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諸葛亮是三國時最出色的軍事家,為什麼未統一天下?

用戶張傳福


首先我認為三國時期最優秀的軍事家不是諸葛亮,甚至他連個二流的都算不上。之所以這麼多人崇拜諸葛亮,是因為小說三國演義太深入人心,諸葛亮這個角色刻畫的非常神話。

首先說下為什麼它連二流軍事家都算不上。一個一流的軍事家因該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必勝的仗,而諸葛亮算勝負與用兵之前,只打有把握的仗。這點我們從他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以看出。其次戰場形式千變萬化,而諸葛亮在戰鬥前往往認為自己算到了一切,因此在戰時往往出現一點小差錯就會導致他不知所措。六出祁山哪次都是因為戰時的一點變化導致前功盡棄,馬謖失街亭其實本來就是一個戰時的不穩定因素,任何人也不能保證他一定能守住街亭。就算馬謖聽諸葛亮的話,難道敵軍就不會變通?就一定攻不下街亭?而諸葛亮在面對這個戰時不穩定因素的時候一籌莫展。雖然最後用了空城計(這個大概率是文學藝術刻畫的事件,史書上不存在)但還是前功盡棄。一個一流的軍事家犯一次這種錯誤就算了。諸葛亮前後犯了六次。

其次再來說下為什麼我們一直認為他是戰神。首先我們瞭解的諸葛亮是小說中刻畫的(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史書)。小說中人物的形象是由作者的主觀傾向造成的(作者喜歡誰就可以把某某寫的非常好)赤壁之戰中作者給了諸葛亮非常濃重的墨彩,以至於他蓋過了主角周瑜。其實仔細想一想諸葛亮再厲害,他也只是一個出謀劃策的人,而具體執行的人是周瑜。計劃的執行力重要還是計劃本身更重要?馬雲說過他寧願一個一流的執行力去執行二流的計劃,也不願意二流的執行力去執行一流的計劃。由此可見執行力的重要。因此赤壁之戰的主功在周瑜(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赤壁之戰讓諸葛亮去打估計以後就沒有三國了)。說赤壁之戰的例子就是想讓大家明白作者太偏心諸葛亮了,以至於迷惑了我們。後面六出祁山失敗,作者每次都給諸葛亮找藉口。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都是諸葛亮本身能力不足造成的。

當年我們黨和國民黨進行戰爭的時候。主席最強調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我們之所以在武器裝備大幅落後的情況下戰勝國名黨軍隊是因為我們善於在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把握戰機,伺機殲敵。而諸葛亮每戰料勝負與戰前。造成他忽略在戰鬥中不穩定因素(就這一點就可以認為他是一個失敗軍事家)。水平有限,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以上只是我個人愚見。



錢兼益水太涼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偉大領袖毛主席對諸葛亮的評價。

我想那是世界上對於諸葛亮最透徹的評語。因為以我輩之智慧,是無法現在諸葛亮的高度去思考三國那個風雲變幻時代的各種境遇,究竟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但是以毛主席經歷的那些崢嶸歲月來說,他完全有這個資格,去評價人類戰爭史上任何一個人。

毛主席對三國人物都有細緻的研究,他喜歡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也就說明,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不以為然的。

人們將諸葛亮奉為神明,但毛主席卻將諸葛亮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他說:諸葛亮之敗怨不得天時,怨只怨諸葛亮自己還不夠聰明。

吾輩是沒有資格評議毛主席的話的,所以只將他老人家的話拿來與諸位分享,從中我們也可以對諸葛亮有一個最深層次的認識。

毛主席曾說過諸葛亮這樣的話:“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之所以這樣說,毛主席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所以,毛主席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關於“失街亭”,歷史上這個鍋都是馬謖背的,毛主席對此則有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初戰亮宜親自臨陣。”

毛主席曾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議論曹操時說:“曹操結束漢末豪族混戰的局面,恢復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為後來西晉的統一鋪平了道路。”

還有,毛主席曾聽到自己的隨行醫生說曹操是“白臉奸臣”,他馬上說:“屁話!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麼寫,劇裡這麼演,老百姓也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筆桿子殺人哪,那些反動文人壟斷了文化,寫出東西又愚弄毒害了老百姓,這個案我們要翻過來!”

