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半學生被這10大行為害慘,補習慣比補課更重要

轉眼間,一學期的學習又結束了,寒假模式正式開啟!一個月的寒假生活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一段時間。

但是,離開了校園、擺脫了老師,如果家長再不加以約束,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很容易養成壞習慣。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寒假裡千萬讓孩子遠離這10大作死行為,希望家長重視起來!


1.寒假十大“作死行為”


人在一個熟悉又舒適的區域裡,會習慣性的變懶,然後墮落再墮落,直到假期結束。


下面列出了十大“作死”行為,你家孩子佔了幾條?


1.中午才起床


“起床吃飯啦,快十二點了。”此時,你用最大嗓門喊孩子起床。


回家沒幾天,孩子的生活作息完全被打亂。


不吃早飯,不想洗頭;不想出門,不想運動。


每一天,孩子都是“睡到自然醒”。


晚起是假期的常態,一天總是從中午開始


2.凌晨才入睡


說好的早睡早起身體好,說好的自律,一到假期,就拋諸腦後。


原來每天晚起是有原因的,晚睡晚起,完全顧不及健康。


把熬夜說的理所當然,為了王者榮耀或者某部電視連續劇,為了聊天為了還沒寫的作業,各種理由讓墮落到12點以後才睡覺。


3.手機是命


00後的一代,總是手機不離手,缺乏假期生活規劃。


沒有合理的假期生活時間表,基本上處於混沌狀態,每天無所事事,每天遊走在遊戲與追劇之間。


不是有多喜歡遊戲,有多喜歡看追電視劇,而是那個虛擬的世界,填充了生活的空白,於是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頭族”“手機控”。


4.無所事事


張嘴必說“沒勁”,閉嘴則曰“沒意思”,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不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麼。


百無聊賴卻不肯邁出尋找興趣的步子,說好的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夢,去想去的地,學想學的知識。


到頭來,沒有一件事是能堅持下來的。


5.超過24小時沒看書


每次放假回家,做的最自信的事情就是:拿了一堆書回家,以為自己會好好學習。


有多少人是拿回來的書又原封不動的拿回去?評論區裡舉個爪我看看究竟是誰!


6.花錢大手大腳


春節期間,每個孩子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對於這筆壓歲錢,每個家長的解決方法都不一樣。


大部分家長都是沒收孩子的壓歲錢,藉口通常都是:爸爸媽媽先幫你收著,以後長大了還給你。


還有的家長會讓孩子自由支配,孩子沒有理財觀念,花錢就會大手大腳。


其實壓歲錢是培養孩子財商的利器,家長們可以藉由壓歲錢,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把壓歲錢存起來,讓孩子自由支配,但是家長要起監督作用,家長也可以幫孩子拿去理財,但是要和孩子商量著來,和孩子解釋清楚,在孩子的同意下,才可以這樣做,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既有了參與感,又培養了孩子的理財觀念。


7.沉迷遊戲


以前的孩子,放假時間都是聚在一起玩各種遊戲,抽陀螺、踢毽子、丟沙包,現在的孩子,一放假就各自捧著手機玩遊戲,本來聚在一起的小夥伴,各自也沒有多大的交流,每個人都低頭玩手機,最大的交流就是組團玩遊戲。


電子產品是孩子假期最大的敵人,適當的玩是可以的,但是總是沉迷於電子產品,就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況且,長期盯著手機、電腦、電視,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對此,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堅決按照約定的規矩執行。


另外,避免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出去玩,陪孩子做遊戲等,這樣會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8.飲食不均衡


三餐飲食不均,早餐移至中午,午餐移至下午或晚餐。然後夜裡需要加夜宵。


這是許多學生放假期間的通病,除了飲食不規律外,就是嚴重的偏食,肉類產品攝入過多。


蔬菜和水果則相對攝入較少,零食和飲料攝入太多,白開水喝得較少,身體健康問題時有發生。


9.缺少交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孩子開始討厭父母的嘮叨......


