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表把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为何不要呢?

恍惚面对世界


先纠正一下,这时不是三国时期,而是东汉末年,汉献帝还在皇宫里住着呢,不能当人家不存在。建安十三年,距离东汉结束还有一纪,足够阿斗从出生上到小学毕业。

正史记载中,刘表并没有向刘备托付过荆州,这是《三国演义》中创造的情节,所以后面的讨论都是在演义的基础上展开。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刘备不是不要荆州,而是不能要荆州。

刘备十分想要荆州

刘备有多想要荆州呢?就像宋丹丹老师的一句话,“我十分想见赵忠祥!”可以说是朝思暮想。何以见得?

玄德乘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表闻言默然。

刘备这个人酒量不行,一喝多了就容易举止慌张,行为失措。在许昌时整天浇菜种地,志乐山林,曹操一壶青梅酒下去,刘备立马就露了馅,被曹操试出了破绽。初到荆州时,刘表曾宴请刘备,酒到深处刘备又发起感慨来,“日月蹉跎,人已将老,而功业未建……”刘表宽慰说,听说曹操曾和你共论天下英雄,你遍举天下名士,曹操却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以曹操的权势都不敢排在你前面,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刘备一时耳热,说道我就是没有基业啊,如果我有钱有人有粮食,天下碌碌之辈都不值得一提。而在刘备遍举的天下名士里,就有对面坐着的名称八骏的刘景升,这不就是说刘表是碌碌之辈,这个基业不就是刘表的荆州,大型翻车现场啊,酒后吐真言,可见刘备对于荆州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碍于仁义不能要荆州

表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玄德曰:“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孔明以目视玄德。玄德曰:“容徐思良策。”遂辞出。

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当他即将面见刘表时诸葛亮就交待,如果景升托以荆州之事万不可推辞。可是,刘表真的说出这话时刘备还是当着诸葛亮的面本能地拒绝了,事后刘备解释到,景升待我恩礼交织,我怎么能忍心趁人之危,夺人之地呢?诸葛亮佩服刘备真乃仁慈之主。

刘备的仁义是真的,所以当刘表托付荆州时他一定会推辞,至少要推辞再三才可能接受。就像陶谦也曾让徐州于刘备,凡此再三,刘备才勉强答应暂管徐州。古代人讲究谦虚,起码要三辞三让才能接受,刘备更是如此。

刘备实力太弱,掌控不了荆州

刘备投奔刘表已经八年了,但是刘备一直屯驻在新野小县,兵力不过数千人,兵力太多了新野也养活不了,因此刘备的实力十分有限。而荆州马步水军有二十八万,新野即便近在襄阳之侧,但以刘备的实力强行占据襄阳,武力接管荆州是很不现实的。

内部:蒯氏、蔡氏等荆州实权派排斥刘备

刘备自带皇叔的美丽光环,本身已经是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刘表虽然礼遇备至,但是从他一到荆州就受到荆州本地豪族蒯氏、蔡氏的猜忌。由于在立后之争中,刘备态度明确支持长子刘琦,蔡夫人及蔡瑁多次加害刘备,幸得伊籍通风报信才勉强逃过一死。蔡瑁及兄弟蔡中、蔡和,他的侄子张允等皆掌握荆州兵马,他们不支持刘备,刘表即便把荆州牧让给刘备他想坐也坐不稳。

外部:曹操、孙权虎视荆州,刘备无法安坐襄阳

建安十三年,曹操已经平定北方,正整备兵马准备南下,荆州是他下一个进攻目标。东吴孙权第三次西征黄祖,终于攻进江夏,斩杀黄祖。荆州正处于东、北两面受敌之时,刘表召刘备去首要的也是商讨如何应对这两方面的危机之策,当此之时刘备即便坐在襄阳城,任他那点兵力也无力招架曹操、孙权的进攻。

刘表不想也不能把荆州托付给刘备

荆州由谁来掌管,其实刘表早有打算,而刘备根本不在侯选项之内。刘表早先的纠结在于立长子刘琦,还次子刘琮,为此曾推心置腹地向刘备征求过意见,刘备态度鲜明地支持立长,反对废长立幼,认为那自古以来便是取祸之道,不合礼法。刘表心中倾向于立刘琮,刘琦懦弱难成大事,刘琮聪颖很讨他喜欢,而且刘琮是蔡夫人所生,蔡氏是荆州本地大族,又掌管兵权,立了刘琮才能顺利继位,不至于祸起萧墙。

表曰:“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琼,颇聪明。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玄德曰:“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表默然。——《三国演义》

