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操能够做到“窃国而不留贼名”?

接受反驳


说曹操能够做到“窃国而不留贼名",这句乍看挺文言文的句子,散发弄舟到是头一次听说,翻了翻《三国志》、《后汉史》、《三国演义》等书,也没看到这句。百度一下吧,原来在电视剧《新三国》中出现过。是剧情里汉献帝秘密招见刘备,向刘备诉陈委曲的一句台词。



如果从小说演义角度讲,制造正反角矛盾冲突,刘备正角曹操反角,增加戏剧张力,无可厚非。况且自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问世六百余年来,曹操奸臣汉贼的帽子就一直重重的扣在头上。坊间街巷,谈之贬议;戏剧舞台,演之阴诈。

试问说起曹操,古时民间谁不知晓是个大反角。一切盖罗氏演义太入人心的原因。口口传诵,代代演传。旧时人们文化普及率低,一听茶楼讲书和村头秀才讲古,莫不以为正史。

实则呢,现代人知识量知天知地,知人知性,看过往云烟,越来越客观,越来越从人性、逻辑上去思维了。

近些年来,很多文章、视频作品为曹操鸣不平,肯定他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地位,披露《三国演义》笔墨有偏、虚构成分多多。更多的人读史,展开思维,也是愈来愈把《三国演义》推向只是一本文学小说的归类,而绝非史官记录类史籍。

客观的,从人性、性格角度思维,不再单纯的以好人、坏人标签化人物,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文学名著终是名著,无意推翻它。毕意它传达的是善仁、忠正的价值观。但有句话叫知世故而不世故,用于解读一些历史小说,是同为一个道理,演义小说可以照看,照读的津津有味,但书背后的东西又要有自个儿的见解。少一分执迷,多一份理清,方为正读。

真实的曹操窃国了吗?没有,至死他没有撵汉天子下台。

曹操不留贼名了呢?呵呵,他的贼名还要怎么不留,谁不知,戏剧脸谱上,他白粉底勾黑线,一出场就是坏蛋。

该提问说曹操窃国而不留贼名,爱侃古史的散发弄舟到是一看此题,怎么觉得反个了呢?如果有人说曹操未窃国而却留贼名,散发弄舟到是极为赞同。


曹操活的很累啊,怕别人说闲话,处处犹疑小心,救献帝于窘迫如乞儿之时,好房好饭供着,三个女儿都给了献帝,手下贪功禄,累累建议曹操侵权再大一些,曹操头疼婉拒,还自降了官职,退还了部分封邑,并亲笔写下了饱含深情心意的《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搜下原文,你会发现与你读的《三国演义》大相径庭。有人可能说是虚的,好吧,一个人如果能虚伪到底、虚伪到死,我想也是一件好事、功德吧。 曹操在他的《述志令》中说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译文: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曹操说的是心言吗?通读汉末乱世的同学应该明白,此真不是虚言。 鲁迅先生亦曾赞过曹操的坦率:“曹操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反过来说,汉献帝活的累吗?也很累,祖上的江山到他手里,支离破碎,不依仗曹操,自个儿可能更惨,依仗曹操,又怕汉业总是外人纵横把控。可是,当势时,汉献帝怕也是无奈,忧虑也是无助。别说真是曹操交权于汉庭,他掌控不了,就是他有心有能力卸了曹操权摄,谁又能当呢,天下只会怕更乱吧。所以逻辑上讲,天下诸雄乱起时,汉献帝阴谋夺回权政,此心应该不敢存多。什么衣带诏、心大不甘,盖是小说家之言。真有衣带诏,事发于后来曹操知晓,曹操真有那么心大,至死也没亏待献帝。他完全可以效董卓,另扶一个汉家宗亲。

再说说刘备,若真心扶汉室,曹操高接远迎于刘备,表刘备为皇戚,待若上上宾,那时的曹操,未灭袁绍、未饮长江,我相信还是一心想匡汉的,多多拉聚人才人力,让汉室光大。可刘备怎么做的,抽机会溜出了许都,另立山头,枭雄之志可见。真若一心向汉,受皇恩与曹操厚待也不低了,与曹操共好,共保献帝,督察曹操有不妥之言行,敦促效正就是了。二人联手,何愁汉不复兴呢?

