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黎小潔


要說民國四川袍哥會,又叫哥老會,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種民間幫會組織,甚至可以與我們熟知的洪門、青幫相提並論,只不過洪門活動於廣東,青幫活動於上海,而袍哥會盛行在四川一代。

今天,縱橫就來講講四川的袍哥的歷史。

袍哥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袍哥,儘管大多數出身於社會底層,是無業遊民,但是也有一定社會地位,是亦正亦邪的一群人。袍,也就是長袍,是針對短衫而言。短衫一般是指苦力,穿長袍的人自然是社會上有頭有臉,關於民國時期長袍和短衫的區別,魯迅筆下描繪的孔乙己是一個典型的人,孔乙己就穿著長袍。

另外,袍哥中的袍也可能取自“與子同袍”,表示兄弟情深,兩個人都好到穿一個衣服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袍哥會不像洪門和青幫把反清復明當作最高宗旨,儘管袍哥也把反清當作重要的內容,但還是把兄弟情義看的最重,在袍哥中,把“忠信為本、義氣為先”當作基本思想,就像我們看《無間道》中的黑幫,義字當先,通過“義”把各種類型的人聯繫在一起。

袍哥會要求會眾對組織保持絕對的忠心和依賴,並且提倡桃園結義這樣的兄弟道,關二哥是袍哥會信奉的人物,他們強調義氣結合、豪俠仗義、團結互助、平等對待等口號。實際上你要是不理解的話,多看看香港的黑幫片,以這個為參照物瞭解,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了。

袍哥會在民國時期的歷史作用

袍哥是一個牽涉面及廣的社會組織,是近代史上一個十分重要且複雜的幫會組織。

革命活動從來都跟幫會存在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比如孫中山曾經加入過洪門,而蔣介石跟青幫的黃金榮也有一定的關聯,但是過往的時候我們比較關心洪門和青幫,對袍哥會了解的並不多。

實際上在晚清的時候,袍哥會已經發展的極為龐大,因為袍哥中很多都是下層人士,和洪門、青幫還有著一些差別,在武昌起義前四川發生保路運動,實際上就有袍哥會的影子,而在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鑑於袍哥在四川的影響力,因此積極吸收袍哥成員加入革命組織,依靠袍哥開戰武裝鬥爭。

正是因為袍哥在辛亥革命運動中的作用,因此對袍哥採取縱容的政策,造成袍哥擾亂社會秩序,一度遭到政府的打壓,但是考慮到袍哥的影響,在四川軍閥混戰期間,袍哥依然成為大大小小軍閥拉攏的對象,比如熊克武、劉湘、楊森、潘文華、鄧錫侯等在爭奪地盤的過程中都利用過袍哥隊伍。

在抗戰中,袍哥也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因為四川有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男性加入袍哥組織,所以在川軍出川抗日,徵用壯丁中都有袍哥的影子,因此,可以說袍哥在抗日戰爭中做了很多貢獻,包括很多時候就連國民政府都要請求袍哥來幫忙,據相關部門1949年統計,袍哥有一千七百萬人,可見其影響。

當然了,袍哥說到底還是一個民間幫會組織,由於隊伍沒有硬性的紀律和規章制度,所以很多群眾都是迫不得已加入到袍哥隊伍中以求自保,實際上只能在特殊歷史時期起到一定的作用,到解放後,袍哥遭到了極大的打壓。


史論縱橫


四川的袍哥其實是明末清初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天地會的一支,又叫哥老會。袍哥有自己的一套手勢和暗語,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這是每一個袍哥都非常熟悉的。當然了,由於這些人在社會上有些地位,因此,袍哥實際上在四川的社會結構中扮演著社會中堅力量的角色。



四川袍哥在清朝末年又重新形成了會黨,是革命黨的一大依靠力量。清末瀘州的袍哥頭目佘英,就曾在日本拜見了同盟會總理孫中山,並且回到川南發動了一次起義,雖然起義失敗了,但這是四川袍哥的第一次大規模反清運動,佘英後來被追認為國民革命軍中將。

