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要抹黑張獻忠?

滿遺清蛆水軍的乾爸爸


我把啟蒙運動以後

任何搶奪“江山”的行動

都看成對人民主權的侵犯

包括保持帝王專制的統治者。

啟蒙運動思想家們

論證了國家主權屬於人民

這是一項社會科學的重大發現

讓世界上一切帝王不得不思考應該怎麼辦;

清朝入關在1644年

這時正是啟蒙運動思想家開始活躍的時候

1688年英國進行了君主立憲改革

這一年是康熙27年

他35歲

從康熙元年(那時他8歲,可能是孝莊的主意)

清朝開始禁海

從南到北所有沿海居民後退30裡

入海者殺

捕魚都不行

這一政策持續到康熙22年(1683年)

後來可以捕魚但不能貿易

全國只有一口通商在廣州;

這是清朝的應對——

阻止人民主權思想傳入中國

他們不願意:從他們開始

江山不能搶了

搶了卻不能坐了;

康乾盛世文字獄達到高峰

意在防微杜漸

把思想統一到儒家的等級社會理論中

以現代觀點看

這是愚民政策和國家恐怖主義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難。


雲端美


清朝沒有抺黑張獻忠,只不過續史時加重誇大了,這也是根據川人寫的來續的,川人極恨張獻忠,誇大加重也是人之常情。

再說張獻忠還用抹黑呀!本來就夠黑的啦!清朝為什麼不去抹黑李自成,這個抺黑後政治收益更高,他抹黑張獻忠有毛意義。

而且清朝為啥要把自己殺人這事推給張獻忠呢,沒有邏輯!

下面幾張截圖,都是一個四川南充作者寫的五馬先生紀年的原文的翻譯本。↓


看下邏輯

清政府直接就說你不服氣敢造反,我就殺了你,滿清在浙江中原地區乾的那些殺人放火的事情,史書都沒有掩飾。幹嘛去遮瑕這個呢!

滿清當時要是屠了四川就可以給雲南看,你們不聽話,不乖乖投降,我就殺了你們,一個都不留。又何必後來非要去允許雲南和那些少數民族不用削髮,對雲南妥協是因為滿清想讓雲南乖乖的聽話,若屠了四川再用血淋淋的事實威脅雲南,雲南絕對就投降了,又何必搞這麼多事呢!

日本人屠殺南京的時候也沒有掩飾,它就是要屠給中國人看的,嚇唬中國人,幹嘛要掩飾嗎!要不然就不殺了。

在各種史記,記錄中張獻忠都是個屠夫,連近代農民起義都沒把張獻忠給算進去。

五馬先生紀年↓

四川人還沒被殺光好吧!川人和西南人會代代相傳的,我家就從四川來的,祖族譜上就寫張獻忠屠川,族人歸雲南。

我們家族是明朝四川楊慎發配雲南留在雲南的後人,後張獻忠屠川,四川的楊氏本家,躲避屠殺跑雲南頭投我們這支來了!

五馬先生紀年↓


看一下非清朝官方的記錄

目前發現的記載張獻忠屠殺的史料有《張獻忠陷廬州紀》,《流賊張獻忠禍蜀記》,《孤兒籲天錄》,《大西通紀》,《破山集》,《蜀難敘略》,《毆陽氏遺書》,《客滇述》,《雅州受難記》,《漢嘉受害記》,《蜀記》,《紀事略》,《五馬先生紀年》,《蜀破鏡》,《荒書》,《聖教入川記》,等各地方誌,四川民間家譜,碑刻等450餘種。

這些記載張獻忠屠蜀的料絕大部分與清朝官方沒有任何關係,屬於明末清初文人的私家著作,有一些就是南明時期四川的將領和官員撰寫的,而且多屬於孤本,善本圖書,並沒有大量刊印,甚至並沒有刊印過,只有手抄本存世,裡面還有些內容是攻擊滿清統治。

比如《五馬先生紀年》是1950年四川省簡陽縣搞土改的時候,才從一戶地主家裡抄出來的,是這戶地主的祖先在明末清初所寫的編年體自傳,是作為訓戒兒孫持家處世用的,此書只在四川省圖書館和四川省博物館有兩個手抄本。