为了给刘琮继位创造条件,刘表临终再次试探刘备,假称要将荆州托付给他看他的反应。刘备推辞不敢接受,称日后再议,若是刘备答应接受,恐怕他就出不了襄阳城。黄祖战死,江夏防守空虚,刘表的本意是让刘备移防江夏,保障荆州东面的安全,同时也远离了襄阳,这样刘琮继位就更加安全,由蔡氏辅佐刘琮打理荆州北面的防务。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叮嘱,没有答应去江夏,但是后来诸葛亮又出谋让刘琦主动请缨去驻防江夏,这样让刘琦离开襄阳对刘琮继位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刘表很快便同意了。

让刘表万万没想到的是,蔡瑁根本没打算用心辅佐自己的外甥刘琮,替刘家卖命,曹操一进兵就主动献上荆州,保全自己的利益,博了一个镇南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早知如此立刘琦为后,让刘备辅佐,或许还能稳坐荆州二十年。

所以阿中觉得刘表没有真心想托付荆州给刘备,刘备也是心知肚明,心里虽然很想要,但是肯定不能要荆州。这个时候接荆州,既有损自己的仁义之名,又不可能稳坐荆州,最好的选择还是坚持辅佐长子刘琦,以后再徐徐图之。


中州史话


刘表向刘备托付荆州,发生在刘表病逝前。刘备之所以拒绝,表面原因是刘备受到刘表厚待,不忍心夺人所爱,其实那都是《三国演义》的立场,真正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刘表托荆州不是真心,二是刘备根本没办法镇得住荆州豪族势力,三是荆州的实力难以抗曹,守不住。

建安十二年,刘表病重,托付荆州之事,大致发生在这一年底或者第二年去世前,《魏书》记载: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感情因素:刘备受刘表厚爱,不忍心夺人所爱

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刘备失去了在河北生存的依靠,他仓皇逃命期间,连老婆都不要了,关羽也成了曹操的俘虏。刘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刘备张开了温暖的怀抱: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刘备自建安六年,到刘表去世的建安十三年,整整在荆州生活了七八年。期间,刘表对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还给了他部分兵权,让他镇守新野。

以刘备的处境,刘表没有把他捆送给曹操,就已经是大恩大德了,刘备心生感恩之意,也是人之常情。假如刘备接受刘表所托,那就是鸠占鹊巢,这个道德枷锁刘备背不起。

心理因素:刘表言不由衷的试探,刘备心知肚明

三国时期,东汉政权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地方州牧事实上都成了军阀,官职继承都采用父子相传,俨然独立王国。

刘表有四个儿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的继承人之争,闹了好几年,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落到刘备头上。刘表自己的理由是,儿子们都不成器,荆州名将凋零,他们都承担不了大人,只有刘备有能力守得住荆州大业。

不过,刘表的这话很言不由衷,怎么听都像是对刘备的试探。

其一,刘表一直对次子刘琮疼爱有加,因此不惜牺牲法定继承人长子刘琦。可见刘表就不是个理性的人,感情用事。请问他凭什么对客居的刘备,产生那么大的好感,连最疼爱的儿子都要放在其次?

其二,荆州到底是谁的荆州?假如是个人的,就没有理由给刘备,假如是国家的,为何非要给刘备而不是曹操?曹操毕竟代表了朝廷,他的话就是汉献帝的圣旨,刘表凭什么不听从?把荆州给谁,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个结论很难得出吗?

其三,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怎么看都不是一条心。刘备在荆州期间,不断结交当地豪杰,这件事引得刘表很不高兴: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刘表一直暗地里防着刘备!一句话点名了刘备在刘表心目中的地位:你就是一名走投无路的客,留你是让你为我服务的,不是让你反客为主!

所以,刘备在荆州,生活待遇不错,政治待遇很微妙,刘表给他布满了雷区!因而刘表病重期间的话,其实就是一种试探,假如你野心侧漏,我一定要干掉你,免得你将来生事!

这一招被刘备学会了,多年后,他躺在白帝城,也对诸葛亮说了相同的话。

政治因素:荆州豪族势力不站在刘备这一边,他坐不住

刘备对刘表的言不由衷看得很透,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老谋深算的刘备,早就看出了自己的另一大短板:荆州豪族势力不站在他这一边,即便刘表真心将荆州让给他,他也镇不住。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荆州地盘豪族势力非常强大,当年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他竟然被当地豪族阻隔,不得上任: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表为蒯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 。”

刘表依靠蒯氏和蔡氏家族的支持,用一场鸿门宴,诛杀了当地豪族五十五人,这才入主襄阳,又通过近二十年的经营,才将荆州、交州千里疆域控制在手。

地方豪族势力有个特点,他们通过联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经年累月,形成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外力势力根本无法渗透。刘表之所以能突破这层关系,就是由于他与蔡氏、蒯氏、诸葛氏、张氏、黄氏等家族,形成了利益链结构。

刘备没有这个条件!

