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写在前面的话——

很多小伙伴都希望我能介绍一下国产坦克,当然像96A、96B、99式、99A这些国产新锐主战坦克,在短时间内因为一些“你懂的”原因是不可能下笔去写的;但是为了致敬我们伟大的中国军工人,我准备写一个系列文章,介绍一下在我国国产坦克发展中具备“节点”和“基石”地位的国产坦克。

今天我就从我国的“准二代坦克”79式中型坦克入手,从一个侧面介绍一下我国坦克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向那些为了中国坦克发展付出了汗水、青春乃至生命的中国军工人致敬。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建国35周年阅兵时的79式中型坦克英姿

从坦克的划代说起——

在军迷圈有个老梗——“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这其实说的就是我国的坦克划代标准。我国的坦克划代标准是按底盘和动力系统来划代的:第一代就是以59式为代表的采用700马力以下柴油发动机、机械式手动变速箱、五对大直径负重轮为特征,一代主战坦克有59系列、69系列和79系列中型坦克。

PS:我国的第一代国产坦克只能称之为“中型坦克”,第二代和第三代国产坦克才能称之为“主战坦克”。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59、69、79系列中型坦克是我国的第一代国产坦克,第一代国产坦克都可以看成是“59改”

而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是以国产80式主战坦克为代表的采用700至100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电控-液力-机械式半自动变速箱、六对小直径负重轮为特征,二代主战坦克有80系列、85(88)系列和96系列主战坦克。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80、85(88)、96系列主战坦克是我国的第二代主战坦克,第二代主战坦克就不能看成是“59改”了,可以看成是“80改”

第三代主战坦克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咱们的99和99A系列主战坦克:150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液力全自动变速箱以及六对中直径负重轮就是其标志!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翘楚——99系列主战坦克

至于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那已经是主战坦克发展的一个分支——“轻量化主战坦克”了,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79式我国的“准二代”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也称69-III式中型坦克)于1986年正式定型,是我国在69-IIA中型坦克坦克底盘上结合了59-2A式上的37A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第二代微光夜视仪而研制的一款新型主战坦克。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可以看成是69-IIA(上)的底盘与59-2A(下)的武器系统的结合

79式中型坦克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后续的80式和80-II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79式中型坦克被称之为我国的“准二代坦克”。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系列中型坦克是我国最后一型“中型坦克”同时也是我国“主战坦克”时代的开端

小知识——国产坦克的命名

看完上面一段文字,可能有不少读者会有点“懵”,比如这段话:“79式中型坦克是69-IIA的底盘与59-2A的武器系统的结合”。

为什么69-IIA中的“II”是罗马数字,而59-2A中的“2”又是阿拉伯数字呢?

这其实是对我国坦克的命名不熟悉造成的;在2005年之前我国的坦克命名是把坦克分为“自用型”“外贸型”两个分类进行命名的,在名字中主编号后面用阿拉伯数字的是自用型,用罗马数字的一般是外贸型(但也有自用型,比如79-II)。比如59-2A:59是主编号,代表的是“1959年式中型坦克”后面的“2”代表的是59式中型坦克的第2个改型型号,2后面的A代表的是第一次升级。所以59-2A这个名字的意思是——1959年式中型坦克的第2改型的一次升级型自用坦克。

而69-IIA这个名字的意思是——1969年式外贸中型坦克的一次升级型。

所以79式的早期编号:69-III就说明了79式其实是以69-II为基础升级的外贸坦克,只不过后来“出口转内销”获得了“79式”这个编号,成为我国的自用型坦克。

不过我国在2005年吧所有的外贸型坦克都统一赋予了“VT-X”的国家编号,用罗马数字作为外贸坦克编号的方法就作古了。

79式的主炮与火控——

79式中型坦克采用的是一门国产81式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后期生产型换装了83式),该炮是在著名的英国L7A3坦克炮的基础上仿制而来,火炮身管长度51倍径(5.35米)、全炮长度5.86米(含炮闩和反后座力机构)、全炮重1.3吨。身管采用了高强度炮钢和身管自紧工艺,极限膛压509兆帕(略低于L7A5的570兆帕),发射85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为1450米/秒,直射距离1600米,可在1800米距离上击穿T-72的首上装甲。身管寿命500发全装药穿甲弹。为了提高精度,79式的主炮上还加装了热防护套和炮口校炮镜。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的主炮是一门从奥地利引进的L7A3的特许生产版81式坦克炮

79式中型坦克最大的亮点就是那套37A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以及三合一炮长观瞄系统。

37A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是在英国马可尼公司的SFCS-600型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上升级而来,但是37A为自动调炮火控系统,而SFCS-600为手动调炮火控系统,所以在性能上37A火控系统要远胜于SFCS-600。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马可尼公司的SFCS-600型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原理示意图,37A火控系统便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小知识——扰动式火控系统

可能有读者会被上诉的“简易扰动式手动调炮火控系统”“简易扰动式自动调炮火控系统”这两个绕口令一样的名字给绕糊涂了,所以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种火控系统。

扰动式火控系统是一种把瞄准仪和主炮直接刚性连接的火控系统,瞄准仪随动于主炮;跟步枪上安装的瞄准镜原理一样。扰动式火控系统由于火炮的重量很大,在行驶时的晃动也非常大,所以不适于在行驶中瞄准目标,只适合在静止状态下瞄准。所以扰动式火控系统没有“动对动”射击功能,仅具备“静对静”和“静对动”射击能力。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扰动式火控系统瞄准过程

