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喪失了自己,走向了“虛無”,猶如迷途的羔羊在曠野裡悲鳴


現代人喪失了自己,走向了“虛無”,猶如迷途的羔羊在曠野裡悲鳴


雅斯貝爾斯(1883年—1969年),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以提出“軸心時代”的概念而聞名於世,認為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人類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猶太教的先知,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老子等等,他們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

雅斯貝斯的存在主義思想要點:生存無法下定義,也不是某種現成的東西。生存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非對象性。所以,生存不可能成為認識和知識的對象。那麼,我們如何領悟到生存呢?他認為,要藉助於一個特殊的方法,叫作“生存的澄明”。生存的澄明,不是去認識生存,而是去尋找生存的可能性。

雅斯貝爾斯與海德格爾的一樣,對現代人的普遍異化和境遇進行了理論反思。雅斯貝爾斯說,科學技術無疑顯示了人類控制自然能力的極大提高,但恰恰通過人類日益增長的對自然的控制,自然反過來也控制了人類,威脅著人類自由。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工業化生產,使人類走上全新的道路,但是,“把人類全部存在變質為技術完美機器中的一部分,整個地球變成一大工廠”。

現代人喪失了自己,走向了“虛無”,猶如迷途的羔羊在曠野裡悲鳴


科學的快速發展使人類產生了對科學的迷信,以為科學是人生的前提和動力。龐大的社會機構的組建、運轉完全遵循科學法則,有血有肉的人被吞噬了,變成了隨時可以調換的“零件人”。社會越發展,技術越進步,異己力量也就越強大,人遭受的奴役越多。現代人已喪失了自己,走向了“虛無”。

科學技術具有非人性,人在勞動中毫無樂趣可言,最終導致人性危機。科學人生觀在雅斯貝爾斯的筆下完全是一抹灰色,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猶如迷途的羔羊在曠野裡悲鳴。

怎麼辦?雅斯貝爾斯希望藉助“思”的努力超越科學技術帶來的問題,“進行哲學探尋就是去超越”,使人類變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強壯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