。

(1)不管企业的财务还是税务最关注的是万元以上的容易虚开的项目,诸如咨询费、会议费、办公用品、设计费等。如果税局的滞留信息中出现这样的发票,可能会找到采购方企业,要求企业写情况说明,但对企业不会有实质影响。销售方开发票交了销项税和企业所得税,采购方(即提到的发票头单位)一没有进项抵扣,二没有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更没有风险。给企业的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金额大又涉及到一些容易有问题的发票内容,可能需要写情况说明。

(2)对于金额小的发票,没有人有时间去过问,而且这种情况很常见,税局查一家企业后,明白了原因,还用再逐个企业都问一问吗?

2、增值税普通发票

个人开具了公司抬头的普通发票,不去单位报销,基本可以认为对单位没有影响。因为哪些发票在单位入账了,哪些没入账,税务系统目前是没有数据的。开具的单位抬头的普通发票没报销,即企业没将不是企业的费用入账,没少交企业所得税,所以对企业也没影响。

实际上,管理规范的企业都会要求员工不要随便开具企业的发票,只有能报销的业务才开具企业抬头的发票。那个别情况下,员工仍然会开一些企业抬头的发票,偶尔备用。比如临时在小摊买了50元水果招待客户,没有发票也没来得及让摊主按零星采购开具收据,就拿以前开具单位抬头的餐费发票顶票报销。这种情况偶尔发生,金额又小,都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伊娃说税


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常见。

前阵子有位朋友,他说单位要报销一些费用,让帮开下暖气费发票,还有水电费的发票,但后边实际上并没有报销,问完财务,是说通知错了,就成了一场乌龙。


发票没报销,其实就是没认证,最明显的问题是滞留发票。

因为金税系统数据透明,与本公司税号相关的开票信息在税务机关都能查询到,如果是专票没有认证,就会形成系统里的滞留发票,最怕税务机关因为认为公司有虚开发票嫌疑。相比而言,如果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可能还问题少一些啦。


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注意,首先,公司财务应该有明文规定,什么场景下应该开什么票,什么票不应该开。其次,就是个人开票的时候要注意,有不确定的,先跟财务咨询下,明确下开票要求,能不能报,不要一股脑就先开出来。

这样公司也少一些税务风险。


未来,如果是所有发票都电子化了,大概开票的事情会变得更简单吧。


康愉子


都没说到点子上。金税三期上线之后,系统自动归集公司名下的发票。比如你在外面吃饭、超市买东西开了公司的票,金三自动归集,基本上都是招待应酬费吧,这就导致企业报表、纳税情况与金三不一致。如果到了一定金额,税务局会发税收风险提示函。我们公司收到过一次,公司里面几个二货出去大润发、肯德基、麦当劳都用公司抬头开票,说是让这些企业老老实实纳税。


Alen唐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个人认为如果不报销对单位没有影响,或者说是影响不大。

一、不报销,对企业来说没有影响

在企业没有做账的情况下,如果票据是普通发票,该发票没有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也没有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不影响企业的所得税。


如果该票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话,因企业未列支成本、费用,也未进行抵扣,既不产生所得税的税前扣除,也没有造成增值税的税款流失。

从这方面看,对企业方面没有影响。

二、不报销,对企业来说有点影响

说对企业有点影响,是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

如果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企业没有做账也未在系统勾选,该发票形成滞留票。此时,这个滞留票会成为系统的关注点,企业要单独进行说明,或者配合开票企业进行说明。

如果有问题,更多是开票企业的问题,与不受票的企业有什么关系呢?

三、开了发票而不能报销,是有多重原因

开了发票不能报销,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列举几个:

(一)发票的开具不符合公司报销的要求

比如开票的内容、金额等不符合公司的报销制度。

(二)业务未经公司允许

业务未经允许,即使开了发票,公司也不会给报销

(三)个人的消费习惯

消费付款的时候,开发票习惯用单位的抬头开具。

(四)恶意开具

离职员工或他人利用公司信息开具抬头为公司的发票,这个可能有,但没见过。开是能开,但有用吗?

四、被开票企业难以杜绝

现在开个发票,特别是普通发票太简单了,只要扫描一下二维码,模糊查询后确认,或者提供18位信用代码(知道企业的名称就能查到),就可以开具发票了。难道付款人需要向商家出具单位介绍信或授权书吗?

与开普通发票比较,专票开具的话提供的资料要多,除名称和信用代码外,还要地址、银行、电话等信息,严格的开票企业初次合作的话,需要单位盖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合同等。

对于被开票企业来说,如果有人以其名义取得发票,被开票单位是无法控制的,只能被动被开。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被开票企业负责吗?

