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如果把艺术界比喻为江湖,那么著名油画家赵瀛洲先生绝对是其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人”。   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毕业,师从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冯法祀;早在1995年,其油画作品就与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陈逸飞等大师作品一道,出现在中国最早的油画拍卖市场上;画了大半辈子门楼,被业界冠以“赵门楼”的美誉,其笔下流转着老北京的岁月钩沉,甚至吸引了著名导演张艺谋慕名前来……   然而,当那些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浪高过一浪时,他却淡出了中国油画界。忘却了当时自己已年届花甲,忽略掉了高原反应的可怕,一头扎进藏区去寻找心灵深处的那份艺术净土。用心血换来的题材,在富有个性的笔触下体现出了人格化的力量、情感和艺术情趣。尤其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一匹匹高原骏马,或奔驰,或嬉戏,无拘无束,既有造型的光影、结构、解剖,又突破了形象轮廓线的局限,巧妙地转化为中国式的笔墨语言,纯粹地用色彩、笔触来诠释中国当代的诗性文化,更是对中国油画本土化语言的一种深层次探索。   都说读画的背后是在读人,走进赵瀛洲的工作室,你会发现,虽然年逾古稀,但他的身上毫无半点暮气,反而与工作室中心位置悬挂的那幅名为《龙马精神》的油画作品相得益彰。他说自己喜欢自然,喜欢干净和纯粹,喜欢画中流淌出的那股勃勃生机与人情味儿,这才叫酣畅淋漓。   在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今天,一如既往、保持初心实为难得;而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眼下热议的话题时,中国油画乃至中国艺术如何在不忘初心的同时,又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体现真正的中国精神?赵瀛洲的回答,或许能让我们有所领悟。   《世界知识画报》:您為何会对画马有着如此强烈的情结?   赵瀛洲:创作需要风格化、多样化,对于我来说,马就是典型的代表。我打小就喜欢画小动物,在我看来,马是很有意思的。那时我家住在辽宁丹东郊区,四周都是农舍,一看到谁家有马,我就忍不住要拿出笔来对着画。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后,我的老师冯法祀先生看到我画的马,觉得不错;同时还告诉我,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是画马的高手。之前我并不知道徐悲鸿先生是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听老师这么一说,特别想看看徐先生是怎么画的。随后他拿出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徐悲鸿画册,说:“老师画的是国画马,你不妨用油画来试试看。”于是在1965年到上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我开始研究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冯先生又说:“有点儿意思,但你最好能把马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这就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了。但正是因为当初老师的这些指导和鼓励,为我追求艺术的道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世界知识画报》:在您的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契机是什么?   赵瀛洲:我个人认为自己画马比较巅峰的时期,应该是去西藏采风的时候。进藏写生如果光靠人力背负行囊画具,根本难以行走,得找当地的牧民,让马匹给驮着进去。这让我注意到,西藏土生土长的马,腿比较短,很敦实;后来多出现的杂交品种马,体格则更加高大。但无论血统如何,马的精神都是勇往直前、一路向上的,所以在采风过程中我的一系列作品都有马的身影,这是我创作的成熟阶段。另一方面,虽然我的创作偏爱风景、动物,但人性化的表达又是我最为关注的。如果你细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中,万物皆有感情。

《世界知识画报》:能给我们介绍几幅您满意的作品吗?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马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动物,它们会疲惫、流汗,也会兴奋、开心,能够捕捉到并完美呈现它们的种种动态瞬间是非常难的。你看这幅作品,我给它取名为《天堂里行走》,创作灵感源于到达目的地后,马儿们卸下了驮着的行李,在湖边愉快地撒欢儿,映衬着深山圣水的背景,看到那个场面我觉得特别美。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还有这幅作品,叫《冬天的最后一场雪》(又名《初春》),是西藏采风系列中我最满意、最喜欢的作品。当时是2011年左右,我在通往四姑娘山的路上经过一个小山坡,海拔大概3800米,从这里看向远处,有一种似雨非雨的朦胧;主人赶着自家的牛群,带着藏獒,踏雪而来。他们踩在雪上的声音很空灵,我深深被打动了。我问这家主人干嘛去,他回答要转场了,也就是搬家。