一来他是河北涿郡人,不是荆州坐地户,两眼一抹黑。二来刘备的出身就是寒门士族,与东汉末年的豪门士族集团没有交集。事实上,豪门士族集团对寒门士族的立场是鄙视的,排斥的,寒门士族的出路只能依附豪门士族。

刘备虽然靠个人的努力,让自己名声大噪,但是他缺少利益集团追捧,这个先天缺陷是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补足的。这就是刘表敢收留他的原因,也是刘备到荆州后,不停地忙于结交豪杰的原因。包括诸葛亮等人在内,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刘备阵营的。

只要蔡氏、蒯氏、张氏等核心成员不点头,刘备想接管荆州就是个笑话!这些豪族能站在刘备这一边吗?呵呵,没杀了刘备就算不错了,他们的利益要在刘琮身上才能最大化!

形势因素:曹操兵临城下,以荆州的实力根本守不住

刘表刚一死,曹操的五十万大军就浩浩荡荡一路南下,旬月间,南阳郡就丢了,刘琮也乖乖地奉上了降书。

荆州虽然地域广阔,军士十几万,但是是虚胖。刘表长期以来采取自守策略,既不归附任何势力,也不积极进取,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军队疏于征战,战斗力不强。

更要命的是,刘表晚年,因为继承人问题,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导致内政荒疏,各派势力各怀鬼胎,一盘散沙。曹军刚一出动,内部立刻分崩离析,刘琮在蔡氏的撺掇下,立刻投降了。

老江湖刘备,不可能看不出荆州内部的这个巨大黑洞。以荆州的局势和实力,即便刘备接手荆州,他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个局面,也无力抵挡曹操的攻击。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假如刘备接手荆州,荆州势力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捆巴捆巴送给曹操做见面礼!

综上所说,刘表将荆州让给刘备,本身其诚意就值得怀疑,刘备不光出于道德不能接受,他也没能力接管荆州,更无力短期内改变荆州政治格局,形成对抗曹操的战斗力。


寻根拜祖


公元207年,雄据荆州近二十年的荆州牧刘表病重,临死前召来了同宗室的刘备,希望他能接任荆州牧

按理说,刘表耗尽了一辈子心血经营的荆州,是不可能将其轻易送人的,何况刘备在初到荆州后,是大力地收买荆州人心,对刘表来说,刘备此人只能使用,不能交心,表面同仇敌忾,实际上提防小心,心理的芥蒂就这样埋下了。


特别是刘备火烧博望坡,以伏兵打败夏侯惇和于禁大军后,不但不回新野前线,反而是渡过汉水,来到了离襄阳不远处的樊城驻守,襄阳是刘表时期荆州的治所,是刘表荆州整个政治、军事中心,而樊城在东汉时期为南阳郡的边界城市,和襄阳很近,曹操赤壁之战后,更是把樊城并入了襄阳。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的北伐之战,就是发生于襄阳、樊城两地,也多称呼其为“襄樊之战”,足见襄阳和樊城离得有多近。刘备将驻守地南迁到樊城,可能是以新野过于接近宛城,容易遭受攻击为由内迁,但这对于猜疑心重的刘表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含义。



刘表对刘备肯定是有着既用之、又防之的防备心理的

一、他并没有给刘备多少兵马。当年刘备去陶谦那里时,陶谦是“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丹扬兵是公认的步兵第一,陶谦为拉拢刘备可谓是下了血本了。可刘备到了刘表那里,只是“益其兵”,并没说给多少兵马。

以后面刘备入蜀,刘璋也是“益其兵”,结果刘备满打满算才三万余人,这里面还有刘备自己带来的“数万步卒”和白水关的军队,可见刘表和刘璋这些汉室宗亲,对刘备这样一个身份不明且能力强大的外来者,始终是心怀鬼胎的。

二、刘备在荆州一直是个客将,而不能和刘表平起平坐。刘备入荆后,刘表给他的待遇是“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看似很高待遇,实际却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号给刘备,只是让他来帮忙,坐镇在荆州前线,养着你帮我抵抗一下外面的压力(曹操),至于要进入到荆州决策中心,抱歉了,走好吧您。

