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推恩”,宋祖“杯酒釋兵權”,明建文帝為何不效仿?

說說歷史那些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明建文帝為何不效仿,原因就是條件不具備,沒有同樣的背景,做不了同樣的事情。

漢武帝能實施推恩令,一是當時國家勢力很強大,二是當時有勢力的藩王都被漢景帝幹掉了。

漢景帝時期,為了中央集權,實施削藩政策,導致爆發了“七王之亂”,漢景帝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平復了叛亂。“七王之亂”之後,漢景帝實施了一系列限制諸侯的政策,嚴重的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為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漢武帝繼位後,朝廷的勢力已經大大的加強了,地方諸侯無力對抗朝廷。所以漢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之策,各諸侯國只能順從,使得推恩令能夠推行。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他是皇朝的開國之君,個人威望太高了

宋太祖黃袍加身後,鑑於自己的得位的原因,就對禁軍進行採取了措施,把殿前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完全取消了這兩個職位。而讓自己的親信馬仔石守信做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這樣宋太祖其實已經完全掌控了軍權。

所以趙普一再向宋太祖進言:“防備部下被下屬擁立,再次出現黃袍加身的事情。”宋太祖就把石守信等馬仔們叫到一起,讓他們交出軍權,馬仔們對老大的提議根本不會反抗,都是聽命行事。“杯酒釋兵權”是最無難度的事件。話說回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等人身上,同樣不會有絲毫難度。

建文帝不具備漢武帝和宋太祖的條件,無法複製兩個人的策略

先說背景,建文帝不是開國之君,他的皇位是繼承的,對藩王也就是他的叔叔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威望可言,所以他不可能實行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之策。

再說建文帝削藩,其實最應該作為比較的是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而不是推恩令。建文帝要先效仿漢景帝武力削藩,打敗藩王們,才能有實行推恩令的條件,或者根本不用實行推恩令就完成了削藩。

皇太孫問黃子澄:"諸叔藩王皆擁重兵,如有變端,怎麼辦?"黃子澄答道:"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可以以六師監之,誰能抵擋?漢朝七國不可謂不強,最後還是滅亡了。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

由於建文帝的寡斷少謀,在削藩過程的種種錯誤決定,被燕王朱棣打敗,失去了江山,最終“引火自焚”。

當時建文帝擁有的勢力是最大了,藩王並沒有直接的領兵權力,除了親兵以外,其他的兵力的調動都要朝廷的允許才行,那他是怎麼失敗的呢?

其一,過於急躁,沒有計劃。建文帝剛剛登基,就一個月之內連削三王,削藩速度太快,導致人心浮動,激化了朝廷跟藩王的矛盾,給了藩王造反的理由。看看漢武帝在經歷了“七國之亂”以後,還是有計劃的採用推恩令來削藩,而不是直接廢除藩王。

其二,自欺欺人,放還朱棣三子。燕王朱棣的三個兒子被扣在南京做人質,建文帝在削除或者廢掉四個藩王之後,還想著朱棣不會造反,放朱棣的三個兒子回去期望麻痺朱棣,沒想到這讓朱棣真正的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想想真是自欺欺人,惹人發笑。

其三,缺乏將領,重用文臣。朱元璋為了孫子建文帝繼位,大肆屠殺功臣,導致建文帝時沒有能夠鎮壓朱棣的優秀將領可用;而且在削藩的過程中,建文帝重用齊泰、黃子澄等文臣,大肆提升文官的地位,引起了朝中武將的不滿,使得武將平定在朱棣“靖難”的時候都出工不出力,朱棣才抓住機會,直搗京師,奪取江山。


朱君看史


任何好的政策,都需要強有力的執行人,漢武帝千古一帝,趙匡胤雄才大略,完全有能力掌握政局,而建文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又被一群書呆子教育的十分教條,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性格問題!


漢武帝時期,由於文景兩朝的勵精圖治,國力大大增強,再加上七國之亂中,各諸侯國被打得雞飛狗跳,實力大大受損。漢武帝在採取推恩令時(前127年),已經登基十餘年,並且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取得了龍城大捷(前130年),個人威望和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切都為推恩令的實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恩令雖然是主父偃的主張,但其實最先源於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設想,讓大諸侯國分化為眾多的小諸侯國,從而削弱諸侯實力,使其不能對抗中央。這其中,武帝本人的勇武果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試問在當時的形勢下,有哪個諸侯王敢於和漢武帝交手?那可是敢和匈奴人死磕的主兒啊!


