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后面有刀斧手,是为诸葛亮准备吗?

快乐金鱼91046841


刘备在怎么说也是三国中的英雄,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他就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唯我和你二人已,其它人都不足以为惧。

你说这样的刘备,在他快要死的时候,他要托孤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个不相信的人来立为辅佐大臣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若是怀疑诸葛亮有二心的话,在自己死之前,早就把诸葛亮给杀于无形之中了,他怎么可能还会对诸葛亮托孤呢?

诸葛亮的才能刘备是知道的,但是,诸葛亮一直和刘备是有隔阂的。

因为诸葛亮一直推崇连吴伐魏。

刘备不这样想,刘备想的是我想伐吴就罚吴,想打魏就打魏,他觉得自己有任性的资本,毕竟自己也是个英雄。

当时刘备手下还有个谋士叫法正,法正是刘备最信任的一个,诸葛亮在刘备眼中都不能给法正相比肩。

可是,法正这个人死的早,刘备在夷陵吃败仗以及快死的时候,他手下的能人名将也都死的差不多了。

先是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被孙权所杀,刘备失去了左膀右臂。

这时候的刘备也仅仅是刚占据了蜀郡,关羽一死,本来是刘备的荆州,就落到了孙权的手中。

面对这样的屈辱,刘备是最不能接受的,不但死了兄弟,还丢了一个郡的土地。刘备要去报仇,至少当时说的是发兵给关羽去报仇。

当时诸葛亮劝刘备不要发兵攻打孙权,可是刘备不听,他告诉张飞一起集合兵力去打吴国,可是,张飞还没赶到和刘备聚集之地,就被部下给杀了。从张飞被杀这件事来看,刘备伐吴是不得人心的,诸葛亮是对的。

刘备又痛失了一个爱将,不得已刘备只能自己率兵来攻打东吴。

这时候东吴为孙权来迎战的是陆逊,陆逊是一个书生,之前刘备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刘备以为自己这个驰骋在疆场上的老手,来对付一个后生,那不是必胜的战争吗?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陆逊极其的懂谋略。

他知道刘备的大军初来比较勇猛,所以,不管刘备如何叫嚣,他都是不应战,刚开始刘备是把大军驻扎到了山谷里。

可是,他发现陆逊并不急于和他开战时,他就改变了战术。

其实陆逊就是想消消刘备军的锐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正是这个道理。

刘备为了逼急陆逊,他把军队挪动了一个地方,有山谷挪到了高处,而且当时刘备的大营都是连在一起驻扎的。

陆逊看到这种情况,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开始派兵用火攻,大伙连烧刘备的八百里军营。

就这样刘备的人马基本上被烧死了,刘备战败灰溜溜的逃跑了,他逃到白帝城的时候,意识到自己不行了。

所以,他赶紧把诸葛亮给叫来了,因为这时候蜀国已经没有比诸葛亮更能担当大任的人才了,他只能选择诸葛亮来托孤。

刘备先是让自己的长子刘禅认诸葛亮为干爹,然后告诉刘禅,待诸葛亮一定要像待生父一般。

刘备还嘱咐诸葛亮,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不能辅佐,就把他给代替了,你来治理蜀国。

当然刘备说这句话的时候未必真诚,但是,他又不得不这样说,我想这也是刘备的无奈之举吧。

那时候的曹操已经死了,曹丕继承了王位,刘备深知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有余。有诸葛亮来掌管蜀国,然后在扩大地盘,统一全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当时的刘备对诸葛亮是完全的相信的,并非有刀斧手埋伏。


史学达人


有刀斧手吗?这个我真不知道。但是当时刘备已经不信任诸葛亮了,对其处处提防。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下面我逐一分析:



第一,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孔明只是不出,刘备无奈拿出绝招,放声大哭,泪沾袍秀,衣襟尽湿。大家想想,衣服都哭湿了,得哭成什么样了?纵观刘备手下其他人,谁曾让他废过这么大的劲?说不记恨是假的。

第二,当年刘备依附刘表,只有新野弹丸之地,曹操起大兵来犯情形甚急,诸葛亮献策:荆州兵精粮足,可取之用以抗曹。刘备说:刘景升乃是吾兄,安忍取之。孔明看出来刘备是故意装样,只好说,且再做商议,刘备不悦。

第三,甘夫人病重而亡,孙权用美人计,以妹嫁刘备,实为讨还荆州,让刘备去东吴完婚。按说此行非常危险,是不应该去的,但孔明确说但去无妨,把刘备放了风筝,虽说最后有惊无险,但孔明这么做实在是没把刘备的安危放在心上,后来刘备也想明白了,也曾怀疑孔明用心。



第四,曹操赤壁兵败,路过华容道,孔明早已算出,他明知道关羽义气深重,放过曹操的可能性极大,还故意让关羽立下军令状,最后再装好人饶关羽不死,这是何用意?这件事刘备、关羽都不高兴。

第五,刘备要立储君,问孔明谁合适?其实刘备看出来了,刘禅资质一般,不大想立他,但他又是长子,因此左右为难。就问孔明,孔明这个老滑头,说:此乃家事,问关张可也。结果关羽说:刘封是义子,不能立储君,废长立幼也不合适,还是立阿斗吧。后来关羽兵败被围麦城,刘封记恨他故意不发兵救援,关羽最终身亡。



在这里,我不得不怀疑孔明是何用心,他故意不给意见,让刘备去问关羽,也知道关羽肯定这么说,说白了就是想让阿斗继位,还不明说怕得罪人。让阿斗这个废物继位,孔明想干什么?是不是有想篡位的想法?