同样是请人帮忙,陶谦的做法就比刘表高明得多,除了四千丹扬兵外,还直接把刘备提升为豫州刺史,东汉末年刺史的权力虽然没有州牧那么大,但也足可以管一州军政事务的。东汉末年的十大诸侯讨董中就有两位刺史:孔伷和刘岱。所以刘表没给刘备正经的官职,使得他在荆州的地位十分尴尬,连蔡瑁等人都敢直接暗杀他,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得了刘表的指示,要好好打压一下刘备的那日益增强的气焰。

综上所述:刘表和刘备这对同宗君臣,关系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亲近,而是处于互相利用的情况,既然刘备有野心,刘表有疑心,那所谓荆州托孤一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刘表为何临终大方,将千难万险才打下来的荆州让给刘备?刘备又是为何临门一脚,主动放弃了大好江山呢?



从刘表方面来看:他为什么让荆州?

让荆州可以很好地看清刘备此人的野心大到什么程度,刘备虽然迁驻地、收人心,可他毕竟也是实打实地击败了曹军大将夏侯惇等人,没有拥兵自重的情况,刘表虽然对其有疑心,但同样也不能失去像刘备这样的战力。

对刘表来说,只要刘备不垂涎整个荆州,能好好帮助自己的儿子的话,其实也不是非兵戎相见不可的。所以刘表此举就是在试探:刘备的野心到底大到哪里,是要鸠占鹊巢还是一人之下。

当然刘表话虽然说了,但他并不害怕刘备敢要:

  1. 刘备在荆州虽然呆了七年,可刘表可是在荆州呆了近二十年,把一个破破烂烂的荆州打造成公认的“天府之国”和“文学圣地”,刘表一家在荆州可以说是公认的旗帜性家族。
    以刘备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不足以撼动刘表家族在荆州的统治。
  2. 除了刘表之外,当时在荆州事务里说得上话的是蒯越和蔡瑁为代表的荆州士族集团,甚至连刘表的妻子蔡氏,比起刘备来都要有权威。如果刘备真的敢要的话,蔡瑁他们自然会出来阻止,刘表只需要听之任之就可以了,顺便还可以把刘备赶走,毕竟曹操、孙权这些对手,隔着自己还有一段距离,可刘备却是实实在在的榻旁猛虎,不可不小心。

所以刘表才会临终大方这么一次,要把整个荆州赠送给刘备,给他这个烫手山芋,看刘备是接还是不接,不接吧,那刘备还算聪明,可以继续利用,接吧,那刘备这人聪明得也有限,完全看不清荆州内部的权力金字塔,只能活该倒霉了。


刘表心思如此,那刘备又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不要近在咫尺的荆州呢?

刘备拒收荆州的做法,各人理解不同,或者是失策,或者是仁德不忍,但我个人认为,刘备不敢要荆州,既有估计自己实力不足,不足以雄据荆州的原因,也有考虑到刘表那表里不一的试探,可更多的,还是出自于政治上的考虑。

当年刘备接受徐州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徐州豪族和士族的支持,包括在徐州山野间的盗贼,也是全力配合刘备,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这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刘备是在徐州危急存亡关头,率兵前来救援陶谦的。

曹操当年征徐州的时候,屠城、杀俘,搞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这时候的刘备却敢以一千多人的兵力,和青州刺史田楷南下救援陶谦,公然和兖州牧曹操翻脸,这份勇气和情意,陶谦自然铭感于心,所谓患难见真情,陶谦对刘备的态度,比起刘表来要亲切得多了。



二、刘备在青州人心归附,甚至出现了刺客都不忍杀害的情况,而青徐两州地势接壤,文化氛围相似,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这样。所以刘备在徐州,很容易融入徐州士族之中,也比较容易得到士族的支持,可荆州离青徐两州很远,荆州人对于刘备的名声可能连听都没听过。

即使刘备在荆州七年,但人心这东西谁都预料不了,那年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还少吗?刘备入荆州,实际是一切从头做起,他的名气、能力、威望都得格式化重新开始,七年的时间是长,可要收服荆州人心却始终不够,加上刘备还得应付曹操和蔡瑁等人,就更显得顾此失彼了。

三、刘备能得徐州,除去徐州内部的支持外,外部的支持也不少,仅《先主传》记载:刘备面对让徐州时犹豫不决,除了麋竺、陈登劝谏外,连远在北海的孔融和河北的袁绍都来信支持,而刘备和公孙瓒又是好友,公孙瓒肯定也是支持的,这结果就是连对刘备恨之入骨的曹操,也只能默认这一非正规任命,让刘备做了徐州牧了。