趙匡胤的情況和漢武帝類似。趙匡胤起身於軍旅,跟隨周世宗柴榮南征北討,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做到了殿前都檢點的高位。雖然他做事有些不地道,欺負後周的孤兒寡母,自導自演了“黃袍加身”的戲碼,但這也足以證明,他對部隊的掌控力何等驚人。

以趙匡胤的實力,即便不施行“杯酒釋兵權”之計,屬下各將領估計即便有賊心賊膽,也難成大事。不過趙匡胤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將領們的兵權,讓他們能富貴終老,也算是比較仗義了!


咱們再看看建文帝朱允炆,雖然在朱元璋身邊長大,但卻完全沒有老朱的心狠手辣,反而被稱為仁慈之主。當皇帝的內心仁慈,明顯是要吃虧的,更何況他還有一位如狼似虎的四叔!

朱允炆的仁慈有兩個原因,一是遺傳二是教育。朱允炆的老爸活著的時候,就是有名的仁慈,不僅對大臣們寬鬆,對兄弟更是仁至義盡,有時候大夥犯了錯誤惹毛了朱元璋,他還出面說情,讓眾人免於受罰。朱允炆十分仰慕自己的老爸,性情心胸都和朱標類似!

在教育方面,朱允炆自幼熟讀儒家經典,身邊也都是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書呆子,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都是朱允炆倚為左膀右臂之人。這些人的學問是頂呱呱的,但削藩這樣高難度的危險動作,肯定不是靠學問好就能成功的。

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朱允炆在和叔叔死磕的過程中,還假惺惺地標榜自己的仁慈,告誡手下將領,不能傷害朱棣使他留下罵名,以至於朱棣幾次在戰鬥中遇險,都因為建文帝的命令而毫髮無傷。這就是典型的書呆子做法,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居然給了敵人護身符,只能用倆字形容:作死。


反觀朱棣,也是熟讀儒家經典,更精通兵法久經戰陣,不僅能隨機應變更心狠手辣。他為了麻痺建文帝,能夠跑到豬圈裡裝瘋打滾;在缺兵少將的窘迫中,能夠滿口胡說八道騙弟弟將來平分天下,收編了對方的人馬;攻陷南京城後更是大開殺戒,對於不歸順者毫不留情。這樣的朱棣,朱允炆豈能是其敵手?


李飛叨


因為這是無法效仿的事,漢武帝推恩令,把諸侯王的封地一塊一塊地分封變小,到最後後代甚至出現了編席賣履的劉備,可是也杜絕了諸侯王之亂,被譽為“千古第一削藩謀略”。

推恩令是建立在景帝時期的強力削藩的基礎上的

不過漢武帝此舉能成功有“前人種樹”的主觀原因,這個種樹的人就是武帝的父親漢景帝劉啟,為了壓制諸侯王的勢力,景帝採取了晁錯的《削藩策》,找準諸侯王的不法情況,強行削弱了楚、趙、膠西等王爺的封地,連個過渡的時間都沒有。

此舉也引起了當時實力最強的吳王劉濞的察覺,暗中和各個王爺商議“清君側”的事,在削藩詔令一到立刻誅殺使臣,起兵謀反了。最後多虧了名將周亞夫的奮戰,吳楚七國之亂才被平定,除了楚國之外,其餘六國的封國全部廢除,在採取賈誼的“強幹弱支”方法,逐步收回各地諸侯王的權力,由朝廷派去的“相”治理軍政事務,直接架空了諸侯王,給兒子劉徹的“推恩令”奠定了“乘涼”的基礎。

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標誌著諸侯王勢力威脅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強了漢朝中央集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也就是說,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漢景帝時期的那場把諸侯王打趴下了的“七國之亂”,他為劉徹時期的削藩做了一個過渡期,解決了野心最大,實力最強,後果最嚴重的幾個諸侯王,才使得“推恩令”一下就沒有諸侯敢反對,而不是說“推恩令”就有多了不起。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則更簡單了

由於趙匡胤本身就是開國之君,對於那些將領來說他就是老大,是口服心也服的那種,這樣的話他要削弱將領的權力,自然沒人敢說一個不字,特別是他之前已經搞定了韓通、李筠、李重進等人,解除了慕容延釗、韓令坤等人的兵權,收服了向訓、張永德等人,這些人都是後周時期和趙匡胤平起平坐,甚至地位比他還要高的,趙匡胤把他們的兵權全部轉移給跟著自己的小弟,例如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

到了“杯酒釋兵權”的時候,石守信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敢聽話的,那還不是趙匡胤一句話的事,就紛紛交出兵權、表白心跡,把兵權交出來,安安心心做了個有名無實的節度使好了。

