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讀書讀博士想當高校教師,可聽說一些高校教師很苦,待遇不好,是這樣嗎?

十點看球


以前傳統的說法是世上有三大苦:捕魚、打鐵、賣豆腐。這些都是苦力活,需要出力氣,還要起早貪黑,可能還面臨著生命危險。

時代發展到今天,大概沒有一個行業不是苦的,假如你想把它幹好的話。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每年的博士畢業生總量超過了每年高校招聘教師量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每年還有很多海歸博士加入到這一場求職的競爭當中,所以,讀完博士能夠當上高校教師的,還真不一定,競爭是激烈的。

理工科類的博士畢業生可以去科研機構或者企業,前段時間華為招聘新晉博士年收入達到兩百萬,就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但是,這樣的情況畢竟比較少,寥寥幾人相對於每年數萬的博士畢業生來說,可以就是九牛一毛。

文史哲類的博士畢業生似乎就更慘,畢業以後如果不去高校,似乎就沒有更好的去處。

在如此的就業壓力下,對於那些剛入職不兒久的大學教師,他們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你得從最底層的基礎做起,還得拿出像樣的成績來,否則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昨天還看到一篇文章,就是關於大學新入職的博士的。他本來已經簽了一家企業,後來那邊大學又給他拋來了橄欖枝,讓他立馬去上班,於是他就去了。因為學位證書暫時還沒有拿到,校方跟他說先幹起來再說。可是等他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校方卻不再與他簽訂聘用合同,因為在那期間,校方又找到了比他更合適的人。

當然,這個例子說的是比較慘的。如果你在讀博士期間表現足夠好,發表的論文也有份量,而且做項目能夠很快進入狀態,那麼你在高校可能會很快便吃得開,擁有屬於自己的話語權。說到底,還是看實力說話吧。

其實,不管哪個行業,不是靠實力說話呢?沒有實力,便沒有話語權,你走哪兒都有人嫌棄你,你吃了很多辛苦也沒有用。相反,如果你有實力,就不用再仰人鼻息,到時候就成了你說了算了。對於新入職者,都有這個過程。只不過有的人很快熬過來了,而有的人一直在踽踽獨行,始終找不到出口。


蘇小妮


好吧,還是講個故事答題吧。

昨天和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博士聊天,問她為什麼讀博,“想留在高校呀。”

我問她留下的幾率大嗎,她沉默地搖搖頭。

她明年畢業,目前文章不夠,尚未達到畢業要求,大概率需要延期。

我們又聊到女孩的一位師兄,去年畢業。

非常優秀的一個男孩,一區文章至少三篇,博士期間在美國交流了一年,基本算是博士裡面非常優秀的配置了。

這麼優秀的孩子導師一心想留,但是去年學校忽然出臺政策只招收引進人才,他的導師有可以說得上話的行政職務,但是折騰好幾個月人事處還是沒有鬆口。

後來這個男孩去了一所非211,985的一本院校。

他還會時不時的來做實驗,剛開始也抱怨過工作的高校平臺不行,不過一年多的適應也算是逐漸開闢了一塊天地。

這兩個孩子可以代表大部分讀博士的同學,初衷都很遠大,真正走到終點的寥寥無幾。

大部分同學想進高校都是覺得高校工資高工作輕鬆,我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絕不是這樣。

先說工資,工資水平和職稱掛鉤,不算低也絕對不算高,和企業比不了。

如果有企業合作可能收入會多,但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老師只能拿到工資收入。

評職稱的壓力非常大,基金論文項目一個不能少,這些都得靠額外時間來完成,加班加點是常態,寒暑假不存在的。

也有人說我就上課不評職稱,可以呀,但是大家都進步你在原地就等於退步,誰知道以後的政策變化呢?

我的切身感受是高校混日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高校已經不允許混日子了,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必須要有科研成果。

最後,給想要進高校的同學的建議:博士期間一定要努力,多發文章,發好文章。


魏博士


985教授博導的真實感受。

大學老師的門檻很高,首先你得有博士學位。從本科到博士,普通需要十年快的話需要八九年。僅僅博士畢業進入大學,這只是剛剛開始,因為你只是大學裡邊專任教師行行最低的講師或助教。

現在重點的985大學或者是一些優秀的211大學都實行非升即走考核制,用老百姓的理解就是在五到六年時間內,如果你不能晉升為副教授,就必須離開這個單位另謀高就。

怎麼才能評為副教授呢?

一個年輕的博士,剛剛畢業進入一所大學,要想在短短的五年內晉升為副教授,就需要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做足功夫,特別是在科研方面。

科研主要包括科研項目和科研論文,這就是似雞和蛋一樣關係。到底是先有科研項目,還是先有科研論文呢?

沒有科研論文做實力證明,申請項目是拿不到的。沒有科研項目經費又無法做研究,發表論文。

解決的鑰匙在哪兒呢?

