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那么多诗人都把酒做了媒介,茶呢?有哪位提到了茶?

秋歌988


唐宋写茶的太多,简单举几例: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白居易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

炰羔煮饼渐宜秦,愁绝江南一味真。——晁补之

修修桐树林,下荫茶树低。——徐玑

今年未识云腴面,且拨去年官焙芽。——吴则礼

春芽研白膏,夜火焙紫饼。——梅尧臣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遗茶比风。——晃冲之

且留看诗可罢酒,请烧香鼎调茶瓯。——熊禾

一段山间奇绝事,会须添入品茶经。——陈岩

少水仍将活火煎,茶经妙处莫虚传。——逍遥子


夹谷后羿


说到茶,就得了解一下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作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的发现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东汉华佗《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就是说浓茶经得起一而再,再而三地冲泡,久也不失其味,可以清醒大脑,提高思维能力,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是现在湖南的茶陵。茶以其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领域,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逐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释、道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唐、宋关于茶的诗词有很多,下面介绍几首有关茶的诗词供大家欣赏。

《茶》

(一字至七字诗)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銚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注:

茶,叶子香,娇嫩的芽。

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和诗总是相得益彰的。

先要用白玉雕成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做成饼茶。

烹茶时先要在銚中煎成“黄蕊色”,然后盛在碗中浮饽沫。

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晨也要饮。

不论是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于醒酒。

本诗有三层意思:一、从茶的本性说到人们对茶的喜爱。

二、从茶的煎煮说到人们的饮茶习俗。

三、从茶的功用说到茶能提神醒酒。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译注:

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火来烹煮,便亲到江边钓石汲取深处的清水。

大瓢把映有月影的江水贮存入瓮,小杓将清流滤净装进瓶内。

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煎处翻腾漂浮,沸声似松林间狂风在煮时震荡怒吼。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译注:

暮春时节的清晨,此时山上晨气清晰,露香犹在,在山寺后面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采摘者幻术般的动作,在露的芬芳中采茶简直是一件风雅的事。)

老友将新采来的鹰嘴芽封存并远寄谪居湘江的我,这对被贬谪的我多么珍贵。

在月圆之夜烹茶啜饮,月光如注,流泻在茶碗之中,香气升腾氤氲,与月光照耀交织,只见茶碗中美妙如花。

注释:

诗人表面写的是茶,实际是将采茶、寄茶、饮茶三个情景连接在一起,从生活细节这一侧面,来表达,人在穷困潦倒时友情的弥足珍贵。


戈壁滩上的驼铃



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中,茶元素应占有浓墨重彩的比重。那时,商人们因茶而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后来,歪果仁得到了种、制茶技术,茶出口利润因此也风光不再。


茶品即人品。有一个凄美的传说,一江西老表,因跑船长期打扰一安徽好友,作为答谢,酒酣耳热之际说是下次来一定要送好友云雾茶品尝。过了好久,安徽好友收到了江西老表托别人带来的一小捧茶叶,又过了好久,二人终于又聚首,说起云雾茶一事,江西老表放声大哭。原来,他的女儿为采这云雾茶,不幸坠崖身亡,只是为了重一然诺,古人重情重义一至于斯。


古往今来,与茶有关的诗词,可谓是铺天盖地、不胜枚举。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唐白居易说。


北宋大文豪苏轼不仅是品茶高手,而且有大量咏茶诗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其弟苏辙亦有茶之作: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茶一粟叶间藏。才女李清照鹧鸪天咏茶: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她与相公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则更是脍炙人口,算得上是茶之轶事佳传了。


虽然,我不懂茶、亦非茶客,却依然被茶的清韵所折服。


溯路之行2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李白绣口一吐,尽是酒气的半个盛唐。唐宋无数诗人把酒言欢,诗与酒如血肉早就融为一体。

那么同为诗词伴侣的茶,虽说显得就没那么热烈奔放,然而以茶入诗,自有其独特的茗香。酒助兴,茶论道,皆唐宋文人时尚雅趣,彰显着品位的高低。


茶有"精行俭德",历代诗人品茶论道,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要要构成,在无数词文诗句中,亦濡染散发出茶香来。

据《中国茶文化经典》统计,唐、五代共148首,宋828首,尤其宋代诗人几乎都有咏茶之作,这大约与宋代文风更配吧。

常感怀忧国的陆游,杯不离手茶不离口,煮字为茶实为真爱。其《雨晴》中有句:熟知倦客萧然意,水品茶经手自携。《戏书燕几》中: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戏述渊鸿浙遗事》则有言:品茶未及毁茶妙,饮酒何如止酒高。在放翁心中,似乎茶胜于酒的。


其实杜甫相似,在《晚和杂兴十二首》诗"置酒何由办咄差,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只因无钱买酒,无奈以茶代酒了。(这才是实话么?)

