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如果把藝術界比喻為江湖,那麼著名油畫家趙瀛洲先生絕對是其中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高人”。   中央戲劇學院美術系畢業,師從徐悲鴻先生的關門弟子馮法祀;早在1995年,其油畫作品就與徐悲鴻、吳作人、吳冠中、陳逸飛等大師作品一道,出現在中國最早的油畫拍賣市場上;畫了大半輩子門樓,被業界冠以“趙門樓”的美譽,其筆下流轉著老北京的歲月鉤沉,甚至吸引了著名導演張藝謀慕名前來……   然而,當那些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一浪高過一浪時,他卻淡出了中國油畫界。忘卻了當時自己已年屆花甲,忽略掉了高原反應的可怕,一頭扎進藏區去尋找心靈深處的那份藝術淨土。用心血換來的題材,在富有個性的筆觸下體現出了人格化的力量、情感和藝術情趣。尤其是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那一匹匹高原駿馬,或奔馳,或嬉戲,無拘無束,既有造型的光影、結構、解剖,又突破了形象輪廓線的侷限,巧妙地轉化為中國式的筆墨語言,純粹地用色彩、筆觸來詮釋中國當代的詩性文化,更是對中國油畫本土化語言的一種深層次探索。   都說讀畫的背後是在讀人,走進趙瀛洲的工作室,你會發現,雖然年逾古稀,但他的身上毫無半點暮氣,反而與工作室中心位置懸掛的那幅名為《龍馬精神》的油畫作品相得益彰。他說自己喜歡自然,喜歡乾淨和純粹,喜歡畫中流淌出的那股勃勃生機與人情味兒,這才叫酣暢淋漓。   在藝術市場魚龍混雜的今天,一如既往、保持初心實為難得;而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成為眼下熱議的話題時,中國油畫乃至中國藝術如何在不忘初心的同時,又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體現真正的中國精神?趙瀛洲的回答,或許能讓我們有所領悟。   《世界知識畫報》:您為何會對畫馬有著如此強烈的情結?   趙瀛洲:創作需要風格化、多樣化,對於我來說,馬就是典型的代表。我打小就喜歡畫小動物,在我看來,馬是很有意思的。那時我家住在遼寧丹東郊區,四周都是農舍,一看到誰家有馬,我就忍不住要拿出筆來對著畫。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美術系後,我的老師馮法祀先生看到我畫的馬,覺得不錯;同時還告訴我,他的老師徐悲鴻先生是畫馬的高手。之前我並不知道徐悲鴻先生是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聽老師這麼一說,特別想看看徐先生是怎麼畫的。隨後他拿出一本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徐悲鴻畫冊,說:“老師畫的是國畫馬,你不妨用油畫來試試看。”於是在1965年到上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我開始研究於此。在這個過程中,馮先生又說:“有點兒意思,但你最好能把馬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這就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了。但正是因為當初老師的這些指導和鼓勵,為我追求藝術的道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世界知識畫報》:在您的探索過程中最重要的契機是什麼?   趙瀛洲:我個人認為自己畫馬比較巔峰的時期,應該是去西藏採風的時候。進藏寫生如果光靠人力揹負行囊畫具,根本難以行走,得找當地的牧民,讓馬匹給馱著進去。這讓我注意到,西藏土生土長的馬,腿比較短,很敦實;後來多出現的雜交品種馬,體格則更加高大。但無論血統如何,馬的精神都是勇往直前、一路向上的,所以在採風過程中我的一系列作品都有馬的身影,這是我創作的成熟階段。另一方面,雖然我的創作偏愛風景、動物,但人性化的表達又是我最為關注的。如果你細細觀察一定會發現,大自然中,萬物皆有感情。

《世界知識畫報》:能給我們介紹幾幅您滿意的作品嗎?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馬是有著豐富情感的動物,它們會疲憊、流汗,也會興奮、開心,能夠捕捉到並完美呈現它們的種種動態瞬間是非常難的。你看這幅作品,我給它取名為《天堂裡行走》,創作靈感源於到達目的地後,馬兒們卸下了馱著的行李,在湖邊愉快地撒歡兒,映襯著深山聖水的背景,看到那個場面我覺得特別美。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還有這幅作品,叫《冬天的最後一場雪》(又名《初春》),是西藏採風系列中我最滿意、最喜歡的作品。當時是2011年左右,我在通往四姑娘山的路上經過一個小山坡,海拔大概3800米,從這裡看向遠處,有一種似雨非雨的朦朧;主人趕著自家的牛群,帶著藏獒,踏雪而來。他們踩在雪上的聲音很空靈,我深深被打動了。我問這家主人幹嘛去,他回答要轉場了,也就是搬家。因為這裡的海拔分層,春天到了,要去海拔低、水草豐美的地方安營紮寨。