《聖教入川記》中的史料是民國時期才由法國傳教士翻譯成中文的,裡面講到明末兩個西方傳教士在四川被張獻忠封為國師,親眼目睹了張獻忠製造的成都大屠殺。

《歐陽氏遺書》和《大西通紀》等是張獻忠的舊部在清初所寫的回憶錄,對張獻忠製造的四川屠殺也進行了揭露,這兩部書的作者在入清以後就隱居民間,或以教書為業,或退隱林泉,不仕清朝。

《流賊張獻忠禍蜀記》是南明時期四川建昌衛的官員俞忠良撰寫的張獻忠屠蜀史料,此書寫於南明永曆二年,當時滿清還沒有統治四川,此書也長期只有手抄本傳世,並沒有公開刊印過。

而且好多四川土族家譜對張獻忠屠川也有記錄,我家祖譜也記錄,張獻忠屠川,族人歸雲南。

這麼多史料都有記錄,集體造假那是不可能滴

五馬先生紀年↓

看下江口沉銀的文物吧!

幾年年在江口江底挖出超過2萬件金銀文物(只是江口沉銀的一部分),有金釵、金首飾、金耳環、金戒指,金錠銀錠,也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鑄造的金銀,張獻忠江口沉銀寶藏終被證實。

數量龐大的金銀首飾證明張獻忠屠過川,不然這些女人的貼身之物怎麼會到張手中,一個正常的政府怎麼會去強搶女人的飾品。

下圖就是江口沉銀裡面出水的金釵,大大小小的都有,說明什麼?↓


如果說清史的記載張獻忠屠川不足以讓人信服,那這些便是鐵證。

行軍打仗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來源有兩種:

屯田開荒,安置百姓收取稅賦。

大肆劫掠,以戰養戰。

張獻忠選擇了後者,劫掠來的首飾他甚至來不及熔鑄成金錠銀錠方便攜帶,便兵敗如山倒,鉅額財富也只能沉於江底。

五馬先生紀年↓



又有張獻忠的幹孫子說。張獻出搶的都是富戶,只有有錢人才有金銀首飾。

我就是一個西南女人,雲南籍四川女人,金銀首飾對西南女人來說就是嫁妝,世代的相傳的。一般是貼身的,也不給男方家,萬不得已都不會拿出來變賣的,母親傳女兒,女兒再傳給女兒,世代相傳的。

我的傳代首飾,就是我那個白彝外祖母傳給我的,我連帶佩戴著捨不得的,有人來搶我的,我會拚上命的!

尤其是西南土著,因為常年戰亂互相攻伐,他們把所有的財產變成女人的首飾,跑的時候抬腳就跑了,所以說少數民族女性那些金銀首飾相當的多,就是這麼來的,難道他們是富戶嗎?

就是富戶也是人吧!為了搶首飾而把女人手砍斷搶鐲子,為了搶項鍊,而把女人的頭剁下來,屠夫就是屠夫。

要知道,女人的手鐲是從小帶上去的,不把手砍了是根本拿不下來的。



姐在總結一下

總之,滿清在四川也殺人了,南明軍隊在四川也殺人了,而張獻忠的是屠, 歷史就是歷史,屠了就是屠了,雖然清朝續的史也有誇大,加重的成分,但張獻忠屠川是事實!

張獻忠屠川是確定無疑的,只是屠的人沒這麼多,而且四川周圍山高林密,隱藏起來十分容易。 主要是屠的成都平原,再加上為此引起逃難(生產力的大破壞),瘟疫,還有戰亂。這些也該算在張獻忠的頭上。當時的四川已人口凋零,一個天府之國,猶如人間地獄

在大量的史料和出土文物面前,還有人為張獻忠洗白,這種精神,這種意志力,興高彩烈的當張獻忠的幹孫子,難不成江底沉銀也想分一份麼!難道不怕晚上那些冤死的川人來問候。


蓉兒是妹紙


說清朝抹黑張獻忠,雖然有這個成分,也就是在《明史》裡面說他屠殺川人6萬萬(6億)這個數據水分太大,畢竟當時整個中國也不過才一億人口,川蜀地區人口萬曆初年560萬,到了崇禎時候少說也得有個700多萬甚至更多。但要是因此就說張獻忠沒有屠川,這就是詭辯了。

