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的奶媽,九子奪嫡時也儘量中立,為何被雍正抄家?

東東先森兒


曹雪芹所在的曹氏家族,從清朝皇帝的包衣奴隸到一家三代四人官至江寧織造的發跡歷史,與紅樓夢中賈家叢盛到衰家族的興衰史一樣,都曾經繁華富貴,也都遭受打擊而家道中落。那麼,曾顯赫一時,與皇帝關係極好的曹家,究竟是為何敗落的呢?

記得,魯迅先生是第一個深刻思索《紅樓夢》的成因及曹雪芹身世之大學者,當20世紀20年代之初,胡 適、俞平伯認為曹家的敗落不過是“坐吃山空”的“自然趨勢”時,他卻說不然,並明白指出;“不知何因,似遭鉅變。”那麼到底曹家遭遇了什麼打擊,以至於一蹶不振呢?

對此,紅學界主要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政治原因”,如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中所提“好端端的曹家為什麼於雍正五六年之際被抄呢”,是因為雍正皇帝的“政治打擊”,曹家的敗落是“橫罹逆褐”;一種是“經濟原因”,主要認為是在江寧織造任上“虧空”引起抄家而敗落。

我是持“經濟原因”之說的。

曹家世受皇恩,把持60餘年的江寧織造這樣一個世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曹寅母親做過康熙乳母,曹寅本人又做過康熙侍讀的關係,曹家是典型的恩封。

然而,由於曹寅的日用排場,應酬送禮,特別是康熙六次南巡四次接駕等等,在經濟上給曹寅造成了鉅額的虧空。皇上到家裡來住了,這家裡得是什麼花費。就像《紅樓夢》第十六回說元春要省親,王熙鳳、賈鏈,聊起這個事的時候,賈鏈的乳母趙媽媽在旁邊上,哎呀,你們是沒趕上那種事,當年聖祖南巡說江南甄家,獨他家接駕四次,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一樣真是這個樣子。所以,四次南巡一次省親曹家和賈家都撐不住了。

而後便是連續遭遇彈劾。有人密報康熙說,曹寅虧欠兩淮鹽課銀三百萬兩,要公開彈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不準。而是私下諄諄告誡曹寅,必需設法補上虧空。

然曹寅面對巨大的虧空壓力,卻於康熙五十一年一病不起,死在揚州。此後,康熙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產,特命曹寅之子曹顒繼任江寧織造;兩年後曹顒病故,康熙又親自主持將曹寅的四侄曹頫過繼過來,接任了江寧織造的職務。同時康熙又讓曹寅的大舅子蘇州織造李煦代管兩淮鹽差一年,用所得的銀子補齊曹寅生前的虧空。

康熙對於曹氏家族可算仁至義盡。但是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出現了16萬兩的虧空。雍正上臺以後,接連頒佈諭旨,開始在全國上下大張旗鼓地清查錢糧,追補虧空。僅雍正元年被革職抄家的各級官吏就達數十人。

雍正,也沒有把曹家治罪,而是允許他將虧空分三年還完。甚至雍正穿的石青緞褂褪色,經查是江寧織造的產品,結果也只是罰掉曹頫一年俸祿。但最終還是沒兜住,曹頫最終被查辦。

但即便如此,世受皇恩的曹家,並沒有因為政治鬥爭完全敗落。在抄家之前,雍正跟曹頫還說了一些比較知己的話。曹家也沒有全部抄光,而是蒙恩諭少留房屋,以資贍養,就是讓他們家還要少留一點房屋,還要給他們一點生活的條件,還要以資贍養,要把老人家小孩子養起來。

記得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編劇周嶺老師講:“據現有的資料看,曹雪芹沒有抄得很慘,他們家在北京有住處,可能還有收入。尤其是曹雪芹他還有一個讀書的條件,一直到後來他長大成人了。他自己寫紅樓夢的時候,這個寫書也不是餓著肚子可以寫的,一定是有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寫的。十年辛苦不尋常指的是寫書,不是說這個日子很難過,吃了上頓沒下頓得找飯吃,沒時間寫書,沒精力寫書,既然能寫書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還有個悼紅軒,顯然是有一定的基本的生活條件,是有一些收入的。”

