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不知不覺,寒假已經過去一半了。平時的寒假,都是大大小小遷徙的過程,有的出去旅遊,有的回老家,有的在周邊轉來轉去,串完這家串那家。

這個寒假,因為有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讓十多億人都宅在了家。旅遊沒了,走親戚少了,老的、年輕的、小的都關在房門裡,度過一天又一天。

很多人在忙碌的時候,反而一整天的規劃很豐富,越忙越有勁頭,做得越好;可是,一旦鬆散下來,就整個頹廢了,這也不想幹,那也沒興趣,一整天,攤在沙發上摟著一部手機,就這麼過去了。

大人收放能力還差強人意的話,孩子們就無法相提並論了。

孩子們如果整個寒假都沒有任何規劃,吃喝玩樂,日夜顛倒,泡在遊戲裡的話,開學後,真沒那麼容易切換頻道,差距會在瞬間產生。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染上了下面這4個壞習慣,現在趕緊調整,爭取在開學前,引導孩子們穩定心態,實現完美過渡。

(一)沉溺電視、手機、遊戲

連續上了好幾個月的學,做了好幾個月的作業,考試前還刷了N多套卷子,終於熬到放假了,確實應該放鬆放鬆。

這一點我完全贊同,我的兩個孩子也有電子屏幕時間。

但是如果這一整天,孩子只在電視、手機、遊戲三者之間來回寵幸,那麼上癮的幾率就非常大了。

一旦“癮”產生了,需要的就是“戒除”!

而不是簡單的調整了。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長時間沉浸在電子虛擬世界中,對孩子的害處很大。

比如:

  • 大腦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情緒容易亢奮、暴躁。
  • 年齡越小的孩子,長時間被動吸收彩色畫面,越影響大腦發育。
  • 長時間看電子屏幕,影響視力發育,很多孩子一個假期就近視了,正因為這樣長時間大密度地用眼。放假前視力很好,開學後突然看不清黑板了。視力的損傷是不可逆的,追悔莫及啊!

【建議:】

(1)和孩子約定電子屏幕時間,讓孩子按照約定去看電視、看手機、玩遊戲。

比如一天一個小時電視,半個小時手機,半個小時遊戲。

如果孩子想看電影,可以兩天的電視時間合併在一起,看一部電影。

時間長短,可根據孩子年齡而定,年齡越大,時間可越寬鬆。因為孩子大腦和視力發育都日趨完善,可以適應較長時間的電子屏幕時間。

(2)父母多陪伴孩子互動,尤其是獨生子女。

群裡朋友說,最近在家宅了這麼多天,孩子快憋瘋了。她家一個孩子,沒玩伴,先小區廣場也不能去,當然很難受。如果父母再沉浸在自己的手機裡,孩子就更加孤單了。除了看電視玩遊戲,還能做什麼?難道還能指望孩子寫字看書過一天嗎?

我家兩個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玩玩具,一起看電視,依然還會覺得有些無聊。

我和老公最近都特意拿出時間陪他們兩個一起玩,打撲克、下棋、玩數獨,甚至喊著孩子陪著我們一起做飯,這些大家都參與的事情,他倆都做得其樂無窮。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網絡圖

(二)作息混亂,日夜顛倒

一放假,身心放鬆,到了平日睡覺的時間,也不想停下這一天的自由,想再熬一段時間睡,然後起床自然會晚。

這個我也理解。

但是,凡事要有個度。

孩子平時9點睡,放假到了十點睡,可以的;但若是每晚熬到十一二點睡,早上九點十點才起床,那就有些過分了。

如此混亂的作息時間,不但不利於孩子開學的過渡調整,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建議:】

適當晚睡,但不要太晚。

首先大人要按時洗漱,安靜下來,關燈。

切勿自己玩著手機,然後想著把孩子趕到床上睡覺,不但很難實現,而且不公平吧!

再說,所有熬的夜,都需要第二天的白天時間來補,你的時間並沒有因為熬夜而變多一分鐘,只是置換了而已。

而且置換的相當不健康。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三)將學習完全拋之腦後

放假,就是放鬆。

我不是生活很規律的人,我喜歡自由的感覺,所以我從不要求孩子放假了也要多麼規律的學習,多麼刻苦努力的看書做題。

但是,如果一個假期連續一二十天,孩子一個字也不寫,一本書也不看,將學習完全拋之腦後,那就是放鬆大了,過了。

我的兩個孩子上個假期學會了幾個魔方的轉發,剛學會的時候還總是拿來轉轉,後來新鮮勁兒過去了,放在那裡兩三個月,前天再拿起來,有三種都還原不了了。

這個例子就是在說:

孩子的記憶時長很有限,如果一個寒假不復習任何知識,開學後不說從頭來過,也都差不多。

不信的話,如果你的孩子上三年級,你可以把一年級的英語書拿出來讓他看看,看他除了常用的I、do、you、are等之外,能記住的單詞還有多少?

所以不要止步於用幾天時間就把寒假作業寫完就萬事大吉了,學習是一條長征路,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持續的程。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建議:】

假期可以放鬆,但不能完全把學習丟掉。每週都應該有一些學習內容,尤其是開學前一週,尤為重要。

我家兩個孩子,每天早讀的內容都是之前學過的所有英語課文,還有學校發的古詩詞。即使偶爾有時候忘記了,或者起床晚了沒讀,也沒關係。只要有持續學習的意識就可以。

不斷地複習和積累,很重要。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這是玥玥的寒假計劃表,畫圈的是沒完成,畫√是完成的部分,供大家參考。

這些內容和時間,都是玥玥自己定下來的。

我沒有把寒假計劃作為監督或考核孩子的標準,這只是孩子日常活動的一個參考,完成的給予肯定沒完成的說“沒關係”,所以孩子沒有壓力,如實標記,願意執行。

春節後的計劃表是另一張,等到開學前我會再次分享。

(四)懶懶散散,啥也不幹!

一個人,付出的越少,價值感越低,自我認可度越低。

比如一個老人興致勃勃來幫年輕人帶孩子,結果抱孩子不讓她抱,做飯不讓她做,連洗衣服都不需要她洗,估計沒幾天,老人就住不下去,回老家了。

反之,如果老人既能看孩子,做的飯菜大人孩子都愛吃,老人不會覺得辛苦,只會感到高興和滿足。這就是價值感的作用。

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一整天什麼都不做,懶懶散散,沒多久,他的價值感就蕩然無存了。除了通過發脾氣、給大人找彆扭的方式刷些存在感之外,也做不了其他什麼了。


寒假已經過半,孩子染上這4個壞習慣,開學準落後

有人曾對各國小學生每天勞動時刻做過統計:

美國孩子每天的家務勞動時刻是1.2小時, 韓國孩子每天0.7小時, 英國孩子每天0.6小時,法國0.5小時, 日本0.4小時, 而我國孩子每天家務勞動時間只有0.2小時。

平時寫文章呼籲讓孩子多參與做家務時,總有家長留言說“作業太多,實在沒時間”,現在放假了,還因為疫情不能出去玩了,只能宅在家裡的孩子們,終於有時間做家務了吧?

【建議:】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充滿價值感和成就感。而這兩種感覺,會促使孩子更加投入到家庭事務中。

我們要相信,這些家務的參與,這些勞動的付出,這些價值感的建立過程,都將對孩子的一生很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