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曾经屡立战功,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赐其自尽?

梅碧巧


提到刘备的儿子,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那个"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其实,刘备在生下刘禅之前,就有一个义子,名叫刘封。《三国志》记载,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在刘备平定益州的战争中他也屡立战功,可是最终,诸葛亮却劝刘备赐其自尽,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罗侯是一个非常显赫的爵位,汉时只封给了协助刘秀兴复汉室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之孙邓骘。后来同为"云台二十八将"的寇恂的孙女嫁给了邓骘,故而笔者推测,"罗侯寇氏"这一称呼代表刘封是来自罗侯邓骘和寇恂孙女这一支。

这样看来,刘封是两位东汉开国功臣之后,出身还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他还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虚构了一个名叫刘泌的汉室宗亲来当刘封的舅舅,这样看来,刘封是开国功臣与汉室宗亲的后代,当自诩为帝世之胄的刘备的养子也算是资质足够了。

后来,"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刘备出生在延熹四年(161),到官渡之战爆发,他从袁绍处脱身来到荆州时,已经是建安六年(201)了,这么一算,当时的刘备已经五十岁左右,是半百之年了。但是他却迟迟没有子嗣,为了寻找继承人,他便将出身不凡的刘封收为养子。

然而,收养刘封后不久,甘夫人便为他生下一子,也就是蜀汉的后主刘禅。这下刘封的位子就很尴尬了,原本他应该是刘备的继任者,但刘禅是刘备亲生的孩子,刘备肯定更偏向他,日后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呢?不过,刘封倒是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兢兢业业,冲锋陷阵。

刘备入蜀后,刘封"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立下赫赫战功,并受封副军中郎将。后来,他又和孟达一起攻取了上庸,上庸处在荆州与益州的交界处,夺取上庸就能够更好的沟通两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刘备也展现出对刘封的信任,让他负责驻守。

不过,变故很快就到来了。夺取上庸的同一年,关羽北伐,连战连捷,无奈攻城略地但兵力不足,于是"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可是刘封、孟达因为"山郡初附,未可动摇。"而拒绝了关羽增援的要求。

然而,关羽胜利的势头没有持续太久,曹操派遣徐晃救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而关羽久攻不下,只得退兵。可是,"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关羽被擒杀的一大原因是兵力不足,而刘封之前拒绝增援,自然难辞其咎,于是"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对于刘封这个义子,刘备已经不是很满意了。

再后来,刘封与孟达产生矛盾,孟达给刘备上书一封请辞,随后投奔了魏国。到了魏国,孟达很受重用,曹丕不但对他大加封赏,还派出夏侯尚、徐晃同他一起进攻刘封,交战前,孟达给刘封写了一封信,其中说:"有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其所以然……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势利所加,改亲为雠,况非亲亲乎!"

大意便是,有的忠臣虽然立下汗马功劳却遭遇祸殃,有的孝子虽然心怀仁义但陷入灾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的是君王、父亲的爱转移了,有的是有小人献谗言。为了权势和利益,亲人也会变成仇敌,何况本不是亲人的关系呢?

孟达又说:"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告诫刘封,他与刘备和路人是一样的,没有血缘关系。刘封因为义子的名分,能够得到重用,但被立为太子的确实阿斗,有识之士都为此寒心。

基于这些,孟达劝说刘封:"弃身来东,继嗣罗侯,不为背亲也;北面事君,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怒不致乱,以免危亡。"若是留在蜀汉,迟早会被刘备除掉,不如东归孙吴,继承罗侯的家业,抑或投靠魏国,也能够得到重用。如果这样做,刘备虽然生气,但不至于像留在蜀汉那样危险。

刘封没有采纳孟达的建议,执意留在蜀汉。结果不久"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到了成都,"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刘封被刘备痛斥了一顿,随后"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临死前,刘封长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可惜为时已晚。他死后,"先主为之流涕。"陈寿在传记末尾评价刘封:"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认为他本来就身份尴尬,却不做谋划,落得身死的下场,实在可叹。

诸葛亮劝说刘备将刘封赐死,是因为刘封性格刚直勇猛,害怕他日后不受管制,与刘禅争夺帝位,到时候蜀汉内乱,魏、吴倘若趁机来伐,蜀汉便腹背受敌,十分不利。加上刘备本就已经不喜欢刘封,他的死也就顺理成章了。


文踪旅迹


这个说的是刘备的义子刘封。

话说刘备在荆州避难时,年过40还没有儿子。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备这样有远大志向的人,怎么能没有继承人?于是他就在荆州收养了一个孩子,就是刘封。这刘封出身贵族,本是寇氏之子,母家姓刘。