總之,雍正並沒有窮治曹家,曹家之所以敗落,應該是經濟原因——虧空,又不善經營造成(麗華心語)。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民間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曹雪芹的家族也逃不脫這個魔咒。曹家確實沒怎麼捲入宮廷鬥爭,但是犯了雍正皇帝大忌——虧空庫銀。我們來看看曹家的發展史吧。

順治年間,隨著多爾袞的覆沒,順治皇帝得以君臨天下,威服四海。身為多爾袞正白旗包衣的曹家成為了皇家內務府包衣,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也由王府護衛升為內廷二等侍衛。這是曹家興盛的開始。小康熙出生後,內務府需要從正白、正黃、鑲黃旗挑選奶媽,保姆。說來也是曹家福運到了,內務府選中了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為康熙的乳母,曹家儼然就是皇親國戚了。



曹家在康熙年間到達鼎盛時期。康熙二年,曹璽由內務府郎中升任江寧織造。曹璽不僅成為了皇家御用織物的採購員,而且還是一位密探,專門替皇帝辦差,收集情報。曹璽忠直勤勉,辦事幹練,多次受到康熙的褒獎,恩榮與賞賜自然不在話下。康熙不僅賞賜他一件蟒袍,還贈了一品尚書銜,同時還題了"敬慎"的匾額給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璽病逝。

曹璽的兒子,大名鼎鼎的曹寅(康熙王朝魏東亭原型)開始接班。曹寅作為康熙的伴讀書童,與皇帝一塊長大,自是感情深厚。曹寅十七歲便成為了康熙的御前二等侍衛。康熙三十一年,曹寅接任江寧織造。

伴隨著曹寅任上的是巨大的虧空。曹寅備受康熙賞識,君父如此,曹寅肯定要肝腦塗地,在所不惜了。為了康熙,他也掏空了家底。曹家本來就用度奢靡,排場極大,康熙六次南巡,又三番四次住在曹家。曹寅只得東挪西借,織造府因而產生了巨大的虧空。這筆爛帳一直延續到曹寅兒子曹頫(曹寅兄弟曹荃過繼)頭上。

曹頫是曹雪芹的叔父(也有人說是父親),也擔任江寧織造。此時已是雍正年間,雍正是有名的"抄家皇帝‘’。雍正追比庫銀虧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言不合當然就是革職抄家啦。曹頫比起父親曹寅,祖父曹璽來,尤其無能。他貪汙腐化,奢侈無度,自己也落下了虧空,父親的虧空更是填補不了,曹頫和曹家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面對江寧織造鉅額虧空,雍正皇帝本就不悅。曹頫竟東張西望,四處求情,企圖減輕罪責。皇帝更加惱火。到了雍正五年,曹頫被人參劾騷擾驛站,轉移財產,躲避罪責。雍正大怒,終於忍無可忍,第二年便下旨抄了曹家。曹家從此敗落,這也因而成就了曹雪芹。有人說,沒有雍正,就沒有曹雪芹,更沒有《紅樓夢》。雍正為中國古典文學小說的發展添磚加瓦,實在是操碎了心啊。

(往後餘生,歡迎分享吐槽關注)

風雪夢不逝


曹雪芹家世顯赫,其先祖在清軍還沒有入關時就已經是皇家的“包衣”。清軍入關後,逐漸深受重視。其曾祖父曹璽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曹寅是康熙的御前侍衛,並且倆人是發小。康熙登基後,曹璽任江寧織造並世代承襲,康熙又命其子曹寅任蘇州織造,後又繼任江寧織造。康熙六次南巡,曾四次以曹家為行宮,曹家此時發展以至鼎盛。為什麼,到了雍正朝反而被抄家?