這就是偉人對於諸葛亮和曹操的評價,這也應該是最為準確的評價了,而且是沒有之一。從這裡看,問題的答案也就一目瞭然了,因為諸葛亮還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能力


大葫蘆蘆蘆蘆蘆


諸葛亮確實很有才能,這是公認的,遇到劉備也是遇到知音明主,勢必傾力相輔。但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必定統一不了。

一天時,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順勢者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再厲害也是隆中的天下三分,三分天下已是定局,攻打魏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二地利,當時天下十三州,蜀地雖易守難攻,也只有一州之地百萬人口,魏國佔了九州,人口眾多,伐魏可謂是以卵擊石,財力物力都是無法和魏國抗衡,打仗都是打的財力和人口。

三人和,蜀國建立之後,蜀國老一批人才將領相繼凋零,即使五虎上將子孫也相繼凋零,沒有大量的人才接班,諸葛亮即使再厲害也是孤掌難鳴,沒有人才可用,此時魏國確實人才濟濟,一人之力難以力挽狂瀾,三分天下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況且蜀主無能,和魏主不能相比。

總之諸葛亮心裡明知天下三分,伐魏純屬個人情感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去完成劉備的遺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小二哥408876457


回答兩個問題,1,諸葛亮是不是出色的軍事家;2,諸葛亮未何沒有統一天下。

一、諸葛亮絕對是出色的軍事家,這我必選為諸葛丞相正名。

1、古人對諸葛亮軍事能力評價很高。唐朝把諸葛亮選進武廟十哲,到宋朝還是入選武廟十哲,連衛青、霍去病也未能入選武廟十哲,可見古人對諸葛亮能力的認可。大唐宰相岑文本曾對李世民說過:“諸葛亮不僅是好丞相,而且是軍事家,魏徵的才能沒法與其相比。(亮才兼將相,非徵可比。)”戰神李靖在《李衛公問對》當中,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還有很多,不在列舉。

2、諸葛亮軍事思想影響甚遠。諸葛亮的軍事異常對後世西晉、北魏,以及我黨解放軍影響甚大。《三國志》記載蜀漢滅亡之後,晉文帝司馬昭派遣陳勰專門赴蜀中收集諸葛亮治兵之法,到晉武帝時中央禁軍也用諸葛亮之法來練兵。到公元5世紀的北魏,朝廷重臣高閭建議用“採諸葛亮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用諸葛亮陣法即防範北方的柔然騎兵。諸葛亮還重視軍隊制度建設,諸葛亮說“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我軍“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方針正是由此總結而來。諸葛亮還著有《將苑》50篇,探討如何成為一名出色將領的。

3、諸葛亮個人由極高的軍事指揮天賦。典型例子就是“滷城之戰”,一部教科書式的戰役,滷城之戰是有記載的第一個破解鉗形攻勢的會展在中國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會戰中,諸葛亮在謀略、心理、戰術、治軍各方面,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指揮藝術,在中國軍事上留下了光輝的一樣。不惜糧道被截,自陷魏軍的南北夾擊之中,僅憑藉此戰,就足以奠定諸葛亮第一流軍事家的地位。此外魏國的軍隊、人口、經濟、版圖都數倍與蜀國,而且蜀中基本是步兵,而魏國西涼地區自古騎兵驍悍,諸葛亮以如此弱小的實力數出祁山,屢敗魏軍,連司馬懿自己都說“諸葛之才,無不及也”,至於屢次撤退是國力所致,非個人軍事能力的原因。

