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為什麼會認為他能料事如神?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容易跑題。要害在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下文簡稱為“丁的朋友們”)對他的認知,而不是丁元英本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需要從兩個層面去剖析。

《天道》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為什麼會認為他能料事如神?

朋友們的“文化迴歸”

丁元英的朋友有兩類:商友、女友。顯而易見,女友即是芮小丹。其他人都可稱之為商友,包括:韓楚風、鄭建時、 詹妮、肖亞文、歐陽雪等人,三位發燒友並不是熟人更談不上朋友所以不在此列,丁元英的親人也不能在此列;

商友以利為基礎。雖然韓楚風與丁是同學、鄭建時與丁是因茶相識、歐陽雪與丁是因為芮小丹而稱之“大哥”,但這一些都只能說明他們之間的緣分,也就是佛家所講的“因”,真正的“果”都是發生了利益關係的,這是無法迴避的。

因利趨向“文化”是關鍵。從內在視野來講,人具有“文化迴歸”屬性,在解決了物質需求後會追求更高一層次的目標,即精神需求。丁的朋友們在通過丁完成物質基礎後,丁所提及的“文化屬性”是可以解決他們“文化迴歸”需求的,這也包括未涉及利益的芮小丹。

無論是基於對物質的需求,還是對精神的需求,丁元英的朋友們都遇到共同的難題就是“理論可能”很難實現,因為他的思維方式是從一到十的。丁之所以能解決他們的難題,正是基於一種“從十到一”的思維方式,即“現實可能”。

《天道》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為什麼會認為他能料事如神?

丁元英的“現實可能”

從學業、閱歷、成就來看,丁元英的實力是“硬核”的,從形成了他具有“現實可能”的本質。文中多是描述丁元英的一些思想見解,而他的基礎情況只出現過兩次。

一是個人簡歷。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貫成都,北京戶口,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1979年留學柏林洪堡大學,1994年6月在北京創辦個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預備解散。此人愛好音響,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國永久居留權;

二是伯爵音響對丁的調查。此人是柏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後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北京通達證券公司、柏林《世界經濟週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此人在1994年6月創辦私募基金,受託資本最少超過2億人民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股市至少捲走2個億;

丁元英在學業上是“開掛”的,在閱歷上也是具有豐富的理論加實戰經驗的,三十四五歲的年齡便獲得了“捲走2個億”的成就。人的需求層次,使他實現財富自由後追求精神自由,精神自由的實現是基於對現實活動領域的一種“觀照”,丁的朋友們存在於這一領域之中。

《天道》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為什麼會認為他能料事如神?

所謂“料事如神”並不是神,是對應理論可能的一種現實可能,是基於所學所見的可能,是理論結合實際的成果經驗。丁元英的朋友和熟人之所以認為他能料事如神,是對他成果經驗的一種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