造化弄人,一心想霸王图业的野心刘备,后世成了仁善复汉的贤君代表,一心想匡汉振兴的曹操,(至少前期是,后期各因素另论),成了历代令人唾弃的奸贼。 有人言: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诚不欺我。

若地下曹操有知,后世累为奸人,不知有悔否?早知世人如此看我铁定权贼,当初我瞎犹豫什么名节志向,黑了肠子算了,该夺权夺权,该手黑手黑,说不定,监修重书史籍,我是一代名主呢!哪那么多后世瞎比比。

那条文件规定的待破产的公司,我拼血泪打下的翻盘,非得还回挂名不出力的原老板!

文未,再次推荐喜好历史的同学,百度搜下曹操的《述志令》,无论从推心置腹,文学范文,都是一篇饱含真情的好文。 曹操有奸也好,有雄也罢,真的不要再带上《三国演义》这个有色眼镜再看了。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事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在东汉末年,任何一方军阀集团都优胜于官二代曹操的小股正在创业的集团公司,曹操以其超人的敏锐思维大胆的策略和智慧才能脱颖而出,逐渐收复汉室宽松政策造成中央政权被地方政权瓜分孤立的局势。

曹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未象以往谋权篡位者那样荒淫无道加剧天下百姓和国家再遭涂炭,大力整顿吏治,以礼而法,用人唯才不拘一格。屯田戍耕,军纪严明。户籍而法循,克勤减繁税,绅庶各有需,便原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变。民族调合,各安有命,对有害于中央政权的顽固军阀采取严厉打击手段,确保统一大业进程有力推进,实为千古奇才。唐王李世民评价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闽中曹阿小8748592


曹操的窃国应该指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迁都许。直至公元220年(汉献帝二十五年)薨于洛阳,曹操至死虽未代汉称帝,但他不向献帝让权,始终操纵着汉末政权,窃国多达二十五之久,为世之所罕见。



在这二十五年里,曹操极尽腾挪,极尽手段,不给世人留下窃国大盗的贼名,真可谓“窃国之贼臣,乱世之坏雄。”

一、对南阳张绣,结成儿女亲家,极尽拉拢。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首先进攻南阳张绣这个不甚强大、但却逼近许都的后顾之忧。在此讨伐中,曹操的一子一侄被杀,亲信骁将典韦战死,曹操本人亦中流失。

但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一月,当张绣率军投降曹操的时候,曹操盛情款待,任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二、对淮南称帝的袁术,联络群雄穷追猛打。



当献帝被曹操迎到许都后,袁术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在寿春称帝,成了众矢之的。曹操利用这一时机,任命吕布为左将军,而对江东的孙策任命为骑都尉,继承其父孙坚乌程侯爵,领会稽太守来等对付袁术。

在袁术众叛亲离之时,曹操便在九月宣布袁术的罪行,率军东征袁术。曹操在下邳击退袁术北上,逼死在寿春。

三、对逃亡的刘备,留而不杀,收买人心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遭到袁术的攻击,寄居徐州的吕布乘机袭取了刘备。刘备无处安身,至许都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谋臣程昱献计诛杀刘备。

曹操此时四处强敌,比刘备更危险的人还有,决定不杀刘备,一是显示自己的宽容,二是想利用刘备对付其他敌人。于是表奏刘备为振东将军,封宜亭侯,并增粮增兵,来对付骁勇的吕布。

四、对徐州的吕布,毫不留情,借刀杀之。



征讨吕布、平定徐州成了曹操的头等大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乘吕布刚背叛朝廷,众心不齐,发兵进攻。战斗持续了一年多,最后曹操决开沂水、泗水淹灌吕布于下邳。

终于在白门楼曹操生擒吕布,在吕布卑微救生时,曹操却巧妙的借刘备杀掉了不可一世的吕布。曹操还对吕布的旧部陈宫给予了很好的照顾,博取天下人心。

五、对强大的袁绍,兵戎相见,安抚绍妻。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个政治行动,就是借汉献帝名义,下诏据有青、冀、幽、并四州的袁绍,“不来勤师,擅自征伐”。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曹操、袁绍兵争于官渡。直至逼死袁绍。曹操平定冀州后,亲往袁绍墓地拜祭,痛哭不已,以金帛粮米厚赐绍妻刘氏。曹操还下令冀州遭兵僰,尽免一年租赋,收买人心,