可到了荆州,内部刘备无法得到荆州士族支持,外部也得不到认可,袁绍、公孙瓒、孔融等人相继湮没,整个北方只剩下曹操的“一言堂”,西边刘璋、东边孙权、西北马超这些又都不熟,刘备如果接受了荆州牧位置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惹火曹操,引兵南下,和孙权可能连亲家都做不成了。


所以对刘备来说:接受荆州无疑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内部人心不服,暗流涌动,外部没有盟友,曹操、孙权、刘璋等人也不可能让刘备这样一个在荆州根基薄弱的人来分一杯羹,内部外部都得不到支持,刘备拿荆州是一笔风险极大又毫无政治收益的投资,很划不来。

至于蔡瑁、蒯越等人,他们在荆州的实力也足以让刘备望荆兴叹,刘备不是不想得到荆州,而是不敢拿,就算是刘表已死、荆州无主的情况下,刘备也是先把刘表之子刘琦奉为荆州刺史,打着他的旗号来夺取了荆南,又和孙权结盟得到了南郡,时机成熟后再取刘琦而代之,这一出曲线救国虽然曲折了一点,但绝对比直接接受刘表的荆州要好。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不是不要,那是要不了。刘表不会真的给,只怕刘备一答应就会有一群刀斧手冲出来剁了刘备。荆州不是一袋烟,谁抽都可以,也不是一餐饭,谁吃都一样。这是一个关于家族生死存亡的根基之地,刘表兵强马壮儿子还不止一个,凭什么给一个远房族弟呢?这不过是刘表对刘备的考验。

这个考验就像刘备托孤诸葛亮时的一样,三国刘家人就喜欢玩这种游戏,假得冒泡但是乐此不疲。谁相信谁是傻子,认真你就输了。

再说,荆州给谁哪怕刘表自己说了都不算,在中国什么时候都是山头林立,任何重大事情都是众多山头力量博弈后的结果。荆州最大的山头――刘表妻舅蔡瑁一干人,他们实力很强,就连大公子刘琦都要到江夏去避祸。何况刘备实力当时还不如刘琦,在荆州官场也没有什么人脉和根基,这就注定了他要不了荆州。

这就是原始积累和自知之明的问题,刘备很明白自己的实力,知道要了荆州只怕杀身之祸不远,只能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中国的英雄都是等得起的英雄,刘备等得起,他等到了卧龙,等到了赤壁之战,荆州还是到了他的手上。





黑衣浣熊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大家对蜀国掌舵人刘备的事迹可谓耳熟能详。虽然刘备起点低、底子薄,在前半生基本上是一个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的状态,但是他的仁德和爱民却使得他自带主角光环,走到哪里都有人想送地盘给他!

我们且不说陶谦三让徐州,在《魏书》和《英雄计》中都有刘表临死之时想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的记载:

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刘备想都没想立马就拒绝了,那么刘备是基于那些考量呢?

代领荆州牧,有失仁德之名

不管真也好、假也罢,刘备的人生准则就是: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的仁义无双也正是他前半生虽然颠沛流离却从未被彻底打败的凭仗;也是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等人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依据;更是他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根本所在……

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打败,依附袁绍的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刘表能够接纳刘备是仁义在先,虽然刘备依附刘表后一直被刘表忌惮,天天让刘备在抗曹前线当屏障,但是却也是为刘备提供了栖身之地和物资支持。

刘备如果已从刘表的意思领了荆州牧,由于刘表还有刘琦、刘琮两个子嗣,刘备相当于是篡夺了人家刘表的家底儿,这势必对刘备的仁德之名带来冲击!刘备这种爱惜羽毛的人自然不会干这档子事儿。

刘备识破刘表欲擒故纵之计

刘备虽然依附刘表,但两人是貌合神离,存在很大分歧。

一、刘表接纳刘备是为了抵抗曹操南下,而刘备只不过是无处可去没有别的选择;

二、刘备又是汉室宗亲又是仁德无双,荆州人士归附者甚多。这引起了刘表的忌惮,经常在暗地里使个绊子什么的,刘备自然是门儿清;

三、刘表在荆州的统治依靠的是荆州氏族蔡氏、蒯氏这样的世家大族,自然要受他们的节制。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刘表与老婆和氏族们商量着想立二儿子刘琮,而刘备却认为废长立幼不合适还是大公子刘琦合适;

四、的卢马的故事不用再细述了。蒯越、蔡瑁想接刘备参加聚会的机会干掉他,幸亏的卢马给力刘备才逃过一命。这事儿要说刘表啥都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分析来分析去,刘表根本就没有把荆州给刘备的打算,跟刘备提想把荆州给他只是想看看刘备有没有谋夺荆州之意罢了。刘备如果答应了,估计也就交代了,能在“煮酒论英雄”中搞定曹操的刘备自然不会上这个当!