4、軍事技術發展上,成就卓著。

諸葛亮在武器革新,後勤保障上都有獨特的思想和創新。諸葛亮改進兵器,在街亭古戰場就發現鑄有“蜀”字的弩機,史書記載諸葛亮“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當時曹魏軍隊的連發的弓弩,一次連才四五發,只有諸葛連弩的一半。在後勤上發明了木牛牛馬,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後勤運輸。當時蜀國多步兵,魏國多騎兵。以步兵對騎兵,好比士兵打坦克,為了解決這一困難。諸葛亮發明了八陣圖,各兵種相互配合威力巨大,後世李靖、北魏等在對付異族騎兵時都用過該陣法。杜甫有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可見一斑。

那為什麼許多後人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不行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1、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將略非長”。這個怎麼來看,首先要知道陳壽生活的年代是晉朝的天下,任何事都要比司馬懿的諱。諸葛亮是司馬懿的死對頭,自然會貶低諸葛亮抬高司馬懿,但即使如此,在細節描述時我們仍會看到陳壽本人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充分肯定。其次陳壽和諸葛亮有私仇,陳壽之前是蜀國人,他父親的死和諸葛亮有直接關係,而後來陳壽本人也遭到了諸葛亮兒子諸葛瞻的排擠,以至於後來陳壽投奔晉國。由此看來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難免有失公允。

2、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首先諸葛亮本身的計略,派趙雲佯攻箕谷,實出祁山,然後收取三郡,這本身就是一個上上之策。陳壽本身不是軍事家,但人總是先入為主,陳壽怎麼說就怎麼信,那還研究歷史幹什麼。其實子午谷奇謀本身就不靠譜,子午谷又窄又險,五千騎兵不帶攻城武器和糧草輜重,你即使到了堅固的長安城下能幹什麼,騎馬跳牆?魏延想的是子午穀道肯定無兵把手,我騎兵突襲城下,夏侯楙逃跑和投降,可能嗎?首先你未必到得了長安城下,即使到了,長安西北重鎮,衛戍部隊甚多,城中也不乏能人之輩,敵人來了就棄城逃跑?隨便堅持個3,5天,魏延的部隊不等被周圍友軍消滅,自己就會餓死。明末闖王高迎祥就從子午谷直取長安,不就死那了麼。

二、為何沒有統一天下。

至於諸葛亮為何沒有統一天下。原因其實很明顯,任何成功都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三分諸葛亮一分都沒用。

1、蜀國國力弱小。這是根本原因,我們都知道打仗其實打的就是綜合國力,當時三國實力是什麼態勢。魏國控制北方九個州,這是當時的華夏核心,經濟發達,面積約為291萬平方公里,66萬戶,443萬人;吳國控制揚州、交州、荊州等江東地區,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52萬戶,230萬人;蜀國最小,主要控制益州一隅,面積約為106萬平方公里,28萬戶,94萬人,實力最小。

2、蜀國內部派系混雜。蜀國內部主要分為益州土著、劉璋父子帶去的東州派、劉備集團帶去的荊州派,三派內鬥嚴重,諸葛亮被讒言退軍,李嚴被廢,都是內鬥的結果。特別是諸葛亮死後更為嚴重,姜維遭排擠屯兵沓中,後來譙周誤國,直接說服劉禪開城投降,譙周就是益州土著,他對劉備政權其實沒有多大感情。

3、蜀道艱難,導致後勤補給困難。蜀道有多難?李白不是說了麼“難於上青天”,四川因為地處盆地,地勢低窪,通往其他地區的道路是要向上行走的。而且地形複雜,高地不平,人走起來都搖搖欲墜,崎嶇危險,運輸大型後勤輜重得有有多困難。 而且關羽失荊州後,蜀國不僅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兵員賦稅之地,也使北伐失去了一條平坦大道,少了東西佯攻和相互策應的軍事靈活,使得魏國更容易應付。