第六,关羽身死,刘备借口为弟报仇,想先吞并东吴,再攻打曹操,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孔明说:陛下,还不是时候啊,望陛下宁耐一时。此时的刘备已经不信任孔明了,最终没听孔明的话,起兵伐吴,甚至连孔明都没带,让他留守家中。

孔明叹道:若法孝直在,必能止主上东行也。意思就是,要是法正在,就能劝住刘备伐吴。从这句话也能看出,在当时刘备最信任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只可惜当时法正已亡。

第七,刘备伐吴兵败,在白帝城病危,刘备自知不行了,赶紧把一众大臣都叫过来,嘱托后事。此时,刘备已经非常怀疑孔明了,因为当时孔明官至丞相,手握兵权,很多大臣和将军也都对其颇为信服,可以说在朝中威信极高。而阿斗还不到20岁,又没什么心机,要是孔明想造反还不是易如反掌。



因此刘备又拿出杀手锏~哭!刘备握着孔明的手哭到:丞相,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若阿斗可辅则辅之,若不可辅可废之,丞相可自立汉中王。刘备这番话说的是太虚伪了,他真不管阿斗了?那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当时台下站满了大臣,诸葛亮就是有心造反也不能明说啊,只能是发誓以表忠心。

刘备又让阿斗拜孔明为相父,就是干爹,孔明要造反就是杀干儿子,这样又给孔明加了一层伦理束缚。完了还不放心,又把赵云叫过来哭道:卿可念故旧之情,早晚看觑吾子,勿使有失。意思就是:老赵啊,咱哥俩感情不错,我死了,你可要保护好我儿子,要是有人敢对我儿不利,杀了就是。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且又忠心,这事交给他刘备也能放心的走了。

综上所述,在后期刘备对诸葛亮是非常怀疑的,提防之心很重。


好孩子就是我


没有这么一说!

其实刘备没想到自己死那么快,所以接班人这种大事没有完全安排好。毕竟,刘禅历练不够权威不够,如果有大臣不服(特别是四川的大臣,毕竟刘家是“外来户”,荆州派和蜀地派历来有矛盾),那刘家的基业就麻烦了。这个时候,刘备必须找个最牛的大臣出来鼎力支持刘禅,这样其他人就不会说什么了。而诸葛亮,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备是个很会揣摩人的老大,他在托孤时,其实是在说反话,直接讲出了最坏的结果:“彼可取而代之”。当然不排除这是假话.

其实个人认为这还是一种帝王之术,因为这么干的不止刘备一个,“小霸王孙策”托孤:孙策临死前,把张昭叫来,说了这样一句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其实人临死会比较自私的考虑问题,尤其是江山社稷,所以不放心是一定有的,但是说有刀斧手埋伏应该是没有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闲聊


鬼谷子识人术


我认为没有,当初诸葛亮选择实力最小的刘备。也是想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后两人的关系好到关羽张飞都有意见。如果后面准备刀斧手,那只会让君臣间生间隙。历朝历代的帝王托孤都没有这样干的。怎么唯独讲刘备会这样做呢?

当年诸葛亮使吴时,东吴就想通过诸葛亮的哥哥留下诸葛亮。诸葛亮讲:吴主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只有刘备才能最大限度的重用诸葛亮。

很多人讲刘备还选了李严为副的顾命,就是表现对诸葛亮的不信任。这是不对的,自古以来托孤顾命大臣都是数位的。怎么到刘备这里就是不信任。顾命大臣数位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1文武,像孙策托孤不也是文张昭武周瑜。曹魏不也是有文武。2各方势力的平衡:诸葛亮代表着荆州集团,李严代表着东州集团。像东吴周瑜代表淮泗军事集团,张昭代表着流亡北士集团。像曹魏曹丕任四位为辅政大臣。曹真休代表着宗室和军事,陈群司马代表着中原士族。

刘备托孤时曾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如果阿斗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不行,君可自取。很多人讲刘备说的自取是由诸葛亮取尔代之。说这句话也是在试探诸葛亮,背后有刀斧手。我认为是不对的。1请问数千年的家姓王朝,有谁原意把打下的基业给他人的???2如果诸葛亮有此意,刘备试探有用吗?反正刘备就要挂了。如果诸葛亮打着是先帝刘备的遗命废掉阿斗当皇帝,那不是名正言顺了。我认为刘备讲的君可自取的意思就是让诸葛亮有临机决断的废立权,意思就是让诸葛亮从另外两个儿子选一个为帝。

刘备有没有埋伏刀斧手,史书上并未记录。


小鸿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开一个巨大的脑洞吧,话说诸葛亮此人是不是有些怪啊,好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一个人,那咱们能不能抛弃那些演绎神话,重新 找个角度,从正史里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最后发现诸葛亮根本没有这个人,诸葛亮是谁呢?他就是汉献帝刘协本人!

怎么证明呢?

