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冤枉的历史人物,比如陈世美,商纣王?

就是不猜


如果我说历史是一碗混沌汤,可能会遭到不少人的口诛笔伐。但胡适说过一句话: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会有人反对吗?

题主所举二例,一个来自民间的抹黑,一个来自商纣王的原下属和后儒者们的抹黑,于是历史就这么混沌下来。

再往上说,所谓的唐尧、虞舜的禅让,虞舜与大禹的禅让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吗?为什么有人说禅让的背后是一场血腥的谋杀?

说说正题吧。除了题主所说的两个著名人物外,这样的人物简直俯拾皆是:

冷血残暴的秦始皇嬴政,挟君子而令诸侯的奸雄曹操欺母霸妹的下作皇帝隋炀帝杨广,残害忠良十恶不赦的潘仁美,屈膝投降的卖国贼李鸿章……这些人都是叱咤风云的一代雄杰,都为中国的文明进步,至少为朝廷的长治久安做出过重大贡献。

且不说上述人物中的帝王系列,像潘仁美、李鸿章这样的朝廷肱骨大臣,他们怎么会想到后人们会黑他们到如此不堪境地?

杨令公原本不是大宋守将,归顺大宋后,在抗辽战争中立下功勋。小说家们要把杨家将写得如何忠君爱国,就得把他的对手写的如何心黑手毒,这个对手是谁呢?找来找去,找到了潘美。说唱家们一代代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反正是说唱,又不是“编史”,何况历史也是编的?于是历史原型就这样被民间艺术家们熬成了“一锅粥”。宣传爱国英雄是对的,但是拉一个无辜的人垫背,就真的冤枉了好人了。

如果把冤枉的范围再扩而大之到思想文化领域,那么,老子是被冤枉的思想文化界第一人。老子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生前从没想过要创立什么教派,根本想不到的是,他去世1500年后,被奉为道教教祖,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冤案。

但是,老子这样的“冤案”也只是中国本土教拉上一个中国文化名人而已,虽然老子没有宗教的思想,但作为老子的忠实追随者,东汉博士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们,也不算颠倒黑白,辱没了老祖先,只是敬奉他,给他披了件教祖的“道袍”而已。

要说历史上最大的被冤枉的人,还是商纣王。

商纣王是什么人?他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他姓子名受,号帝辛,“纣”是周武王弟兄推翻殷商之后,“封赐”的“谥号”。“纣”者何意?残义损善曰纣。可见,这是后人给“追封”的,他本人是不会这样起名的。

帝辛真的那么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吗?他真的制造了酒池肉林、创造了炮烙之刑吗?他的身死国灭真的是因为残暴无道终致众叛亲离的吗?怎么可能呢?

咱且不说荀况、司马迁这些大人物是怎么写的商纣王,我们只看一下周武王的《牧誓》,就是后来的战斗宣言“檄文”,就略知一二了。

不用翻阅史料,我们只说大致内容。文王列举了纣王的三条罪状:第一,荒废祭祀;第二,听信女人的话,原意是让母鸡打鸣;第三,不用亲族子弟而用外邦流民。就这三条。并没有什么暴虐啊、酷刑啊、信谗啊之类。

战争开始前,武王还要占卜问吉凶。他岳父姜子牙(需要说明的是姜子牙是另一个部族的首领,那个时候普通百姓,一个80岁的老渔民怎么可能一下子窜到军师的高位呢,这不太扯了吗)是一个不太守旧法的人,他告诉武王,现在帝辛的军队正在东部征讨,京城空虚,正是吉时,根本不用算。于是召集各部落进军朝歌,纣王羞而自焚于鹿台。

剩下的事就是编了,咋编?那时候巫风正盛,神鬼当家,于是借谶纬而饰非,以 “封建”而树威,以世袭而传世。到了春秋战国,孔子以周礼为依据删六经,到了汉代“独尊儒术”,于是历史就这么定格于周礼之上。

前有车后有辙,此后,历史就这么延续了下来。如此延续的历史,“冤枉”一词就成了帝王的常用工具。谁也不知道他百年之后,历史会怎么盖棺定论,即便盖棺定论,还有朝代的兴替,否定之否定,在历史上也是很正常的。


问道黄老


历史上有很多被冤枉的人,有些后来被平反,有些却一直被冤枉,后世所不齿;比如袁崇焕,当时被冤枉,但后来又被平反,那有那些人,在历史上是忠诚良将,但在后世一直被愿望呢?

1.潘美

潘美是北宋名将,河北人!潘美行伍出生,陈桥兵变时,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在电视剧《杨家将》中,潘仁美(原型潘美)害死了杨家杨继业和他的儿子,并处处和杨家做对,不顾国家大局,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

实际上,杨继业的其和潘美没有多大关系!据《宋书》记载,当时的潘美为主将,杨继业为副将,主要任务是掩护民众撤退内地,而监军王佐负有主要责任,而潘美顶多是个救援不力!