4、魏國統治穩定。都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當時曹魏政治上還算清明,特別是曹操大興屯田的國策軍需充足,百姓負擔較輕,而且經過了幾十年的統治,統治基礎牢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過“待天時有變”即可北伐,一統中原,可惜這個“有變”終其一生都沒有到來。很多人都拿韓信被伐和諸葛亮比,但你要知道韓信那個是什麼時代,秦末大亂,諸侯割據。當時劉邦佔據的漢中益州,不管從底盤和人口在諸侯中都算比較強的。而且項羽分封不均,諸侯內部統治非常不穩地。舉個例子,齊國實力派天榮就不服項羽分封,起兵殺了項羽封的三個齊王。正是由於當時天下大亂,才給了韓信用武之地,而諸葛時代三分天下,政局穩定,三角關係最不易打破僵局。要是把韓信放到諸葛亮的位置,未必能有諸葛亮出色。如果把諸葛亮放到韓信的位置,我相信,諸葛亮會比韓信做得更好。

總結一下,諸葛亮軍事才能是很突出的,至於未能統一,就就像諸葛亮自己說的一樣“天意使然,非人能可能為之”!


阿Q說天下


首先,諸葛亮是三國時比較優秀的軍事家,但是說他是最出色的軍事家則言過其實。其實諸葛亮最大的才能不是軍事,而是他的政治才能。

其次,人們覺得諸葛亮料事如神,用兵如神,其軍事才能無人出其右。這都是人們在看了《三國演義》中的映像,其實《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先生,或許是因為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敬之情,在創作的過程中將他神化了。

自認正統的蜀漢,為什麼沒有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一統天下呢?

第一,蜀漢實力最弱。

本來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蜀漢集團的實力和地盤都達到了空前壯大的地步。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關羽在出兵北伐的過程中,被東吳偷襲,致使其兵敗被擒,蜀漢集團的大後方荊州盡失,其實力受到重挫,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戰略方針也成為空談。

沒了荊州這個大後方,蜀漢集團只能是困守在漢中,再加上劉備不聽勸阻出征東吳,在夷陵被陸遜“火燒八百里連營”,大敗而退。這一仗使得劉備大半輩子積攢的家底都被揮霍得差不多了,劉備也因為這一敗一病不起,託孤白帝城之後就撒手人寰了。

劉備去世後,留給諸葛亮的蜀漢說是隻有一個空殼子也不為過。蜀漢在丟失荊州之後,再加上夷陵之敗,所留地盤不過一州之地,兵力所剩無幾。反觀東吳擁有三州地盤,曹魏更是擁有九州之地,三方實力最弱的就是蜀漢了,雖說有諸葛亮的勵精圖治,蜀漢想以一州之地而奪取天下,無異於以蛇吞象,難於登天。


第二,蜀漢內部意見不統一。

劉備奪取益州的手段,說實話算不上光彩。益州劉璋請求劉備入蜀對抗張魯,可是劉備卻並不想與張魯打,一路上只是向劉璋要糧,要軍備,劉璋為了讓他早點攻打張魯都答應了,可是他的這招驅狼吞虎,最終害了自己。建安十七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率軍征伐劉璋,諸葛亮、趙雲、張飛入蜀作戰,建安十九年劉備圍困成都,劉璋出城投降,劉備並沒有對劉璋斬草除根。

劉備去世後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他們倆人同為託孤大臣,地位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諸葛亮在主政蜀漢時,李嚴也相當配合,但是唯獨在北伐一事上意見不統一,諸葛亮主張北伐,李嚴主張守成,劉璋舊部則隔岸觀火。一個國家要出征作戰,內部卻不能統一意見,仗肯定也打不贏了。


第三,東吳曹魏君主並非昏君。

東吳孫權晚年雖說昏庸殘暴,但是年輕的時候卻並不昏庸。而諸葛亮對上的正是壯年的孫權,此時的孫權雖說帶兵打仗不行,但是卻是比較優秀的守成之君,也懂得任用賢才,在劉備伐吳時就放心任用陸遜,最終火燒夷陵,打贏了這場國戰,陸遜也在他的手中出將入相。

