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為什麼被稱為皇后之鄉?

麗江82


皇后之鄉,顧名思義就是出過許多皇后的地方。據統計,北魏以來,大同出過25位皇后,9位皇妃。

《五雜組》記載:九邊如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而婦女之美麗,什物之精好,皆邊塞之所無者。

山西有四絕,即“宣府教場”、“蔚州城牆”、“朔州營房”和“大同婆娘”。

而最厲害的要數北周名將獨孤信,他有7個女兒,有3個女兒都是皇后。其中四女兒是死後被追封的。她的兒子是唐高宗李淵,在李淵稱帝后,追封獨孤氏為元貞皇后。另外兩個一個是北周的明敬皇后,一個是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就是我們熟知的獨孤伽羅)。

大同被稱為皇后之鄉自然不止是因為大同女性長得漂亮,那麼為什麼大同能有這麼多皇后呢?

一、地理位置決定了女性的高顏值。

大同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首都。地處邊關要塞,與滿、漢、胡、契丹都接壤,為四戰之地,自然形成了多民族雜居的環境。

我們都說混血的美女顏值高,在古代的大同那些女性也多是混血兒,所以顏值自然比較高。

而且因為大同地處邊塞,在當地的將士也是實權人物,所以朝廷為了拉攏他們,賜婚的多是顏值高的美女,有良好的基因做鋪墊,後面的孩子高顏值不在話下。

二、人們的好奇心理。

人都是有獵奇心理的,皇帝也一樣。人人都說大同美女多,皇帝自然也比較上心,一見之下,覺得確實不錯,那麼就選擇了她們。

三、政治需要。

剛剛前面已經說過了,大同地處邊塞,那麼駐守在那裡的將士自然手握重權,皇帝選擇他們的女兒,自然也是看中他們手中的權力,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那時候立誰為皇后可不僅僅是愛情就可以,那必須相當有背景,能夠給皇帝帶來實際利益才可以,

因此很多皇帝會選擇大同的女性做皇后也不過是因為政治需要。

我是陶小小講故事,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哦!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陶小小講故事


“皇后之鄉”,這是千真萬確的


大同歷史上出過25位皇后、9位皇妃。

最厲害的是北周衛國公獨孤信,他的七女兒是隋文帝的文獻皇后,長女是周明敬皇后,四女兒為周元貞皇后。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都是他的外孫。


《韃靼徵記》中有寫道:大同女人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人。


還有:


晉王李克用之妻劉氏。

妾曹氏被李存勖封太后。

後晉皇帝石敬瑭妻李皇后。

晉末帝石重貴母安氏,

後唐末帝李從珂皇后劉氏。

後漢皇帝劉知遠李三娘皇后。

宋仁宗趙禎皇后。

等等、、、、


大同出了這麼多位皇后,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婁昭君——北齊武明皇后。那個時候的婁昭君對愛情的態度更像現代的女子,她對當時還是士兵的高歡一見鍾情。嫁給高歡後,她用孃家的財富為高歡鋪平了權力之路,她的忍讓和謀略也讓後人驚歎萬分。



大同出了這麼多位皇后,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婁昭君——北齊武明皇后。那個時候的婁昭君對愛情的態度更像現代的女子,她對當時還是士兵的高歡一見鍾情。嫁給高歡後,她用孃家的財富為高歡鋪平了權力之路,她的忍讓和謀略也讓後人驚歎萬分。



為什麼大同出了這麼多皇后,原因有三:


第一:地域原因:大同的位置正好位於民族雜居地帶,北魏時期鼓勵鮮卑族和漢族通婚,這樣的民族融合有利於優良人種的產生。

第二:由於大同在歷史上處於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互相沖撞,互相融合的特殊地理位置,歷史上在大同生活過的民族多達數十種之多。這裡是秦漢兩朝的名郡、北魏的都城、唐和五代期間的邊防重鎮,以及遼、金、元三朝的陪都。 因此,大同歷史上出了這麼多皇后和皇妃也就不難理解。


第三:當然,這也說明大同盛產美女。盛產美女的原因,史志上曾記錄大同歷史上有過三次較大的民族融合,這可能是基因取長補短優勝劣汰的結果。在這些皇后中,有一位皇后名氣很大,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她就是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的遼代蕭太后,輔佐三代皇帝的蕭燕燕。

這樣一片土地,不出美麗奇女子,那就奇怪了!


