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本文由馬爸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春節剛過,孩子們手裡也是有了很多的壓歲錢,這些壓歲錢很多時候都成為了孩子們的零花錢。

然而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處理零花錢的方式可能也會存在差異:有的可能是大手大腳的花掉,而有的則會將平日裡的存款都積累下來,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庫”。

最近就有一位媽媽,出於對孩子儲錢罐的好奇,趁著女兒不在家,偷偷地把女兒的小豬錢罐拿了出來,心裡本想著估計孩子也沒有多少錢。

不想把儲蓄罐打開後,媽媽都吃驚了,存錢罐裡面已經存滿了錢。看著這些摺疊成團的五角、一塊、五塊、十塊紙幣和五毛、一元硬幣,媽媽心中很是欣慰,原來孩子每次逢年過節收到的紅包,以及買東西用剩的零花錢都好好的存著,沒有隨便亂花。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孩子的零用錢該如何管理?

(1)讓孩子自己管理;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就會不定期給孩子一些零用錢,以備不時之需。但孩子年齡還小,用到金錢的地方並不多,所以家長怕孩子亂花錢,每次給的零用錢金額也有限。

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存錢罐,讓孩子自己攢錢,將用不到的錢都放在存錢罐中。這樣孩子內心就會擁有攢錢的心理,也利於建立孩子的理財觀念。

(2)大額金錢存到銀行;

在過年的時候,孩子都會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弄丟會替孩子保管,但這樣孩子並不知道自己一共有多少錢,而且容易有逆反心理。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帶著孩子去銀行,辦理一張孩子專屬銀行卡,每當孩子有大額金錢時,家長就帶著孩子去銀行存起來。這樣孩子可以親眼目睹自己壓歲錢的歸屬,內心也會平衡。

(3)給孩子買一個小錢夾;

孩子平時的零用錢需要有一個專屬的錢夾存放,這樣錢不容易丟失,而且孩子歸納整理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家長給孩子買的錢夾不要太大,普通的零錢袋就可以,這樣孩子可以一目瞭然地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零用錢,避免超額開支。

如果孩子用不慣錢夾,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的錢包,並告訴孩子錢都是要專門放在一個錢夾中,建立孩子的金錢意識。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家長該如何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帶孩子去超市;

相信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去超市,在超市可以看到各種玩具和零食,很多孩子會藉此機會向家長索要。家長帶孩子去超市之前,要告訴孩子今天的預算是多少,超出預算的東西是不可以買的。

這樣孩子心裡有了準備,在看到喜歡的東西時,也不會大哭小鬧。家長可以在出發超市前給孩子固定的金錢,告訴孩子只可以買這麼多錢的東西,超出的不可以買,讓孩子學會取捨。

2)瞭解金錢的由來;

在孩子的意識中,家長是萬能的,想要什麼和家長說,家長就會滿足。但很少有孩子知道金錢是如何來的,家長需要讓孩子瞭解,金錢是由勞動換取的。家長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作,就是為了可以掙到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媽媽趁女兒不在,悄悄打開了女兒“小金庫,”看到畫面媽媽很欣慰

所以,平時在家裡面,孩子的零用錢也可以讓孩子通過勞動、做家務獲得,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這樣孩子在消費時會有所顧忌,不會大手大腳。

3)瞭解便宜和貴的區別;

孩子思想單純,看到喜歡的物品就想要買,根本不知道物品的價錢是否昂貴。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瞭解到事物的價值,什麼是便宜什麼是貴。

平時家長可以讓孩子進行對比,將兩種相同價錢的物品進行比較,根據物品的需求來衡量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