刘备自诩没有接手荆州的能力

刘表时期的荆州已经是支离破碎,刘表统治荆州的措施是虚与委蛇,在荆州蔡、蒯、黄等几大家族之间委曲求全。特别是老年时期的刘表基本是失去了对荆州的绝对控制,下属官员们为了家族利益大多想着早早归顺曹操,避免家族受损。

刘备甚至其中事宜,刘备这时的团队连荆州一半疆土的控制都做不到,如果接手荆州估计不用曹操带兵南下,自己就被荆州的降曹派捆着送给曹操去了。

另一方面刘备经历过徐州失败,拿荆州与徐州相比,荆州局势可以说差太多。首先,刘备势力综合实力还未恢复到徐州那会儿;然后,荆州四通八达毗邻曹操、孙权、刘璋是四站之地;最后,曹操统一北方与徐州会战那会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有自知之明,这种弊大于利的活儿当然不会接!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以下这样的画面:

刘表:“贤弟啊,你那俩侄儿不中用,这荆州交给你我才放心啊!”

刘备暗喜,心想老子这王霸之气不是盖的,但是要谦虚,还是得像徐州那会儿谦让一番。

刘备:“老哥啊,我看我那俩侄子都还不错啊,他们能行的!”

刘表心想真的啊,都说玄德贤弟看人准,估计我那俩儿子还真行。

刘表:“那好吧!那就给我的儿子吧!”

刘备悔恨不已,这刘表不按套路出牌啊,倒是再谦让一番啊!


以史励人


因为此托付非彼托付。

对照一下陶谦让徐州:陶谦是想要找一个二把手,如果大家都同意,就可以大张旗鼓让出徐州,陶谦是真的想要让出徐州。反观刘表,除去口惠,他也并无任何迹象要让出荆州,他只是为了做一个政治姿态罢了。

历史上,刘表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荆州的权位,并且当时刘琮的政治势力十分强大,如果刘表真心要让出荆州,那他肯定要为刘备排除所有障碍,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如果刘备接受了刘表的托付,那他积攒的好名声将大为受损,可能会死于荆州的储位之争。

刘表托孤有很多历史记载,比如:《魏书》是曹魏的国史,完全没必要赞赏刘备,而且很多刘表的手下也在曹操的手下当官;根据王粲的《英雄记》记载,则更是时人记时事。而《汉魏春秋》也有一些记载。以上历史资料都能相互印证,刘表确实想要把荆州托付给刘备。但托付是实,并不代表托付是真,根据以上分析,刘表更像是名为托付,实是为了托孤。

根据《汉魏春秋》记载:刘备虽然并未接受荆州,但他对于托孤之事并不否认。所以,刘表和刘备会有这么一出表演,实是托孤。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刘琦的关系,应该是刘表去世前预想的刘备与刘琮的关系。对于刘备而言,让相比让刘表之子当个牌位供奉,远比自家下场成为众矢之的明智,名也有了,实也有了,岂不是更好。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的实力大增,他都没有攻取荆州,何况刘表当时还没有死。刘备的政治眼光一直很高,每逢大事他都会平静的处理。比如:攻取益州时,他在一年之后才收下益州。如果当时刘备见缝扎针,他不配与曹操共享天下。以刘备的政治眼光,要说他装疯卖傻,那估计很多人不会答应。总之,刘表豚犬能保位,刘备背后捞实惠,都是老狐狸,既然大家都能获得一致的利益,那么刘备和刘表自然会演一出更完美的戏。


公元前


刘表啥时候要把荆州托付给刘备了?

这都是《三国演义》扯的淡!

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

罗贯中把刘备奉为仁义圣君,刘表也被写成有点小糊涂的好人,临死前醒悟,信任刘备不是很自然吗?

而《三国志》是这么说的:

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三国志·刘表传》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三国志·先主传》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三国志·郭嘉传》

刘表收留刘备,不过是找个马仔当肉盾,跟当初收留张绣一个道理,怎么可能把荆州交给他?