總結:山西大同,在歷史上曾為北魏都城,也作過遼金的陪都,是明清時期的邊防重鎮。歷代聚集在這裡的各民族的優秀人才數不勝數,他們之間互通婚姻,因此,生下的後代們,大多是聰明俊美的人物。


路之意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大同這個山西名城,在中國歷史上,以出美女而聞名。

揚州瘦馬”“大同婆姨”、“泰山姑子”、“西湖船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四絕,都以美貌而著稱。明朝時候的人有一句俗語:“諺稱:薊鎮城牆、宣教府場、大同婆娘為三絕。”(謝肇淛:《五雜俎》),就連清朝來中國的外國人也稱“大同女人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人。”

據統計,大同這個地方,古代出了二十五個皇后,九個皇妃。

尤其是號稱中國歷史上最牛老丈人的孤信,眾女兒中,有三個女兒都當了皇后,絕對是史上罕見。此外,歷史聞名的,還有北齊武明皇后婁昭君,宋仁宗趙偵的皇后,後晉皇帝石敬塘之皇后李氏等等。

為什麼大同這個地方能出這麼多皇后和美女呢?

原因有二:

首先,大同位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交界處,自古胡漢相互通婚,我們都知道,這種通婚的結果,就是容易產生“混血”之美人。

其次,大同在傳統時期是一個商業重鎮,晉商在歷史上獨佔傳統商業一席,發達的商業,便會刺激和供養以美人為代表的娛樂文化誕生。

這也是大同自古多美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大同出皇后”,這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上出過25位皇后、9位皇妃。

僅北魏(386年—534年)至南北朝(420年—589年)這段歷史,也就200年,就出了24個皇后、皇妃,其中北魏名將於慄單家族出了3個皇后;北魏名將獨孤信家族也出了3位皇后;

南北朝蕭氏家族竟出了12個皇后、6個皇妃,佔去一大半。

蕭氏12個皇后:肅祖昭烈皇后蕭氏、懿祖莊敬皇后蕭氏、玄祖簡獻皇后蕭氏、德祖宣簡皇后蕭氏、太宗靖安皇后蕭氏、世宗懷節皇后蕭氏、穆宗皇后蕭氏、景宗睿知皇后蕭氏、聖宗仁德皇后蕭氏、聖家欽哀皇后蕭氏、興宗仁懿皇后蕭氏、道宗宣懿皇后蕭氏;

蕭氏6個皇妃:興宗貴妃蕭氏、道宗惠妃蕭氏、天祥皇后蕭氏、天祚德妃蕭氏、天祚文妃蕭氏、天祚元妃蕭氏。

蕭氏是歷史上名門望族,齊梁兩朝蕭氏走出了21位皇帝,30多位宰相。大同出18個蕭氏皇后或皇妃也就不足為奇了,但蕭氏的婚姻關係中大多包括貴戚、或胡人貴族。

唐以後,大同所出的皇后或皇妃就寥寥無幾了。

古時大同是多民族群居地,朝廷鼓勵胡、漢通婚,民族、種族的融合又能培育優良人種;大同作為北魏都城、遼金陪都和明清重鎮,聚集於此的精英人群又可婚娶婚嫁;以及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雁臣”時期,曾將宮女配給邊防將士等,這都是大同歷史上產生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


但“出皇后”與“出美女”,好象是不同的概念。皇室聯姻多講究名門旺族、社會地位、家族勢力等等,皇后、皇妃不一定個個都天生麗質,氣質高雅,但也不排除有“歪瓜裂棗”的,例如西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滿清光緒帝的皇后隆裕等,都是奇醜無比的。