曹魏曹操、曹丕都不是昏君,再到諸葛亮對上的魏明帝曹叡,除了短命點,卻也死在了諸葛亮後面,再加上他懂得任用司馬懿與諸葛亮對決,使得諸葛亮幾次北伐無功而返,再加上曹魏國力雄厚,想打垮曹魏談何容易。

東吳有陸遜,曹魏有司馬懿,這倆人的軍事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想一統三國,無異於登天。

結論:諸葛亮不能一統三國,不是他的軍事才能不行,而是蜀漢國力太弱了,再加上蜀漢地理位置處於西南,守很容易,要想出徵就很難了。


歷史煙客


諸葛亮在隆中規劃的方案,事情如果照著那個方向發展的話。已經是達到了最好的結果。魏,蜀,吳三分天下,在三國中蜀國是最弱的一方,國土,人口,資源,都不如其它兩方。想統一三國,談何容易。

諸葛亮這個人物在故事中是被誇大了的,以弱擊強,窮兵黷武,在怎麼愚蠢也不會在一個地方連摔好幾個跟頭,六出祁山,把國家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往一個地方填。掏空國力,使國家走向衰亡。

在戰術上諸葛亮還說得過去。在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戰略上諸葛亮是失職的。成也蕭柯,敗也蕭柯。

當時跟據蜀國的實際情況。能夠自保,已經是萬幸,把自已的地理優勢發揮出來,增強邊境防禦,發展農桑,養精蓄銳,偏安一隅,讓蜀國多延遲幾年滅亡是有可能的。大的抱負,實力不充許呀。





玉蝶侵梅


諸葛亮未統一天下原因剖析:

首先:活的不夠大。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司馬懿卒於公元251年,沒把司馬懿熬下去。俗話說:司馬懿幹不過孔明,但是活過孔明瞭,這就叫躺贏。天下三分,終歸司馬家。

其次:歷史的運行軌跡,還沒到那個點。中國人辦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深知還沒到那個機點。

第三:諸葛亮不會當出頭鳥。孔明滿腹厚黑學,這點小道理深知肚明,保蜀地安蜀地是他的宿命,時至天下三分,假若劉備後他而崩,並且再多活20年,歷史也許會改寫。可惜劉備掛了,留下劉阿斗這個扶不上牆的傻缺貨,名正言順而事順,事順則功成天下定。孔明恨吶,他又不能篡位,不然“出師表”寫給誰看呢。他怕晚節不保,他更怕後人崛其墳墓。





夏雪影視


諸葛亮,字孔明。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後來,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便移居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讀書不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他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

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無韻詩翁


首先要確定一點,諸葛亮並不是三國最傑出的軍事家,他在政治上的才能要比軍事上的才能強。

大部分人提到諸葛亮,都覺得他神機妙算,百戰百勝。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借東風、火燒新野等故事連小學生都知道,但是這些都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誇大了的,有的甚至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劉備有諸葛亮和龐統,再加上五虎將,卻不能統一三國,後來慢慢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1. 國土面積小,在古代很多時候用國土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而蜀國在三國時期國土面積是最小的,而且很多還是地處西南的不毛之地。

2.人口少,當時蜀國人口大概在100萬左右,吳國人口在230萬左右,而魏國的人口在440萬左右,實力對比太過懸殊。

3.官僚機構臃腫,100萬人口官吏佔了4萬,吳國230人口,官吏才佔了3.2萬。

4.缺乏人才,俗話說“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正是這種情況的真是寫照,五虎將很多都被誇大了。蜀國的人才少的可憐,有的還不受重用,比如馬超和魏延。

這種情況連後主劉禪都看出來了,早就明白蜀國根本不可能滅魏興漢,能守住蜀國就很勉強了。後來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伐中原不過是以攻代守,否則蜀國滅亡的更快。

所以說,諸葛亮是不可能統一三國的,能守住蜀國已經很了不起了。


海洋望星空


諸葛亮(181年 不詳-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只要說起諸葛亮,沒有人不對他豎起大拇指,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他出山,他也為劉備建立劉蜀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這個人絕對是奇才,但是他為何沒統一天下?