综上,自己买东西用单位抬头开发票,如果不报销,个人认为对单位造成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东岭财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这样的习惯,用单位的名称开出的发票,总觉得这样的发票比较正规。

如果存在大量的这样的情形,强大的金三税务系统,肯定检测到,形成滞票的问题。少量的,偶尔发生的话,我觉得问题不大。


以前开发票比较简单,只需要写个单位名称,不需要写税号。

现在个人开单位抬头的发票,比较麻烦一点,不仅需要名称,还需要相应的税号,另外专票的话,还需要相应公司的地址,电话及收款银行名称和账号。

虽然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很多企业公开信息查询软件,直接查询到,但是会相对麻烦一点。但是,总得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使你不是抬头单位的员工,也可以开具到该公司的发票。


常见的出租车票,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有特定的格式,并不需要填写发票抬头信息,直接拿着就可以去单位报销。

常见的打车电子票和餐票,都是开具的增值税普票,如果开单位的话,就必须要有单位的名称和税号。

很多人私人用途,开单位的票的原因就在于,有时候工作需要,替单位代垫了资金,对方开不了发票或不能及时开票,自己就会拿着另外开了单位抬头的发票,来冲抵这部分费用。

另外,有些公司福利待遇还不错,允许员工每年拿一定限额的发票到公司来报销,报销金额作为一种职工福利。这样的话能够避免多缴纳一部分个税,同时拿到单位报销的发票计入成本费用,还能够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至于个人购买的一些生活用品,洗衣机,冰箱,彩电之类的,放到单位进行报销,就不太合适。这个时候,要求对方开具单位抬头的发票,一个就是习惯,另外一个是就是我开头所说的,觉得这样比较规范。这样的发票并没有其他的用途。


财经奥迪特


本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却由所在单位来报销费用,如果做了这件事,那肯定有影响。如果没做,会有什么影响呢?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这种事其实就是虚开发票,对开票方那倒是有影响。A销售货物给B,却开发票给C,典型的虚开发票行为啊。虽然开票方不存在偷漏税,但是发生了虚开发票的行为,根据发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可以对这种行为处以罚款。


税收之家


如果你是体制内,自己买东西后用开单位发票却又不报销,影响会很大,后果很严重。自从中央八项规定之后,省市区县一级相应出台了各项规定,主要目的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在很多地方,对公费消费的金额和场所都是有极其严格的规定的。比如要厉行节约,不能铺张浪费;比如不能进入高消费场所,包括私人会所、歌厅、洗脚城等地方。目前,很多地方的纪监委都有高消费场所的后台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筛查和识别哪些单位去了高消费场所。一旦发现某单位在某高消费场所开了发票,很快就会找到这张发票单位。即使你没有报销,也会追问为什么去这个场所,和谁一起去的,书面自查材料少不了。如果核实真去了,那你就违纪了,少不了挨个处分。你会说,我买东西自己掏钱自己消费,开了单位发票不报销,是为了督促纳税,这有什么错呢?是的,从主观上讲是没错。但是如果你不想给自己找麻烦,那么一定不要开单位发票,正确的做法是开一张个人发票。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注重细节,才不会招来麻烦。


用户92912865860


实话实说,肯定有风险的。

一、东西如果是替公司买的,发票都有了,不 报销是要当新时代的雷锋吗?

二、东西完全是自己用的,即使有发票,公司一般也不会舍得拿钱给你报销。你说我就是单纯好心给公司添张发票,为公司节约点税金。必须说这位同志的觉悟挺高的。可是一般自己用的东西都和公司的业务关系不大吧?现在发票商品栏开得又越来越精细明确,拿到发票也不好入账啊!痕迹太明显了。

三、发票不好入账,又是单位抬头,如果正好是张专用发票,那就形成滞留票。每月你们财务打开发票认证平台,那张未认证过的发票就在那里,不言不语。哪天税务对你们单位有兴趣了,这是现成的小辫子。如果是张普通发票,滞留票的风险是没了,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单位上下游客户不被税局盯上,到时顺藤摸瓜给摸过来了,大小都是个麻烦。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不清楚,据说还有检查风险。

四、总而言之没必要。自己买东西,开自己的名字就好了,或者不要发票。帮单位开票三思而行。


阿财姐姐


自己买的东西,如果没去单位报销,也就是单位没入账,对单位没啥影响。

这张发票虽然已经开出来了,但是单位并没有支付钱,也没有入账,即便以后税局来查,单位也是可以说的清的,就是有可能增加税局和单位的工作量。

但是如果你自己买的东西去单位报销了,那么对单位对你个人都有影响,并且影响很大。首先对单位,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因为是你个人购买东西,而把发票开给了你所在的单位,这是符合虚开发票的特征,其次,你个人存在非法占有或者贪污的风险,你利用职务之便,将个人的消费开成发票拿到单位报销,是符合非法占有或者贪污的特征。

所以还是不要乱开发票报销,一旦查出来,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