時石守信、王審琦皆帝故人,各典禁衛。
明日,皆稱疾請罷。帝從之,賞賚甚厚。庚午,以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高懷德為歸德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皆罷軍職;獨守信兼侍衛都指揮使如故,其實兵權不在也。殿前副點檢自是亦不復除雲。

由於當時掌握了兵權的人都是趙匡胤一手提拔起來的,作為歷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趙匡胤稱帝時也不過三十四歲,正是當打的年紀,所以他要這些將領交出兵權,完全不是一件難事。就像劉邦和朱元璋一樣,如果削藩政策在他們的時期就進行的話,那些諸侯王爺就沒一個敢說個不字的。


時移世易,到了朱允炆時期就不同了

首先他的天下不是打回來的,是靠著他的嫡子身份繼承而來的,眾多諸侯王都是他的叔叔輩,朱允炆不過是因為先天條件過硬才得以坐上寶座,這對大明初期,一拳一腳打江山的朱家人來說,那是口服心不服,而且這口服也只是服父親朱元璋和哥哥朱標,不是服侄子朱允炆。

再者朱允炆也不會去效仿什麼“推恩令”,從他決意削藩開始,齊泰、黃子澄等謀士給他出的主意就是:“效仿漢景帝強力削藩,真刀真槍幹一仗,把諸侯王打趴、打怕,這樣削藩才能成功,後面才能考慮什麼‘推恩令’”。齊泰他們雖然是文臣,也比較迂腐,但還沒天真到相信皇權就是一切的程度。

時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一日,太孫坐東角門,召侍讀太常卿黃子澄告之曰:“諸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漢平七國事為對。太孫喜曰:“吾獲是謀無慮矣。”

雖然有個叫高巍的官員上書,希望建文帝

“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而勿施晁錯削奪之策”,建議從溫和的方向來削藩,可建文帝不聽,其實不聽也是對的,這古代歷史上哪有不流血的談判,沒有對諸侯王彰顯自己的實力,讓他們從心裡懼怕,高巍何來的底氣就認為諸侯王會自動入套,也不過他自己一廂情願而已。

還是谷應泰說得好:

故論者以建文之失,在於削諸藩。而予則以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論者又以建文之失,在於削強藩。而予則以不削強藩者,燕王最強最先反,寧王次強必次反。

這削不削藩,諸侯王們都不服,朝廷和地方遲早也會有一場大戰,還不如讓他們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況下,早點逼他們動手,這樣朝廷的勝率還會大點,像康熙逼反三藩一樣,也在於“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解決,等到他們有所準備就完了。

其實建文帝這步是走對了,靖難的發起者朱棣雖然身在北平,可他三個兒子都在南京做人質,這就讓朱棣剛起兵時投鼠忌器,不敢放開手打,而且在戰場上也因兵力懸殊而多次失利、多次遇險,只是建文帝后面一連串的失誤,包括放回三子、重用親信、臨時換將等的決策失誤,才給朱棣製造了直達皇位的機會,並不是能他的削藩政策就比漢武帝的“推恩令”、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要差多少。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進一步削弱同姓諸侯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讓手握重兵的開國將領放棄兵權只享榮華富貴,都是為了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定,漢武帝和宋太祖都能成功,為何明建文帝削藩卻失敗了?

明朝是草根出生的朱元璋建立的政權,朱元璋確實很有能力與眼光,但卻在建立明朝後,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不僅葬送了建立帝的政權,而且還導致了明朝江山的沒落亡國,這個錯誤就是分封制。

明朝是秦始皇統一後,第三個實行分封制的大一統政權,在分封制從晉朝後已經消失一千多年的明朝,朱元璋這個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居然犯了這個錯誤,實在是不可理喻,歷史一再證明了分封是逆歷史潮流,可朱元璋偏要這麼幹,導致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削藩的失敗。

朱元璋的分封與漢朝和晉朝的分封制不太一樣,漢朝的分封制到漢武帝時期,諸侯王上實際上已經沒啥權力了,經推恩令一實行,將諸侯王的土地和權力平均分給後代,土地和權力就越分越小,到了後來,諸侯王還不如一個地方官員權力大,根本不構成威脅。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不是削減分封制,只是打擊開國之初手握重兵的功臣,以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定,不會再像宋之前的朝代一樣改朝換代非常快,本質上與分封制沒啥關係。

而明朝的分封制,是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到各地為王,差不多將自己所有兒子分封,明朝分封的藩王在封地沒有管理權,只有經濟權,能夠享受封地物質財富,而且朱元璋分封的藩王有部分衛隊,小的藩王有數千衛隊,大的藩王有二三萬衛隊,朱元璋在世時,他所分封的藩王老老實實的,朱元璋去世之後,新上位的皇帝建文帝則在儒生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的教導之下開始削藩。

建文帝為何要削藩?