如果說大傢伙不相信《明史》的記載,那麼還有很多明末的文獻也記錄了當時的情況。四川的縣誌《溫江縣誌》卷一記載:張獻忠死去十三年後,清查戶口,當地僅存32戶,男31丁,女23口。《客滇述》是這樣記載的:

“惟十歲以下者僅留一、二。”

《蜀亂》則記載:

“年十五以上殺之,各路彙集所殺衛軍75萬,新軍23萬六千,家口32萬。”

包括外國人寫的《聖教入川記》裡面也說過,張獻忠對川人進行了殘暴的統治,在意大利傳教士面前就殺了很多人,其中文人墨客居多,這也和張獻忠的兵油子出身有關。

在1646年張獻忠的最後一次屠川之後,成都附近加上城裡就只剩下大概3戶人家了。

不過你要說人都是張獻忠殺得,這也是很過分了。除了張獻忠的大西軍,還有南明的川蜀勢力也對四川人,進行了屠殺。這也是不奇怪,畢竟兩軍交戰,屠個城搶個劫的都很正常。

除此之外,導致四川人口銳減的還有大瘟疫這一項。順治十五年時任陝西安定縣令的施成澤,也記載過:

"瘟疫時行,枕骸遍野。骷髏顛倒,骨暴沙礫。舉目魂銷,移步慘烈……"

當然了,屠川的也還有清軍。

《聖教入川記》中記載:

“張獻忠滅後,旗兵在川,……彼時川人不甘服旗人權下者,逃往地方,聚集人馬抵抗旗兵,如此約有十載。迨至一千六百六十年間,川省稍定,始行設官。……此時四川已有復生之景象,不幸又值雲南吳三桂之亂,連年刀兵不息。自一千六百六十七年至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一連十五載,川民各處被摟,不遭兵人之劫,即遇寇盜之害。……四川際此兵燹之後,地廣人稀。”

可見清軍在屠川方面也是非常兇殘的。除此之外,在抗清義軍中,川蜀方面有個非常頑強的夔東十三家,和清軍在川東周旋了15年的時間。而在這期間,南明的勢力也反覆滲透回四川,與清軍展開過多次拉鋸戰,在這期間損耗的人口,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後在川蜀義軍被消滅後,清軍基本肅清了當地的人口,在清軍的戰功報告上,也有攻破劉體純等部後殺光所有男丁、輪姦所有女性的文字報告。

可以說四川人口的銳減,是由張獻忠、清軍、明軍、瘟疫四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到康熙元年,四川的總人口已經下降到只有1萬戶左右,到處淒涼的景象,這才有了湖廣填川的情況。


火器工坊


在清代初期,實際上民間一直認為是滿清屠四川,這在很多小的地方中志均有記載,但是到了百年後的乾隆2年,彭遵泗寫了一部《蜀碧》,此書詳細記載了張獻忠屠四川的過程,後來官方的大力推舉這本書,由此定論"即成"。



到了乾隆年間,滿清需要依仗漢人與新疆和蒙古的反叛勢力鬥,為了轉移滿漢矛盾,滿清就將屠殺的事實向其他人身上轉移,於是就滿清有了張獻忠屠川的定論。

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確實被屠了。明末清初時四川人口應當在400-600萬之間。但是,到了1685年也就是清史中所稱平定四川幾十年後,整個四川的人口只有18090余男丁,加上婦孺,總9萬餘人。可見,在四川人口確實減少了95%以上,以至於當時滿清在四川的官員稱:"無人可治"。