由於有著這樣的一些特殊緣由,因此,辛亥革命之後的袍哥迎來了一個好時代。民國時期的袍哥終於不再是清朝時期的黑社會,地下會黨性質。袍哥可以公開建立堂口,招募自己的會員。辛亥革命之後的四川軍閥尹昌衡就曾在成都公開建立過袍哥堂口,自己做袍哥的龍頭大爺。



當然,袍哥也分為兩種,一種叫清水袍哥,一種叫渾水袍哥。清水袍哥一般只做碼頭上的生意,即是給商船開紅票,保證商船在自己這一段水路上的安全。甚至清水袍哥還做一些扶危助困的好事。渾水袍哥除了自己碼頭上的事情外,也幹一些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事情,甚至還自己做走私生意。

清水袍哥與渾水袍哥之間過去是老死不相往來的,見了面也容易發生事端。但是,大家都在同一個地方混飯吃,界限與規矩還是亮明的,同樣是拜關二爺,因此,大家不會太過意不去。



另外,在四川民間,袍哥的勢力非常大,嗨袍哥在四川甚至是一種有本事的象徵。至少在民國期間,跟著袍哥混,不會受欺負。


傅斯鴻


我也分享一個,,小時候鄰居大爺(07年去世了)每次給他倒茶都會用食指和中指彎曲敲三下桌面。有一天我我好奇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這是袍哥禮儀,兩手指彎曲好比膝蓋彎曲磕頭。表示感謝。還教我了好多袍哥禮儀,比如別人給你點菸,要用手蓋上,點燃後要點點三下給你點菸人的手,所謂“借火”等等,,後來才知道他原來是一個總舵把子,“哥老倌”。他身上有種別人沒有的氣質,總感覺言談舉止和別人不一樣。這是我對袍哥的映像。。


風雨消歇


“袍哥”是四川方言,就是哥老會在四川的別稱,早時稱漢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稱江湖會、孝義會。其他還有袍兒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會上比較流行的稱呼。


袍哥組織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為一股巨大的社會潛勢力。四川袍哥相當普遍地存在於四川社會各階層,無論城市或鄉村,各行各業,均為袍哥所滲透。據有關部門1949年的統計,全川人口中有袍哥身份者在70%以上,四川袍哥組織勢力之大,人數之多,在當時中國會黨中是少有的。

四川的土匪幾乎都參加了袍哥組織,但是參加了袍哥組織的人並不都是土匪,因為袍哥分“清水”和“渾水”,“渾水”袍哥才是職業土匪,“清水”袍哥則一般不幹違法亂紀的事。

袍哥會組織的名稱各地不一,初期通稱為“公”或“堂”。民國初年《臨時約法》訂有“結社自由”,遂改成為“社”或“公社”。其辦公處所,俗稱“碼頭”。

四川哥老會分五個堂口,即仁、義、禮、智、信。堂口有班輩之分。四川俗話說:“仁字號旗士庶紳商,義字號旗買賣客商,禮字號旗耍刀弄槍。”可見各字號之間,成員的來源、職業和所屬階層有所區別。

袍哥會各個字號之間互爭高下,以致同一地區的袍哥組織常見內鬥。有時,同一地區、不同堂口的有聲望的領頭人會聯合起來,組成大聯合形式的“會口”,又稱“合會”,用以互相聯繫,協調行動,調處糾紛。

四川袍哥會接收新成員加入稱為“開香堂”。申請加入袍哥組織的人,必須要有“引,保,承,恩”四大拜兄認可的手續,才能舉行“開香堂”的儀式。

參加人必須是“身家清白,己事明瞭”,“沒有夾灰卷口”即三代人沒有紅疤黑跡,沒有做任何壞事,為清廷做事的人不得加入。

開香堂是袍哥會的重要儀式,由全公口執事大哥拈香拜把。新入會者向五排以上的拜兄一一行叩拜禮表示謝恩,然後由“恩”字號拜兄賞賜排座。在排位方面,一般新進人員均稱“么大”。

通常,有權有勢有地位的人可破格一步登上大爺或三爺排位。這種情況叫“上山插柳”。入會後,“么大”還要照例給四大拜兄送禮酬謝,同時向公口繳納入會金,再通告本碼頭各公口,經過“仁義禮智信”各堂口人的認可後,這樣才是真正的袍哥成員。