六、对外族乌桓,千里征讨,布仁义之名

东汉末年,乌桓强盛起来,乘中原内乱,多次南下侵扰,杀掠官吏和百姓,夺取北方的土地。建安十二年,曹操决定北征乌桓。

曹操在白狼山遭遇乌桓,狭路相逢,勇者胜,曹操纵兵出击,使张辽为先锋,大败乌桓,斩杀蹋顿。曹操把被乌桓掠去的十多万百姓接回中原。

七、对名义上的汉献帝,给予物质的照顾

当汉献帝从关中逃回洛阳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群僚饿乏 ……或饥死墙壁间,活为兵士所杀。”情况如此狼狈。曹操将其进入许都,汉献帝生活得以安定,衣食无忧。

曹操奉汉献帝,不仅获得董昭、钟繇等汉室臣僚,还赢得了一大批士人的归心。虽先后杀了董贵人、伏皇后等,但还是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闲将西话:曹操就是这样采取儿娶女嫁,大搞姻亲的办法,如对付张绣,乃至以后对付西北的张鲁,与江东的孙吴势力也是如此。

还有拉拢个别势力,收买人心,借朝廷的名义封官拜将,如对袁绍、刘备、吕布、孙权等莫不如此。

还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不拘一格,招揽天下英才。

对汉献帝不让权,严密监视,以似乎忠于王室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

等等如此手段,即使四方有反叛朝廷的,但他们能有什么作为。曹操就是这样窃国而不留贼之名。


闲将西话


不是说曹操能做到“窃国而不留贼名”。而是事实上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时候,所有有实力的人都在想着篡汉而自立。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曹操算是一个最忠心汉室的人了。从董卓乱汉开始,所有的世家大族看到的都是改朝换代的机会。但曹操不同。曹操当时还是一个甘愿为汉室抛头颅洒热血的热血男儿。历史上第一个倡导天下人起兵讨伐董卓匡扶汉室的人就是曹操。甚至在整个东汉末年乱世时期。也只有曹操曾经立志匡扶汉室。除曹操之外再没有其他人。刘备被很多人认为是匡扶汉室的忠臣,但事实上呢?整个东汉末年历史时期,刘备没有为汉室做过任何一件事。也没有帮助汉献帝做过任何事情。

东汉末年别说世家大族野心勃勃了。就连汉室宗族的子弟一个个也都是野心家。就说同样是汉室宗亲的益州牧刘焉。汉灵帝时期刘焉看到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皇室衰微,但刘焉没想着帮助汉灵帝治理国家,而是想着请求汉灵帝分封他为益州牧,其目的就是躲避乱世以图后势。当时刘焉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所以刘焉才那么急不可耐的要求分封益州。刘焉占据益州之后,首先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之后又派张鲁出兵占据汉中之地。而占据了汉中的张鲁随即和刘焉翻脸。至此刘焉和张鲁决裂。

之后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益州的统治地位,而益州因此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在曹操号召下,天下诸侯起兵反董,而刘焉也收到了会盟的消息,但刘焉拒不出兵,反而开始更加严格封锁边境自守自保。之后中原大战,刘焉趁机收拢流民进入益州,初平二年,刘焉造作天子乘舆车具千余辆,想要称帝,结果被刘表告发,刘焉担心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也就息了称帝的想法。但刘焉依旧心存野心。

同样作为汉室宗亲镇守一方的刘表,他占据了最富庶的荆州。手下兵强马壮,钱粮充足。但刘表也是一个野心家,在历史上诸侯会盟讨董时期,刘表也没有参与其中。而且刘表根本也不管汉献帝是死是活,甚至在刘表看来他更希望汉献帝去死。没了皇帝,刘表的机会更大。他知道自己继位没可能,但是刘表也从没有熄灭争雄之心。诸侯会盟失败后,刘表为了讨好袁术曾经推荐袁术任南阳太守,其目的就是笼络住袁术,好让自己南下江东扩张领土。从历史上看,刘表的荆州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他还不如曹操呢。起码曹操曾为汉室抛头颅洒热血。虽然后来看到汉室没救了,也起了取而代之之心。但是起码曹操敢作敢当,和刘备等一干所谓汉室宗亲比起来,曹操简直就是一个正人君子。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窃钩者贼,窃国者贼,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田成子杀齐军而盗其国,庄子愤而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这其中的“钩”代指的是国家政权,而在实际生活中,何谓窃国贼,就是指历史上某些权势人物,在某个阶段乘机霸取国之重器,为己身谋取利益的人物。然而,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以客观,理性为好。