不少人將“皇后之鄉”延伸地演繹成“美女之鄉”了,至於如今大同美女有多美,恕我孤陋寡聞,沒有發言權。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大同出俊男美女,是有原因的。早在北魏王朝建都大同時期,就從北方各地選調許多美貌女子到大同來,配給鎮守邊防的優秀的將士們,這種優秀基因的裂變再組合,生下來的女子大多身材高挑,肌膚白皙,姿容靚麗。因此,那些生在手握重權的、將官家族的聰明美貌的女子們,就很容易走上政治的舞臺,成為政治獻身的產物。


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了一個循環。當權者為鞏固自己的政權,往往在一些名門望族中挑選出一些美貌女子填充後宮,這些女子本來就很優秀,又有家族的鼎力支持,就會很快地登上人生的最高舞臺,當上一國之後。那麼她們又為了保護自己家族的利益,在後代儲君皇妃的挑選中,又起到很重要作用。這些大家族的優秀女子,就會接二連三地被選進了皇帝的後宮。

史書記載,大同區域內,歷史上共出了二十五個皇后,九個皇妃,相當了不起,所以被後人稱為“皇后之鄉”。

如北魏名將於慄單家族中,就出現過這樣一位皇后。北齊文宣帝皇太后婁昭君,生的兩個女兒都為東魏皇后。

最厲害的是北周衛國公獨孤信,他的七女兒是隋文帝的文獻皇后,長女是周明敬皇后,四女兒為周元貞皇后。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都是他的外孫。

山西大同,在歷史上曾為北魏都城,也作過遼金的陪都,是明清時期的邊防重鎮。歷代聚集在這裡的各民族的優秀人才數不勝數,他們之間互通婚姻,因此,生下的後代們,大多是聰明俊美的人物。


長弓視野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大同自古出美女,據史書記載,自北魏以來,這裡出過二十五個皇后、九個皇妃。那麼,大同被稱為皇后之鄉的緣由何在?個人認為,這其中既有大同地處歷史上多民族融合交匯的戰略要地,由此帶來了大量頻繁的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聯姻,使得大同女子容貌具有獨特的天賦優勢因素,也有大同長期曾是政治戰略重地,豪門望族頻出有關。

一是大同自古以來是中原農耕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戰略重地,漢人和匈奴鮮卑婁煩等遊牧民族混居現象頻發,各民族之間互相通婚比較頻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混血兒比較多,根據優生優育理論,容易繁衍出更加聰明、漂亮的後代。明朝學者謝肇浙在《五雜俎》寫道:“諺稱:薊鎮城牆、宣教府場、大同婆娘為三絕。”在明朝時期,大同婆娘曾與揚州瘦馬、泰山姑子和西湖船孃並稱為天下女子四絕。

二是大同多出皇后乃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階段性歷史現象。如果我們仔細回顧出自大同的皇后情況,就會發現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這些皇后非常集中地出現在公元四世紀到十世紀之間,而這一階段正是門閥政治盛行期。如北齊文宣帝皇太后婁昭君,婁昭君之女為東魏皇后,後晉皇帝石敬塘之皇后李氏,後晉未帝石重貴之生母安氏,後唐未帝李從珂的皇后劉氏,後漢皇帝劉知遠皇后李氏等均出自大同。其中,尤以北朝時期北周“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三個女兒先後成為三個王朝的皇后讓人驚歎。在進入宋朝之後,大同幾乎再沒有出皇后。

上述情況說明了,大同多出皇后是天時地利人和多重因素造就的歷史現象。公元四世紀初,西晉王朝滅亡後,來自北方的匈奴,氐族,鮮卑族等遊牧民族逐漸控制了中國北方,中國進入大分裂時期。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鮮卑族出身的北魏政權南下控制了北方大部,北魏第一個首都就在平城即現在的大同。為了籠絡留在北方的漢人門閥家族,北魏政權開始推行漢化,並積極與漢人門閥通婚,藉助北魏首都的優勢,大同周邊的少數民族和漢人門閥政治地位非常高,即使是皇室也不得不加以籠絡,在這種情況下,大同籍貫的貴族女子大量進入後宮,甚至登上皇后的寶座。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後代十國時期,在北宋建立後,北宋政府開始加強中央集權,再加上五代時期北方戰亂不休,大量豪門望族被消滅,政治和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政治和經濟重心開始不斷向帝國的東南一帶轉移。儘管大同一直到明清時期仍然是北方軍事戰略要地,但是已然失去了政治地位,伴隨而來的就是大同女子很少再有機會登上皇后寶座。