袍哥會的幫派文化及暗語

袍哥會的核心價值觀是“尚義”,其最重要的幫規和章程一般認為沿用了天地會的《金臺山實錄》和《海底》。其對外聯絡的方式有茶陣、口令、隱語(江湖話)、手勢、蘭譜、拜貼等。

袍哥會的主要成員是無業遊民和下層民眾,它只有代表他們的利益和要求,才能出現眾望所歸。

袍哥以封建倫理作為自己的倫理觀,律己律人即以“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以“仁、義、禮、智、信”為群體信條,要求會眾對組織保持絕對的忠信和依賴,對大爺的絕對服從。

袍哥價值觀的實質就是以人身依附形成團伙,把桃園結義作為相互關係的楷模,把關公奉為崇高行為的典範,把江湖義氣作為行為準則。它要求會眾對同胞的困難有無條件援助的義務,同時也有接受援助的權利。

另外,為了標榜“義”,袍哥內部存在著“認盜不認偷”的觀念,即允許搶劫攔道之類的行為,卻不允許偷雞摸狗的行為,對盜匪和竊賊持不同的態度。

四川袍哥文化離不開茶館,作為公共空間的茶館成為袍哥的活動中心,他們在那裡聯絡、聚集和開會,成為袍哥社會網絡的一個重要部分。袍哥們利用茶館進行各種活動,推動了茶館文化的發展,各袍哥碼頭的辦事場所就設在茶館內,有些茶館本身就是袍哥所開。

袍哥大爺們在茶館內處理這些民事糾紛,川西人叫“判公道”,川東人叫“付茶錢”。以上這些對當代四川甚至西南地區的民俗文化、民眾性格、商業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今天的四川方言裡面常用的一句口頭禪是:“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用於朋友兄弟間,意思就是很耿直,說話算話。


食舊堂


袍哥是指清朝中後期活躍在四川一帶的秘密結社,這種秘密結社又稱哥老會。辛亥革命最早發源於四川,袍哥組織大多參加了反清鬥爭。在同盟會的聯絡策動下,一些著名的袍哥舵把子組織了東西南北中各路保路同志軍。根據範紹增的回憶,“袍哥組織遍及城鄉各個角落,到處可以打擊清軍。特別是袍哥兄弟夥中的農民,平時都撒在田間,從事耕種,一遇清軍,即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漫山遍野的同清軍展開戰鬥,聲勢極為驚人。”因此,後人評價說:“四川之獨立,哥老與有力焉。”

四川獨立後,尹昌衡對了對抗清政府,決定利用袍哥組織來支撐自己的政權。他在成都公開成立“大漢公”總公口,自任總舵把子,軍政府各部也都組織公口。陸軍部有“大陸公”,參謀部有“大參公”,連城內各街、各警署都打出了公口招牌。還通令各縣袍哥舵把子率領兄弟夥到成都點驗。在這種形勢下,袍哥的人數迅速增長,袍哥組織如雨後春筍遍及各地,袍哥人數達到了數十萬。

(辛亥革命中的保路同志軍)

尹昌衡後來誘殺趙爾豐,成立了軍政府,穩定了四川局勢。革命有功的袍哥組織此時卻成了不穩定因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尹昌衡宴請一批重要的舵把子,打出了“功成不受賞,長揖歸田廬”的口號,收編了一部分進入軍隊,其餘的大部則讓他們自行解散,算是近代版的杯酒釋兵權吧。

但沒多久,康藏叛亂,尹昌衡率軍西征。叛亂平定後,尹昌衡被袁世凱騙到北京軟禁。那些還沒來得及解散的袍哥組織從此失去了制約。有的跟地方官府勾結,走私販毒,橫行鄉里,成為一方豪強。有的盤踞偏僻地區,淪為土匪,稱霸一方。進入軍閥割據時代後,袍哥組織也以各種方式活躍在四川。