所谓曹操的“窃国者”身份值得商榷

曹操原本以小官举孝廉出身,在东汉末年连年的军阀奋战中,趁机而起,定东汉国都于许昌,从而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最多是封王了,并未窃国。

曹操的贡献

延续了两汉的遗风

曹操,至少表面还是奉汉家为正统,还是以汉家规章办事,曹操虽能力超他人,却不骄奢,表面还是奉汉室为正统,自己也就封了个魏王而已。至于为什么还要否定曹操?很多时候是受封建正统论影响,把偏居西南一隅的蜀汉视为正统,然而对比三国,力量最弱的还是蜀汉,无论手下将才,还是作为都大不如魏,吴。

保持了北方稳定

曹操虽历经多次战争,然而起码在他的统治区域,能做到法令贯通,黎民安居乐业,更是推行屯田制,对固疆安边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并且面对北方异族,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压或者停止征伐北边诸侯。

重用人才,为曹魏政权乃至后来的晋朝建立打下了基础

曹操大力提拔人才,更有曹操为见谋士而拖履的感人故事。众多的人才为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基础,也为曹魏建立,乃至后来的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打下了基础,司马氏虽然通过政治运作剪杀曹真消灭了曹氏余人,然而司马氏仍然启用曹魏政权旧臣,这不能不归功于当初曹氏打下的良好基础。

为什么不说曹操是“窃国大盗”?

曹操,刘协在流落民间的时候被曹操以天子之礼迎回许都,曹操虽然专权独断,不把刘协放在眼里面,但是对他还是非常厚道的。没有遇到曹操之前刘协只能四处流离,经常食不果腹,曹操将其尊奉为天子,虽然没有给他权力但是对于物质上面的需求基本都予以满足,并且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他也很恭敬。之后汉献帝发动了衣带诏事件,也并非出自对曹操的怨恨,而是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但是这触及了曹操的最根本权益,所以他才不能容忍。

曹操谋求封王的意图显然易见,虽然没有直接篡汉自立,但是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曹操获封魏王,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随即脱离大汉朝堂,在曹操开府建衙的魏王府拜官授爵。那曹操为何至死都只当了个魏王,而不是直接篡汉自立呢?是时机不成熟,还是威望不足?

要说时机不成熟纯属扯淡,曹丕在曹操死后继承了魏王的爵位,魏王曹丕就迫不及待的胁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还追封曹操为魏武帝。说威望不足也难以信服,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杰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可以说是冠绝东汉末年。唯一能够解开曹操一生不称帝的缘由还要归咎于曹操自己本身的意愿,那就是不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所率领的兵马都是自己招募的,占据的地盘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并非是汉室朝廷赏赐的,他只是借用汉献帝的名号而已,实在是谈不上窃国一说,汉献帝对于他也没有太多的恨意,甚至还娶了曹操的几个女儿,他们的关系也还不错。

总结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然而,曹操一生所做的贡献也不能抹杀,只能是说,现在信息发达时代,对于历史著名人物的评价不在是听信一面之词,所以才会没有留下太多骂名。


小南史


个人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的考量:

1、当时曹操称帝或者窃国的压力和风险很大。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随着曹操建功立业,野心越来越大,他杀了不少人,连汉献帝的皇后都被干掉了,还赔上了自己的心腹谋士荀彧,曹操被多次刺杀。要窃国,曹操可以多重防范,但是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曹操以平民阶层掌握政权,多次打击世家大族,矛盾已经激化,再窃国可能要出大事。

2、曹操从北方起兵欲统一天下后,战事连绵不断,后来为了争荆州,关羽阵亡,孙权派人把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英雄惜英雄,曹操大受刺激,再加上年老(60岁左右,在当时已经算高寿了),另外曹操就差最后一步就可以窃国了,无天子之命而有天子之实,他对称帝或者窃国的意向就没有那么大了。

3、为后代铺路。曹操从家乡起兵到统一北方,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人臣已经做到极致了。他想为后代留些功业,所以才要做周文王,把开国或窃国的事情交给儿子做。所谓好事不要做尽,道理就在于此。

最后插一句,曹操当时已经被人称为汉贼了,有空多看看《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

了,窃国就差最后一步的形式了。


像一阵风吹


这让我想起了庄子在《庄子·胠箧》中的一句话:“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意思是: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吗?

