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武汉要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ruboliang


这个政策挺好的,很有吸引力,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机智]我湖北孝感人,武汉211大学,毕业以后去了上海,现在三年了,想回武汉发展,有意向购买安居房。但是,却要连续缴纳1年武汉社保,这个限制条件很鸡肋,在外地工作回武汉的人怎么可能有连续缴纳一年武汉的社保?希望取消这个限制条件,让我挺失望。[打脸]



StarSkyWithRainbow


这番话出自武汉市委陈书记之口,之所以引发热议,一方面是过高的房价让年轻人喘不过气,另一方面是城市之间的人才之争越发激烈。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番话更多只能算是一个表态,距离实际发挥留引人才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武汉多年来一直都是人才输出型城市,根本原因不是房价太高,而是用人规模有限。据统计,武汉是华中重镇,有82所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更是超过100万,之前一直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近几年被广州超越成为老二,也是全球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大学生多就代表培养出来的人才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每年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工作的却不多,大部分人选择了东奔西走、南下北上,投入了北上广深的怀抱。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房价高,跟一线城市及沿海城市比起来,武汉的房价并不高,而是用人规模有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只有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才有大量聘用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科技含量相对而言稍低的第一第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没那么大。而武汉的支柱产业基本都集中在第二产业,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简而言之就是,适合大学生工作的企业不多,既然在武汉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那就只能背起行囊,去闯荡外面的世界。

第二,一项政策从提出想法到落地实行,是一个很长的修改协调的过程。陈书记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好事,至少说明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留引人才的问题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更何况是关系到百万大学生和千万市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实施起来的困难可想而知。就在陈书记说出这番话不久,网上就有人指出,“如果大学生利用政策便宜买房,然后跳槽走人高价卖房获利,这该怎么监督。”政策只是一个设想,就有人开始琢磨着怎样钻空子,等到真正实施的那一刻,还不知道会发现多少bug呢,路漫漫其修远啊。因此,即便以后武汉市或其他渴求人才的城市,真的要实施类似的政策,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估计少则三五年,多则上十年,都是后话,并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局面。

第三,不管是哪个城市,只有先种梧桐树,才会引来凤凰栖,吸引人才最关键的是一揽子发展规划,包括政策、形势、布局、定位、平台等很多方面,而不只是房价的高低。房价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但是对于留引人才这个问题来说,房价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最多也就是个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就是,购房打折,人才不一定会留下来,但能以低于市场价20%购房,的确能成为部分大学生考虑以后留在武汉发展的一个参考因素。因为,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已经让年轻人开始怀疑人生了。反过来说,为什么北上广深的房价比武汉高得多,却能年年吸引武汉学子千里投奔呢,不是因为它们的房价低,而是因为它们有一大片“梧桐林”。所以,一个城市要想改变留不住人的局面,种植梧桐林才是关键。当然了,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眼球,本身就是一个植树造林的正确动作。

最后,还是要给敢说话的陈书记点赞,他是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说的这番话。武汉的城市精神是“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市委书记的此番言论很契合这种精神。


陈向东


无论后面将如何具体操作这件事,首先还是应该为这个政策点个赞的。

很多人纠结于即使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房,房子仍然是让大学生头疼的问题。

但是,同学们啊,看问题是要看本质的。

未来城市的发展,必然是以人为本的。

谁有人才,谁就有未来。

所以,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带有倾向性的。

它代表了当地政府对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视。

类似武汉,给予人才优惠的城市还有很多,比方说长沙、成都等城市。

这一波抢人大战看起来很白热化,给钱给户口给房子优惠,真金白银,十分火热。

但是,问题也慢慢突显出来,现在已经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单纯依靠政策留住人才,恐怕还是有些费力。

想要真正留住人才,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除了给这些政策优惠,最重要的还是把当地的基本面盘活,比方说,产业优势、就业前景、宜居环境、生活多样性、经济整体状态和法制环境。

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有杭州。

杭州的房价也是在大涨,但是,杭州的城市基本面做得好,它的生态环境、互联网产业、高薪的工作岗位、较多的工作机会、明确的行业发展前景等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体好处,比单纯的一两个房价政策更能够吸引人才留下来。

所以,武汉的这个房价政策,不能是单一的人才优惠政策,其他的配套要跟上。

比方说,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这就需要武汉当地有更多更好的企业来支撑。

所有的发展都应该是一个整体,留住人才的政策也应该是一个整体。

单靠一两个房价政策想长久地留住人才,是不现实的。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留住人才,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武汉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生态系统:

包括对房价的合理控制,对新人才引进落户,教育,医疗等产业放开,还有其他的诸如金融,产业政策,政府流程等方面的改进才能完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建设。

武汉的路,还任重道远。

希望武汉越来越好,也希望其他的城市也能越来越好,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END】

欢迎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

点赞+关注,更多教育、心理热点知识将推送给您。


柳柳老师


为了抢夺人才,拼了!