父母有許多做法已經讓孩子看不慣,甚至讓孩子不習慣,原本親近的父母似乎一夜間變得陌生了。


孩子可能不願意,甚至不屑於與父母溝通,年少輕狂時,總是忽略家的作用,青春成長時,往往離經叛道,大腦中的知識越來越多,越覺得父母絮叨甚至有些幼稚,父母越是勸導就越是反感,甚至經常與他們採取敵對的措施。


10.越來越懶


寒假天冷,很多孩子都喜歡宅在家裡不出門,每天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來打發時間。於是越來越懶!


所以,家長每週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出門,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體育運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逛逛公園,既鍛鍊了身體,又增進了親子關係。


寒假,一半學生被這10大行為害慘,補習慣比補課更重要


2.比補課更重要的是補習慣


除了要杜絕以上10大作死行為,顏老師還發現大家最關心假期要不要給孩子補課!


其實有這麼個現象:


第一次知道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第一反映是“補課!”;


第二次家長知道成績不好,開始犯愁;


第三次家長會,直抒疑慮:孩子補課了呀!怎麼不見有進步呢?這種“校內差、校外補”的現象可謂是屢見不鮮。


補課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寒假把希望寄託於補課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歸根到底是他們學習習慣上的差距。


寒假,不如先補補這些習慣。


1. 補閱讀習慣

閱讀量對於作文寫作的作用毋庸贅述,而寒暑假是大量閱讀的最佳時期。


建議:


1.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閱讀內容選擇你感興趣的即可。


2.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


3.能利用多種渠道擴展閱讀量,中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300萬字。


4.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學會摘記和寫讀書心得。


5.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6.學會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報刊,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補預習的習慣

預習,並不意味著假期報一個輔導班,提前學新學期的知識。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開學後也要堅持下來。


建議:


1.首先選擇適合的預習方法。


2.哪怕一開始做不到最好,重要的是要去做。


3.預習效果怎麼檢測?


①試著對所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

②試著複述。


3. 補計劃習慣

計劃總是不能執行?沒有了作業的壓迫,如果假期的計劃仍然不能執行的話,那麼說明最大的問題就是毅力問題。


建議:


1.假期伊始,先來仔細想想,這個假期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穫?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學基礎的鞏固?選一個你最想要的目標,然後進行分解。


2.給自己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行,不妨在下週的計劃表裡給自己安排看一場電影。周計劃能執行,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一個獎勵措施吧,選你最喜歡的。


3.遇到變動時怎麼辦?寫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4. 補晨讀習慣

很多同學英語學不好,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從來不開口,從來不讀。晨讀,可以幫助大家找到英語的美感,養成英語的語感。平時早上時間太緊,現在總來得及了吧。


1.英語的美文、散文,選你自己感興趣的。最好富於韻律。


2.大聲讀,可以讀出美感,讀出自信。


3.固然最佳的晨讀時間是早上7點前,但睡懶覺起床的同學們讀上一段,也絕對是聊勝於無。


4.通過讀促進記。晨讀文章數量不必太多,內容不必太長。一天半小時。一個寒假,選取5-10篇左右的文章就可以。最好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5. 補複習習慣

複習,永遠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會複習的人,年級越高,成績越受影響。


1.複習要及時。不及時的複習等於重新學習。學任何一種新知識的當天晚上,一定要進行復習。


2.複習切忌動眼不動腦。走馬觀花的瀏覽只能加深機械的記憶,更重要的是進行思考。


3.複習和建立知識網絡可結合起來。複習一節時就建立一節的知識網絡,複習完一章,這章的網絡自然也清晰了。


6. 補計算習慣

大到中高考,小到單元測驗,不知有多少同學都飲恨於計算失誤。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手懶、練的少,過於依賴計算器。這個毛病不改,考試永遠不可能得高分。


建議:


1.計算能力就是練出來的,扔掉計算器,一天做10道計算量大的題目。做錯就重來。


2.勤於練習的同時,多觀察,先苦練,再巧練。


7. 補高效習慣

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寫會作業,喝口水,再休息一會……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你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建議:


1.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數學卷子,或者看一本書。


2.把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乾脆換個環境。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


3.如果連半個小時都無法堅持,是不是會對自己很失望呢?想想失敗的感覺,再想想成功堅持的感覺,遇到誘惑時做個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