在正史中诸葛亮跟汉献帝同岁,而且诸葛亮冒出来的时候 在正史里 正好是汉献帝发衣带诏,

之前诸葛亮此人从来不可考, 汉献帝写血书给刘备啊,刘表啊, 内容大概就是,不行啊,曹操天天折磨我,我受不了了,活不了了。 你们去把曹操干了。然后这事不是泄露了吗。曹操为此大开杀戒,大臣杀了一半,内廷的人全杀光。 为什么杀了人以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呢,其实衣带诏是方案A,还有一个方案B 。

方案B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成功杀掉曹操,也要用衣带诏这件事把汉献帝给救出来, 所以汉献帝其实就是跑了,跑哪了呢,跑南阳去了,但是他又不敢说他就是汉献帝,那时候也没有照片,也没人认识, 至于曹操那边把什么董承啊什么人都杀光,内廷也杀光,见过汉献帝的人基本都死了。所以...

跑南阳以后,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卧龙,我天,那年头卧龙这俩字谁敢自封?

这个时候刘备干嘛呢? 刘备就是衣带诏收诏人之一啊。 所以他是知道这个秘密的,黄承彦也知道这个秘密, 所以黄承彦把女儿嫁给了他,黄承彦可是大世家,门阀,如果卧龙不是汉献帝,黄承彦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一个荒村野夫, 当然还有几个人是知道秘密的,比如说徐庶,司马徽 , 然后这俩人就开始炒作营销卧龙, 什么卧龙如何如何牛逼,得卧龙可得天下,什么卧龙知天下势, 呵呵 汉献帝肯定知道天下事啊,他当然会说,天下三分如何如何。

有一个细节,刘备三顾茅庐毕恭毕敬,不惜大骂张飞。见到诸葛亮的小黄门就说,我是什么什么将军,豫州牧,小黄门打断了他,你就说你名字吧,说了那么多,我都记不住。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三个人一起毕恭毕敬地候着?真相只 有一个:他们要见的是真的大汉天子,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亮的门童为什么要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显然,这位是天子近侍,他必须要先折煞一下外臣、军将的气焰——而这里的童子,说的更多的是声音而不是年龄。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对》的视野?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为什么刘备临终前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营救汉帝的计划成功了。曹操毕竟也是高手。他发现真的皇帝不见了,即刻把董承一干人等处决。这样,在许昌的天子近臣都死了,没有人知道献帝长什么样,曹操说是谁就是谁。

这步棋,曹操一直很得意——只要假的天子在手,真的天子也不敢贸然出击。他后来回忆道:“外头要是知道皇帝失踪了,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  

献帝离开了许昌。他固然很想即刻召集诸侯,以天子的名义讨曹,但这太危险了。假作真时真亦假——“天子”,某种意义上就在许昌,一个外人突然宣称某人是天子,很可能就是袁术或者艾德·史塔克的下场。

是的,在他没有实足的证据或相当的实力之前,各路诸侯都可以宣称他是冒充的,以讨伐叛贼的名义讨伐他。他需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也是“卧龙”的喻意。而献帝从来是谨慎的——这就是后世说的,“诸葛从来不用险……” 现在,当务之急,他需要投奔一个可靠的人隐居起来。  这个人当然就是刘表。  

一则他也是汉室宗亲,再则襄阳毕竟离许昌很近,免去许多周折——事实上,他随时准备着杀回许昌。当然,这件事应该只有刘表、刘备、水镜先生、徐庶、黄承彦等很少人知道。于是,黄承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献帝,从而巩固荆州集团与献帝之间的合作。而刘备也不惜千山万水,来投奔刘表。一个以南阳为中心的集团就形成了。从这一天起,刘协字伯和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诸葛亮字孔明,他的荆州团队精心为他打造的身份。  

刘备劝刘表偷袭许。事实上,这是汉献帝的战略安排。  献帝回到了许都就可以恢复自己的真正身份,召集天下诸侯。以刘关张之勇,统刘荆州之兵,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不幸的是,刘表有他自己的算盘。献帝一旦起兵攻许,最后还是他的荆州军与曹操血拼。而知道真相眼泪掉下来的曹操也会把他当做头号敌人。

无论最终胜负如何,刘表只是鹬蚌中的一个,而得利的恐怕是刘备或其他诸侯。刘表不愿意冒险,他决定观望。天子是他手中的奇货,他希望在对他更有利的时候撒出去。  刘表的举动让汉献帝大失所望。这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只是南阳一届隐士,他必须更进一步,获得一个真正的决策者的身份,投身到这个权力的世界中。  

三顾茅庐其实是汉献帝和刘备之间的往返磋商。  经过三轮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刘备给汉献帝军师的身份,汉献帝从此掌握刘备集团的决策权——甚至刘备很多时候都要服从他的指挥——显然,这会让不了解内情的关张很不满。但汉献帝为此做出了重大让步:他将放弃刘协字伯和的身份,从此诸葛亮字孔明就是他唯一的身份!这意味着,最终继承大汉天子的,将是刘备的后裔,而他,终究是要向刘备下跪的。献帝的内心是痛苦的——但为了大汉天下, 这又算得了什么!  