滄海拾遺錄


據一些數據統計,大同共有25位皇后,具體的名單有待詳細考證。但大同這些皇后、皇妃與特定的政權或者家族有關,比如北朝政權、比如孤獨家族、蕭氏家族。

北朝,自北魏開始,先後有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政權。且從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直至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轉遷洛陽,在近一百年時間內,大同一直是北魏的首都,所以也就產生了一些望族

北朝時期,有不少皇后出自於大同,著名的有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之妻婁昭君,平城人,育有六子二女,其中四子為皇帝,即北齊文襄弟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其長女為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次女為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皇后;北周明皇帝宇文毓之妻獨孤氏,為明敬皇后

獨孤氏,主要人物為獨孤信,雲中人(今山西大同),是北周八柱國之一。上述的明敬皇后,是獨孤信的長女;其四女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生母,追封為元貞皇后;第七女獨孤伽羅,為隋文帝楊堅皇后,諡號文獻皇后,即僅其一家,即有三位皇后,且跨越北周、隋、唐三朝。另外,唐代宗李豫的貞懿皇后獨孤氏似乎也是獨孤信後裔,但是其時已遷往陝西西安。

唐朝滅亡後,大同又出了不少皇后,如後晉高祖石敬瑭的皇后李氏,本後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應州金城人(今山西應縣);後唐末帝李從珂的皇后劉氏,應州渾元人;後漢皇帝劉知遠的皇后李氏;宋仁宗趙禎第一任皇后郭氏,應州金城人。應城其地亦屬大同。

另外,就是遼國後族蕭氏,自肅祖昭烈皇后以後,蕭氏計有16位皇后,均屬大同人(這一點其實考證不太嚴謹)。

所以,其實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大同所出皇后主要是在國家並未統一時,因為一些政權建立在北方,所以其皇后的選擇也大多在北方

,而大同又是北方重鎮,且多門閥望族。當然,不能否認大同這個地方,確實出美女。


楚邾


根據史料記載,山西大同一共出過25個皇后,9個皇妃。分別是哪些我就不說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查一下。

意大利人馬丁諾在他的《韃靼徵記》中說:“大同女人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人。


明朝學者謝肇浙也在他的《五雜俎》中記錄到:“諺稱:薊鎮城牆、宣教府場、大同婆娘為三絕。

那麼,山西大同為什麼會出了這麼多皇后呢?這裡面究竟有什麼隱秘?

根據歷史記載,自古以來,山西大同都是各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因為各族混血,很容易產生美女,皇后當然要挑美的找了(關於清末嬪妃照片的事,就別拿來說了,清朝皇后必須得是滿族貴族,條件太苛刻了)。


大同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算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碰撞地,同時,也是秦漢兩朝的名郡、北魏的都城、唐和五代期間的邊防重鎮,以及遼、金、元三朝的陪都。

當然,這些皇后和皇妃大多數是戰亂時期的國家,比如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比不上那些真正的統一全國的國家,所以皇后之鄉,也是叫個樂頭。

而且,那些娶大同美女做皇后的國家,大多是北方國家,本著就近原則,恰好大同美女又多一些,於是基本上都將目光放到大同。

當然,大同的美女確實很漂亮,大家沒事的時候,可以去大同轉轉!