刘封武艺高强,是一员猛将。刘备夺益州时,刘封跟着诸葛亮立下了很多功劳。

本来,刘备没有儿子,刘封是能继承刘备的遗产的(比如刘备后来的皇位)。不料,刘备46岁时,竟生下了亲生儿子刘禅。这下,刘封就很尴尬了。刘备有了真正的继承人,刘封就没有价值了。

如果刘封安安生生的,也能够富贵终身的。但后来他又犯了些过错,因此就悲剧了。

首先是关羽兵围樊城、襄阳的时候,刘封、孟达正在驻守上庸。关羽兵力不够,让刘封派兵支援。但刘封、孟达刚刚逼降上庸,军队一走,估计上庸这边就反叛了。所以他们没有执行关羽的命令。后来关羽被杀,刘备就对刘封、孟达很不满。

刘封与孟达不合。仗着自己义父是刘备,刘封经常欺负孟达。孟达敢怒不敢言,一气之下就投降了魏国。然后上庸人也反叛了,刘封灰溜溜的回到了成都。

刘封第一没有救关羽,第二欺辱孟达导致其反叛,第三丢掉了上庸。刘备对刘封更愤怒了。

这时候,诸葛亮又给了刘封致命一击。刘封是一员猛将,为人桀骜不驯,又有刘备义子这一层身份。等刘备死后,恐怕无人能管住他了。所以诸葛亮就劝刘备处死刘封。最后刘封被赐死。

诸葛亮主张杀刘封,是为了刘禅考虑(也为他自己),也是为了蜀汉江山的稳定。但他这种做法多少有点厚黑。


国史拾遗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诸葛亮为何要劝说刘备赐死其养子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封此人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曾随张飞,赵云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


后因未及时救援关羽,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刺死。



卷毛认为当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赐死刘封有以下几种说法


据悉刘备当时收刘封为养子,注意不是义子,义子类似于结拜,属于干亲,是干儿子,没有继承权,养子等于是过继,是给刘备顶门户的,是拥有继承权的。


这就不难理解了,当初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是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比如让他跟随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后面积攒战功。


再后来刘备有了其子刘禅,这样刘封的地位变得很尴尬,论能力刘封大大强于刘禅,但刘禅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刘备当然希望自己的亲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



对于当时的封建王朝来说,指定继承人存在“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的原则,后来孟达招降刘封的时候说他“亲非骨肉而据权势,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可见刘封在当时的蜀汉之中的地位。



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最终难以制服驾驭,特别是会对刘禅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建议刘备赐死刘封。


加上刘封间接导致关羽死亡,荆州丢失,而诸葛亮则正好以此为突破口,趁着刘备在气头上对刘备说,刘封的身份尴尬、性格刚烈,恐怕对刘禅不利,不如趁此机会除掉,以绝后患。



由此可见刘封的死,既有刘备为刘禅铲除顺利接班扫清障碍的因素,也有诸葛亮感到刘封难以驾驭的原因。


我是方小哥


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时收的养子,刘备是公元201年到荆州投靠刘表的,那个时候,刘备还没有亲生儿子,于是收养了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刘封为养子。

刘备收刘封为养子,一是为了政治联姻,笼络荆州地区的士族豪强势力,二是可能真的担心自已无后,毕竟当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多岁了,直到207年刘禅的出生,刘备有了亲生儿子,刘封这个养子基本上就没有继承权。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13岁的刘禅被立为汉中王世子,刘禅在法律上被确认为刘备的继承人,221年,刘备称帝,15岁的刘禅被立为皇太子。

刘封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曾经随诸葛亮、张飞、赵云一起平定江州,在汉中之战,也曾随刘备一起参战,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封与孟达一起平定上庸三郡,刘封有一定的战功,但并不是特别耀眼。

之后刘封与孟达占据上庸三郡,没有出兵营救关羽,还因为刘封欺凌孟达,夺了孟达的依仗队,导致孟达叛逃曹魏,孟达叛逃后,带着夏侯尚、徐晃一起攻打刘封,又由于申耽、申仪的反叛,刘封大败,丢失上庸三郡,逃回成都,刘备责备刘封,但没有杀他,由于诸葛亮的劝谏,刘备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下令刘封自杀,刘封终究难逃一死。



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刘封?

理由一:刘封不救关羽,不听从命令。

关羽是蜀汉集团仅次于刘备的封疆大吏,关羽的命令刘封都不听,导致荆州尽失,关羽身死,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刘封难逃其责,不救关羽这件事,折射出刘封的蛮横,关羽的命令都不听,除了刘备,刘封还能听谁的命令?不就是仗着刘备的养子身份,刘封才敢如此的,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军法处置了,诸葛亮是以法家治国的,容不得不听命令的人,留下来也是祸害,因此劝刘备杀刘封。