削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帝權威和實力,建文帝也是如此。

建文帝剛即位為皇帝時只有21歲,在他剛剛即位的幾個月後,就開始著手削藩,開始對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這幾個實力較弱的藩王進行削藩,建文帝所用的手段就是故意羅列罪名,以罪名削去藩王的封地和衛隊,在一年之內就削去了這五個藩王,然後把最強的燕王朱棣放在最後動手。

別的不說,就說建文帝這個削藩的動作和時間就有大問題,一個21歲剛剛即位毫無理政經驗的年輕皇帝,在剛剛即位幾個月後就對比他年長十幾二十歲的叔叔藩王們動手,這個心態是有多急?這個手段是有多少簡單?

而且先後順序都搞反了,削藩明明是要先弄最強的,最後弄弱的,不給最強的以準備時間,而且最強的燕王朱棣還是身經百戰,頗有軍事才能的藩王,建文帝這樣的手段能贏嗎?

哪怕建文帝什麼也不做,等他先做個十年八年皇帝,熟悉一切再開始削藩也不至於會失敗,然而年輕氣盛的皇帝,把削藩這事看得太過於簡單,太過於急燥,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漢朝削藩的前車之鑑經驗都擺在那裡,比如漢景帝的削藩,漢武帝的推恩令,在做好軍事準備的前提下,穩步削藩即可,可建文帝偏偏不用,偏偏要這麼急,除了說他無能,還能說什麼?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所有兒子中能力最強的,一直為明朝鎮守北部邊疆,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用兵能力,而且還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婿,受到過徐達的栽培,朱棣不僅比建文帝年長十幾歲,而且兩人能力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既然建文帝要削藩,既然建文帝把最強的朱棣放到最後一個處理,就應該想到朱棣會有什麼反應,早就應該做好準備來對付燕王朱棣,可是建文帝過於自信,把弱的藩王處理完了,再來對付朱棣,燕王朱棣果斷起兵造反,這就是建文帝逼反的,早就應該做好準備,結果卻在四年多年戰爭中,以三四倍於燕王朱棣的軍隊數量,卻敗給了朱棣,也顯示出建文帝毫無軍事指揮經驗。

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削藩政策上的不成熟,時間上錯誤的緊迫感,軍事戰略上的錯誤指揮,都讓建文帝在這一場削藩戰爭中輸得體無完膚,其實最不著急的應該是建文帝才對,他才21歲,有大把的時間對付他的叔叔藩王們,可他這麼急,能不失敗嗎?

建文帝為何不用漢武帝的推恩令,下令讓藩王所有兒子平分他們的封地、人口和軍隊,或者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讓藩王們交出兵權,享受榮華富貴,而用簡單粗暴的廢除藩王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建文帝年輕氣盛,能力不足,經驗不足,紙上談兵。

建文帝之所以這麼急著削藩,與輔佐他的三個紙上談兵的文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有很大的關係,建文帝很信任這三個人,但這三個人除了有滿身的學問和忠心之外,如同趙括紙上談兵一樣沒有一點兒實際的從政經驗,建文帝用了這三個儒臣,治國也許勉強,但是削藩和打仗這樣的事,基本上不可能戰勝燕王朱棣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大家好,我是瓊林玉質。

我認為建文帝缺乏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條件

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威信。宋太祖是陳橋兵變當上的皇帝,作為開國皇帝,他在部下心中的威信很強。而建文帝年輕,在手握重兵的叔叔們心中威信不大,倘若朱標不死,憑藉其威信或可效仿宋太祖。

第二:缺乏壓倒性力量。朱元璋為讓兒子取代老部下,採取了分封制,讓兒子們掌握兵權鎮守邊塞。最早封了九個兒子,保守估計藩王軍隊可達50萬,而朝廷軍隊除去守邊的,可靈活運用的不可能超過100萬。由此看來建文帝沒有絕對壓倒性的軍事實力防止藩王反抗削藩。

第三:朱元璋埋下的坑。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包括讓藩王守邊,以確保國家安定。倘若效仿推恩令必然會分權,一旦邊疆危機難以凝聚力量,迅速動員軍事力量。因此,藩王必然會以此堵建文帝實行推恩令這一條路。

因此,建文帝削藩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建文帝選擇強行迅速削藩實在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在不到一年內連削5王,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死,這便激起了藩王的不忿,一旦有人率先反抗,藩王並不會心甘情願的幫助朝廷鎮壓。