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个插曲。徐庶的母亲是颍川人,一开始就是汉献帝身边的人,从许昌一直护送献帝到南阳。但曹操的特工抓住了她,掌握了关键线索,开始严刑逼供。这个时候徐庶就只能离开刘备,去许昌处理这次危机。所以徐庶临别的时候说得很隐晦,他说他现在方寸乱了——是的,不止他,整个计划的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喉咙口。好在,徐庶出色地处理了这件事。徐母自尽。曹操失去了关键证人,只能设法控制住徐庶。这个过程中,挫败让曹操动了杀心,于是他打算大军南下,擒住诸葛——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于是,改变身份之后的汉献帝终于可以於曹操对决了。

他首先火烧博望新野,出了一口恶气,然后,依据他的战略规划,就要联络东吴。这时,他真正担心的事终于被摆到了他的面前:他其实没见过诸葛瑾!虽然他和他的团队早有准备,当一旦当面对质,难免尴尬。所以《三国演义》说: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 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  这都是面上的话。诸葛瑾其实说的是:“你谁呀!”献帝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你先兜着……我们慢点聊。”现在,整过过程中牵线搭桥的就是鲁肃。在鲁肃等人的牵线搭桥下,孙刘联盟,大破曹军。而诸葛瑾和诸葛亮这对假兄弟,也必须演下去。其实,从名字中还是可以看出破绽的:诸葛“瑾”、诸葛“均”都是斜玉旁——均字少掉的那一横是后世的传抄的遗漏,好比华雄很有可能叫叶雄,就是因为繁体字華和葉相近。

显然,诸葛亮与他们不同。亮,字孔明。“孔”其实就是“非常”、“很”的意思,亮、孔明就好比后世所谓的正大光明。孔明也好,卧龙也好,这都是献帝一开始设计好的、标记自己帝王身份的线索。  

说来,鲁肃真是一个好人。他也知道,刘备势力太弱了,这个盟友没有什么价值;他也知道,周瑜有很多机会可以干掉诸葛亮,进而瓦解刘备势力。甚至,在他本来的战略规划中,东吴就是要取西川的,孙权就是要称帝的——这里根本就没有刘备的位置。

但无奈他知道了内情。天性忠厚的他决定为大汉尽最后一份忠诚,他要保护诸葛亮。而周瑜,当然是斗不过卧龙的。后者是真命天子,他的血可以召唤“神龙”——无论是大雾还是东风……周郎选错了对手。很多年后,当事人都死了,孙权后来知道了其中原委,他感慨周瑜的际遇,又觉得鲁肃这家伙当时背叛了他——说的就是这件事。  

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刘备每在外作战,诸葛亮总是坐镇中军,这都是一开始约定好的。诸葛亮——也就是大汉真正的天子——会用自己的智慧,重振祖宗的基业!  

曹操这边就比较苦闷,他眼巴巴地看着天子溜走了。对于他手里的假“天子”,他一天比一天更加不敬——是的,他无须敬畏,这是他找来的冒牌货——终于荀彧都察觉出了曹操的变化。曹操也是无奈。

醉了的时候,他吟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南飞的乌雀或许就是溜走的天子吧。“他终究可以依靠谁呢?”曹操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是回我这里吧。  然而,渐渐,刘备和诸葛亮(也就是汉献帝)之间产生了裂痕。  

一个导火索是刘封事件。刘备处死了这位养子。这不能不让诸葛亮(汉献帝)担心自己的处境。如果刘备开始铲除刘氏成员,以巩固刘禅地位,那么下一个遭殃的职能是诸葛亮自己。在一段时间内,诸葛亮处境相当尴尬。但随着刘备自作主张,夷陵惨败,白帝托孤,一切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草庐协议下。

大败之后的刘备,或许明白了过来:“皇上啊,你的天下,你放开手去取吧。”于是诸葛亮挥师北伐,光复本属于自己的汉室……  他内心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出师表》中,他说了那么许多,最后却说: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他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因为他说的那些,什么布衣,什么躬耕,其实都不是真的!他也许想说,“真正懂我的人应该知道,我之前讲的那些都毫无意义——你们要像扔掉梯子一样扔掉他们。”但他连这都不能说。一切有意义的,他只有保持沉默。只有他的泪水,这是真的。  眼看着白痴的刘禅,他固然想过恢复自己的身份。

但想到当年草庐的约定,想到与刘备之间多年的羁绊,他又有所犹豫。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汉臣的身份。他多么希望自己真的是大汉的丞相啊。九泉之下,背对飘零的汉室,他可以对大汉二十三朝列祖列宗说一声:“臣尽力了!”然而,他不能够。他不只是汉臣,他是大汉第二十四位天子。“为什么偏偏是我,要肩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许多许多年后,一位异国的诗人这样唱道。  

现在,他只能步步为营。打算先攻入长安,再加十锡。等出现了五星汇聚、高祖再世的异相,再见机行事——或可以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真正复兴汉室?然而,北伐大军在胜利在望的时候,刘禅却把他召了回来。余下的只有无奈……  与诸葛亮真实身份息息相关的还有两个人:王朗,和司马懿。  

作为文武全才,王朗当然有自信拿下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普通人。但诸葛亮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汉天子!他正义凛然的一刹那,老臣王朗全都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一场舌战,是大汉天子在三军阵前训斥自己!顿时,又是惊,又是喜,又是惧,又是羞愧,又是无措,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他落马死了,死在他曾经发誓要侍奉的天子面前,死得明白。  