一、淪為土匪或直接被軍閥收編

袍哥隊伍比一般幫會組織更加嚴密,既是兄弟關係,又有上下關係;既有袍哥的家法,又有軍隊的軍法,難以拆開打散。當時四川比較大的軍閥如熊克武、劉湘、楊森、潘文華、劉存厚、鄧錫侯等都收編過袍哥隊伍。劉湘曾在綿陽、廣漢一帶收編喬得壽的袍哥匪幫,編為獨立旅。其他被收編的有:陳蘭亭、鄧國章、範紹增等等。餘際唐所部四個團全部是袍哥隊伍。劉文輝的二十四軍,許多團長營長都是袍哥。

(傻兒司令)

二、成為軍閥的保鏢和負責地方治安

一些實力強大的袍哥雖然沒有被軍閥直接收編,卻提供了一種保鏢服務。劉文輝和鄧錫侯下面負責保衛的人員,全部是袍哥。這些袍哥往往以副官的面目出現,暗中負責安全事宜,並不參與軍事行動。除此之外,整個四川的地方治安,幾乎全是被袍哥組織包攬。一些機構,從頭目到成員全部是袍哥。甚至有的直接被某一個堂口壟斷,比如成都警備司令部鄉村情報所,主任就是袍哥組織華成社的舵把子,其成員全部是華成社袍哥,外人或其他堂口根本無法染指。

三、軍閥統治社會的工具

劉文輝授意其五哥劉文彩當上了“敘榮樂”總舵把子,利用幫規和紀律,控制著10萬兄弟夥。劉文彩還與各地各縣的袍哥舵把子三百餘人換帖,擴大影響力。劉文輝後來敗給劉湘,退居西康。為了殺回成都,他指使劉文彩在西康組織袍哥,成立敘榮樂雅安總社,約請川西各地袍哥舵把子到雅安與劉文輝見面,幫助劉文輝在袍哥土匪中拉隊伍,擴大勢力。

四、成為軍閥的打手

四川易幟後,軍閥們表面上服從蔣介石,暗地裡一直在抵抗。軍統曾經派一個稅警團進駐雅安,想監視二十四軍。劉文輝不能公然拒絕,暗中指使袍哥半路攔截,最終稅警團未能進入雅安。後來蔣介石也開始拉攏袍哥,讓孔祥熙出錢資助大的袍哥組織,扶植他們組織“漢華公”。後來的校場口事件,就是袍哥一手操辦的。

總體來說,民國時期的袍哥是軍閥統治的社會支柱,跟土匪和軍閥融為一體,難分彼此。但是在組織層面保留著自身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開香堂、執行幫規儀式方面。而袍哥組織內部講義氣,共患難,使得組織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迷蝶夢文史社


袍哥又稱哥老會,是清末民初的一個民間組織,大約起源於清道光年間。袍哥的含義主流說法是起源於關羽曹營留袍的故事,這使得這個組織隱然以反清復明為宗旨,於是到了晚清,很多袍哥加入革命黨,為推翻滿清出了大力。比如清末的袍哥大佬佘英,就為革命英勇就義。

佘英字竟成,四川瀘縣(今瀘州)人,家庭貧寒,以出賣苦力為生,後加入袍哥會,他講義氣,有才略被推舉為舵把(大頭領)。

1906年,佘英在同盟會會員黃復生引薦下,東渡日本拜見孫中山,從而加入同盟會,成為一名革命黨人。回國後佘英與四川籍革命黨人熊克武多次策劃起義,均告失敗。

1909年,在一次起義失敗後,佘英為掩護熊克武突圍而被捕,英勇就義。

綜上,我們看到袍哥在反清起義中的巨大貢獻,然而等民國成立後,在下九流社會沾染的惡習使他們很難適應身份的轉變,比如陝西袍哥張雲山的遭遇。

張雲山,陝西西安人,行伍出身加入哥老會成為一名袍哥,由於有軍方背景,他在哥老會中備受擁戴,手下有數千袍哥,1911年十月,陝西革命黨人發動武裝起義,成立秦隴復漢軍,張雲山任統制(師長),後來北洋勢力侵入陝西,張雲山成為北洋陸建章部下,張雲山對其溜鬚拍馬並拜陸建章為乾爹,卻被心狠手黑的陸建章將錢財擄掠一空,悔恨交加的張雲山一病不起,含恨離世。