其奧妙就在讀碩士和博士期間,你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這就是一個年輕大學老師的第一桶金。

網上很多讀研同學都抱怨導師要求嚴厲,論文壓力太大等等。他們不知道讀研讀博期間的科研論文成果,恰恰是給自己積累第一桶金。

這些論文成果和能力素養的薰陶,將來既可以作為敲門磚進入一所大學,還是他們啟動自己研究的必備先決條件。

科研能力境界層次,決定一生的發展。

年輕人在讀博的時候,往往想的是如何儘快畢業,如何找到一份工作,他們不會考慮將來,但是導師不會如此目光短淺。這就是師生矛盾的根源。

大學老師的待遇如何呢?

在同一個城市,一個大學老師的年收入和一個重點初中高中老師的年收入是差不多的。

真正的差別就是大學老師,實行自主管理,沒有做班沒人約束,工作時間是彈性的。

但是大學老師也不是無拘無束的,因為大學每年會考核老師的科研項目,科研論文,上課的任務,學生的指導等等,所以多數中青年大學老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世上沒有容易的事。

另外呢,重點大學還要求新任職的大學老師,第一學歷和博士學歷都得是重點高校才行。

關注教授博導 少走彎路!


堅恆勇毅


讀博士出來大多都進入研究所和高校了。

聽見有人說高校老師很苦?試問現在哪個行業不苦呢?

高校老師除了教學還有科研工作,經常有人看到高校老師一週就幾節課,就大呼:“哇!當大學老師太舒服了!又不用坐班,每週就三四節課,太輕鬆了!”。說這種話的一般都是外行,大學老師是隻有幾節課,但是備課就要花很多時間,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一節課學的內容幾乎是中學的好幾倍,那也意味著老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備課。

就算課講熟了,每年都還有科研考核啊?做科研可不同於別的工作,可能你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最後什麼也沒研究出來,即使這樣,你還是要花大量時間去研究。因為即使考核量能完成,你還得評職稱不是,評職稱就要求論文要達到多少篇,主持省部級或者國家級課題多少項,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的。尤其對於有些還擔負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的老師來說,還要給學生想課題,指導學生做科研等等。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這麼辛苦,就上上課,不做科研,也不是不可以,那你收入就會很少,而且職稱也上不去,總之,就是看你想要哪種生活了。


大學老師Amy


作為一名師範類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據我自己的瞭解凡是有讀博想法的學生都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在高校當一名大學老師。

但是對於博士進入高校,其實是有兩種情況的,一是普通博士進入高校;二是精英博士進入高校,因此會在待遇和工作壓力這兩方面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

首先,普通博士進入一般高校,待遇和工作壓力的情況。

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高校大規模的引進高端人才,其實也就是引進順利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對於來自普通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沒有項目、沒有足夠多的科研,只能是進入普通高校。

而在普通高校當大學教師,一方面是工資待遇在高校所在地絕對是非常的不錯,不會造成生活壓力,同時這些普通高校對於引進的博士都會給予一定金額的補貼;另一方面在科研和工作方面,剛入職的博士研究生也僅僅只是給大學生講課而已,學校也不會給新引進的博士安排相應的科研任務,只是在鼓勵去做科研並且給予一定的科研經費。

所以,大多數普通博士更樂意去這些普通高校,待遇雖說沒有非常的高,但也足夠的可以,同時還沒有嚇人的科研壓力。

其次,精英博士進入211985高校,待遇和工作壓力的情況。

能夠進入211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一定有其在專業領域內非常突出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夠進入211985高校。

我的同門師兄在博士畢業的時候,進入了西北大學,待遇自然是非常的好,給予西安市一套房子,100萬的安家費,但同時也面臨著高壓的工作以及繁重的科研任務。

因為這些高校更多的是需要你創造成果,在一定的年限裡,沒有拿出像樣的科研成果,沒有足夠的科研成果,那最後的結果或許是我們都很清楚的。

此外,在這樣的高校任教,不僅僅是需要完成相應的科研任務,同時還必須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好,不管是給本科生上課還是給碩士研究生上課,這都需要你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

所以說,高待遇也伴隨著著高壓力。


博士想進高校當老師,沒有那麼簡單!

當你還在考慮博士進高校的待遇問題和工作辛苦問題時,或許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一名普通博士進入高校的難度。

現在對於有博士需求的普通院校大多數將目光放在了985高校的優質博士研究生,同時還需要在博士期間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並且還會考察你的教學能力,並不會因為科研而將你順利的錄用。

如果是進入211985高校,那麼你還需要本碩博都是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出身,同時還不要忘記的是你的海外留學經歷也是必備的,此外再加上相應的科研成果,因此並不是說博士就可以很輕鬆的進高校。

總之,不管是在什麼層次的高校任教,辛苦是必然的,工作待遇更多的是有你所任職的目標院校的當地生活水平來決定,而工作壓力方面或許更多還是你取決於你所在的高校吧!