是的,你没看错,大学生将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这种类似天方夜谭的事情,真真切切的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生,说这话的正是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

2017年以来各地的差异化房产调控政策频繁出炉,但很少有城市直接给出打折20%的目标价。

武汉,作为全国高校集中地之一,拥有100多万名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在30万人左右。今年初,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5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全力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让大学生低于市场价20%买房

“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不是一句口号”。陈一新也在会上透露,武汉近期将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望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住房。

1、落户:武汉首先在全国放开大学生“零门槛”落户,凭毕业证就可以登记落户。

2、住房: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今年武汉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要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鼓励企业探索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人才住宅,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3、收入: 陈一新说,提高大学生的最低年薪是武汉市下一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武汉将率先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要求武汉市的骨干企业带头给大学生加工资。

多个二线城市出台政策抢人

回顾往昔,今年有795万名大学生步入社会,“人才争夺战”在一些二线城市也在激烈上演。为了吸引人才,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纷纷出台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政策五花八门,却又似曾相似。放开落户限制,提供住房补贴成了这场“人才战”的必备条件。

当然,一线城市也没闲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6个城市明确被列为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

房价相对较低是城市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如何调控?这是中国当今一大经济发展难题,武汉将在这方面做大的探索。我们目前要合理控制房价,保持房价在周边大城市相对低价,这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陈一新表示,企业选择城市投资发展,首先看中的是人才,其次是人居环境,第三就是相对较低的房价。“所以,武汉不在房价上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控制好房价,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让大学生在这里住得起、安得下。

在二线城市抢人潮中,长沙、成都(房价相对低)具有天然优势,而南京、武汉房价已然非常高,必须要出台更有力度的措施,才能吸引年轻人落户。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的表态,要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并且表示保持房价在大城市中相对较低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更让武汉在瞬间赢得全国年轻人才的心。

严跃进表示,武汉对于人才购房等有较为明确的思路,给予了此类积极的政策和信号,为大学生在武汉落户和就业等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也体现出当前二线城市在人口导入等方面有较为积极的做法,对于相关大学生来说其购房也会面临一个更好的机会,这也有助于高端人才资源的聚集。

其实,对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几万块钱的补贴或许只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真正吸引他们的是环境,是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空间,这也是各大城市想要努力实现的。





肖十一郎


我是不将就的张小果,我正在创业中,我善于不将就的看问题,欧耶!

这些个政策一出,估计新的一个产业模式甚至产业链就会马上出现,市场上开始大量收购大学生的学生资格,一些中介公司或二手房地产公司开始动作,邀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大学生出资格,他们出钱,用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购买到房子,然后按照低于市场价5%的价格再卖出去,大学生分个5%,中介公司或房地产公司分得个10%,多么美妙的生意啊~~

武汉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用错了地方,他们为了把人才留在武汉也是不用其极,但是他们却不知不觉把控制的手伸进了市场,直接去调控价格,这样的结果,人为定义了市场交易双方的资格和价格,人为的情况之下就会暗流涌动,资本侵入!最后,真正自由的市场交易环境被破坏的一塌糊涂!大学生为了更直接的收益,把资格都给了有钱的中介或者房地产公司实现个人学历的短期变现,结果在报表上数字很漂亮,其实其中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拿着变现的钱作为首付跑去其他地方买房子过上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政府的领导并不是真正了解大学生留在一个城市是因为什么?甚至真正有学识有魄力有未来的大学生留在一个城市是因为什么?我斗胆帮助分析一下:

一流的大学生留在一个城市

最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这个城市对于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有帮助,在这城市他们能够最快的跟上经济和未来的潮流,在这个城市随时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在这个城市只要努力就有比较大的概率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房价高于不高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为什么?因为他们有能力且有自信,只要给他们平台他们一定能够赚到可以自己想买什么房就买什么房的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部分的一流人才都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些房价最高的城市的原因!在这样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战场,只要勇往直前就能占领山头!

二流的大学生留在一个城市

最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这个城市让他们有归属感,他们在这里能够找到一份努力能够有收获的工作,同时有希望能够在这个城市成家立业,收入增长的幅度和机会让他们对于房价不是那么敏感,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也有希望,房价高与不高只是一种对比不是一种决定的障碍,在这样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农场,只要努力就能种出果实!