林屋公子


袍哥其實和舊上海的青紅幫一樣是一種民間秘密結社的幫會團體。事實上武俠小說和影視劇中出現過的很多幫派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丐幫、明教、少林寺、漕幫、鹽幫等等均是如此。大約在明末清初江湖上出現了一個被後來譽為華人第一幫的洪門天地會,因為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的緣故這可能也應該是我們較為熟悉的一個幫會組織,事實上這一幫會組織至今在海外仍然存在。然而關於洪門天地會創自何時、何人、何地有十多種不同說法,甚至因此催生了一門專門研究洪門天地會的學問——“洪學”。關於洪門的早期歷史至今史學界仍是眾所紛紜莫衷一是,而且這與本問題的關係也不大,不過四川袍哥同洪門天地會確有一定淵源。

明崇禎四年(1631)出生在廣東潮州澄海的胡德帝因見清軍入關後大肆屠戮無辜百姓而加入鄭成功旗下參與反清復明,被後世奉為少林五祖、洪門前五祖之一。胡德帝在清軍的打擊之下曾一度進入西南雲貴川地區活動,後來洪門在四川及雲貴一帶的分支就逐漸演化成為袍哥這一群體。關於袍哥這一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取自《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與子同袍之義;一說袍與胞諧音,表示幫內弟兄有如同胞之哥弟。其實兩種說法大同小異。

由於袍哥本身出自反清復明的洪門天地會,因此具有強烈的反清意識:咸豐年間當太平天國運動正如火如荼之時四川爆發了歷時6年的李永和、藍朝鼎、李藍農民起義,這次起義的主要力量就是四川袍哥。光緒十二年(1886)今重慶大足縣(當時隸屬四川省)爆發了以袍哥為主力的大足教案。事實上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後袍哥既不是單純反清復明除暴安良的英雄俠客,也並非如當時的清政府抹黑的殺人放火的流氓惡棍,如果非要給袍哥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其實就是在官方的行政管理缺失的狀態下民眾為了討生活而自發成立的基層自治組織,他們既不單純做好事,也不單純做壞事,一切都是為了討生活而已。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後袍哥也逐漸演變為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所謂清水袍哥主要是由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號召力的鄉紳賢達掌控,成員大多數有正當的職業;渾水袍哥或多或少涉及打家劫舍的營生。

袍哥首領稱為“舵把子”,副首領稱“三爺”,之所以沒人稱二爺是因為”二爺“這一稱呼是專門用來稱呼關二爺,因此普通人不能身居其位。袍哥組織的內部排行分五個等級:舵把子又名頭排。副首領三爺稱三排,三爺在幫內主管錢糧營生。在袍哥之中並無四爺、四哥的說法,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楊四郎乃是楊門叛徒,所以在三爺之下的是五哥,又稱五排,主管執法。五哥之下的六排是負責巡風探事的小頭領。六排之後並無七、八、九排,而是統稱老麼的十排。老麼又可進一步細分為鳳尾老麼、執法老麼、跑腿老立——所謂鳳尾老麼多是有家資的年輕後生,可“一步登天海大哥”。執法老麼多為流氓凶神,負責制裁叛徒。跑腿老麼主要是四處跑腿打雜,一般由新人充任。

袍哥內部制定有一套規則機制如不孝父母罪、不敬長上罪、毆打親屬罪、調戲婦女罪等等,犯了以後要受到“剽刀”、“碰釘”、“三刀六個眼”、“自己挖坑自埋”、“掛黑牌”、“連根拔”和“降級”等懲處。農曆五月十三據說是關二爺單刀赴會的日子,這天大小碼頭、公口都要隆重舉辦盛會,張燈結綵,大排香案,歡宴會眾,廣納賓朋。除單刀會外,正月要辦“春臺酒”,臘月要辦“團年會”,還有不定期的“迎賓會”。會期也是解決仇怨糾紛的時候。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重慶被開闢成為通商口岸,一時間三教九流紛紛匯聚重慶,這一時期重慶的袍哥組織迅速發展壯大。重慶的五堂袍哥一共有三百多道公口,分散在各個街道,一般都是開設的茶館。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在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策劃下爆發了“保路運動”,這時四川袍哥也廣泛加入到保路運動之中,到1911年時四川的袍哥組織已深入各州、府、縣的城鎮鄉村,到處都在“開山、立堂”,當時民間流行兩句口語:“明末無白丁,清末無倥子”(未參加袍哥組織的人叫倥子)。