古代人物說


朱元璋可沒打算給後代太平,而是希望他們能相互競爭,而且勝出的都得是自己的子孫。1 藩王作為獨立的行政體系,可以相互競爭,推行新政,革除弊政。2 藩王可以相互照應,防止中央被異族竊取後遭叛逆一鍋端。可以說朱允炆作大死,把所有藩王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啟動了朱元璋的自我修復機制。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太子早夭(不到四十歲)導致朱元璋方寸大亂的話,這套機制可以說對帝國的持續進步很有幫助。但是老天爺不給面子,直接把制度的關鍵環節(高質量繼承人)給摧毀了。只能怪天意了。

其實 九邊還是要藩王鎮守 ,建文對九邊藩王的算客氣, 唯獨對朱棣嚴防死守 ,打擊報復 。建文的唯一的邏輯打擊朱棣 ,維護九邊 ,只是建文的過於善良和用人不當靖難成功。 也可以看出明初還是對漠北不放心 ,外患大於內亂 ,還有就是南京方面的軍事人才相當的不靠譜 。其實九邊我不要了, 但是你想過沒有九邊一旦削藩,南京方面有麼有人才可以用 ,建文在當時只能用打擊一小撮, 團結一大片的方式,而且不能用說扣留的方式。 只能硬剛朱棣 ,只要乾死了朱棣 ,其它的戊邊的藩王才不敢有反心, 只能說建文想法是好的 ,可以用的人不多。

沒考慮到燕王不會想到來奔喪有被扣押的風險?既然燕王進京奔喪毫無威脅那麼太祖臨終前為何下旨讓藩王留在封地不必奔喪?燕王進京奔喪那麼有沒有可能直接就來爭奪繼承權了?太祖在擔憂什麼?關於奔喪這個問題啊,說法可多著呢。《太宗實錄》的說法是老朱不豫的時候就派人來召燕王,言外之意就是還想易儲,朱棣走到淮安的時候被朱允炆等人矯詔阻攔。《太祖實錄》也說是到了淮安被“用事者矯詔即還”。而《七修類稿》則說朱棣回京奔喪了,還入朝不拜。再者,《李朝實錄》和《建文遺蹟》的說法是,朱棣走到江邊,要渡江入城的時候,發現江邊有兵將駐防,建文的意思是讓他自己單騎入城,他想了想,自己回去了,沒有入城。也就是說,關於奔喪目前我知道的就有三種說法。

關於太祖遺詔裡說的諸王不許進京,燕王方面是不承認的,而且這個真是太祖臨終說得還是建文的意思,我也不敢確定。再說燕王趁進京奔喪就起事,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一來師出無名,二來畢竟京城天子腳下,他要入城不帶軍隊自己一個人怎麼鬧。再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時候,大喪期間起事,是大不孝,這個罪名可比篡逆還大。朱棣打濟南的時候,鐵鉉掛出太祖神位,他就不敢攻城了。都已經是逆賊了,也不敢背不孝的罪名。

說句實話,明朝朱元璋考慮到了藩王的問題,所以藩王調兵手續複雜,能直接被藩王調動的兵力加起來不到朝廷十分之一,所以怎麼算朝廷都是穩贏。再加上從古至今只有朱棣一人成功,所以在當時朱棣都沒想過贏,是被逼急了,才反。結果沒想到居然贏了。太急了點。想想當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坐擁能跟強大匈奴對抗的中央軍,又有久經戰陣的衛青,李廣等良將,面對屢次被打壓的諸侯國都採用的是溫柔的推恩令,一步步將其削死。但建文卻自不量力,操之過急,手段又不漂亮。卻不想在太平盛世,竟被朱棣逆天似的直搗黃龍,從北京跨越半個中國直接端掉了皇宮,也算是奇蹟。

遷都吧,就是削掉燕王也要派大將守北平,更容易反,關鍵是北強南弱不易取勝,漢唐隋關中強秦滅六國韓信滅六國漢平七王之亂隋都關中唐取關隴,宋元明清北平至遼東能取勝,遼取北平北宋降為地方政權金滅北宋蒙古滅金元滅宋元滅紅巾燕王靖難金滅明清滅太平天國,只要稍微懂點軍事不亂殺人的佔據兩地都可以取勝,他不遷都怎麼行,你不能保證守北平不出一個懂軍事的,況且兩漢隋唐宋明皆都邊境以振士氣外借胡羌而控馬場,無馬易敗。