難道真的是張獻忠屠川嗎?現在我們開始分析,根據滿清史書記載,1646年11月,也就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三個年頭,滿清宣佈張獻忠被殺,隨即宣佈四川平定。但是直到13年後的1659年滿清軍隊才攻陷四川重鎮重慶,如果說是張獻忠正把四川人殺的只剩8萬多,那滿清軍隊在四川是和鬼魂苦戰了13年嗎?更重要的在張獻忠死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649年,滿清貼出告示:"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七殺碑"是張獻忠屠川的唯一物證,暫且不說這是滿清官員挖出來的,問題是有哪一個領袖願會把自己的醜事惡行刻在碑上?這簡直就是侮辱人類的智商。1934年在四川發現了張獻忠的聖諭碑,碑文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大意就是上天賜予人類萬物,而人卻沒有一物可以報答上天,所以人要反省。這聖諭忠正是張獻忠的為人,實際上很簡單,請給我一個張獻忠屠殺自己根據地百姓的理由,張獻忠是典型的農民起義軍,其口號是:"蕩平中途,誅殺貪官汙吏"。大西政權能夠在短時間內兵眾60餘萬,可見他的施政是得到窮苦百姓的支持的。而且,張獻忠誅殺的是明朝官吏和地主。我們翻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有把自己根據地百姓殺光的先例嗎?


從宋開始四川就有抵抗外敵,保家衛國不畏死的傳統,蒙古當年在四川圍困釣魚城三十幾年不得下,在釣魚城下留下十幾萬白骨,充分說明四川人的抵抗精神。從揚州十日到嘉定三屠,滿清入關搞的多次屠城是沒有人敢置疑的。一貫有有屠城惡習的滿清,難道在四川打了十幾年惡仗,就不會屠城?

滿清在歷史中聲稱,張獻忠屠盡四川,剩8萬人口,難道所向披靡的滿清八旗兵是和這8萬婦孺硬是惡戰了13年?



我們根據歷史的碎片也可以窺看到一些歷史的真像,根據《梓潼縣誌》:乾隆7年,四川省梓潼縣有民眾私立張獻忠的雕像祭拜,而且香火頗盛。後被清政府查緝。建國後,根據出土的《除毀賊像碑記》確定了該案的真實可靠。如果張獻忠是屠川的劊子手,為何四川人還要祭拜這個惡魔呢?


歷史從來是勝利者寫的,再加上滿清殘酷的文字獄,所以張獻忠幾乎永遠不得翻身了。但是,歷史不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腦子想,《史記》之所以偉大在其於的真實性,無論滿清如何無恥地篡改歷史,也改變不了滿清醜惡黑暗無恥的嘴臉。歡迎反駁,歡迎爭論。


雲臺山閒人


現在有個很奇怪的論調,就是洗白張獻忠。我覺得十分可笑,我有個朋友是重慶人,他說他們家是過去在成都,在說張獻忠屠川的時候,他直接說了這麼一句:沒有清朝,難道讓獻賊繼續殺四川人麼!

好吧,其實我不否認清朝也殺人,但是清朝殺人基本上都是這兩條標準:抵抗激烈以及降而復叛。這兩條基本是古典時期通行的標準,目的在殺人立威,以震懾反抗者。因為清朝是政府而不是張獻忠一類的殺人魔王,是要建立統治而不是殺人的,所以除了抵抗激烈以及降而復叛這兩條,清軍一般不會主動殺人。當然,也不排除清軍當中部分兵痞幹出劫掠百姓、殺良冒功的勾當。

好了,言歸正傳,我認為提問者肯定是沒長腦子的。只要是多看看書,就知道清朝有沒有必要抹黑張獻忠了。

第一、清朝要抹黑張獻忠,先要過明朝遺民這一關,還演過洋人這一關。

明朝遺民出版的書籍,比如《蜀碧》、《國榷》、《蜀龜鑑》、《燼餘錄》等,外國傳教士利思類的《聖教入川記》也有相應的記載。

被拘百姓無數集於南門外沙壩橋邊。一見獻忠到來,眾皆跪伏於地,齊聲悲哭求赦……隨即縱馬入人群,任馬亂跳亂踢,並高聲狂吼:該死該殺之反叛!隨令軍士急速動刑。冤呼痛哉!無罪百姓齊遭慘殺。

張獻忠還要求這些洋人把他的豐功偉績記錄下來,拿回去給他們國家的人看,何止是喪心病狂,簡直是喪心病狂。

相反,在清朝文人的記錄中,同樣都是流賊,李自成的形象卻還不錯,和士卒同甘苦,衣帽也不追求華貴,還經常開倉放糧,缺德事也不過是拆人家房屋罷了。毫不客氣的說,李自成的形象就相當於曾經的紅軍。