進入民國時代後中國出現了軍閥混戰的現象,而四川幾乎成為了當時全國最混亂的地方:從1912年“省門之亂”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四川地區“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一時間四川湧現出楊森、鄧錫侯、田頌堯、劉湘、劉文輝、劉成勳、賴心輝、劉存厚等幾個軍閥巨頭。各路軍閥紛紛利用袍哥的力量增強自身勢力,電視劇《傻兒師長》中樊鵬舉的原型範紹增就是在這一時期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嶄露頭角。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已升任第88軍軍長的範紹增率川軍12000人出川抗日,這支川軍團中同樣不乏袍哥人士。

由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一時間重慶的袍哥組織更加發展壯大並逐漸與從江浙一帶前來的青幫、洪幫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時袍哥的營生逐漸集中在以下領域:為人排憂解難並收取一定的報酬;包攬訴訟,鑽營門路,賄賂說情等等;買賣煙土、嗎啡等違禁品;開設賭場;開設旅館、飯店。1949年12月袍哥出身的範紹增在重慶率部起義,他的好友陳蘭亭也選擇率部起義。

解放後清水袍哥大多接受新中國的改造融入到人民群眾之中,而渾水袍哥要麼逃往臺灣,要麼在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支持下佔山為王負隅頑抗,最終被人民解放軍消滅。儘管袍哥組織在四川已然消亡,卻不能說對今天的四川已完全沒影響了,事實上如今四川方言中的"散眼子"(散漫無組織)、"臊皮"(傷面子)、"天棒"(無法無天的人)、"打平夥"(共同分攤伙食錢)、"落教"(按規矩辦事)、"紮起"(大力相助或袒護)、"吃欺頭"(撿便宜)等詞彙最初就是起源於袍哥的隱語行話。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當時的幫會組織,在全國而言,浙江一帶的叫做“清幫”,湖廣的叫做“洪幫”,川滇黔叫做“袍哥”,袍哥是四川地區的土話,俗名叫做“嗨皮”,一般都稱之為哥老會,名稱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實質上都是一樣的。

據說袍哥最初稱為“洪門”,取的就是領袖朱洪武的這個洪字,以洪英為始祖,在經過了清政府殘酷鎮壓之後,為了更好地隱蔽自己,於是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意思,改名為“袍哥”。

哥老會按照性質又分為清水袍哥渾水袍哥

清水袍哥一般由學界、政界或者是社會賢達所掌控,成員大多數有正當的職業,沒有過搶劫殺人等重大犯罪行為,經過別人的引進就可以參加;而渾水袍哥,則由團派、團閥掌握,純粹的渾水袍哥,基本上就是土匪,過去可能反清復明,後來就打家劫舍,民國時期的渾水袍哥,招安的時候是官,反水的時候是匪,一般的袍哥對他們都是敬而遠之的。

民國成立之後,四川的袍哥發展的很快,重慶袍哥的發展當然更快,此時以仁字和義字兩個堂口的發展為最快。重慶的五堂袍哥,一共有三百多道公口,分散在各個街道,一般都是開設的茶館。

【茶館袍哥】

當時四川連年混戰,軍閥割據,各地的軍閥紛紛在自己的防區內擴充軍隊,只好藉助袍哥關係擴充兵力,這一時期,不少袍哥充實了川軍部隊,重慶袍哥碼頭,則對軍閥部隊,不管是川、滇、黔還是北洋,都採取了逢迎的態度,大掙其錢。其中以袍哥大爺