作为诗家豪放派后苏东坡,在"把酒问青天","一樽还酹江月”之余,也写了《月兔茶》、《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首言"从来佳茗似佳人"把西湖比西子,处处有色乎?

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写有《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单看这诗名洋洋洒洒,乃茶博士论文集水准了。

以及欧阳修的《双井茶》有句:"长安富资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似愿长醉不复醒的,并不只有美酒呢。



杨万里也写了一首《以六一泉煮双井茶》,叙说的却是怀乡之愁,"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日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与今之手磨咖啡可有一比?

范仲淹的《斗茶歌》,和蔡襄的《北苑茶》等,皆为当世文人称道。相形之下,寂寂小名的诗人胡仲弓的《过山庵》亦可称茶诗上品,自有清静淡泊之洒脱意境。

其诗曰: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


唐朝诗人诗酒茶不分家,颜真卿等六人共同原创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元稹有《一字至七字词茶》,工茶于诗,齐己的《咏茶十二韵》、《谢湖茶》会品会写茶。

杜牧写了《题禅院》、《题茶山》茶中参禅。

李太白常醉于花间一壶酒,也有句"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杜甫穷途潦倒,饮酒无佐菜,于是"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无茶不欢的白居易,“遥闻近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卢仝中年感觉油腻了,才会有"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吧……


这些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繁荣与兴盛之况,而喜为后人传诵的《茶山诗》,"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深动表现了顾渚山人所受贡茶之难,所谓片片皆辛苦的悯农茶诗佳作。

与明代高启的《采茶词》异曲同工。该诗中句"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说优品上茶专贡高官,其余有湘商收购,道采茶人"卖油娘子水梳头”,舍不得自己尝新的痛苦,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历代为茶写诗的皇帝不多,高产诗人的乾隆对茶,同样保持着对好东西一咏三叹意尤未尽的习惯。

六下江南,五次为贡茶西湖龙井作诗强推,这个金牌代言人真是太尽心了,以致此后龙井名声大噪,风头日盛。皇帝的最佳文案是《观采茶作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与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尤恐开奇巧。

乾隆皇帝开篇第一句"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朗朗上口,这就是要把软广走红的"杜康”"杏花村”比下去的节奏啊!


元元的天下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

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细细品茶,神清气爽,返璞归真,超凡脱俗,渐入佳境,可以通神,而穷宇宙之理。

茶中浓缩了大自然,茶中有人世间的宿影!唐宋诗人也有好多关于写茶的诗,在诗中我们能读出哲理,能感悟出人生真谛,把几首关于写茶的好诗在这里分享下:

《六羡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唐代诗人陆羽被誉为茶圣,他也很会写诗,这首《诗》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唐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蜻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山泉煎茶有怀》

唐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宋 杨万里

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唐宋茶诗还有很多,这些只是其中的几首,我们可以细细读来品味,感受诗的意境,陶冶自己的情操,得到身心的愉悦。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茶中有人生,茶中有大道。朋友,若有时间,不妨闻一闻茶香,尝一尝茶味,品一品茶中的智慧。






开心一笑128327317


我是白铅华,出版社的编辑,喜欢诗词、小说,欢迎来liao!

说到唐宋诗人的茶诗,很多,我前一段时间编辑了一本书《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的书,里边有好多茶诗,分享出来。

有宋一代。

天香分外清,玉色无奈白。——鲜于侁

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出野人家。——江开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陆游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苏轼

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黄庭坚

有唐一代。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鲍君薇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储光羲

一生一别难相见,非思梦中处处寻。——空海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杜甫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鲍君薇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茶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王维。

综上,还有好多诗词,我就不一一列举啦。顺带列出一首我的小诗,大家指正。

围炉求静水,秋月酽茶愁。把盏一帘梦,乘风几叶舟。
沉浮随饮淡,宠辱伴香稠。始信清风使,颦学不夜侯。


昔时也捧盏茶吟,只道汤茗近富贫。沏水匆匆稍辨味,回头悻悻不觉津。
方家挈入兰芝室,野竖得来绿绮琴。始翠山前轻抚乐,一瓯一曲一冰心。

喜欢的朋友,可以找找《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这本书。顺带给我提提意见。


白铅华


喝茶能喝出文化,自然少不了文人雅士的参与,既然参与了,又怎么可能少得了吟诗作词呢?以茶入诗,佳作亦多。下面摘录几首,以飨诸位看官。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注释:

孟谏议:即孟简,生平不详。谏议,朝廷言官名。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琲瓃bèi léi :蓓蕾,花蕾。

这首诗是卢仝年轻时所作,时间大约为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卢仝隐居于少室山。此诗与陆羽的《茶经》齐名,并为他赢得了亚圣的称号。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杨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于元符三年谪居儋州时所作,详细地描写了去江边取水、煎茶、喝茶的过程。“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和“掬水月在手”一样,清奇瑰丽,充满意趣,叹为观止。



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作小诗两首

【宋】刘著

其一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注释:

伯坚:作者好友蔡松年的字。

建溪:水名。在 福建 ,为 闽江 北源。其地产名茶,号建茶。其代表的北苑贡茶闻名于世,是中国御贡史最长的茶。

双井:茶叶,又名洪州双井、黄隆双井、双井白芽等,宋代名茶,也是贡茶之一。

日铸: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以产茶著称,所产之茶即以“日铸”为名。为我国历史名茶之一,自宋朝以来列为贡品。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注释:

曹辅:字子方,泰州人。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以太仆寺丞权发福建路转运判官。擅诗词,有遗作收于《东坡后六客词》。壑源,在福建建溪,产贡茶。

玉川子:唐代卢仝曾汲井泉煎茶,因自号玉川子。诗中代指作者自己。

武林:是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

“从来佳茗似佳人”和“欲把西湖比西子”

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香子·咏茶

【宋】苏轼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注释:

黄金缕:这里指龙凤团茶茶外包装上用黄金镂刻而成的精美龙凤纹饰。

密云龙:茶名。产于福建武夷山,品质优异,曾为北宋贡茶。根据茶种分为密云龙大红袍和密云龙北苑贡茶。

斗赢一水:比试茶品时以水痕多少分胜负,有时胜负只差一水、二水。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满庭芳·咏茶

【宋】米芾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西江月

【宋】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注释:

龙焙:茶名,龙凤团茶。

头纲: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泛指优质春茶。

谷帘:即谷帘泉。茶圣陆羽确认庐山的谷帘泉为泡茶"天下第一泉"。

浮蚁:诗中指茶汤沸腾后浮在上面的泡沫。

雪浪:茶汤白花浮面涌浪如雪的景象。

兔褐金丝玉碗:茶具,福建建盏的一种,即为褐色的兔毫金丝碗。



望江南·茶

【宋】吴文英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鹧鸪天

【明】徐渭

客来寒夜话头频,路滑难沽曲米春。点检松风汤老嫩,退添柴叶火新陈。

倾七碗,对三人,须臾梅影上冰轮。他年若更为图画,添我炉头倒角巾。

注释:

曲米春:又名麴米春,是一种酒名。



梦中谢和老惠茶

【宋】苏辙

西邻禅师怜我老,北苑新茶惠初到。

晨兴已觉三嗅多,午枕初便一杯少。

七碗煎尝病未能,两腋风生空自笑。

定中直往蓬莱山,卢老未应知此妙。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翅倦云


有关茶的诗很多!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

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

昨夜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李裎


只能想起这些了!应该还有很多,古代文人以琴棋书画,诗香茶花。为八雅。所以以茶作诗会友是很时尚的事,有关茶的诗自然也不少!


路遥lgy


你可以自己找,没必要问人。


云鹤166082174


写茶的诗词有很多,下面推荐几首我非常喜欢的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喜欢喝茶需要理由吗?因为喜欢这种悠闲舒适,在山林清溪旁,席地而坐,舀一杯清凉的泉水,静静看着细末如尘的碧色茶粉,不知不觉持一碗茶水,将这份情谊寄与爱茶之人。喝茶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追求。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暮春时节的清晨,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喝一口这样的茶,感受的是春天的清香和露珠的芬芳,这是一种何其风雅的事情啊。手捧着老郎从家乡寄来的茶叶,趁着月色明亮的夜晚煎茶饮用,月光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清澈,婆娑的树影,倒影其中,仿佛碗里开满了花。多么美的画面,多么美的诗情画意。茶因时节而不同,喝茶因环境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寒食节过后,酒虽然醒了,但是却因思乡而叹息不已,是继续这样自怨自艾,还是振作起来呢?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生活还要向前看,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洒脱,豪迈的情感因为一杯茶就能够体会得到了。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古往今来的王朝兴衰如过眼云烟、一场幻梦。孔林乔木破败,吴宫衰草蔓蔓,楚庙寒鸦嘶哑,曾经的尊贵、繁华都会最终成空。对名利早已倦怠的他,隐居于山间,一间淡淡茅舍,几缕幽幽书香,山中松花簇簇,泠泠泉边煮茶。家国兴衰与我何干?何不在清幽的山林间,喝着自酿的松花酒,用春水煎茶,宁静恬淡,诗酒自娱,自在潇洒。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代.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茶仙”陆羽的一生和茶分不开,皎然作为诗僧和陆羽因茶结缘,共同探讨饮茶艺术,提倡“以茶代酒”唐代品茗风气。秋天的僧院之中,风清气爽。东篱之下,秋菊盛放,与佳友共度重阳。此情此景,添上一盏香茗,可算是最美的意境了。好友见面,大多泛酒,在诗人眼里,“泛酒”为流俗,“茶香”才高洁。确有俗人多泛酒,而我唯独醉茶香,“谁解助茶香”一句问话,实含香外之香,味外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