第二、清朝不隱晦自己得殺戮行為。我前文說了,殺人目的在於立威,要立威就要把殺人的事宣傳出去,讓人們都知道反抗或者是反叛的下場,才能達到震懾目的。

畿南郡邑,曾經戊寅之慘,驚魂未定,兼以五載荒瘟,民亡十之九。

明朝官員李永茂對清軍崇德年間破關後造成的破壞的記錄,在清朝均被各種刻本所收錄,對清軍乾的好事並無刪改。

至於野史傳說清朝汙衊張獻忠得七殺碑,實際上是這樣的。

再者,近年來發現的兩口沉銀,也完全能夠說明張獻忠禍蜀的問題了。

第三,四川從來不是主要戰場。清朝統一天下的戰略方向是先東後西,先南後北,你可以理解為是是一個順時針的大迂迴。
這個戰略
的目的是通過沿著東部海岸線的大迂迴,封死所有的出海口,形成一個戰略包圍,將敵軍儘可能封鎖在大陸上消滅。另一個目的是先奪取經濟發達的地區,以該地區的經濟產出來支撐軍費。

相同的戰略解放軍也用過。

所以,清朝的戰略重點在東部,並非在四川地區。清軍雖然陣斬張獻忠並進入成都,但是很快便退了出來,防守川北保寧。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四川地區由於張獻忠以及明朝官兵、土匪的禍害,人口銳減,導致四川的經濟產出無法支撐駐軍的費用,所以只能暫時到受戰爭影響較小的川北一帶當宅男。而且只能採取防禦姿態,因為糧草還得由陝西接濟,還曾經多次被川南的大西軍以及川東的南寧殘軍圍攻,吳三桂、李國翰、李國英等守將甚至都打算放棄保寧撤退至陝西。

所以,說到底清軍想要屠川根本不可能,否則的話清朝也不用在川北當宅男了。

四川人口損失究竟為何如此巨大?

實際上在張獻忠屠川之前,張獻忠和四川人還真有一段時間的蜜月期,此時隨著明朝的倒臺老百姓也基本接受了張獻忠的統治。但是隨著南明得建立,不少本以投降的明朝官僚又反水投了南明,很多州縣都驅逐、襲擊張獻忠的官僚和駐軍,再加上清朝大軍逼近,張獻忠才認為四川人不跟他一條心,才殺了成都平原及其附近的州縣。

但是禍蜀的只有張獻忠一家嗎?不是,亂世的人口損失,除了兵災之外,還有饑荒、瘟疫等災害以及匪患,明末清初這幾樣在四川基本都佔全了。可以看一下《蜀龜鑑》得記錄:

川南死於張獻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於瘟疫、虎災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遺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於獻者十三四,死於搖黃者十四五,死於瘟、虎者十一二,而遺民千不存一矣。川東死於獻者十二三,死於搖黃者十四五,死於瘟、虎者十二三,而遺民萬不遺一矣。川西死於獻者十七八,死於瘟、虎者十二三,而遺民十萬不存一矣。

所以,從《蜀龜鑑》的數據得出,張獻忠應該付的是主要責任。

歷來給張獻忠洗白、抹黑清朝的人,往往對四川並非主戰場以及清軍退守川北保寧的事避而不談,也會無視中外史料對張獻忠禍蜀的對照記錄。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滿清對張獻忠的抹黑行為,二是抹黑的原因。

顧名思義,抹黑者往往顛倒黑白,通過大量的謠言栽贓陷害受害者。

我們用一個推理故事來打比方。

說發生了一起命案,案發現場,一人倒在地上,甲乙丙都不承認自己是兇手。但其中有一個人是真兇。此時,甲和乙聯合指認丙是兇手,而丙百口莫辯,因為他之前得罪了甲和乙,被人家合謀指認。隨後不久,甲乙製造車禍現場,將丙撞成植物人,丙的罪名被做實。

請問,丙如何洗脫罪名?

丙事實上被剝奪了話語權。他根本無力反駁!

如果你是福爾摩斯,你能有更好的辦法嗎?