這種生活讓來自都市的我們感覺樸實、充實和恬靜,就像沒有打攪和紛擾的世外桃源。這幅畫和《天堂裡行走》都是我創作的雪域風情繫列,表達了我對藏族生活的敬佩和欣賞。我想,能夠有這樣的採風經歷,也是對自己心靈的淨化,十分難得。   《世界知識畫報》:在進藏採風過程中,有沒有讓您印象特別深刻的故事?   趙瀛洲:想要深入藏區必須有專業的交通工具。當地的接待單位很講究文化建設,之前我們曾幫接待單位做文化藝術的輔導,一來二往就熟識了;後來得知我想進藏採風,他們很支持,專門給派了一輛能坐五六人的吉普車。   出發到了海拔三四千米,看到藍天、白雲、雪峰,我覺得景色美極了,就拿著相機下車爬坡去拍照。因為擔心大家久等著急,拍完後我急急忙忙地跑下來,結果一不小心摔倒了,這才感覺頭特別暈。隨行的衛生員馬上給我服用治療高原反應的藏藥,回到駐地後,連晚飯也沒吃,我便倒頭睡到了第二天傍晚。後來我愛人告訴我,當時看我忙不迭地跑去拍照片,衛生員就預言:老師回來後可能要頭暈。而對於這些採風作品,我愛人常常唸叨:這些題材是你用生命換來的。這話儘管是心疼,但並不誇張,因為那時候我已經年過花甲了。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這系列作品完成後,受到了不少行內人的稱讚。我想這是因為它們真實地反映了生命和生活。在現實中捕捉到的素材,回到畫室後再創作,這讓我特別有激情,一筆一畫都特別有勁兒。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來源於生活,但要堅持這個理念並不容易。   趙瀛洲:藝術家要在生活中吸取源泉,這讓我想起一個例子。有位朋友很喜歡我的畫,前些年,他的侄子在一所知名美院的研究生班就讀,這位朋友就想請我看看他侄子的真本事如何。於是我們一起出遊,在我老家的寬甸附近看到有條小河,山山水水很美,就決定在這兒畫畫。10月的河水已經退成了淺灘,正好有一大一小兩個女孩踩著淺灘要回山邊的家,我用相機拍下這一幕後,就開始了創作構思。大概過了四五十分鐘,第一遍色彩已經勾勒出來了。這時我發現,身邊的這位同學一直在看著我畫,自己卻未動筆。面對我的疑惑,他很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其實不會寫生,這是大實話。改革開放初期到中期,受浮躁思想的影響,很多美院的學生根本不注重畫寫生,僅僅是在室內靠畫石膏像、靜物,用自己想象的題材來做所謂的創作。   當然,今天這種現象好轉了不少。但相比之下,我還是很懷念自己讀大學時的鍛鍊。那時候一到放假,尤其是暑假,我們幾乎沒人回家,都去北京附近畫寫生。1969年我大學畢業,受特殊時代背景影響,直到1972年才有單位接收。這中間3年,在去部隊大本營鍛鍊的思潮感召下,採風寫生對我們來說是常事,領路的就有馮法祀老師。當時先生已經60來歲了,還親自帶著我們去河北玉田縣的彩亭橋,跟我們一起畫。還記得他對我說:你看這小道很美,遠處的山也很美,能不能在畫中的小道旁加上一棵樹呢?他的意思是,你的畫可以讓來自生活中的美更加完善一些,但是這樣的創作要有生活基礎,比如樹的造型。這屬於藝術創作的理性誇張,而不是像後來有些人那樣去憑空亂造。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世界知識畫報》:關於這一點,您認為當前藝術家的創作有沒有亟待反思之處?   趙瀛洲:現在我看到一些藝術家的創作,不管是表現個性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當中確實有不錯的題材,但創作還需要加強。藝術必須有生活的美,你的畫接地氣兒,看起來就帶勁兒;而想要接地氣兒,就要深入生活。當年我們畫寫生,通常都是一個小馬紮往那兒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反觀當今,不少人所謂的採風就是走馬觀花,要麼拍個照片,回去對著畫就完事兒了,這種現象甚至還在市場上越來越成主流。   當年馮法祀老師常教導我們,畫畫要講繪畫性。他不會強求學生一定要往哪個方向走,但會特別強調:不管怎麼去畫,都一定要把繪畫性表現出來,這是畫,而非照片。至於如何拿捏,我覺得是需要畫家用一生去錘鍊的。真理和謬誤只有一線之差,做任何事情,拿捏好度很重要,藝術創作也是如此。   《世界知識畫報》:其實您這些年創作的“門樓”系列,就是對藝術走進生活的一個很好的說明。   趙瀛洲:中央戲劇學院在棉花衚衕22號,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們那時候成天畫寫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比如我在畫門樓系列的時候,凌晨三點半就要起床,到北京宣武門外的門樓去,看到退休的老工人還穿著工作服,提著鳥籠出來遛彎兒,這種場景讓人深有感觸。   對我來說,畫門樓是一種懷念,也是一種社會變遷的反映。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類藝術,都需要深入體驗生活。而風格是畫家的潛質、藝術的實踐等綜合因素積累所表現出來的。所謂見字如面,畫家也是,通過藝術作品,人們就能從中看出藝術家的性情一二。