还有司马懿。他追到了城楼上,诸葛亮弹了一首只有宫中才有的曲子——是出于震慑?还是要唤起世为汉臣的司马懿的良知?自幼熟悉宫廷乐律的司马懿,瞬间就明白了坊间谣传是真的!他选择退兵。也不知道是因为他内心深处身为汉臣的悸动,还是因为他开始下一盘很大的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后来西晋篡魏之前,首先选择灭蜀,就是想获得诸葛后人,汉室正统,作为可能的一张牌来打。

所以,邓艾在杀害诸葛瞻父子之后立刻被做掉了——他哪里知道水有多深;而钟会从姜维那里得知真相之后,也打算自己动手,不幸变成了一出闹剧。这些都是后话了。当然,最后司马氏放弃了诸葛身份的手牌,选择让这件事消失在历史之中。  

当然,早先获得了徐庶的曹魏渐渐地也了解了其中隐情,只是将计就计而已。他们并不需要真的献帝,只需要一个人来表演献帝,来完成各种仪式,尤其是最后的禅让。曹操一开始就安排好了。诸葛亮死了以后,假献帝也没有了价值,自然被做掉了。

史学家非常隐晦地记载了其中的关系:所以献帝的出身年和诸葛亮也是一样的——对,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生卒年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似乎还有一丝悬念:  诸葛瑾的亲弟弟,诸葛均的亲哥哥,这个人真实存在么?献帝使用了他的身份以后,他到哪里去了?他本来叫什么名字呢?我想,这恐怕就文献不足征了。我倾向于这种理解:这个人原先是存在的。他之后使用了一个化名,叫朱士行。朱士,就是诸葛家族之士的意思;行,就是走了。文献中的朱士行极有可能是真正的诸葛瑾之弟,诸葛均之兄。他去哪里了呢?他出家了。

所以,名字里的“行”,也许就是对梵文Tathāgata的一种解读,那样得去了(tathā-gata)——虽然后世习惯理解成那样来了(tathā-āgata),也即如来。无论如何,朱士行是有记载的汉地第一位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想来他的内心也有许多的凄苦,或许他早已找到了解脱?他的事迹也成为汉地佛教的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这只是猜测了。  整个蜀汉,为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史官制度。太多往事随风散去,幸而,终有一些蛛丝马迹,长存在史料之中,穿梭在评话与戏剧之间,最终通过罗贯中的笔,汇聚到了《三国演义》之中。有一天,一定有人会找到这些真相。不!自始至终,都有人坚守着真相,坚守着这大汉的秘密。他们,是汉的意志的继承者——譬如,他们中的一个人,我们在电视上早就见过了。  

而我,真的遇到过一位。十年前,我流落交州,招贤馆里就有一位和我投缘的在野武将。他自云姓胡,名说之(读为“悦之”,博君一笑的意思),号八道山人,大汉宿将胡车儿之后。有一天深夜,说起献帝在许昌的际遇,我痛哭流涕,不能自持。他有所不忍,就把这个故事交给了我。他说,本来,这事只有在“乙未”之年才能讲与人听——“以”(“乙”)成大汉“未”竟之事业。

他还对我说,这个故事认真想下去是很恐怖的,因为他时刻提醒我们这样一件事:“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读了许多史料,勾稽系联了许多史实,解释了一些前人不能解释的事情。但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就是错的——完完全全就是错的。明白通达的人,见之放声大笑;但陷入其中的人,终其一生或许都不能自拔——转眼间,书册已黄,鬓发已白,他的一生就这样毁了。这是读历史的可怕之处。少年,你细细体会吧。”


松轩先生


一、刘备信任诸葛亮。后世有很多人对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丝怀疑,认为他们之间并不是那么100%信任。我的看法是,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信任虽然不是100%,但也至少在80%以上,而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忠诚则是100%。

二、刘备并非虚伪之词。后世有专家认为刘备的托孤之词是对诸葛亮的敲山震虎,是刘备的虚伪恐吓之词。如果这话是刘备自然寿终之前所说,则有那么几分意思;但是刘备说这话的背景是兵败夷陵,蜀国内忧外患,危在旦夕,而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刘禅有几斤几两,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刘禅并不傻,至少年青时不傻,但是此时太年轻啊,没有政治经验可谈,显然以刘禅此时的能力不足以挽救大局的。因此,对于诸葛亮是恳求加寄托的语气说的,非常诚恳。

至于刘备为什么要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不是说“……请君尽力辅吾儿,吾泉下则安矣。”刘备一世枭雄,看人眼光当然不比曹操差,他很明白自己儿子刘禅的能力(太年轻没有政治经验),也很清楚蜀国的综合国力与危险局势,蜀国在刘禅手中能不能撑过眼前就很难说,往后估计最多能撑十几年,但是在诸葛亮手中至少能撑几十年。退一万步说就算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刘备也不后悔,因为总好过被曹魏取而代之吧,而诸葛亮的人品是值得信赖的——绝对不会滥杀无辜。

反过来说,假设刘备真的是敲山震虎。但是大家想想,诸葛亮真要造反取而代之是你刘备一句托孤之词都能震住的吗?人都没了,说的话再厉害还不照样是一个屁?!所以,刘备自己也清楚,敲山震虎没作用,管得了生前,管不了死后。何况,刘备还重重地提拔了诸葛亮,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如果刘备内心真的是提防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助纣为虐”呢?