此刻,滿清和明朝地主階層就是甲乙,張獻忠就是丙,我們今天就為你揭開張獻忠被甩鍋之謎——清朝究竟為什麼要抹黑張獻忠?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張獻忠是不是受害者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必須知道,明末清初之際,四川人口的真實變化情況。

人口統計學顯示,四川當時人口達到了300萬~500萬。而在清軍平定四川后,人口僅僅十餘萬人。

這個責任究竟該找誰呢?

滿清把全部責任推給了張獻忠,但很明顯,有甩鍋嫌疑。

然而,所有記錄張獻忠屠川的書籍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個時期不就是有清一朝,文字獄最集中最盛行的時期嗎?

說對了。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事實上,清軍入關後,各地戰事不斷,為了儘快平息戰火,一方面,清軍揮舞著狼牙大棒,東征西討,屠殺事件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極盡美化之能事,不惜採用愚民政策,禁錮思想,以達到防漢制漢的目的,他們急需要找出一個對各類屠殺負責的典型人物。

而明朝遺民一貫把張獻忠斥之為賊寇,清政府順水推舟,他們毫不留情地把屎盆子扣在了張獻忠的頭上。

而300年間,張獻忠已經沒有了任何話語權!

這期間,因為文字獄掀起了劇烈的焚書運動,各種珍貴文獻檔案被清廷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付之一炬,文人們稍有不慎,輕則丟官,重則株連九族,各類冤假錯案成千上萬,文字獄實行時間長達一百多年,並在乾隆朝達到巔峰狀態。

如此一來,草木皆兵,談虎色變,普通的讀書人誰還敢頂風作案不要命?這個時期,唯有寫張獻忠的任何書籍都是安全的!

文字獄發生後,一片雨打浮萍花散去,苦雨悽風,一片狼藉,但各類撻伐張獻忠的小說野史,如雨後春筍,不脛而走,這些書籍以新奇的怪誕觀點,滿足了當時人們在高壓下,精神禁錮的獵奇心理,可以說帶著顯著的荒誕不羈特徵,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實就是“譁眾取寵,聳人聽聞”甚至“駭人聽聞”。

比如,編造各類離奇的數字。張獻忠殺人,“六萬萬有奇”。這個數字連編瞎話的御用文人們自己都不信,他們自己也頗感不可思議。但就是這樣,還要寫入書籍中!騙誰呢?騙鬼!只有鬼才信呢!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說,張獻忠是滿清百年文化運動的一個犧牲品,替罪羊,是思想禁錮,愚民政策下的畸形產物。而當時這樣的書籍達到了多少呢?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50多種!如此瘋狂的炒作,是大環境的產物,同時,可以窺斑推豹,略知清廷對當時思想禁錮之嚴酷到了什麼程度!而他們如此做法更暴露出,其統治階層對民間反清思想的恐懼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那麼,問題來了,張獻忠究竟是背鍋俠還是屠川劊子手呢?

尤其是,近年來,張獻忠江口沉銀地點的發現和發掘工作的順利開展,大量珍貴文物浮出水面,似乎張獻忠的事情也可以水落石出,案情可以撥雲見日,真相也可以澄清了?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聲音,很多人看到出水的金銀珠寶首飾,立刻想當然地把它們作為張獻忠屠川的直接證據,然而這樣想,太武斷了。

種種跡象表明,張獻忠屠川,其實是滿清包裝出來的一個黑典型,必須剝下這個偽裝,我們才能看到真面目。

四川省著名歷史研究學者袁庭棟多年來,一直專注於對張獻忠的潛心研究。

袁庭棟通過研究後發現了很多蛛絲馬跡,他還由此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有人栽贓陷害張獻忠!

他的依據是什麼呢?