因为这里的海拔分层,春天到了,要去海拔低、水草丰美的地方安营扎寨。这种生活让来自都市的我们感觉朴实、充实和恬静,就像没有打搅和纷扰的世外桃源。这幅画和《天堂里行走》都是我创作的雪域风情系列,表达了我对藏族生活的敬佩和欣赏。我想,能够有这样的采风经历,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十分难得。   《世界知识画报》:在进藏采风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   赵瀛洲:想要深入藏区必须有专业的交通工具。当地的接待单位很讲究文化建设,之前我们曾帮接待单位做文化艺术的辅导,一来二往就熟识了;后来得知我想进藏采风,他们很支持,专门给派了一辆能坐五六人的吉普车。   出发到了海拔三四千米,看到蓝天、白云、雪峰,我觉得景色美极了,就拿着相机下车爬坡去拍照。因为担心大家久等着急,拍完后我急急忙忙地跑下来,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这才感觉头特别晕。随行的卫生员马上给我服用治疗高原反应的藏药,回到驻地后,连晚饭也没吃,我便倒头睡到了第二天傍晚。后来我爱人告诉我,当时看我忙不迭地跑去拍照片,卫生员就预言:老师回来后可能要头晕。而对于这些采风作品,我爱人常常念叨:这些题材是你用生命换来的。这话尽管是心疼,但并不夸张,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年过花甲了。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这系列作品完成后,受到了不少行内人的称赞。我想这是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生命和生活。在现实中捕捉到的素材,回到画室后再创作,这让我特别有激情,一笔一画都特别有劲儿。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坚持这个理念并不容易。   赵瀛洲:艺术家要在生活中吸取源泉,这让我想起一個例子。有位朋友很喜欢我的画,前些年,他的侄子在一所知名美院的研究生班就读,这位朋友就想请我看看他侄子的真本事如何。于是我们一起出游,在我老家的宽甸附近看到有条小河,山山水水很美,就决定在这儿画画。10月的河水已经退成了浅滩,正好有一大一小两个女孩踩着浅滩要回山边的家,我用相机拍下这一幕后,就开始了创作构思。大概过了四五十分钟,第一遍色彩已经勾勒出来了。这时我发现,身边的这位同学一直在看着我画,自己却未动笔。面对我的疑惑,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其实不会写生,这是大实话。改革开放初期到中期,受浮躁思想的影响,很多美院的学生根本不注重画写生,仅仅是在室内靠画石膏像、静物,用自己想象的题材来做所谓的创作。   当然,今天这种现象好转了不少。但相比之下,我还是很怀念自己读大学时的锻炼。那时候一到放假,尤其是暑假,我们几乎没人回家,都去北京附近画写生。1969年我大学毕业,受特殊时代背景影响,直到1972年才有单位接收。这中间3年,在去部队大本营锻炼的思潮感召下,采风写生对我们来说是常事,领路的就有冯法祀老师。当时先生已经60来岁了,还亲自带着我们去河北玉田县的彩亭桥,跟我们一起画。还记得他对我说:你看这小道很美,远处的山也很美,能不能在画中的小道旁加上一棵树呢?他的意思是,你的画可以让来自生活中的美更加完善一些,但是这样的创作要有生活基础,比如树的造型。这属于艺术创作的理性夸张,而不是像后来有些人那样去凭空乱造。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世界知识画报》:关于这一点,您认为当前艺术家的创作有没有亟待反思之处?   赵瀛洲:现在我看到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不管是表现个性还是反映社会生活,当中确实有不错的题材,但创作还需要加强。艺术必须有生活的美,你的画接地气儿,看起来就带劲儿;而想要接地气儿,就要深入生活。当年我们画写生,通常都是一个小马扎往那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反观当今,不少人所谓的采风就是走马观花,要么拍个照片,回去对着画就完事儿了,这种现象甚至还在市场上越来越成主流。   当年冯法祀老师常教导我们,画画要讲绘画性。他不会强求学生一定要往哪个方向走,但会特别强调:不管怎么去画,都一定要把绘画性表现出来,这是画,而非照片。至于如何拿捏,我觉得是需要画家用一生去锤炼的。真理和谬误只有一线之差,做任何事情,拿捏好度很重要,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世界知识画报》:其实您这些年创作的“门楼”系列,就是对艺术走进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赵瀛洲:中央戏剧学院在棉花胡同22号,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那时候成天画写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我在画门楼系列的时候,凌晨三点半就要起床,到北京宣武门外的门楼去,看到退休的老工人还穿着工作服,提着鸟笼出来遛弯儿,这种场景让人深有感触。   对我来说,画门楼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反映。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类艺术,都需要深入体验生活。而风格是画家的潜质、艺术的实践等综合因素积累所表现出来的。所谓见字如面,画家也是,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就能从中看出艺术家的性情一二。