易中天品三国《永安托孤》一集中还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君可自取”不是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而是指让诸葛亮另换接班人,因为刘禅还有两个弟弟。这种说法也能站得住脚的,而且我个人认为是最合理的。

前面我分析过了:刘备充分信任诸葛亮,而且托孤之词是非常诚恳的,并非虚伪恐吓。只是在“君可自取”的理解上因为文言文的语法结构问题导致后人可理解成两个意思:取而代之与另立新君。我个人认为刘备的真实意思应该是后者:另立新君,即授意诸葛亮废立之权。

理由有三个:

1、符合现实政治局势。蜀国是三国当中势力最弱的,而且在失去荆州和兵败夷陵之后,蜀国元气大伤,拥立一个有才能的人保住蜀国是当务之急。所以刘备有这个意思,老大不行,换老二;老二不行,赶紧换老三上。

2、继承权问题。老子打下来的江山当然传承给儿子,对于刘备而言,传位于大儿子还是二儿子、三儿子有区别吗?所以,授意诸葛亮废立之权是讲得通的,换个儿子当国君,蜀国还是在刘家手上。

3、政治上可行。刘备深知诸葛亮忠心不二,如果刘备是“取而代之”这意思,诸葛亮不敢也不会答应的,要做通诸葛亮的思想工作怎么着也得个把月,快要一命呜呼的刘备怎么等着起?而如果是“另立新君”这个意思,诸葛亮就容易接受得了。事实上刘备托孤就是几天的事,与诸葛亮的谈话也是两三次,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另立新君”意思。

三、刘备留了一手。后世有专家认为刘备留了一手,为了防止诸葛亮一家独大,还安排了另一个托孤之臣——李严。诸葛亮和刘关张同属外来的荆州集团,而李严则是本土势力的代表。这样的托孤安排,有点相互制衡牵制的意思。这个我是认同的。

但是,刘备的真实想法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是让李严来帮扶诸葛亮共同辅导后主;二是让李严来制衡牵制诸葛亮。或许刘备两个意思都有,但是第一个意思的成分更大些。

至于刘备安排刀斧手,我敢说是绝对不存在的,因为刘备此时唯一可信赖可接这个汤手山芋的人只有诸葛亮!

除了诸葛亮,蜀国还有谁呢?法正和庞统早就死了。


大结论:

综合上述,我个人认为,刘备的真实意思是完全信任诸葛亮托孤的,而“君可自取”的意思是诸葛亮可以废立新君!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交流探讨!


魑魅魍魉24鬼故事



问: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后面有刀斧手为诸葛亮准备么?

答:胡说什么刀斧手?纯属危言耸听!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怀疑刘备托孤时在帐下埋伏刀斧手的心理,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表现。

“白帝托孤”的情节,《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记的:诸葛亮到了永安宫,刘备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不可以辅佐,先生就自行其是、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听了,泪如雨下,毫不犹豫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默然,回头下诏训示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白帝托孤”事,很多有识之士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将之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一千古佳话。

《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刘备此举历历落落,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刘备已经把整个国家和亲生骨肉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可谓毫无保留、毫无私心。

晋人袁宏也称赞说,刘备授国给诸葛亮并无疑心,诸葛亮受刘备之托并无惧色,相授与相纳者均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

《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直接作注:“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

清史学家赵翼更是盛赞:“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

但是,写《魏氏春秋》的晋人孙盛却认为这是刘备的“诡伪之辞”。他说,世人有人以为,刘备这是赤诚付国,可代表全蜀人的意志,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如若被托孤之人是忠臣贤士,无须如此说这种虚伪的话,如若所托非人,说这种话岂不是给其留下极好的篡逆理由?所以,古代留下顾命之言,必须表示明确,诡伪之辞,绝非托孤之语。幸好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亮之威略,足以威慑群臣,免起二心,否则,恐怕就要产生君疑臣惧之局面,衅乱将生。

怀疑刘备托孤时在帐下埋伏刀斧手的心理,应该就在孙盛所说“诡伪之辞”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产生的。

以这种心理,是解释不了晋国人豫让和韩国人聂政伏剑自杀的行为的。

因为,用利己主人和阴谋主义没法解释。

但是,如果从感情、大义,报恩、报怨等因素来思考,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刘备有君主器量,亦有侠士之风。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其:“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因此资以千金。曾有仇家买凶去行刺刘备,刺客见了刘备,竟“不忍刺,语之而去”。足见刘备待人至诚,深得人心。

刘关张三人早年“入则同卧,出则同坐”,形影不离,推心置腹,“恩若兄弟”,为后人所倾慕。

近来有阴谋论者说,关羽之死,其实刘备担心其尾大不掉,和诸葛亮合谋整死的。

持此论者,说话根本不过脑。

试想想,就算刘备是要想整死关羽,也犯不着让偌大荆州作为陪葬品啊。

《三国演义》写关公死于孙权之手,刘备悲愤不已,以倾国之师替二爷报仇。

有人不以为然地说,替二爷报仇只是借口,刘备不过是要收复荆州罢了。

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看来,情义是很轻的,利益才是重要的。

我觉得,如果一切只看利益而不谈感情,刘备肯定会听从诸葛亮的劝告,冷静看待魏吴蜀三国中蜀国最弱的事实,继续走联吴抗魏的路线。

刘备不顾不管,发了疯似的要兴师伐吴,只能说,是感情战胜了理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记:“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缘由是“忿孙权之袭关羽”;孙权求和,刘备“盛怒不许”。