諸葛亮一直是以算無遺策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三國時期一直就有一句讖語流傳,那就是: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得天下。然而,劉備卻將臥龍鳳雛都收入帳下,也沒能實現一統天下的宏圖偉業;

諸葛亮沒能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因為劉備(公司總裁)的優柔寡斷,荊州乃是戰略要塞之地,是劉氏集團生存命脈所在,這一點在諸葛亮未出山時,就已經在《隆中對》中講明,但是,卻因為劉備的猶豫不決,使得荊州被曹操佔領,一下子,使得整個劉氏集團的生存陷入絕境。雖說最後還是落在了劉備手中,但是這卻損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諸葛亮所定下的戰略方針大打折扣,為其統一天下造成了實質性的打擊。

其二、諸葛亮(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政治資源嚴重不足和政治平臺極其惡劣,先說政治資源:蜀漢政權的政治格局勢力犬牙交錯;1、為首的以諸葛亮在追隨劉備之前,劉氏集團內部(關羽、張飛)、趙雲等已經形成政治勢力;2、以荊州收降將領黃忠、魏延各自為營的勢力,以及其他收降將領勢力;3、攻佔益州後後,以李嚴、張松二人各自的勢力,像馬超(為形勢所迫,一心想消滅曹操集團,為父報仇,恢復西涼霸業)等還有很多人是持左右觀望態度;4、西南蠻夷部族首領勢力,以孟獲為主,他們表面順從,實際上都是在暗存韜晦,蓄勢待發;5、最後,才是諸葛亮的親信和支持者,如馬謖,可惜,最終落了個大意失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於帳前。再來說一說諸葛亮所效力的這個蜀國,這個以現在的四川盆地為根據地的地方,可以說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但是,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在那個戰火連年的時代,衡量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標準就是人口。那麼蜀國的人口處於什麼水平呢?當時蜀國的人口只有魏國的1/8,只有吳國的1/4,大家請注意,人口基數是軍隊、人才、物資的基礎。從這方面就能看出,當時的蜀國實力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再者說說,蜀漢政權周圍的地緣政治和地理環境,首先,在他的東南方向,是孫吳政權,本因可以相互利用,共同牽制曹魏政權,但終因荊州事件而反目成仇,致使自身腹背受敵,獨木難支;另外北面的曹魏政權,滅劉蜀之心從未間斷,尤其是在劉蜀攻佔漢中,進而窺視關中地區,從而形成對曹魏政權構成直接的嚴重威脅,必須予以儘早解決、直至消滅劉蜀政權,以了後顧之憂。西南方面,一直都是劉蜀政權的痛點根源,各個蠻夷部落本就世代生存在那裡,而且一向是以民風彪悍著稱,過慣了廝殺掠奪的日子,單一靠軍事鎮壓、武力威懾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因此,只能以剿撫並重,而且,他們還會反覆無常,還必須加強防控,這就大大消弱了劉蜀政權的有限實力;談談劉蜀政權周圍的地理環境,在荊州事件未發生之前,劉蜀政權的地理位置優越,荊襄九郡得其六、益州平原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又盡享漢中之地,正可謂是沃野千里,此時此刻的劉蜀政權大可許以重諾,外聯姻孫吳或曹魏(要知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內與蠻夷修好,將息民力,續集力量先全力攻殺一國,即使不能達到滅一國的目標,也能使自身得到有效提升,不至於處於弱勢;然而,往往事與願違,荊州事件發生後,劉蜀政權的地理優勢盡失,此時,本應順應局勢,作出利於加強劉蜀政權鞏固的策略(外強忍巨痛,主動與孫吳修好聯姻,形成戰略同盟,北面提高警惕,嚴防曹魏攻伐漢中,內與蠻夷部落緊密團結,給予幫助,與民休息,鼓勵農桑、大力推進人口生育(多生優生,得封侯重賞,獎勵土地、耕牛、房屋等)、興修水利、廣開言路。),然而,劉備(關於劉備傾全國之力替關羽報仇的說法,請留意後續更新的文章)卻執拗固執的堅持傾盡國力向孫吳復仇,最終導致慘敗於夷陵,自己也終於白帝城,將這破敗不堪的劉蜀託付諸葛亮;然此時的劉蜀早已是物是人非、滿目瘡痍,而諸葛亮卻仍舊忠實的繼續著他對先主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及其所倡導的隆中對國策的堅定信念,最終把劉蜀政權的人民一步步推向水深火熱之中。