領略教育魅力


高校老師很苦談不上,如果只看工資待遇的話,只能算中等水平。

但是高校老師收入不僅僅有工資,還有科研收入。

(1)工資收入部分

高校老師的工資是與職稱掛鉤的,職稱越高,工資越高。例如,普通的本科高校副教授一般稅前一個月工資9000-10000左右,教授大約12000-14000。

同一職稱的,工齡工資也不同,多1年工齡1個月大約多出60-100左右。

(2)論文獎勵

目前各大高校都對教師發表論文有獎勵,這個也是按論文級別的,高的可能幾十萬一篇,低的可能只有1000。普通老師1年發2-3篇論文,獎勵2-3萬是很正常的。

(3)科研項目

這一部分是懸殊比較大的。有能力的老師可能有上千萬的項目,差一點的可能幾十萬,也可能一分錢也沒有。

所以說,高校教師待遇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不寫論文,不搞科研,平時只上課的話,相對也比較輕鬆,就是收入不會太高。如果寫論文搞科研,肯定會苦點,但回報也挺高。總之,苦不苦看自己,待遇高低也是看自己。


小馬老師說


我又大言不慚地,來回答這個問題了。畢竟身處學術圈,對於博士、高校、老師這些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

01

高校老師是很好的職業選擇

這是這個問題的大方向。不管下面我分析什麼,寫什麼內容,這個方向都不會變。
而且,只要有大學存在,高校老師就一定是個“香餑餑”的職業。

要不然,為什麼很多博士畢業後都選擇去當老師,當然是看上這個香餑餑了。

02

但是,青年老師,卻要經歷一段痛苦期

青年老師,簡稱“青椒”。其實,和剛上班的職場小白一樣。你剛到職場,要資源沒資源,要人脈沒人脈。
除了自己努力去拼,剩下的只能是自己原來的導師提攜和幫助。但一旦老師不拉你一把,純靠自己,除非你有絕對的實力,否則,只能做職場的底層上班族。
所以,從“職業”這個角度倆看,當老師,和上班,並沒有什麼區別,除了乾的活不同,到最後,涉及的東西,還是那一套。

我就認識幾個青年老師,壓力非常大。他們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完成科研任務,而且還要賺錢養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03

更關鍵都是,學校是最看重論資排輩的地方

你是學生,但你後來居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你再牛,在老前輩面前,也是學生或後輩。
這一點,在平時其實沒什麼影響,每個行業都這樣。但在某些特定場合,同等情況下,機會可能就先輪不到後,最後才是你。
比如青年教師拿項目這事上,就跟職場小白自己去跑客戶一樣,拿到大單的可能性,幾乎為0。
而什麼時候,才能熬出頭呢?那就要看你的努力程度和機遇是否青睞了。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在下千城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博士畢業進高校是不是理想選擇?青椒是不是很苦,高校老師工資到底怎麼樣,有的人說高校教師年薪幾十萬,有的說不足十萬,到底該聽誰的呢?

作為一個高校教師,葉秋簡單談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葉秋認為博士畢業進高校相對來說是個不錯選擇,博士畢業進高校也是眾多博士的第一選擇,統計數據表明,高校是博士的第一去處,有43.9%的博士畢業後進了高校,還有16.8%的進行了科研院所,二者佔比超過60%,

這樣看來,博士畢業後很多人還是選擇了繼續從事科研工作或者說科研教學工作,在科研這塊更能發揮博士的優勢!

博士進高校的待遇如何呢?高校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劣勢就是高校的待遇比不了在企業的待遇,優勢有很多:

第一,一般高校都提供一筆安家費,看高校和博士個人水平,這筆安家費大部分在20-50萬之間。還有科研啟動基金,這筆錢只能用來科研,但對剛起步的博士來說,還是不小的助力。安家費和科研啟動基金,學校和學校之間,博士和博士之間,差別還是很大的,比如,南方醫科大引進的北大博士李琳,入校即是教授、博導作為優秀學術骨幹引進,享受的待遇包括:

70-90萬協議年薪(稅前);180-220萬安家費(稅前);300-400萬科研啟動和科研條件建設經費;提供人才過渡房;聘任教授、博導;此外,還有科研助手;協助辦理配偶工作調動及子女戶口隨遷等。

李琳享受的待遇是頂級的,但在眾多博士中她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能達到她這種待遇的很少很少。

