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雍正是大清王朝最勤奮的皇帝,他的兒子乾隆,名氣則更大。按理說,雍正把皇位傳給了乾隆,乾隆應該處處維護雍正才對,可是,雍正駕崩,乾隆繼位,而登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卻似乎一點也不給雍正留“面子”;那麼,乾隆是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的?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乾隆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第一件事,停止推行“追繳錢糧虧空”的新政。我們知道,雍正皇帝可稱得上是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當政時期,曾經推行過一系列的新政,“追繳錢糧虧空”就是其中之一。可是,這件事到了乾隆皇帝的手中,卻停止了,這當然不是已經完成了任務,而是在於要求得一個“仁愛寬厚”的美名。

第二件事,撤銷雍正“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聖旨。“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也是雍正皇帝當年不遺餘力所推行的新政之一,可這到了乾隆那裡,也同樣被否定了。乾隆頒佈上諭,恢復官紳不當差、不納糧,此舉徹底改變了雍正時期的基本國策,使得天下為之一顫。

乾隆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第三件事,為“八爺黨”平反。我們都聽說過“九子奪嫡”的故事,在雍正繼位的路上,“八爺黨”是他最大的障礙,而且當雍正登基之後,“八爺黨”又處處與雍正作對,於是,雍正逼死了胤禩等人,併發配了他們的兒孫與門人。後來乾隆繼位,恢復了胤禩等人兒孫們的貴族身份,也釋放了被囚禁的胤禵等人,如果用一句話來說,乾隆是在為“八爺黨”平反

乾隆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第四件事,重新啟用被雍正罷免的官吏。當年雍正在處理年羹堯、隆科多這兩個案件中,株連了不少的地方官吏,讓他們徹底失去了為官的機會,但乾隆上臺之後,卻重新啟用了他們,恢復了他們的仕途之路。

第五件事,否定雍正煉製金丹的做法。雍正十分信佛,而且還對煉製金丹很有興趣,比如,會煉丹的道士張太虛,就很受雍正的寵信,據說雍正之所以會在58歲的時候突然暴斃,就很有可能與長期服用金丹有關。所以,乾隆對煉丹之事深惡痛絕,他不但怒斥並趕走了張太虛等道人,而且還把當年雍正給他們的賞賜全部收了回來。

乾隆如何不給雍正留“面子”?看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總之,雍正當年的許多做法,等到了乾隆那裡,通通都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如此看起來,乾隆也太不給雍正留“面子”了。

歡迎關注歷史浮雲榜,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