的确,自古的「窃国」者,哪一个承认他是「窃」来的呢?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因为「顺天应人」,不得已才逼后周少主退位,建立宋朝;

元朝是为了「吊民伐罪」,才灭了南宋;

明太祖高举「驱逐鞑虏」的民族大旗,来推翻异族统治,建立明朝。

同样的道理,曹操的理由也是这样啊:“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他们所做所为,不都是符合「圣人之道」吗?

所以,所谓的春秋大义,其实在诸侯,或者在当权者哪里,可解释的空间很大,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

另外,曹操在当时毕竟是做了有利于稳定国家,促进民生的功绩,当时也没称帝,所以名声不差。

曹操名声变差,主要还是因为曹丕窃了国吧。


小青御史台


窃财窃物,失之细行,为盗为贼;窃国窃政,关乎社稷,为王为侯。

东汉末年,黄巾乱起,张角以妖异之术愚民为变,启乱于外;常侍逞奸邪之能蒙蔽圣聪,伏祸于内。外患未消,内乱又起,董卓入朝,妄兴废立。王允诛奸,除恶过刻,遂遭反噬,李傕郭汜,豺狼肆性,汉祚几为殄灭。

天下凋敝,英雄乘势,曹操起于微未,散家财起义兵,兵之为义者,以扶汉室诛国贼为名,正名顺义,得聚人心。自古善欺者善饰,当是时曹操已粗具争雄班底,入卫汉室,得政治之先机,外招内抚,恩威并施,争伐略定中原,天下之地三分而据其二。政出一门,献帝虚有帝名,徒尊庙党之上;曹操进女为后,监之枕席之间。曹操代汉,水到渠成。

然曹操终一生而不为,何耶?为忠献帝年长而不归政,此非拟周公者之行,曹操善谋略通经史,文武兼具,汉中期王莽开篡禅文化之先河,刘秀中兴,王莽族灭,王莽未移汉祚之前为忠为孝,一朝背北大奸大恶,观曹操诗文引领魏晋,风骨至正无邪,胸中尚有忠孝羞耻之心。至死不为盖为此也!以心度心,天下有几人愿为他人做嫁衣,为子为嗣人之常情,操距代汉一步,传曹丕而为之,丕拟莽故事先封魏王,加九锡之礼,禅而三让,饰欺天下,篡禅文化更趋完善,曹魏遂立。

至晋代魏,司马氏毕三代之功,拟魏代汉模式,为后世篡弑之贼,效尤之榜样。曹操虽未有恶名于当世,亦不免招后世之污,忠奸善恶,民族风骨;人心向背,文化使然。

若曹操生于今时,当无忠奸之论矣!吾侪抚史问心,拟有曹操之能,得势乘时,是功成揖让?是取而代之?任贤用能,强弱相易;泽济民生,莫道忠奸。临碣石,观沧海,皆为斯风!


狼主1970


为何曹操能够做到“窃国而不留贼名”呢

野史及电视剧三国演义记载及解说是说曹操是贼,而正史记载曹操还是不错的 下面来说一下:

翻开三国故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在正史中,曹操和刘备评价都很好;但在《三国演义》等野史中,曹操成了窃国大盗,一代奸雄,相反刘备却是匡扶汉室,仁义无双!

套用现在的话,简单的说,即:曹操没节操,刘备有节操!然而,既然如此,为何这两人死后的墓碑上,却又显得截然相反呢?即:曹操墓碑忠于汉室,而刘备却是背叛汉室!

先来看看仁义无双的刘备墓!223年6月10日,经历了夷陵之战的打击之后,刘备一撅不起,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很快就去世了。在他死后,被安葬在了四川成都。需要注意的是,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所以,刘备的墓碑记载很明确,有这么几个大字,即:“汉昭烈陵”,又被称为惠陵!大家都知道,刘备一生的口号是“匡扶汉室”,但最后自己却称帝了,自己匡扶了自己?