第二,有些高校會提供週轉房或者是職工福利房。如果有福利房,那是非常不錯的待遇了,雖然福利房可能限制你買賣,但有房才有家,有房子才能安心工作。

第三,如果能加入一個好的科研團隊,對個人的科研和進步會有很大幫助。在高校,科研是第一要務,有個好的平臺,在項目申請、研究生分配等方面都會很有優勢,搞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好多時候依賴於團隊,如果你的團隊帶頭人水平高,又比較願意幫助年輕人,那麼你會進步的比其它人快的多。

第四,高校時間相對比較自由。一般來說,博士剛進入高校,課程不會太多,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普通老師不用坐班,有了孩子以後接孩子會很方便,家裡有什麼事情處理起來也很方便,當然,還少不了人人羨慕的還暑假。

這是在高校當老師的好處,不過,作為一個大學老師,也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第一,非升即走的壓力。

隨著畢業的博士越來越多,高校對博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好的學校要求有國外留學經歷,有的要求非升即走,給五年時間,在這前五年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當然,有的學校不要求,但學校水平可能會差些,所以,如何在好的平臺和穩定性之間作出平衡需要自己多加考慮!

第二,職稱的壓力。職稱是所有老師無法迴避的問題,職稱代表著收入,不同職稱的崗位工資、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差別很大,就連取暖費和精神文明獎也有很大差距。

第三,科研壓力。在高校,科研是老師的生命線,一切都和科研掛鉤,為了申請項目、寫文章,很多老師週末和寒暑假都在學校待著,就是為了能多出一些成果,高校老師過勞死和猝死並不罕見!

高校老師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壓力,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壓力,綜合來看,高校教師是博士畢業後一個好的選擇,能繼續自己的科研,學校里科研氛圍好,能招研究生組建自己的團隊,還是不錯的。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其實高校老師待遇真的很好了,對於中小學老師。關於去當大學老師,總結了幾點,各位朋友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補充:


一、首先是情結問題

很多人就是喜歡當老師,喜歡這份感覺,教師情結嚴重,這個就真的無可救藥了,而大學老師無疑是教育行業中的最高端職位,所以很多人也就是不斷苦讀來大學謀一份職。還有部分人是在大學時間太久了,本碩博十來年,有人還做了博後,實在是喜歡大學的環境,這個就是不需要解釋了。


女孩子們尤其喜歡老師的工作,工作穩定、體面、受人尊敬、壓力相對小,工作環境單純,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所以女教師也是婚戀市場上的優勝者。說句實話,可能天下再也找不到比大學教師職位更適合女孩子的工作了。


二、時間相對企業來說要自由的多

1、上下班的時間限制:教師工作屬於腦力勞動者,從管理學角度思考,是結果導向的考核方式,不可能採用過程考核,所以教師們一般不需要打卡上班,不需要坐班,在完成規定的工作量的以後,就可以相對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時間,所以很多讀書的朋友會覺得見不到老師。


有網友說自己辭職前平均每天上六節課,另外系裡還有所謂的助課等亂七八糟的任務。比現在朝九晚五的生活忙多了。可能說的也是一種事實。


2、假期相對寬鬆

一般大學的寒暑假加起來大概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是老師們最愜意的時光,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課題申報或者緊急情況,都會比企業休息的時間更久,老師們也會利用暑假出國遊或者自駕等長線旅遊。過年假期更可以休息到十五之後準備上班。


在排課方面,有些老師可以做到一學年裡面,第一個學期多排課,第二個學期不排課,只要把必要的工足量完成就可以,所以你會有可能半年見不到某位老師。


三、收入也只是相對低

其實大學教師的收入低也是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全國的高校是三種類型,最牛的是985系列等教育部直屬高校,這類學校的工資標準一般在全國都差別不大,教育部直屬高校大概100多所,包括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都是一個工資標準,你會發現北上廣等大學老師的收入確實相對本城市的白領收入較低。


但是在武漢、西安、成都等廣大的二三線城市,外在職場的收入相對一線城市要低,和大學相比,教師不比外面的白領收入低多少,所以綜合考慮時間投入等因素之後,你會發現二三線的大學老師,即使是青椒,收入也並不低,而且大學大多都有宿舍可以住,食堂可以吃,未來還有分房子的可能。所以綜合考慮,拉長時間來看,還是份很不錯的工作。


廣東華圖教育


本人系北外青椒一枚,入職已有三年,感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並沒有那麼苦,待遇在北京高校文科專業裡也算中等偏上,到手工資和補貼15K/月,學院風清氣正,同事之間極少勾心鬥角,覺得自己比較幸運。

從事任何職業之初都是苦逼一枚,高校教師亦不例外,三座大山撲面而來: 備課上課,良心活,甘苦自知,課下需要下苦功夫,還要面臨期末學生教學評估的考驗; 寫論文投稿,不斷面臨被拒稿的打擊,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之中; 寫課題申請書,很有可能屢戰屢敗。

但是,只要你耐得住性子,踏實努力,克服急躁的心態,終究會一步步成長起來,獲得職業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