把明朝逼到死的規矩,是朱元璋定下來的?朱元璋告訴建文帝,必須信任自己叔父,建文帝卻是霍刀霍霍要殺光自己的叔父;朱元璋說,太監絕不可干政,但是他的子孫卻讓太監干政成為一種制度。朱元璋的政策,能左右二百多年後的明帝國,你真把朱元璋說得太神了。最最主要的是:大明帝國一共存在了多少年。接近三百年。朱元璋一個錯誤的政策,讓大明帝國在二百多年後滅亡,所以朱元璋缺乏政治頭腦。問題是,我想知道,中國歷史上,比明帝國立國年代更久的帝國,有幾個?這就好像,一個百歲老人突然死了,人們紛紛說,這個百歲老人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他年青時,太不會保養自己的身體了。朱元璋一個錯誤的政策,讓大明帝國在二百多年後滅亡了;如果沒有這個錯誤的政策,我想知道大明帝國可以存在多久?


歷史深度揭秘


這是一個千古迷題,建文帝有一百種削藩的好辦法,他偏偏用了最笨的那一種。如果他不是這麼簡單粗暴的削藩,江山不一定易主。

不過,漢朝時的推恩令和宋朝時的“杯酒釋兵權”,也只能做為一個參考,照章全搬是不合適的。下面詳細說明:

明朝藩王不等同於漢朝藩王

漢朝的藩王,權利是很大的。在封國之內如同土皇帝,有著軍政大權,朝廷雖然也會向各封國派遣官員,但這些官員要麼成為藩王的附庸,要麼被藩王弄死或弄走,並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

藩王們割據一方,直接威脅著中央的統治。

漢景帝時代的七王之亂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發生的,雖然叛亂很快被鎮壓了,但藩王依然存在。到了漢武帝劉徹時代,削藩刻不容緩,劉徹採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達到了削藩的目的。

所謂推恩,表面上看來是皇帝對於藩王的恩賞,把藩王家的子弟們無論嫡庶全部封為列侯,所封土地就來自於相應的藩國。實際上是分而化之,把一個很大的藩國化為了許多小的領土,也就沒有了和朝廷對抗的能力。

各藩王的正式繼承人當然是很不滿的,這等於是把他們的蛋糕分出去了。但沒有繼承資格的子弟們特別開心,繼承人要是反對,不用朝廷說話,他們自己先就聯合起來把繼承人收拾下去了。藩王們的生育能力是很可觀的,繼承人之外,還有一大堆兒子。

要是收拾不下去,那就找點罪狀向朝廷告狀,保證一告一個準。

但明朝情況不一樣,明朝的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也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

簡單來說,明朝廷把藩王供養起來了,除非天子有召,否則藩王什麼都不許做,等著領俸祿就行。雖有封地,卻只是名義上的,藩王對自己下轄的領地什麼都不能做。

明朝派到各藩地的官員,可不像漢朝那麼不管事,看向藩王的目光始終飽含警惕。燕王朱棣靖難之前,當地官員就一再向朝廷示警。

藩地的官員和藩王,等於是兩套相互監督的體系。

也就是說,藩王的權利、封地本來就有限,建文帝要是想實行推恩令,那就成真的推“恩”令了,朝廷得倒貼才能配得上藩王子弟們被封賞的頭銜,得不償失。

明朝藩王不是宋朝將領

宋太祖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將領出身,在軍隊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另一方面是再有權的將領,也只是將領,和皇帝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無法對抗皇權。

可在朱允炆這裡,他剛剛登基為帝,除了天然的皇帝之威,還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威望,藩王們不會服他。而且,藩王們也是皇家人,君臣之外,還有著世俗的倫理,除了靖江王一脈(朱文正的子孫),其他藩王都是朱允炆的長輩,他們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朱允炆要是學著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脾氣好的藩王會裝不明白,脾氣不好的就得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們是太祖皇帝親封的,朱允炆難道想違逆爺爺的意思?

總之,明朝的削藩問題,如果用“推恩令”,力度過大,如同殺雞用了牛刀,不但費事,還不趁手;如果“杯酒釋兵權”,力度又不夠,就是一場純屬的宴會,起不到什麼作用。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進行了大肆封賞,實行分封同姓王,以確保劉姓天下的錯誤決策,而且諸侯王去世之後,所在的封地是有其嫡長子繼承王位,世襲罔替的,很多事實諸侯王可以獨斷專行的,自行制定法令,甚至有的諸侯王欺男霸女,欺負老百姓也無處伸冤,久而久之,各個諸侯王自己的勢力做大,甚至朝廷的號令都可以不執行,嚴重的威脅了皇室地位,所以漢文帝時期開始施行過一些措施,但是並沒有得以解決,而在漢景帝繼位之後,採取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結果諸侯王使用武力反抗,也就是“七國之亂”,雖然漢景帝迅速平息了叛亂,也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勢力,但是並沒有把這件事給根除了,到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依然還有一些藩王勢力很大,封地達千里,而且勢力較大的諸侯王在地方驕奢淫逸,還經常不聽朝廷的政令,嚴重威脅著皇室集權。