《世界知识画报》:在您看来,现在人们对于油画的认识,是否存在一定误区?   赵瀛洲:油画艺术的美,就是造型和色彩的美,没有色彩那不叫油画;而国画讲的是笔墨。曾经一度,我们的美术馆搞油画、国画展览,有的人把油画画得跟国画一样,这不对。就像西餐不能放大酱,包饺子不能用奶油一样,这是最简单基本的道理。   比如我的西藏采风系列作品,画的是蓝天白云,有人称之为西藏蓝,我认为不对。我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是很纯粹、自然、本质的东西,为什么要区别化呢?我理解这里是一片净土,把这个特点画出来了,就是真实的东西。但是有个别油画家,以一味追求西方油画中那种灰暗、模糊的色泽来强调个性。所以风格不是你强加给自己的东西,首先应该通过你的感受,进而让你的创作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很痛快。而且,这种明媚的感觉跟画照相写实不一样,同样需要结构和造型。现在有些油画看着像喷涂出来的,即便再逼真,走到这一步也就不叫油画了。油画要有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这很重要。   《世界知识画报》:对于当前的创作群体,您有何评价?   赵瀛洲:画家是要需要生存的。但是有的人过分粉饰自己、过分宣传,好像要用催化剂去催生自己的艺术生命,而不是自然生长,这就不好。我的观点是不要急功近利,还是要苦练基本功,把画画好了,再去通过展览或是宣传等方式,让公众逐渐了解你的艺术,这才是火候到了。现在艺术圈“拔苗助长”的现象太多,动不动就成立公司;还有的人为了挤进美协,给自己加个职务或名头,费劲心思,画得却很苍白。我认为,这都是他们错误地理解了风格多样化,也错误地理解了高屋建瓴,以至于圈内“高屋”比较多,“建瓴”却比较少,中国油画应该向“高水平”冲刺!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坦白说,我个人是很注重业界和舆论对我的艺术在探寻真谛、风格取向等方面的评论的,因为艺术就是踏踏实实做基本功,在创作上不断提高和出新,学到老画到老。   《世界知识画报》:说到艺术消费,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对此您怎么看?   赵瀛洲: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也逐步提高了,关注艺术消费很正常。但前提应该是理性的消费,要根据个人的欣赏能力来。比如我在欧美一些国家看到,他们的居家摆设,都没有特别大的画;即便是位置需要,也会将大画变成小画,多挂几幅。而国内有些人总认为,不管看不看得懂,画要大才能显示出气派,这让一些画家也跟着市场随波逐流……鱼龙混杂之下,把艺术作品当成金钱、名利交易筹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都不正常,搅乱了市场。   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画画、买画亦是如此。艺术消费的兴起对于油画艺术来说肯定是一个机遇,而且我相信理性消费也是未来的趋向。作为创作者,我的心态是不去想什么大红大紫,能画出满意的作品,让大家真正喜欢你,从而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就是人生的幸事。   《世界知识画报》:传承和创新是当前艺术界和舆论的关注点,您又有何建议提供给年轻的艺术家?   赵瀛洲:我有时候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没有去蹚所谓的“浑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理性和“防御”能力,这让我感到很满足。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追求,作为过来人,我希望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平和的心态,在业务上多下功夫,功到自然成,不要急功近利。要知道一步登天,掉下来会摔得很惨的。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想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画家,就踏踏实实地先做好人,用这样的理念去面对社会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才会觉得一路走来,苦中有乐。另外我也主张,画家不是画匠。尽管现在社会有浮躁的一面和种种乱象,但你仍然可以选择“各走各的路”,按照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解读一步步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这就很好。   如果感到困惑,就多去接触大自然和生活,它们会考验你的耐力,一直在看着你是不是真正愿意对它们敞开心扉。只要你能真心体会到这些道理,一定会对艺术、对自我有更多、更新的认识。

趙瀛洲,著名油画家,196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大学油画指导老师是中国老一辈著名油画家冯法祀、张重庆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煤矿创作中心主任,文化部归国华侨联合会徐悲鸿画院油画创作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从1996年至今,作品多次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中国太平洋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等拍卖公司上拍卖,广受藏界好评、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