真正鳄鱼不哭


刘备依附刘表八年的时间,要说他对荆州不动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他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窝。


建安十三年的七月,刘表病重。王桀在《英雄记》里记载,:“(刘)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这时也在依附刘表做事,他经历了荆州的动荡。他的记载应该是真的。

当时的荆州,北有曹操大军逼近,东有孙权虎视眈眈,内部黄祖被杀,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处境险恶。刘琮年幼,又有蔡瑁张允等人的胁迫,根本没有能力应付内外复杂的局势。

荆州的局势,刘表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把荆州送给刘备,并不是送一个枕头或是香饽饽,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要是这时传位给刘琮,那几乎是要害了他。


但是,刘备没有顺水推舟接手荆州。刘备当然是一个聪明人,尽管他对荆州也是梦寐以求,可是他懂得此时接手荆州,显然不是时机。

如果接手荆州,刘琮集团绝不可能顺从,善罢甘休,蔡瑁张允等势力远远超过刘备,一场内讧在所难免,甚至会导致兵戈相见。而曹操大军南下将至城下,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对外。

如果因为内讧丢了荆州于曹操,有点得不偿失。只要荆州不丢给曹操,日后刘备从刘琮那里得到荆州还是相对轻松些。

刘备也很清楚荆州的局势,他想尽力维护荆州不失于曹操,他没有答应刘表,又回到了新野。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去世,刘琮掌权荆州。刘备从新野撤回到了汉水北岸的战略要地樊城,他积极修筑攻势,一心抵抗曹操。却没想到,九月,刘琮在曹操大军到新野时,直接投降了曹操。这几乎是挖了一个大坑,差点没把刘备坑死。


事实上,刘备没有接手荆州是对的。如果他接手荆州,免不了与刘琮集团产生内讧,荆州内部也不会稳定。加上曹操大军一到,荆州士族难免有投靠曹操的,刘备则会内忧外患,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了,到时一定是被曹操饱饺子的下场了。


路遥lgy


说实话我是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三国当中的大多数势力,在自己临终前一定要把地盘托付给刘备,当初的陶谦就是如此,之后的刘表更是如此。但是当刘表要把自己的地盘荆州托付给刘备的时候,人家居然不要,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件事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所谓的托付只是在推脱。

在整个三国初期,如果不是刘表的年纪太大了,像曹操之类的人物,根本就不入刘表的法眼,自己凭本事打拼下来的荆州,最后却拱手让人,不论是谁都不甘心。

但是不甘心也没办法,刘表的身体真心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以前还可以借用自己的威势,来压制荆州的众多势力。

可是当刘表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病床上面之时,所谓的威严也就失去了作用,当然了大家多少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虎老威犹在。

这个时候,荆州的本土势力就开始以刘表的儿子们,相互之间各种的争权夺利,有时候双方打得头破血流,就算刘表出面也无济于事。

毕竟争斗的双方从表面上来看,是自己的儿子们,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处理谁,刘表都很不甘心。

所以说就需要一个外在的因素来压制这些不太听话的自己人了,于是刘备这个最好的黑锅就出现了。

刘表在表面上说要把荆州的地盘全部托付给刘备,实际上却相当于祸水东引,直接把自己的内部矛盾全部转移到刘备的身上。

原本大家相互之间各种争斗,可是当刘备出现后,这些人发现自己所争斗的利益,直接被刘表送人了,哪大家还斗个什么劲儿呀,一切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而已。

于是大家又开始联合起来对抗外人,但是刘备在名义上却得到了支持,比如说刘表当众认可了刘备的地位。

这个时候荆州的众多势力,才发现一切的根本原来在刘表身上,大家再怎么争,只要刘表一句话,所有的权势直接就送到了外人手上。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明白了,自己最应该巴结的人是谁,就是荆州的主心骨刘表,哪怕此时的刘表已经病入膏药,但是这里所有的一切依然还是人家说了算。

瞬间一切外部矛盾,全部都消除了,或者说在刘表还活着的时候消除了,因为只要刘表还活着一天,这里的主动权就不在这些人的手中。

当时的刘备并不傻,直接就看穿了刘表的目的,于是直接就把回绝了对方。

其二、别人送的东西终究不如自己亲手争过来的好。

刘备当年在徐州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这样的情况,当时的陶谦直接把徐州送给了刘备。

别看这个地盘直接到了刘备手上,可就是这样的原因,所以留下了太多的后患,毕竟陶谦这么大方,所以他的儿子们,刘备一定要照顾好吧。

还有之前陶谦的一些亲信也要安置好吧,但是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安定份子,可以说从最初的时候刘备对于徐州的掌控力就不怎么样。