关于惠陵,还有三点值得一提:(1)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了,史书记载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2)是三国时期唯一保存下来的帝陵,(3)如今看到的“汉昭烈皇帝之陵”,是清朝乾隆时期所刻!

再来看看窃国大盗的曹操墓!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这里有一点很关键,即:曹操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所以,曹操的墓碑是:“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而不是魏武帝之墓!

当时,曹操有没有能力称帝呢?显然有!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已经彻底的“挟天子”了!如果想要称帝,汉献帝估计立即会献出江山!即便内部有一些微弱的反对势力,对曹操而言,并不难摆平!

关于曹操墓,还有一个重点,即:由于曹操主张丧葬从简,反而给后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太简,所以后人找不到曹操墓,甚至就有了他“设七十二疑冢”的传说,以证明曹操奸诈!2009年,曹操墓被找到!

显然,至少从曹操和刘备的墓碑上,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理想和不同,即:刘备才是野心勃勃,曹操反而致力于匡扶汉室。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刘备是第一个称帝,229年孙权称帝!

当然,曹操年轻的时候,一心想要匡扶汉室,所以才有刺杀董卓、敢于收留汉献帝等行为。至于到死也没有称帝,或许也和他追求一个忠臣的好名声有关。但不管如何,在客观上却显示出了曹操的忠义!

最后,值得一提的有两点:(1)鲁迅评价“刘备之德近乎伪”,刘备情商很高,但却很虚假,(2)曹操的唯才是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行为,让很多寒门进入了官场,后来司马懿之所以造反成功,就是因为司马懿成了世家大族的代表!一直到隋唐的科举制度出台,中国都是由“门阀”控制,最典型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帝天陌


关于曹操“窃国而不留贼名”,此前我未曾见过听过,“窃国”字面上的意思是篡夺国家政权,改朝换代,从这方面上看,我并不认为曹操窃国了。

题主此意应是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为何没有留下骂名吧。其实有,刘备、孙权等诸侯及武将会称呼曹操为曹贼,但是天下百姓很少有认为曹操是贼的。

原因有三:

1、天下大乱,黄巾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已被黄巾军裹挟,曹操拜为骑都尉,领命与皇甫嵩一起平乱,过程中曹操所带领的军队并没有滥杀无辜,也没有同皇甫嵩那般坑杀手无寸铁的黄巾军(百姓)。

因战功被封为济南相,当时济南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任后大力整顿,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因此曹操算得上深得民心!

2、十八路诸侯讨董盟军涣散,曹操独自领军追击,后来董卓被王允等人使连环计所杀,汉献帝及百官在长安食不果腹,曹操迎汉献帝于许都,依旧给予汉献帝与百官尊荣俸禄,于情于理,与贼无关。至于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不排除曹操也有一统天下的决心,但也要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定,这件事在当时起到的效果是好的。

因为汉献帝性格软弱,大汉朝的老人老将很多都已经过世,百官皆是世家贪生怕死,乱世之中,儒学何以治天下,曹操有匡扶大汉之心,自然不可能任由那些腐儒指手画脚。所以我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是形势所逼!

3、百姓生活稳定,感激曹操还来不及呢!天下三分以后,刘备、孙权带头大肆铸钱,直百钱、直五百钱、大钱当千、大钱二千等,造成通货膨胀,五铢钱大量贬值,通过这种方式大肆盘剥治下百姓民脂民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呢!

相比之下,曹操治下长期屯田,又有刘烨做出的各种水利设施,百姓生活安稳,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曹操努力稳定治下各州县物价,在其他两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货币贬值的问题,大力提倡百姓以物易物,交换各种生活用品。万幸,三国交通不便,否则那些劣币大量流到曹操治下,遭殃的还是百姓!

综上所述,曹操未曾窃国,即使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未曾留下贼名,因为他是真心实意为了百姓谋生存,谋安稳,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曹操是三国之中最不惧恶名之人,也是最干实事之能臣枭雄!


以上为头条号“晴空莽莽”的回答,头条App搜索关注“晴空莽莽 ”与您分享更多文学、诗词、历史趣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