唐紹武為代表,他和軍閥勾結,做過不少軍火生意。

袍哥招安成軍,也是四川特色,袍哥軍人的典型特點就是經常倒戈,反覆無常。

如著名袍哥樊傻兒的原型範紹增,少年時期就曾經參加了禮字袍哥,在綠林之中拖棚子,這個人外表憨厚老實,廣交朋友,在江湖中很吃得開,後來到了上海,竟還能組織“益社”,與清幫、洪門平起平坐,後來又在西南解放前起義投誠我黨,得以善終,可見手段之高。

範紹增的好友陳蘭亭,小時候因為讀書不行加入義字袍哥,此人的手段也很高,善於結交朋友,和範紹增一樣,屬於招安成軍的典型,他很講江湖義氣,照顧袍哥中的窮朋友,從來不吝嗇,最後也起義投誠。

當時重慶因為袍哥組織大大發展,成員非常複雜,出現了一大批職業袍哥和半職業袍哥。顧名思義,職業袍哥就是專門搞袍哥活動的,半職業袍哥則是有別的職業的,而這個職業是不太見得光的,必須要靠袍哥幫襯。而普通的袍哥他的職業一般都是合法的。比如當時的職業袍哥,仁字的大爺田得勝、義字的大爺馮什竹等,就是職業光棍大爺。

【陳蘭亭】

職業袍哥的職業,一是發展袍哥的組織,二是為人排憂解難,並且收取一定的報酬——有矛盾就鬧大,沒有矛盾就製造矛盾,尤其當矛盾雙方是有錢人的時候更加如此,以求取錢財;三是包攬訴訟,鑽營門路,賄賂說情等等,四是買賣煙土、嗎啡等違禁品;五是開設賭場,麻將、單雙、聚賭抽頭等等騙人錢財。

半職業的袍哥就開旅館,開飯店。比如上文所說的仁字大爺唐紹武,義字大爺李祝三等等,都是開飯店旅館的,他們的背後有陳蘭亭等人的支持這些飯店旅館都是袍哥軍人們的高級俱樂部,吃喝嫖賭抽,無所不為。

到了抗戰初期,重慶地區袍哥、清幫、洪幫三足鼎立的態勢,並且出現了婦女的袍哥公口,基本上都是仁字和義字袍哥的家屬,由仁字袍哥三爺李炳雲的老婆李三娘擔任執事大姐,人數還挺多的。

另外軍統特務他也以動員委員會的名義領導控制部分袍哥,還直接成立袍哥公口公開活動,如正誠社、警察局的三兇八惡成立的融志社等等,解放後這些人除了部分逃走去了臺灣之外,其餘的大多被人民政府鎮壓了。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重慶的禮字和義字成立了總社,總社成立之後,勢力大增,黨人作惡也就更多了,他們炮製了著名的“滄白堂事件”、“較場口事件”(中統特務劉野樵勾結義字總社毆打李公樸、郭沫若、馬寅初等)、“奪佔總工會事件”、“搗毀新華日報社事件”等等,後來劉野樵也被人民政府鎮壓。

四川解放之後,袍哥組織土崩瓦解,成為了歷史。


潯陽鹹魚


用現在的話來說,袍哥就是商會+行業工會+黑社會+土匪+革命黨的總稱,說袍哥滲透到四川各個角落一點都不為過。家家參與,戶戶皆有才是真實的寫照。四川軍閥內戰,找一塊荒地或山頭像打群架一樣開幹,勝者接管對方的地盤,但是必須在農閒或秋收後互懟。戰場上炮火連天,戰場旁開盤設賭像趕集,老百姓把雞鴨魚肉買給兵大爺,兵大爺吃飽喝足後上場拼命,老百姓根據自己的眼力去賭那個軍閥贏,是不是很詼諧,這就是袍哥統治下的四川。因為雙方軍閥都是拜八子兄弟,像蔡鄂這種外來戶沒多久就被趕出四川了,四川袍哥大爺不鳥你,滇軍被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趕回了雲南,讓子彈飛裡的黃四朗就是一個普通坐堂袍哥。其實袍哥最早就是老百姓抱團取暖,有些人有點文化幫老百姓去繳糧納稅,不被地主稅吏矇騙,又有點痞子英雄味道,為了把自己與老百姓區分開來,喜歡長袍束腰(方便隨時打架鬥狠)所以有了袍哥一說,袍哥從來沒有抗把子,劉文彩都不敢說自己是袍哥的龍頭大哥。


且行且珍惜147957670


為什麼叫做袍哥?