《世界知識畫報》:在您看來,現在人們對於油畫的認識,是否存在一定誤區?   趙瀛洲:油畫藝術的美,就是造型和色彩的美,沒有色彩那不叫油畫;而國畫講的是筆墨。曾經一度,我們的美術館搞油畫、國畫展覽,有的人把油畫畫得跟國畫一樣,這不對。就像西餐不能放大醬,包餃子不能用奶油一樣,這是最簡單基本的道理。   比如我的西藏採風系列作品,畫的是藍天白雲,有人稱之為西藏藍,我認為不對。我看到的就是藍天白雲,是很純粹、自然、本質的東西,為什麼要區別化呢?我理解這裡是一片淨土,把這個特點畫出來了,就是真實的東西。但是有個別油畫家,以一味追求西方油畫中那種灰暗、模糊的色澤來強調個性。所以風格不是你強加給自己的東西,首先應該通過你的感受,進而讓你的創作讓人看得賞心悅目、很痛快。而且,這種明媚的感覺跟畫照相寫實不一樣,同樣需要結構和造型。現在有些油畫看著像噴塗出來的,即便再逼真,走到這一步也就不叫油畫了。油畫要有色彩和筆觸的表現力,這很重要。   《世界知識畫報》:對於當前的創作群體,您有何評價?   趙瀛洲:畫家是要需要生存的。但是有的人過分粉飾自己、過分宣傳,好像要用催化劑去催生自己的藝術生命,而不是自然生長,這就不好。我的觀點是不要急功近利,還是要苦練基本功,把畫畫好了,再去通過展覽或是宣傳等方式,讓公眾逐漸瞭解你的藝術,這才是火候到了。現在藝術圈“拔苗助長”的現象太多,動不動就成立公司;還有的人為了擠進美協,給自己加個職務或名頭,費勁心思,畫得卻很蒼白。我認為,這都是他們錯誤地理解了風格多樣化,也錯誤地理解了高屋建瓴,以至於圈內“高屋”比較多,“建瓴”卻比較少,中國油畫應該向“高水平”衝刺!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坦白說,我個人是很注重業界和輿論對我的藝術在探尋真諦、風格取向等方面的評論的,因為藝術就是踏踏實實做基本功,在創作上不斷提高和出新,學到老畫到老。   《世界知識畫報》:說到藝術消費,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彙,對此您怎麼看?   趙瀛洲: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審美也逐步提高了,關注藝術消費很正常。但前提應該是理性的消費,要根據個人的欣賞能力來。比如我在歐美一些國家看到,他們的居家擺設,都沒有特別大的畫;即便是位置需要,也會將大畫變成小畫,多掛幾幅。而國內有些人總認為,不管看不看得懂,畫要大才能顯示出氣派,這讓一些畫家也跟著市場隨波逐流……魚龍混雜之下,把藝術作品當成金錢、名利交易籌碼的現象屢見不鮮,這都不正常,攪亂了市場。   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畫畫、買畫亦是如此。藝術消費的興起對於油畫藝術來說肯定是一個機遇,而且我相信理性消費也是未來的趨向。作為創作者,我的心態是不去想什麼大紅大紫,能畫出滿意的作品,讓大家真正喜歡你,從而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就是人生的幸事。   《世界知識畫報》:傳承和創新是當前藝術界和輿論的關注點,您又有何建議提供給年輕的藝術家?   趙瀛洲:我有時候回想自己這一路走來,沒有去蹚所謂的“渾水”,一直保持著一定的理性和“防禦”能力,這讓我感到很滿足。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藝術追求,作為過來人,我希望他們幹一行愛一行,保持平和的心態,在業務上多下功夫,功到自然成,不要急功近利。要知道一步登天,掉下來會摔得很慘的。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趙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開心扉 很中國的油畫

想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畫家,就踏踏實實地先做好人,用這樣的理念去面對社會和自己從事的工作,才會覺得一路走來,苦中有樂。另外我也主張,畫家不是畫匠。儘管現在社會有浮躁的一面和種種亂象,但你仍然可以選擇“各走各的路”,按照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解讀一步步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這就很好。   如果感到困惑,就多去接觸大自然和生活,它們會考驗你的耐力,一直在看著你是不是真正願意對它們敞開心扉。只要你能真心體會到這些道理,一定會對藝術、對自我有更多、更新的認識。

趙瀛洲,著名油畫家,196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美術系,大學油畫指導老師是中國老一輩著名油畫家馮法祀、張重慶先生。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煤礦創作中心主任,文化部歸國華僑聯合會徐悲鴻畫院油畫創作部主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從1996年至今,作品多次在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中國太平洋拍賣公司、北京榮寶拍賣公司、北京華辰拍賣公司等拍賣公司上拍賣,廣受藏界好評、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