表面上看起来整个徐州都在刘备的手上,可实际上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刘备只是代管徐州而已,如果徐州的本土势力认为刘备已经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也就到了挖坑的最好时刻。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吕布这个名声上差了刘备十万八千里的小人,居然可以轻轻松松的把徐州城给夺下来。

正是这一次的事件之后,刘备真心明白了一件事,别人白送的东西未必是最好的,也可能因为很多原因,一件好东西就变成了毒药。

于是当刘表想把荆州送给刘备的时候,直接被对方给回绝了,当年自己就是吃了这样的一个大亏,与其接收这些不听话的势力,不如直接下狠手,把这些不听话的势力全部重新洗牌。

经过血与热的洗礼之后,这些势力归降了刘备,就不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毕竟所有不听话的都已经在暗中被清除掉了,能剩下来的全部都是精锐,最起码是听刘备话的人。

所以说刘表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并没有接受,只是因为这里的水太深了,与其接手一个乱成一锅粥的势力,不如自己重新将这些洗牌,把不听话的全部挑出来,剩下的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虎头山小妖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刘表把荆州送给刘备的时候,刘备确实没有要。简单来说,即使刘备想要,他也不能接受。因为此时的荆州已经成了各个诸侯眼中的肥肉,曹操想要,孙权也想要,就连刘表的儿子刘琦和刘琮也想要。只要刘表一去世,各方势力立马开始争夺荆州。故此刘备必须三思而后行,接受荆州风险太大。

其实荆州是一块好地方,不仅地盘大,而且人口众多,又因为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可谓兵精粮足。任何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对荆州都有占据的想法。当然刘备也渴望拥有荆州,此前与诸葛亮在隆中交谈时,诸葛亮就明确指出,欲取天下,必须拥有荆州。

自古事物有利也有弊,荆州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令各方诸侯都垂涎三尺。同样地,荆州位于四战之地,也容易受到各方攻击,要想守住并不易。即使像关羽这样不可多得的名将 ,守住荆州都很困难。可是不管怎样,对于荆州,刘备终究是要夺取的,但刘表推送荆州的时机实在太差。

其一:北方的曹操对荆州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

当刘表快要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整个北方,早就在谋划袭取荆州。不过因为刘表尚在,如果强行攻取,势必会伤亡很大,不利于下一步攻打东吴。倘若刘表去世了,那么形势就不一样了,曹操极有可能趁乱攻取荆州。

刘备心里也明白,曹操善于使用谋略,自己与他对阵,没有必胜的把握。况且刘备接手了荆州,短时间之内也很难整合荆州的各个地方势力,以一盘散沙的局面,几乎很难抵挡住曹操的进攻。

其二:东边的孙权对荆州也充满敌视,随时可能浑水摸鱼。

自从孙策去世以后,孙权接手了东吴,就在为以后的发展做谋划。尤其是与鲁肃深入交谈之后,孙权也具有了并吞天下的想法。征战天下的第一步,就是谋取荆州。由于刘表在世,孙权在东吴也只好保持淡定。可一旦刘表去世,孙权难免会以此为良机,率领大军攻取荆州。

对于孙权的可能动向,刘备也不得不防,江东人才众多,国富民强,一旦与之开战,可能会两败俱伤。正是有孙权的牵制,刘备不敢从刘表手里接过荆州,只能暂时推辞,以观后效。

其三:荆州内部的各方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准备占据荆州。

在刘表去世之前,刘琮势力为了占据荆州,就多次排挤刘琦。弄得刘琦只得向诸葛亮寻求对策,然后远离荆州内部的权力争夺,前往江夏。在蔡夫人和蔡瑁的运作下,刘表一死,立马会想方设法夺取荆州的统治权。

荆州内部的权力争夺,刘备也要当心。因为只要刘备从刘表手里接过荆州,立马就会在荆州内部树立强敌。到时曹操、孙权在外谋划,然后荆州内部互相对攻,导致刘备接手的荆州,已经成了烫手山芋。

其四:刘表赠送荆州,可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这只是一种假设,刘表送荆州给刘备,极有可能是一种试探。一旦刘备接受了,刘表就会认为他有野心,然后对他下毒手。刘备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聪明人,这一点也必须要考虑。

总之,刘表赠送荆州时,刘备表面推辞了,但内心很难受。即将到手的肥肉,刘备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接受,这也是一种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