漢武帝劉徹在繼位初期,同樣為各地藩王的問題頭疼,並沒有一個好的辦法進行解決,要是強行削藩,說不定還會導致叛亂。得慢慢來,於是漢武帝劉徹下令,在全國招賢納士,尋求良方,同時下令,官吏和老百姓也可以上書評議朝政,通過這樣的方式漢武帝選拔出了大量的人才,啟用了平民丞相公孫弘,發現了能臣主父偃。

主父偃更是瞭解當時漢朝面臨的問題,也更瞭解漢武帝心中最頭疼的事情,這是主父偃向漢武帝諫言了推恩令,解決諸侯王勢力過大的問題,但是推恩令的施行不是強行削藩,而是一種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味道。之前諸侯王去世之後,是有其嫡長子繼承藩王土地,其餘的兒子什麼都沒有,而推恩令推行下去之後,老諸侯王去世之後,其所有的兒子都有份,也就是說所有的兒子分割諸侯國,簡單說的由大諸侯國變成小諸侯國,這些小諸侯國在其封地裡面列候,而這些新封的諸侯國不再受原來的王國管轄,而是由皇帝制定這些小諸侯國的名號,按照漢朝制度,侯國是要隸屬於郡來管理的,這樣就大大大削減了王國的權利。

推恩令的實施,漢朝的集權統治進一步加強。

而“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怕地方將領擁兵自重,為了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但是,為什麼漢武帝與宋太祖能這樣做,而明朝建文帝不行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兩位皇帝有魄力啊,毛主席有詩為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皇帝都是在各自朝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們有這個魄力去解決兵權這件事情。

相反,明朝建文帝是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因病早逝,於是傳位給孫子。朱允炆的影響力在當時是遠不如他的諸位叔叔的,比如發動靖難之役的四叔朱棣,當然一方面是自己的勢單力薄,另一方面,建文帝要削減兵權的都是自己的各位叔叔,自己雖然貴為天子,但是親情方面,如果削兵權,那就是對自己的諸位叔叔下手,自己本身也於心不忍。加上建文帝生性溫和,與其父相似,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他溫和儒雅的性格也為他日後“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


小王帶你看經典


導讀:建文帝朱允炆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最廢柴、最天真、最作死的帝王了。哪怕再普通的帝王都可以憑藉龐大的國力生耗也能把朱棣耗死,但是建文帝衝動善變的性格把這一切都拱手相讓。所謂謀定而後動、善於納諫都應該是朱元璋親手調教的基本結果,但是朱允炆顯然是朱元璋培養的不合格產品。他既沒有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基礎,又沒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威信如何效仿?況且年輕衝動的性格讓他的世界觀很簡單,以為王師所至莫敢不從。他哪兒來的這自信?可以說建文帝都不像皇家這個大染缸培養出來的儲君,倒像是富裕家庭培養出的沒經過風雨的溫室少爺。


如果說建文帝朱允炆衝動、善變屬於帝王不合格產品的話,那麼他引為心腹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三位儒家大師行事更為天真、理想化。這樣的君臣組合甚至都不如清末變法的光緒和康有為等人的組合有威力。所以執政過程和削藩才會簡單粗暴、紙上談兵,白白的浪費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在削藩的過程中這對君臣組合腦海中還停留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天真想法,天真而衝動的做事方式即便沒有削藩複雜的國家形式也不是他們所能駕馭的。


漢武帝推恩令具備的良好的基礎是西漢王朝完成削藩的前提條件

雖然推恩令被稱為天下第一陽謀,但是依然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時間是在元朔二年(前127年),此時距離漢武稱帝已經過去建元、元光兩個年號總計十二年。漢朝立國已經80餘年,在經歷文景之治後國力富足。漢武帝不但平定了閩越國的叛亂,還積極的著手開始平定匈奴的準備。在推恩令實行的同年,衛青出兵匈奴拉開平定匈奴的序幕。所以漢武帝在實行推恩令前親自掌握的國家實力已經足以碾壓各封國,這才是漢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底氣。況且漢武帝的推恩令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是循序漸進的。