三流的大学生留在一个城市

最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这个城市让他们舒服的赚钱、舒服的生活。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每天吃着烧烤、聊着天唱着歌、住着宽敞的房子、开着流线型的车子,只要你不是想要出人头地就能够很安逸的过着自由的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家乡,不用太担心风险和未来,因为有家长帮着分担。

只想问问武汉的父母官们,你们到底想要留下几流的人才,你们是只想让在武汉的大学生更多,还是希望真正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在武汉创造一些奇迹,这在于你们的选择,也在于武汉这个城市的未来!

我是不将就的张小果,我说的不一定对,欢迎来怼、批判和指正!


厦门不将就


一个城市能够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我想应该民安居乐业。

武汉市将推出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并推出最低年薪标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市为了留住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诚意。

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仍然聚集了大量的年青人,而许多二、三线城市成了人才输出地,大量人才外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与地区的竞争说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以人为本,才能掌控未来。

武汉市有很多高等院校,是全国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每年秋季有大量的青年学生从全国各地求学而来,他们在这座城市里度过宝贵的大学时光,然而在毕业季里,绝大多数的人又离开了这里,为了能留住这部分年轻人,让他们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武汉市推出的优惠政策涉及到户口、房子和工资标准,力度确实很大,但是许多类似的二、三线城市都推出了这样的政策,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武汉的优势并不明显,房价高并不能赶走大学生,房价低也未必能吸引大学生。况且,买了一座房子难道就能束缚人几十年吗?也有有人会钻政策的空子,买来房子再卖出去。同样,政府能保证最低的年薪标准,但是能不能保证年轻人找到满意的高薪工作,这才是核心问题。

有了年轻人,城市才有活力,要想留住年轻人,不但要解决“安居”,更要解决“乐业”的问题,

城市要发展完善的产业,为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止需要政府的力量,更要有当地的企业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所以说政府要想到如何为企业服务,让更多优质企业来此安家落户,自然会带来大量的人才。

近年来,人们经常提到“宜居”城市的概念,宜居就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提高空气和水的质量,营造公平、科学、高效的法治环境,让城市具有亲和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里拥有发展的机会。


远方老师在美国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主动权。武汉的做法是打响了抢人的第一枪。不过,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一政策还有好多地方需要考量。

房价下跌20%后,大学生是否就能买得起了?据房天下数据,8月份武汉二手房均价为17638元/平米。如果下跌20%,价格是14110元/平米,买一套70平米的房子约987700元。2016年武汉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3元,想想不能去旅游,不能买新衣服,不能招待朋友,所有的开销都省下来,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大约需要27.9年,AI社长在此拥抱下武汉的大学生们。

此外,有人认为,世上从来不缺贪便宜的人,此政策一颁布,在武汉读了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都会争先恐后的来买,但有些人并不是真的想在武汉发展住在武汉,而是想转手高价卖出,赚取中间差价,这无疑苦了在武汉想买房而家中孩子又不是武汉的大学生的家庭。

留住人才真的靠的是房子吗?或许有这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综合素养,提高对于大学毕业生的保障问题,企业的名声打响了还怕没有人来吗?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企业是对大学毕业生负责的企业,福利待遇不求多好只求保持在一般水平,还怕没有人来?

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好的,能否真正受惠于民还要不断完善,认真落实,让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AI财经社


武汉的房价是高,但不是造成大学生流失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一环是武汉的产业不够完善,尤其是工资太低,比大部分同水平的二线城市都低,这样低的应届生工资,难怪学生们会纷纷往各大一线跑,虽然一线生活成本高,但水涨船高的工资和各种发展机会,再短视的应届生也武汉也不会作为毕业的唯一选择,何况论安逸程度,又比不上成都、杭州、苏州、广州......

而且这个给大学生优惠的政策怎么落实,会不会有一堆炒房爹妈,用子女的名额去炒房,毕竟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了,随便一个小城市工薪阶层的父母几十年积蓄都够买房首付的,并且大部分父母没到退休年龄收入也过得去,你来个优惠,没准人家把房一买,自己不住收租去,孩子照样往大城市跑,这政策还有什么意义?