其一,農民軍的軍紀嚴明,專殺明朝宗室,而不會濫殺無辜。這一點,明末著名思想家顧炎武進行了力挺,他在《酉陽雜筆》中說,“不妄殺人,唯宗室無得免者。”

而另一個叫劉獻廷的明末學者也在《廣陽雜記》裡指出,“來衡州不戮一人”。這些都說明,張獻忠的軍隊是不濫殺的。

其二,張獻忠對明軍也以招降為先。《巫山縣誌》記載,張進入四川后,並非一概攻打討伐,而是先用“招降牌”安撫明軍投降。同時,他提出,各地只要“封府庫以待,則秋毫無犯”。而《射洪縣誌》記載,張獻忠軍隊來了,百姓“開門迎賊”。

這些都表明,張獻忠和滿清筆下醜化出來的形象是大相徑庭的,他們編織羅列的罪名其實很大概率是子虛烏有的。

其三,袁庭棟通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一個鮮明特徵,張獻忠入川后,鎮壓了四類人。

這四類人是:王府、宗室、官吏和地主豪紳。

恰恰是這些人對張獻忠恨之入骨,在他們的書籍中也自然沿用張殺人的說法。


令人意外的發現,張已經自己製造銀兩!這是他治理四川的鐵證!

很多人關心的江口沉銀,反而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張獻忠鎮壓上述四種人的結果,那就是將其財物悉數收歸己有。

然而,張獻忠對農民等下層百姓確實又是倍加愛護的!《崇禎本紀》也不能不承認,“民喜從賊。”

對此,清廷在接連敗給張獻忠的義子李定國後,也不能不痛定思痛,深刻反省李能夠打勝仗的原因,其中五條都和其軍隊的軍紀有關,即

“不殺人,不放火,不姦淫,不宰牛,不搶財貨”是事實。

而明末史書對張獻忠農民軍的一次叛逃事件的記載,也印證了農民軍紀律的嚴明。

話說,張獻忠農民軍攻入四川后,俗稱“八大王剿四川”,各地州縣紛紛望風而逃,放棄抵抗,很多明朝讀書人也來參軍。這就是明朝官方承認的“民喜從賊”,這其中有一個郝姓舉人來投奔後,被張獻忠委以重任。但是這個人受不了張的軍紀約束,幾次三番想逃跑,最後,終於找到了機會,投奔明軍。結果呢,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縱部下,燒殺搶掠,史書稱其“久困而大掠”。

事實上,近年來發現的一些文物也能證實。比如,出土的張獻忠部隊驍騎營安民碑文,其中明確有不得殺人擾民的記錄。

這些事例無不從方方面面證實,張獻忠的農民軍不是清朝官方宣傳的所謂“賊嗜殺成性”,而是有著嚴明紀律的軍隊。

不僅如此,在近年來發現的文物中,同樣也有能夠證實滿清栽贓的真實實物發現。比如,滿清的七殺碑記載就被證實做了假!在四川廣元發現的聖諭碑,上面的文字沒有最後的七連“殺”,這說明滿清為了偽造張獻忠屠川的事件,已經處心積慮、不擇手段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尚未對張獻忠屠川進行全面反證,只是從農民軍的軍紀等方面做了簡要論述,對滿清的抹黑甩鍋進行了深入分析。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川人口大量減少,是常年戰亂四起、戰爭不斷造成的,這不但是清軍、明軍和農民軍等多方勢力混戰的必然結果,更還有瘟疫等疫情原因加劇了川內人口銳減,責任分擔:清軍(包括吳三桂軍隊)責任佔5成,明軍佔3成,農民軍佔2成。

由此,我們不難確定,張獻忠的確是被滿清徹底抹黑的悲劇人物。


卓爾艾米


歷史上張獻忠是一個好人,他受到了官僚權貴階層的壓迫,於是帶領被壓迫人民起義進行反抗。經過一系列艱苦卓絕地鬥爭,在四川建立了農民革命政權。但是迫於反動派的滲透,張獻忠迫於無奈殺了幾個反動派的密探。總之張獻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農民革命家,他為百姓做主殺了壓在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他的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日已腐朽的明王朝,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故國明月照


什麼叫抹黑張獻忠?他起於四川,在他造反的時候,四川有記載的人口銳減,他殺人如麻的記錄可以說不光清朝史載,明朝也有記載。如果說是抹黑他,為什麼沒有抹黑李自成,說李自成也是殺人魔王。


茶禪72615026


當時四川人口稀少。需要大規模的移民。移民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有個藉口的堵住悠悠之口。要向全天下的人有個交代。


天大地大沒有我大1977


抹黑對手,以彰顯自己的正義,美化自己,發言者都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