扰动式火控系统的瞄准过程如上图所示:①炮长先用十字线对准目标并开始跟踪目标;②炮长在合适的时机启动激光测距仪开始对目标进行测距,并保持对目标的跟踪2至3秒;③火控计算机根据第①、②步骤测出的目标距离和角速度,计算出目标的高低和方向提前量并在炮长的瞄准划分板中投射出一个光点(那个阴影点)。④炮长二次调炮将光点对准目标即可射击。

“简易扰动式手动调炮火控系统”(简称:手动调炮)“简易扰动式自动调炮火控系统”(简称:自动调炮)这两种火控系统的区别就在第④个步骤上:手动调炮火控系统在第④个步骤是需要炮长手动控制火炮将光点对准目标,而自动调炮则是炮长按下锁定按钮后火控计算机自动操纵火炮将光点对准目标!所以自动调炮火控系统无论是在精度还是反应时间上都要好于手动调炮。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虽然在整体性能上,79式中型坦克要远远落后与英国挑战者1型主战坦克,但是在火控系统这个单项上,37A火控系统要好于挑战者1的SFCS-600型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

79式中型坦克的火控系统由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100至4000米,精度正负10米)、环境数据感知系统(人工输入气温、药温、海拔高度、风速)、装填手控制盒(装填手通过控制盒输入弹种信息)、姿态传感器(自动输入坦克的侧倾角度)、数字式火控计算机以及火炮双向稳定器七个部分组成。

79式的37A火控系统火控系统在2000米距离上,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为90%、静对动射击首发命中率为80%;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为:从发现目标到首发炮弹发射6秒(对静止目标)和9秒(对运动目标);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3500米、识别距离为2000米;而后期生产型的79式换装了热成像仪,进一步提高了发现目标和识别目标的距离。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炮长“三合一”瞄准仪

79式中型坦克火控系统的另一个亮点是采用了“三合一”炮长瞄准仪;战后苏制坦克有一个“特色”将炮长瞄准仪与夜视仪和测距仪分开装。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苏制T-62M的炮长观瞄系统示意图

而早期的我国国产坦克也继承了苏制坦克的这一“特色”: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69-II中型坦克的激光测距仪、炮长瞄准仪和夜视仪也是分开安装的

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得炮长在使用时及其操蛋——测距仪安装在坦克外部很容易被打坏、炮长使用瞄准仪要盯一个镜头,使用夜视仪时又要盯另外一个镜头;转换起来非常麻烦!而79式的“三合一”瞄准仪就将激光测距仪、瞄准仪和夜视仪全部整合在一起,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了,且将激光测距仪安装在坦克内部使之获得了极好的装甲保护。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的“三合一”炮长瞄准仪

79式的动力与行走系统——

79式的火力与火控系统符合了我国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标准,但是其动力与行走系统任然还被“禁锢”在一代坦克中:

79式采用的是一台12150L-7BW型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580马力(427千瓦),无增压功能。但是换装了大水泵(流量为650升/分)提高了散热性能;

并且采用了高压空气启动和电启动双启动模式,提高了坦克启动的可靠性;而且高压空气瓶还可以用于清洗驾驶员观察窗。传动系统与老式的59/69式中型坦克相同,都是双侧行星机械式变速箱,连驾驶员的操纵系统也一样,都是操纵杆+脚踏板,不过加装了液压助力系统,驾驶员不必全凭自己的力气操纵坦克,换挡和转向都十分轻巧。

另外79式的行走系统也没有发生变化,采用扭杆式悬挂,每侧5个大直径钢制挂胶负重轮、铸造式单销金属履带(每条90块)。

79式的最大公路时速5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速度35公里/小时 (三级路面)。最大行程570公里(带附加油箱)。

79式的防护系统——

79式的装甲防护与59/69式中型坦克相同,都是匀质钢装甲,也没有安装爆炸反应装甲的接口。不过车体两侧采用了橡胶裙板可以提前引爆破甲弹,提高了坦克侧面的防护能力。不过79式中型坦克却是我国第一种装备半自动集体式超压三防系统和自动抑爆/灭火装置的国产坦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坦克乘员的生存能力。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的火力和火控都达到了二代坦克的门槛,但是其防护和动力系统任然还是一代坦克,所以79式只能算“准二代”坦克

79式的进一步发展——

79式中型坦克装备部队之后,虽然获得了业界专家和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但是勤奋的中国军工人并没有就此止步,79式还未正式定型时就开始了79式后续型号的发展工作——1983年由北方工业公司提出79-II中型坦克的研制计划,并1984年研制出第一辆样车;与79式的区别是用83式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替换了81式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火控系统由37A改进为“新型上反式机电自动装表火控系统”,使坦克具备了“动对动”射击的能力;另外在炮塔上加装了格栅装甲,进一步提高了坦克的防护能力。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II式中型坦克

79-II式中型坦克在制成两辆样车后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但是其成果却应用在了我国第一型“二代主战坦克”80式和80-II式主战坦克上。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80式主战坦克,注意其炮管根部的激光测距仪外机

横向对比79式——

79式中型坦克是我国坦克发展的一个节点,代表了我国坦克开始由一代向二代的过渡;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底子薄、技术储备不足、工业化能力不达标而且刚刚经过10年动乱的国家。也正是在79式定型的1986年,苏联开始大规模装备T-80B、美国的M1A1也开始大规模装备、英国则开始了挑战者2的研制、法国的勒克莱尔也刚刚完成选型、德国的豹2也进化到了豹2A4......所以79式中型坦克可以说是一型“出生即落后”的装备!

但是就在这些“出生即落后”的装备上,永不放弃的中国军工人硬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靠着永不服输的精神、靠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严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中国坦克的发展之路,硬是把国产坦克从79式这种“出生即落后”的装备,发展成了能傲视世界的99A!

向为了中国坦克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汗水、青春乃至生命的中国军工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低谷和嘲笑中的坚守——记7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四向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