曹雪芹的家被抄與政治無關,沒有什麼陰謀論。與自己倒是有很大關係,一是虧空銀兩早在康熙時期,就已經虧空。曹家的虧空,一方面來自於自己的揮霍,另一方面由於康熙幾次南巡都是住在曹家由曹家接駕。就像書中所寫。銀子花起來像水一樣。這些接駕的銀子從哪兒來?康熙是知道的。所以即使曹家虧空,康熙依然信任曹家,並且讓李煦利用鹽政收入代補。到了雍正時期,關係並不是很鐵,但雍正還是寬容的,限期補上,不予追究。然而一直到被抄家,這筆銀子還沒有補上。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李煦獲罪是曹家落敗的前奏,李煦的妹妹正是曹寅的正妻,倆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李煦由於《售賣人參案》全家被抄,雖然並沒有牽連曹家,但也為日後的曹家被抄埋下伏筆。

曹家的被抄與曹家掌門人曹頫有主要原因,曹頫此人昏庸無能,曹頫在任時經歷了“草綢緞輕薄案”和御用褂面落色案”這倆次都是由於曹頫翫忽職守,造成了重大質量事故。這倆次曹頫雖都沒有獲罪,但也說明了曹頫的昏庸。然而雍正五年,曹頫押運龍衣進京的途中,經過長清縣等處,既然勒索驛站被山東巡撫舉報。雍正大怒,徹查,一查到底。此案就是曹家落敗直接原因,經查實曹頫勒索驛站收銀三百多兩。按大清律例,騷擾驛站的行為,是很嚴重的罪。曹頫是皇帝家的包衣,奴隸身份,包衣的行為關係到皇家的臉面。因此曹頫索賄更是嚴重罪過,曹頫最後革職受審。曹頫為了給自己留後路既然秘密將家產偷運出去,寄存在親戚家裡以及自家的北京老宅”。“轉移家產”的錯誤做法,是雍正最後痛下殺手的決心。表面上看它不如騷擾驛站嚴重,但雍正最痛恨的就是弄虛作假,對自己有二心、不忠誠的人,認為曹頫做賊心虛。引起雍正震怒,新賬舊賬一起算,最後淪為抄家。

最後曹雪芹“生於繁華,終於淪落"。有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鴻篇鉅著《紅樓夢》。





秋風涼


只說當前的大體意見。

曹頫雍正六年被抄家,是自找的。

曹寅與康熙關係親密,死後其子曹顒繼任江寧織造,結果早死,康熙怕欠款23萬兩影響曹家子女,就自曹寅侄兒中選曹頫做曹寅嗣子,讓蘇州織造李煦代曹頫輪流監管鹽政,5年後李煦全部歸還。可惜,曹頫是一個旁支子弟,本事不夠,沒有任何經驗,又將內務府的人參賣虧損十來萬兩。

雍正上臺,開始清理。曹頫嚇壞了,到處灑錢找門路。雍正看在當年與曹顒的交情份上多次提示,不要亂花錢,老老實實做人。結果曹頫沒領會,轉移藏匿財產,騷擾驛站等,最終在雍正六年被抄家。

李煦是九爺黨成員,雍正二年就被抄了,可見雍正明白,曹頫只是一個糊塗蛋,沒有參與奪嫡站隊。而曹寅是廢太子黨,與雍正非常有淵源,曹顒也算是大半個雍正黨,所以曹家被抄家不是政治鬥爭。而且雍正對曹家還是留了情的,曹家在北京的祖屋17間及祖墳周邊土地沒有沒收,給曹寅老妻留兩對老僕人,給曹顒寡妻馬氏留出嫁妝養老。


四川達州


抄家主要因欠款!再者雍正與曹寅都曾是太子黨,且與十三文往密切!只是後來沒看準並未跟隨四爺罷了!而其妻兄李熙卻跟的八爺!石首先抄家並流放死於寧古塔!家小盡賣,幼小孩子由親戚收養!而曹家是在雍正中期才因欠國庫銀子而抄的家,抄後也留有生活財物!只是後來跟隨十三爺子搞政治活動才被乾隆再次手少了的!敗塗地!


手機用戶閒雲野鶴



喜喜羊羊喜喜人


曹雪芹是誰的兒子,家譜中有曹霑這個人嗎?曹寅和曹雪芹見過面嗎?


唐山故事


對不起,曹雪芹這個人根本不是曹家的,是作者筆名,與什麼什麼曹寅之流無任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