刘备拒绝孙权求和,这不是要报仇是什么?!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同样,对于刘备的“举国相托”,在阴谋者看来,是试探诸葛亮的反应。一旦诸葛亮面露喜色,便让埋伏在帐下的刀斧手将诸葛亮砍死。又或者这是故意设个圈套让诸葛亮钻,逼诸葛亮在文武大臣面前表态拥护刘禅,给诸葛亮背道德包袱,套政治紧箍咒,让他死心塌地地为刘氏子孙效力。

这些,都是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后世尔虞我诈、伴君如伴虎的君臣敌对关系推出来的。

刘备兵败猇亭之后,于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由陆路退驻白帝城,且一病不起。

“白帝托孤”事发生在章武三年 (公元223年)春二月,这期间隔了长达六个多月,刘备肯定想了很多。

毫无疑问,刘备原先是想由儿子来接自己的班的,他曾煞费苦心地让刘禅的岳父张飞兼任行政官职司隶校尉,另外也把法正、孟达、黄权、吴壹、吴班、魏延等等一大批可靠的能臣武将恰到好处地安置到合适的位置,替儿子铺路,让这些人为儿子保驾护航。

但是,法正早逝、关羽遇害、孟达投降、刘封被杀……布局被打乱了。

接着,夷陵之战前后,张飞、张南、冯习、马良、许靖、刘巴、马超、糜竺等相继去世,嫡系损失殆尽。

更加令人震怖的是,败军刚退到白帝城,成都附近又爆发了汉嘉郡太守黄元叛乱事件!

这也是刘备呆在白帝城而没有回成都的原因。

可以说,蜀汉帝国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我们有理由相信,病榻上的刘备经过了无数番苦苦思考和苦苦挣扎,最终说服了自己——只有将蜀汉大业交给诸葛亮,才不会致使自己毕生挣来的这一点事业转眼成空。

另外,刘备自己也两次经历过“举国相托”的事。

第一次是陶谦让徐州。

陶谦不愿徐州落入曹操之手,三让徐州,对刘备说,我自己年迈,两个儿子又不成器,难堪重任,“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只有由使君您来管理徐州,我的一家上下才能保全,徐州百姓才可脱祸。

如果陶谦让徐州不成功,后世持阴谋论者,肯定会说陶谦曾在帐下埋伏刀斧手,所说的一切是诡伪之辞、虚伪之语,目的是试探,是以退为进。

可是陶谦让徐州成功了,大家无话可说。

第二次是刘表让荆州。

《三国志 先主传》中裴松之的注记:魏书曰:表病笃,讬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刘表让荆州没成功,裴松之于是断言,刘表其实是言不由衷,所说的一切是诡伪之辞、虚伪之语,目的是试探,是以退为进。

刘表死后,荆州由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接管,刘琮和刘备的儿子刘禅是同一类人,曹操一来,他就束手就擒。

目睹刘琮的前车之鉴,刘备当然不愿自己的儿子刘禅也是这下场。而且,这时蜀汉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比当日的徐州、荆州好多少。

所以说,刘备托国相付给诸葛亮,是真心实意的。


覃仕勇说史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恰恰是蜀汉内忧外患之际,这时候正需要诸葛亮来力挽狂澜,怎么可能给诸葛亮准备刀斧手。在刘备病重将死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地方实力派,都是蠢蠢欲动,据史书记载,刘备病重之时,先是黄元反叛,后来是高定反了,再后来是雍闿反了,再后是朱褒反了,再后来南中的少数民族也反了。

而当时蜀汉内部,夷陵之战元气大伤不说,老一辈的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全都死了,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如刘封、关平、马良也都死了,至于一些资深大佬如许靖、刘巴、彭羕也死了,黄权则投降了曹丕。 可以说,当时的蜀汉内部人才匮乏,外部叛乱四起,东吴和曹魏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在这种背景下,刘备看着自己仅有17岁的儿子刘阿斗,显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不可能应对这种局势的。

所以,刘备就再三告诉刘阿斗,你以后,要像对我一样,对待诸葛丞相,总而言之,诸葛丞相就是你的父亲,一切事情听他安排。 很多人觉得刘备这是虚情假意,但事实上,刘备这样嘱咐刘阿斗,是真心实意想让刘阿斗听诸葛亮的安排,因为当时刘备给刘阿斗所构建的政治格局,就是要让诸葛亮权倾朝野。

当然,诸葛亮并没有威胁刘氏皇权的实力。 因为在刘备生前,已通过联姻、拜把子等手段,构建起一个以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当时太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关羽和张飞的后人也都完整继承了他们父辈的权力和地位,张飞的女儿,还是刘阿斗的皇后。至于刘禅的两个弟弟,都是帝国最尊贵的亲王,其中安平王刘理的媳妇,是马超的女儿。