袍哥是四川哥老會的別稱,早期的時候是一個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後來演變成了互助互救的民間組織。袍哥和青幫、洪門同為民國時期四大民間幫會組織。

至於為什麼會叫做袍哥,目前有四種解釋:

1.出自《詩經》

《詩經》中有句話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袍哥”的意思就是入會以後大家都是兄弟,有飯一起吃,有衣服一起穿。這是目前大家認可比較多的解釋。

2.出自《三國演義》

我們知道關羽在民間地位極高。《三國演義》中武聖關羽被迫降曹以後,曹操賞賜給他一件錦袍。關羽把這些新袍穿在裡面,舊袍子穿在外面。曹操表示不理解,於是問關羽原因。關羽說新袍是曹丞相賜的,舊袍子是大哥劉備給的,不敢忘記大哥劉備的恩情。因此,用“袍哥”來作為幫會的名稱,表示“兄弟情深,忠義兩全”。

3.出自諧音

“袍”和“胞”諧音,表示同胞之兄弟。《漢留史》記載:

“異姓如同胞,見面稱哥弟,取“胞”、“袍”諧音之義”。

當然,也有少數人認為“袍”是同“保”聯繫起來,意思是保衛一方安寧。


4.出自服裝

漢人的漢服便是“袍”,四川以漢服為組織之名,意思就是入“袍”則為兄弟。目的在於以“袍”激勵大家不忘記漢江山,同時也是為了轉移清朝的注意力。


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道光年間的時候,郭永泰在四川永寧創立了“藎忠山”,會員達到了四千餘人。之後迅速發展,一共有12個大的袍哥組織。等到了咸豐、同治年間的時候,袍哥已經在全國普遍存在了。其中,曾國藩的湘軍和左宗棠的楚軍更多。

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以後,很多將士沒有了安置之處,加上戰爭的破壞,使得很多人無法生存而加入了袍哥。由於袍哥勢力的增加,常常會有反抗清政府和洋人的行動發生。比如“李永和、藍朝鼎起義、九龍山事件,餘棟臣教案”等等。


此時,四川袍哥會已經發展壯大了,清政府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即使鎮壓也無法根除這些民間組織。特別是到了辛亥革命的時候,四川大部分的男性都加入了袍哥,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


參加袍哥的人員十分複雜。從人員組成上來說,早期的袍哥大部分是中下層人員。據記載袍哥有“僧、道、隸、卒、驚、培、飄、猜、風、火、爵、耀、戲、解、幻、聽”等人。很多中下層的袍哥,比如“飄、 猜、風、火、爵、耀”,他們就是以各種手段騙人錢財,甚至害人性命。

原因很簡單,因為袍哥成立的目的和天地會一樣,都是為了“反清復明”。當時上層社會人士為了自己的利益,大部分都擁護清廷的統治。因此,這些上層社會人士自然和像袍哥這樣的組織勢不兩立。袍哥也自然不可能把上層人士作為發展對象。


等到了民國的時候,由於民國政府統治無力,袍哥的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招收社會各界人士,加入的標準也隨著降低。三教九流中下九流的人有資格加入,而上層社會中的官員、鄉紳、鉅商也都能夠入會。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在這複雜的社會中生存和維護自己的利益。

不過不同階級、不同行當的人加入的堂口是不同的。比如軍政委員、地主鄉紳只能入“仁”字堂口,“下九流”只能入“信”字堂口。因為通常情況下,仁、義兩個字輩的堂口都是一些非權即貴的人物,智、信兩個字輩的堂口多是社會下層人士,社會地位最低。


由於袍哥在當時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很多軍事將領如熊克武、劉湘、潘文華、陽頌堯、鄧錫侯等都加入了袍哥。他們利用袍哥的隊伍,增加勢力,爭奪地盤。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