在劉蜀,劉備無疑是最核心人物,他的消亡,標誌著劉蜀領導集團核心的瓦解。劉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會用人的人,無論是在任用武將還是文官方面都看的很準。這也是劉蜀前期逐步長大的重要條件。但是在劉備去世後,劉禪即位,雖說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是在對其他官員的把控力上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導致了劉蜀政權內部各種政治勢力的相互排擠、互相傷害,畢竟諸葛亮不能完全獨裁把控朝政(因為這裡有前面講到的各方政治勢力犬牙交錯,而劉禪則正處於他們的最中心位置,本可以大加運用,然事與願違),就導致了劉蜀的發展就停滯不前,國家的國策不能很好的得到有效保障和落實,進而,諸葛亮愈發想通過戰爭(伐曹魏)這一最直接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權威,進而實現集中權力,但連年的北伐戰爭,導致劉蜀政權的人民苦不堪言,人口急劇下降,生產力水平得不到提升,這是諸葛亮未能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名將的流失和優秀將領的斷代,進一步加劇了劉蜀政權實力的削弱,劉蜀政權的前期有張飛、關羽、趙雲、黃忠、馬超等名震天下的武將。但是,關羽和張飛的相繼陣亡,使得劉蜀軍隊實力大大削弱。馬超、黃忠畢竟年紀也大了,尤其是黃忠,肯定會力不從心。大家也都知道魏延本是武力超群的武將,但是諸葛亮在去世之前就預見魏延(其實,關於魏延是否真有造反,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給大家帶來分享,敬請關注)可能會叛變。後魏延造反被殺,也更大大削弱了蜀國實力。

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幾個方面也對諸葛亮的統一天下,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劉蜀政權的後方不穩定,西南蠻夷之地的禍難,這使得諸葛亮不得不提防北方曹魏的同時分散一定的兵力和物資去平定西南;其中,以孟獲為主的蠻夷部族為主,諸葛亮處於全局考慮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西南。孟獲雖然嘴巴上降服於蜀國,但是山高皇帝遠。除了每年定期上貢物資以外,在沒有做出任何能幫助蜀國的事情。而且,時常會趁火打劫,蜀國不得不加強南方的防務,時時刻刻提防著這個“口是心非”的歸順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荊州的損失相當於給劉蜀插了一刀,當初諸葛亮是奉勸劉備聯合孫吳抗曹魏的,只可惜劉備不聽,讓關羽去鎮守荊州,最後落得個兵敗走麥城,被人斬殺。荊州的失去讓諸葛亮的計劃有了不足之處,所以他即便是有鴻鵠之志也是施展不開,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關羽死後,劉備傾盡大軍討伐孫吳。因為關羽死在孫吳手中,而關羽和劉備又是結義兄弟,劉備得知關羽被殺,不顧阻攔,讓大軍討伐孫吳,這一點雖然無愧於兄弟情義,卻是犯了兵家大忌,而且劉備發動的戰爭失敗。這場戰爭失敗後,劉蜀損失慘重幾乎沒有了爭雄天下的實力,而且劉備死後劉蜀內部矛盾十分劇烈,這就更加阻礙了諸葛亮統一天下的步伐,令他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種種因素,最終致使諸葛亮未能統一天下,最後他病死五丈原,一代名士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