上面这些人的利益,都是和刘禅紧紧绑在一起的,换句话说,他们如今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仅仅因为刘阿斗是皇帝,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皇位,他们的利益必然也将受到损伤,所以他们是刘禅皇位最坚实的拥护者。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诸葛亮即便权倾朝野,也缺乏动摇刘氏皇权的实力。

这这种背景下,为了尽快将蜀汉帝国拉入正轨,刘备需要诸葛亮独揽大权,否则朝堂之上必然派系斗争不断,到时蜀汉很容易在内斗中走向灭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刘备生前特意除掉了野心勃勃的彭羕和钢猛难制的刘封。至于留下来的李严和廖立,明显弱诸葛亮一头。所以,诸葛亮驾驭他们比较容易,拔掉他们也容易。

在这种政治格局之下,只要诸葛亮有足够的智慧不产生非份之想,他自然能够成为蜀汉帝国的最高执政官。刘备相信诸葛亮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看懂他的布局,所以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刘阿斗,害怕他和后来的建文帝一样自作聪明。

换句话说,面对诸葛亮的大权在握,如果刘阿斗和建文帝一个德行,自然会觉得臣子势力大了,必然会威胁君主,于是来个先下手为强,到时诸葛亮不当司马懿,恐怕就只有提前退休。所以刘备在临死前,那是千丁玲万嘱咐,一定要把诸葛亮当父亲对待。甚至还特意交代诸葛亮:“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对诸葛亮说的,但实际上是说给刘禅听到,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拔高诸葛亮的地位,让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想让刘禅老老实实听话,不要自作聪明学曹爽和建文帝。


太史龚


首先从动机上来讲,当时托孤准备刀斧手并不合理。按照史书上来说,刘备还要指望诸葛亮辅佐刘禅,因此,所说的刀斧手极大的可能是不存在的。

其次,可以讲一讲历史上真正的刀斧手是什么样的,“刀斧手”一词又是出自哪里,刀斧手与演义的关系。

刀斧手与弓弩手、叉镰手等一样,都以士卒手中所持武器命名,而适用于短兵相接的刀、斧,是从北宋开始兴起的。唐代因剑的制作工艺复杂,并且在劈砍时容易折断,所以创造了唐刀。到北宋时,在唐刀的基础上发展出手刀等短柄刀。在正史的文本里,“刀斧手”这个名词最早似乎也是出现在《宋史》关于北宋与西夏军队在定川寨战斗的记载中。所以,“刀斧手”这个兵种应当是在宋代开始兴起,主要功能是投入实战。

除实战外,刀斧手还有亲卫、仪卫职能。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俘,完颜宗翰召见钦宗命他于族中择人另立贤君时,簇拥着传达旨意的宗正士祝和负责在东京城内寺院营造王宫的皂衣吏就是“阶下刀斧手”(《南渡录》)。其实无论是实战中的短兵相接还是护卫、仪仗,刀斧手的职能都来源于短柄刀及大斧的近攻威力。如果我们放下对“帐后刀斧手”的单一印象,可以在一堆明清小说里看到它们对正史中刀斧手原始职能的继承。

中国数千年历史,从《春秋公羊传》关于晋灵公设馔伏甲刺杀赵盾的篇章算起,正史中一直有类似的记载。只是使用的多为“甲士”“壮士”“家僮”这一类人物,毕竟,在第一起伏甲设馔事件的一千多年后,“刀斧手”这个兵种才出现在正史中。


国家人文历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刘备在托孤的时候 ,对诸葛亮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信任诸葛亮,一种就是不信任诸葛。我们分开来讲。

刘备对诸葛亮是信任的。

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说,为什么说刘备对诸葛亮是极其信任的。

1.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刘备对诸葛亮是极高的礼遇的,这种礼遇是比一起吃饭睡觉的关羽和张飞还要高的,就是所说的如鱼得水。

2.刘备是在诸葛亮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打赢赤壁之战的,荆州才是刘备的立身之地。

3.刘备进益州,把荆州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是行政军事一把抓的,说明信任,因为荆州是刘备唯一的窝。

4.刘备打汉,把益州交给诸葛亮,这个还是信任。

5.刘备临终的时候,托孤于诸葛亮说了两句话,你可以自己取代阿斗,还有叫阿斗和他的两个兄弟视诸葛为父。这两个事情很重要,诸葛亮如果有反意的话,完全可以尊先主遗命,废了阿斗,所以这句话对阿斗来说,是个禁锢咒。

刘备对诸葛亮是不信任的。

对其不信任的理由无非就是两点,没有一个帝王心甘情愿想让大臣废了自己的儿子的,另外还有另外再设了一个李严为副。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不管刘备对诸葛亮是信任的,还是不信任的,以正常的人智商,诸葛亮真有反意,会在刘备说那句话的时候,说,好的,我会的。这可能吗?比如那个司马懿,还有赵构,杨广,那些篡位的权臣,哪个会向临终的皇帝表明自己的野心与反意?

综上所述,刘备不可能安排什么刀斧手了。如果真的安排了,诸葛亮本来没反心,也要被逼反了。所以大家不要低估了诸葛亮与刘备的智商了。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历朝历代,基本没人质疑诸葛亮与刘备这份君臣之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