而潘美做了失败的替罪羊!在民间的形象越来越臭,一直做了千年的奸臣,实在是冤枉。

2.武大郎 潘金莲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原名武植,明朝 山东清河县人,考中进士,出任阳谷县令!而其妻子潘金莲,是知州千金,两人恩爱情深,育有四子!

武大郎不但不是身材短小,还是和气宇轩昂的七尺男儿,父母早亡,自幼苦读,最后考取功名,很有才华;而他的妻子潘金莲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在《水浒传》中,武大郎成了卖炊饼的五短三粗,而潘金莲成了谋害亲夫的恶毒淫妇!后来施耐庵的后人还为此写过道歉信!

3.李道宗

唐朝李氏宗室,封任城郡王,唐初时期,随李世明参加统一全国的战争,还参加了对吐蕃、对突厥、对薛延陀、对高丽的历次战争,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李道宗为人礼贤下士,喜欢读书,品德高尚,而且善于谋略,能身先士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

而在电视剧《薛仁贵传奇》中,将李道宗刻画成了一个奸佞小人,这其实是对历史人物的污蔑!唐初,名将如云,李道宗不被大多数人知道,但他确实是一代名将!

4.周瑜

一本三国演义,让很多人歪解了历史,三国演义的主调是捧刘贬曹,东吴是配角!周瑜的形象也被刻画成了气量狭小、恃才傲物,最后被诸葛亮气死,我自己小时候就听到很多人说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而历史上的周瑜,雅量高致,德才兼备,绝不是什么气量狭小之人,更没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那是罗贯中说的!周瑜才华横溢,懂音律,所谓曲有误周郎顾!

在苏东坡的诗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


小任谈史


历史人物的正史形象和民间形象,一般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完全相反。家喻户晓的大暴君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主,其并没有太多的黑料;宋朝的大将潘美,乃是一位战功赫赫,忠心报国的名将,但在民间传说中,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大奸大恶之徒。除了王侯将相之外,一些历史上的小人物,也会蒙受“不白之冤”。

很久之前,在中国文化中,会将好色之徒称为“登徒浪子”。登徒浪子,原型乃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登徒子,千百年来,他一直以一个好色浪荡猥琐之徒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然而,说他好色,是真的冤枉了他。

登徒子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目前还有待商榷。其人最早出现在楚国文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根据此赋的说法,宋玉生得俊俏,乃是一代美男子,迷倒楚国万千少女,于是登徒子告诉楚王,说宋玉此人利用自己的长相清秀,且内心好色,所以不应当让他随意出入后宫。于是楚王便将宋玉召来,询问他是否属实,宋玉立即化被动为主动,说自己并不好色,反而登徒子是好色之徒: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宋玉的意思是,他的家乡是楚国美人最多的地方,而他曾经邻居家的女儿,又是当地最美的女孩,这个女孩曾经倾心于他,爬上墙头偷窥了他三年,但他本人内心坚定,丝毫不为所动;而登徒子则不然,登徒子的妻子是个相貌丑陋,身上长疮而不讲卫生的女人,但登徒子却非常喜欢她,还和她生了五个孩子,登徒子连这样的女人都下得了手,可见他是多么饥渴,究竟是谁好色,一看便知。

楚王听了之后,认为宋玉说的很有道理,登徒子的好色之名,由此传开。

实际上,仔细品宋玉的话,不难看出他的理论纯属瞎说,毫无逻辑。家有丑妻却一点也不嫌弃,对妻子爱护有加,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男人的表现吗?再者,登徒子并未对任何其他女子做出不合礼数之事,可见他对妻子很忠诚,这更加印证了他的好男人形象。宋玉的逻辑是,他认为连丑女都能如此喜爱,更何况美女,可见登徒子这个人,是个女人他都喜欢,所以他是好色的。然而,“好色”本身就指对美丽的女子有冲动,且花心不专一,登徒子并没有表现出这两点。而宋玉强提出:喜欢丑女的人,一定更喜欢美女这一内容错误的命题,实际上登徒子本人也证明了宋玉论断的错误。

总而言之,宋玉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成功反杀了在楚王面前说他坏话的登徒子,并且让这个人“遗臭万年”,不得不说,千万别惹读书人!


庭州行者


1,以潘美为原型的潘仁美

潘仁美,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戏剧小说杨家将中,潘仁美公报私仇,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潘美(925~991)中国宋朝名将。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行伍出身,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宋朝建立后,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门,屡立战功。官至检校太师、同平章事

2,唐初大将张士贵

张士贵(586~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卢氏(今河南卢氏县)人。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1]

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归顺唐国公李渊,拜右光禄大夫,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累迁左领军大将军、虢国公,平定西南民乱,参与攻打辽东之战。

唐高宗显庆二年,病故,享年七十二,追赠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谥号为襄。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贵二次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世。因此,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后出现的讲述隋唐故事的话本、小说和戏剧,却把张士贵说成是旧势力的代表,编造了许多迫害薛仁贵的故事,所有这些,纯属虚构。这是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学士为了通过讲述历史,影射和抨击当朝权贵而虚构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虚构的历史上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张士贵谢世后,陪葬太宗于昭陵。