武汉有很好的学府条件,却留不住人主要还是要加大发展完善的产业,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然搞什么薪资标准,便宜买房都没用,深圳到现在一所985都没有,可是全国的985源源不断的往深圳跑,就是因为深圳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哪怕生活压力巨大,也抵不了深圳能给应届生带来的各种优势。


小凤凰树


2018年 8月 郑州


新政规定,新引进落户、郑州市户口未迁出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生在郑州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和10万元的购房补贴。


2019年 2月 海口

首批人才住房购房补贴开始申报,补贴指导标准为:购房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年,每年集中受理和发放一次。补贴指导标准为:拔尖人才6万元/年,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含急需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3.6万元/年,硕士毕业生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2.4万元/年,本科毕业生1.8万元/年。


2019年3月 南京


A类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上可在本市选择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申领不少于300万元购房补贴中的一种安居方式;B、C类人才可分别申请15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或人才公寓,也可申领每月7500元、6000元的租赁补贴。


2019年4月 宁波


符合相关条件的本科生在购买家庭首套唯一住房最高可获得不超过8万元的补贴,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住房补贴。

其中,高层次人才自引进之日起3年内在宁波市范围内首次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并且取得不动产权证,分别给予购房总额(以契税发票不含税的计税金额为准)20%,最高20万至60万元的购房补贴。


2019年6月 深圳


今年首批领军人才住房补贴名单 最高补贴75万元


2019年7月 苏州


获得立项的顶尖人才(团队)可享有以下政策,顶尖人才最高可得500万元购房补贴,贡献奖励最高可得100万元。经顶尖人才举荐,团队核心成员最高可得250万元购房补贴,贡献奖励最高可得100万元;团队青年骨干可直接入选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给予最高12万元薪酬补贴。



2019年 8月 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提出了12条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

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


我的答案很明确:


1、时不我待,人口竞争人才竞争已经白日化,武汉敢为人先,提出的这一战略,当时是破惊天,但是两年后,力度已经显得不足了。因为所有城市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惨烈的拼杀了。

我们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8折买房技术上一点问题没有,完全可以做到。税费土地方面优惠一下,空间就有了。哪怕商品房团购,八折优惠,也能找到愿意接手的项目。

相对于其它城市,我们的吸引力已经不是很大了。可能还要出台更给力的措施。


2、不要把百万大学生留汉等措施,看作是为了楼市接盘侠。


这种言论的人,要么是真蠢,要么是真不懂。


湖北日报 2019年1月报道:


截止2018年末,武汉户籍总人口883.73万,其中: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87.94万,占总人口的21.27%。65岁以上老年人达124.25万占总人口14.06%按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即进入老龄化;比例达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武汉市民政局介绍,武汉从1993年进入老龄化,到2018年进入深度老龄化,其间用了25年。

2010年至2013年,武汉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5万左右的速度增长,2014年至2018年,分别增加10.39万、7.75万、8.99万、6.1万和9.09万老年人,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更大、更多挑战。


深度老龄化,相比大家有所感受,到了新加坡日本这些地方,甚至武汉一些主城区的街道巷子里,大街上老人确实很多了。这已经影响到城市活力经济活力了,特别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上海这些地方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数以千万的外地中青年,哪能有国际化大都市的澎湃活力。


武汉,目前就面临这一考验,我们花大力气要留下大学生,留下更多的年轻人,是为了这座城市的未来,不要说八折了,哪怕是五折甚至免费供给,以后都不排除,因为整体人口增加下滑,所有大中城市都在争夺有限的人口,武汉有百万大学生的天然优势,当然要利用好这一比较优势。我希望看到更加给力的措施。


实话说,武汉在整体环境、薪资待遇、发展机会上面,比一线城市差距明显,如果不能在住房教育这些问题上面扳回一局,那竞争力还是不足的,要想留下更多青年人,也是城市未来的需要,如果你只是从卖房角度考虑问题,只是认为替开发商找楼市解盘侠,那里得去面壁。


楼市政国策


职场潘多拉观点: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句话不仅适合企业,对于地区的发展也依然适用。很多城市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有了抢人大战,也有了武汉的这个购房优惠。

自从杭州挤掉广州,跻身新一线城市之后,大家突然发现,杭州这几年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由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才净流入,进而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了当下城市快速发展的缩影,与此相对应的是广州近几年的人才净流出。

从一线城市的发展来看,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由于在政策、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丰富性,导致人才源源不断流入,进而带动了整个城市的良性发展。二线城市们渐渐关注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大力发布人才引进策略。

从成都的创业贷款到天津的直接落户到武汉的购房优惠,无一不是在为引入人才而花费大力气。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无限性和人才数量的有限性,说白了,很多城市要发展,必须得依靠人才来支撑。

现在的高房价是制约人才落户及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武汉市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再配合一些房贷优惠政策,相信会取得显著的人才招揽成效。有了人才,武汉的发展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多个行业才有可能百花齐放,进而形成合力带动城市的发展。

经济学上有个机会成本,讲的是选择一个结果,而放弃另一个结果所带来的最大收益,对于人才也是一样,人才的稀缺性注定了这场人才争夺战的非同寻常。也只有人才集聚形成效应,更多的人才才能形成合力,进而促进城市发展。

欢迎关注职场潘多拉,更多精彩职场干货期待与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