況且在漢景帝時期已經進行了削藩的嘗試,雖然因晁錯引發了吳楚等國的叛亂但是被強有力的中央政權迅速平定。對於削藩反應強烈的出頭鳥吳、膠西等國被平定滅國,這為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鋪平了道路。

所以從漢景帝到漢武帝兩代帝王的削藩政策是一脈相承的。而建文帝之前的朱元璋根本沒有削藩的想法反而是分藩的執行者,沒有任何削藩的基礎就簡單粗暴的削藩能成功才怪。再說漢景帝也有文景之治的民心基礎和周亞夫優秀的軍事才能,這也是建文帝所不能比擬的。

宋太祖趙匡胤的威望也不是初出茅廬僅憑皇家血統就能讓人信服的建文帝所能比擬的

說完了漢武帝我們再來看看宋太祖趙匡胤,從趙匡胤的廟號太祖就可以看出人家是自己沒有祖先的福廕白手起家打出來的天下。這跟明太祖朱元璋機會一樣,無論趙匡胤是否屬於通過兵變上位,畢竟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在這個過程中敵人已經伏法後者臣服,趙匡胤在自己的嫡系中建立起了不可比擬的權威。

況且趙匡胤自身就是武將出身,在高平之戰、攻打南唐的過程中戰功卓著讓人信服。趙匡胤30多歲的壯年立國稱帝,此時可以說達到了個人威望的巔峰。杯酒釋兵權就是在這種情況情況下發生的,此時宋太祖不但大權在握而且在繼承軍隊中的威望超越了各將領。何況石守信、高懷德等人都是趙匡胤的心腹嫡系,趙匡胤指揮他們如臂使指所以杯酒釋兵權才會如此順利。



所以宋太祖作為帝一代與僅僅因為皇家血統就輕易上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要強太多了。無論威望還是資歷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建文帝朱允炆所能比擬的,所以趙匡胤實行杯酒釋兵權是水到渠成而建文帝的倉促簡單粗暴的削藩是行不通的。


建文帝朱允炆正確的削藩策略

建文帝是因為血統和身份登上皇位的,既沒有太子朱標的能力和儲君之威更缺乏朱元璋創業時期的朱標與眾文武患難與共的情懷。所以建文帝登基之後最缺乏的是塑造個人威望的過程,此時不宜著急削藩。而此時朱元璋去世不久,諸位藩王確實沒有造反的意思。所以建文帝應該在保持朝廷安穩的同時通過正確的施政方針來贏得大家的擁護。

當初步建立起威望後才能小範圍的進行削藩,方式也必須是拉攏大部分打擊小部分。而且必須尋找機會使小範圍的削藩名正言順,即便沒有正當的理由也可以學習朱棣稱帝后的方式用改封地移藩的方式逐漸消除隱患。藩王之所以成為危害,除了掌握軍隊外就是在封地有威信不論徵稅還是招兵都能很快完成。而在保持大部分藩王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調動幾個影響較大的藩王封地可以把影響控制到最小。如果對方不同意,這時候朝廷出兵平叛就師出有名了。



小結:

綜上所述建文帝沒有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基礎(無論是漢景帝打下的基礎還是漢武帝掌握的朝廷實力),所以在登基初期不具備實行推恩令的條件。而毫無根基的建文帝與宋太祖相比,缺乏趙匡胤絕對的權威、尤其是軍隊的威望所以跟不可能對位高權重的叔王們實施什麼杯酒釋兵權。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不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沒這個本事。不信你看,建文帝是正統皇帝,手中有著幾十萬的中央軍,居然還打不過擁有幾千兵馬的燕王朱棣,這可以說是歷史上的第一笑話,打了四年的靖難之役,竟然還讓朱棣給打贏了,你說這叫什麼話。所以依照朱允炆的能力,他能學到漢武帝、宋太祖的半分本事嗎?


再則漢武帝的推恩令是一個滿長的過程,僅僅一朝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漢武帝等得起,可是朱允炆等得起嗎?沒有,他沒有這個耐心,僅僅剛剛登基一年,就開始向他的叔叔們下死手了,換成漢武帝,他會這麼急嗎?不可能,所以朱允炆沒有這個耐心等待。

最後看趙匡胤,和漢武帝、建文帝不同,前者是向開國元勳下手,後者兩位則是向皇家兄弟、叔叔伯伯們下手,建文帝不可能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因為明朝的藩王們不是開國功臣,他們是朱元璋的兒子和侄子們,按輩分來說,建文帝還叫他們為皇叔們,所以“杯酒釋兵權”是不可能發生的。



綜上所述,建文帝效仿不了這兩位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