3,唐朝名将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在演义小说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通俗小说、评书和戏剧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

清朝年间,隋唐历史演义类小说的集大成作品《说唐演义全传》刊行以后,苏定方和其子孙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小说主要的反面人物。作为隋唐系列小说中的代表作,《说唐》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刻画无疑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隋唐小说作品。之后《隋唐演义》、《兴唐传》等相关评书陆续问世,苏定方在通俗文学中的反派形象也就彻底定型。


牧荑


导读:


说到渣男真的是恨得人牙痒痒,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渣男真的是家喻户晓,那就是陈世美,尤其是《铡美案》这个戏剧,让陈世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陈世美一直被世人们谴责,被人们唾骂,俨然已经成为了负心汉的代言人。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而是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人们的思想中。陈世美这三个字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象征。

在《铡美案》中大家都知道家境贫寒的陈世美原本和妻子秦香莲恩爱有加,经过寒窗苦读的陈世美上京赶考,留在秦香莲老家照顾一家老小。可是两年过去了,秦香莲一直没有收到有关陈世美任何的音讯。

于是秦香莲带着一双儿女上京寻夫,然而这时的陈世美再也不是那个穷苦的书生,而是考中了状元并成为了当朝都驸马。秦香莲找到了陈世美,陈世美却因为荣华富贵不但不与原配妻子相认,还派韩奇半夜将其杀死。并告知韩奇,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就不要回来了。可结果在秦香莲的哭诉下,韩奇以自己的死换取秦香莲母子的命。随后,秦香莲却被认为是杀害韩奇的凶手,被打入了大牢。陈世美就授意衙门将秦香莲发配边疆,并命押送的官差在途中将其杀掉,但幸运的是被展昭救了下来。最后这案子就到了开封府包拯包青天的手里,包青天很快的就找到了人证物证,定了驸马欺君的罪。尽管太后和公主都来阻挡,但陈世美还是没能逃过包青天的龙头铡。

因为戏剧的流传,世人都认为陈世美就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广为流传。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真的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那只是戏剧虚构的情节故事,而真正的陈世美是清朝的一位非常清廉的官员。在《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中还有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时游学北京,顺治八年进士。初在河北任知县,后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事实上陈世美与妻子非常恩爱,说人家是负心汉绝对是诬陷,陈世美这个人是十分的好客,但是有些人就是不自觉,人家是好客,但是你也不能不要脸的让人家招待你啊,时间一久陈世美就开始委婉的拒绝这些人,不管什么时候社会上是绝对不缺少小人的,胡梦蝶就是其中一个,因为陈世美拒绝胡梦蝶的投靠,胡梦蝶就怀恨在心,于是就四处传播谣言,然后更可笑的事情是将背信弃义,抛弃妻子的时候强加到陈世美的身上,并且还将其变成了戏剧的,到处演出。就这样为官清廉,与妻子恩爱的陈世美变成了抛弃妻子的负心汉。

原本这出戏就一场,就是《秦香莲抱琵琶》,在韩琦自刎之后,这出戏 就算结束了。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因为反响不错,就出了下一集,就是《陈州放粮》,这场戏观看率还是挺高的,把包公的形象一下子夸大了很多,铁面无私铡国舅,多么的厉害啊。

从此陈世美就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负心汉了,这个谣言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变成大戏《铡美案》,越唱越火,陈世美的名声也就越来越臭了。人们都是这么正义,都想让陈世美这个渣男赶紧死,但是却没有想到陈世美是个大好人。


流金岁月号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说真的,一提李鸿章,大家都知道他签了卖国条约,甚至有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因为他这一生真的签了太多不平等条约,遭受千古骂名,晚清四十年发生的大事,都与他有关,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洋务运动等等,都皆与他有关。可是签完签完《马关条约》就被革职,后来我们才了解事实的真相,可谓是“年少不知李鸿章 长大方知真中堂”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大家对刘禅的印象应该都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个形象被后人传颂千年,谁家的孩子不成器的时候,都会拿他来比喻。真实的刘禅其实是胸襟宽广的一位君王,后来为了百姓的安危主动投降,避免生灵涂炭。

潘仁美,北宋人,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小说中,潘仁美公报私仇,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让大家愤恨不已,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他的原型是潘美,是北宋一名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





旧时影像


答,陈世美被寃枉了吗?他沒老婆秦香莲吗?他沒一儿一女冬哥秋妹吗?他一去上学,就没想过父母吗?他一去赶考就没回过乡吗?他没做皇家的驸马爷吗?他没命韩奇刚刀要见血,杀妻灭子在庙堂吗?他沒漫骂朝廷命官,多管闲事,娶香莲回去做小吗?他沒凭着权势据不认罪吗?陈世美死的好,千恩万谢包青天,大老爷,明镜高悬,铡去驸马爷人头一个,包大人千古留芳,青天美名揚。[玫瑰][玫瑰][汗][强][小鼓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