魏青衣


大同自古出美女,據史書記載,自北魏以來,這裡出過二十五個皇后、九個皇妃。比如,北齊文宣帝皇太后婁昭君,婁昭君之女為東魏皇后,後晉皇帝石敬塘之皇后李氏,後晉未帝石重貴之生母安氏,後唐未帝李從珂的皇后劉氏,後漢皇帝劉知遠皇后李氏等均出自大同。其中,尤以獨孤一門的三位皇后讓人驚歎。北魏名將獨孤信,容貌俊美,善於騎射,有“獨孤郎”的美稱。他的七個女兒中,有三位先後被三個王朝立為皇后。長女為周明敬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後被追封為唐元貞太后。七女獨孤伽羅最為傳奇,為隋文帝文獻皇后。最近熱播的古裝電視劇《獨孤天下》,就以古代北周末年朝野動亂的局勢為背景,講述了獨孤信的三個女兒般若、伽羅和曼陀,一步步從名門閨秀歷練蛻變成王者女人的故事。

 

為什麼大同美女這麼多呢?主要原因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大同在古代是眾多民族的雜居之地,人們的思想文化交流頻繁,思想更為開闊。那裡女人除了有美貌之外,更有一種開闊的胸懷,一種博大的氣質。古都大同是北魏的京都,各類人才都齊聚此地。北魏時期從天興元年開始,有五次強制性的人口遷徙活動,各類優秀人才通婚繁衍,從人口進化論來講,定會產生優良人種。也一種說法是,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不少美若天仙的宮女配給大同應縣等地的邊防將士,所以美女多。


山西晚報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山西大同,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此外還有一大堆名號,其中一個就是題目中說到的“皇后之鄉”。據記載,自北魏以來,大同竟然先後出了25位皇后和9位皇妃。這二十五為皇后分別為:

北魏名將於慄單家族中的一位女子,記載很少;

北齊奠基者高歡的妻子婁昭君,為北齊開國皇帝高洋之母,高洋之後的兩位皇帝也是她的兒子,諡號神武明皇后;

婁昭君有兩個女兒成為皇后,分別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皇后永熙皇后和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皇后太原長公主。

最強老丈人北周獨孤信三個女兒均為皇后,其中七女為隋文帝文獻皇后,長女為北周明帝明敬皇后,四女為唐高祖李淵之母,諡號元貞皇后。

唐末晉王李克用(後唐奠基者),之妻劉氏和妾曹氏都是大同人,李存勖稱帝后封其生母曹氏為皇太后;即貞簡皇后,尊劉氏為皇太妃。

後唐末帝李從珂的皇后劉氏乃渾源州(屬大同)人。後晉皇帝石敬瑭的皇后李氏也是應州人,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兒。

後晉末帝石重貴生母安氏也是大同人,冊封為皇太妃。

後漢高祖劉知遠的皇后李氏也是應州(在大同)人。

宋仁宗趙禎的第一位皇后郭氏祖籍應州。

還有遼興宗皇后,應州人。

眾所周知,遼國的皇后基本是同族的,接下來有密集恐懼症者閃避。

肅祖昭烈皇后蕭氏、懿祖莊敬皇后蕭氏、玄祖簡獻皇后蕭氏、德祖宣簡皇后蕭氏、太宗靖安皇后蕭氏、世宗懷節皇后蕭氏、穆宗皇后蕭氏、景宗睿知皇后蕭氏、聖宗仁德皇后蕭氏、聖家欽哀皇后蕭氏、興宗仁懿皇后蕭氏、興宗貴妃蕭氏、道宗宣懿皇后蕭氏、道宗惠妃蕭氏、天祥皇后蕭氏、天祚德妃蕭氏、天祚文妃蕭氏、天祚元妃蕭氏。

以上這些皇后不少都只是祖籍大同,不是土生土長長在大同的,但是大同出美女的確是真的

按照文化分析論,大同處在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交界處,文明交融碰撞之下,使得此地民族混血很多,而且由於地理位置,這裡被稱為北方鎖鑰,在秦漢時此地是大郡、在北魏時是都城、在唐和五代期間為邊防重鎮,在遼、金、元三朝更是陪都,而到了明朝,乃是九邊重中之重,大同的安危牽繫著北京的安危。

似乎民族融合多的地方美女總是不少,如新疆,可能是基因取長補吧。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