理由二:刘封欺凌孟达,导致孟达反叛。

刘封之所以敢欺凌孟达,夺了孟达的依仗队,还是仗着刘备养子的身份,反映了刘封的飞扬跋扈,既然敢欺凌孟达,就敢欺凌别人,要知道当时的孟达是宜都太守,手下有四千家部曲,势力不小,刘封居然不怕,可见刘封飞扬跋扈已久,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担心刘备去世后,难以控制刘封,因此劝刘备除去。

理由三:刘封丢失城池,勇而无谋。

刘封与孟达占据上庸三郡后,又没有救关羽,后来上庸三郡城池又被刘封了,刘封作为主帅,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及心机,拒绝了关羽又没守住城池,逼反了孟达导致孟达投敌来攻,最后连手下投降的申耽与申仪兄弟俩也反了,刘封等于是把上庸三郡的势力全逼反了,如此主帅,当然要承担责任,与其它事项混在一起,诸葛亮建议刘备杀刘封。



理由四:杀刘封,防止内部敌对势力的利用,这是诸葛亮要杀刘封的最重要原因。

本来养子是没有继承权的,但刘封这个情况有些特殊,跟曹操的养子曹真、何晏、秦朗不同,刘备是先有养子,后有亲生儿子的,也就是说刘备在没有亲生儿子的那几年,刘封是有继承刘备势力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随着刘备的亲生儿子出身丧失了。

刘封的继承性丧失了,难免会失望。再加上刘封的性格刚猛,飞扬跋扈,很容易在刘备死后,被蜀汉内部的其它势力利用,利用刘封的欲望,以拥立刘封即位蜀汉皇帝的诱惑,挑动刘封叛乱,这就是对蜀汉最大的伤害。



就连叛逃曹魏的孟达,也曾经劝刘封叛逃,也曾经以刘封丧失继承权为由,劝反刘封,孟达知道利用这一点,其它人会不知道吗?况且蜀汉势力是以益州为根据地的,这种事在之前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刘焉主政益州时,本来刘璋根本就没有继承权的,刘璋是刘焉几个儿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暗弱的,但由于益州豪强赵韪的支持,刘璋才当上益州牧的,主少国疑,赵韪的目的不言而喻。现在如果刘封活着,益州本地势力如果要叛乱,只要挑动刘封,刘封的性格和经历说明,刘封是一个极其容易被挑动的人,一旦刘封随同这些势力叛乱,那将是益州的蜀汉政权最大的祸害,诸葛亮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劝刘备杀刘封。



最后还有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既然刘封一定要死,那么在刘备手里死,天经地义,如果刘封现在不死,后面由于刘封这样的性格,肯定会出大事,一旦出了事,还是要被处死,刘备去世后,处死刘封肯定要刘禅下令,那么刘禅就要背上杀兄的名声,既然如此,还不如刘备来杀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

但也正是这个义子的身份,为刘封最终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

刘封投到刘备门下之后,跟随刘备南征北站,立下了不少战功,可谓是一代年轻俊杰。

如果刘备没有儿子,那么刘封将是刘备唯一的继承人,也是所有人都看好的继承人。

只可惜,在刘备四十六岁的时候,刘禅出生了。

作为刘备的亲生儿子,那么刘禅自然是刘备唯一的继承人。

在这个时候,刘封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甚至对于刘禅以及未来的蜀汉政权来讲,是一个不小的威胁。而且刘封的能耐越大,也就代表这个威胁也就越大。

所以除掉刘封,是稳固蜀汉政权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毕竟刘封是主公义子,并屡立战功,总不能无缘无故就杀了吧。

所以刘封如果能一直谨小慎微,不出差错,甚至主动交出兵权,或许还能终老。

但偏偏刘封就出事了。

事情的过程大家都很清楚。

关羽败走麦城,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上庸未发一兵一卒。

并且刘封作为主将,没有合理的弹压孟达,导致孟达率领上庸之兵投降,只剩刘封一个人灰溜溜的回到成都。

这一下罪过可就大了。

但实际上,刘封的事情可大可小,但偏偏诸葛亮就抓住了机会,弄了刘封。

也算是为日后蜀汉集团的稳固奠定了基础。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这题说的应该是刘封吧

刘封之死是必然的,他必须死。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是因为长年颠沛流离自己并无子嗣

刘封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军功威望是完胜刘禅(当然现如今很多文章反而把刘禅说成了有大智慧的人)。倘若刘封是刘备亲生儿子,将来肯定是继承人。但是他不是,这样一来,刘备百年之后刘禅接过自己的班后,刘封无疑是刘禅的一大威胁,所以刘备必须要替自己儿子铲除这个威胁(父亲为儿子铲除威胁扫清障碍的例子在古代数不胜数)

那时的蜀汉算得上是巅峰时期,虽然折了关羽丢了荆州,但在人才方面真的还不太需要这个具有威胁性的人物了,所以只要有借口就可以开动了。

这一点刘备知道,诸葛亮也知道,所以诸葛亮鼓动刘备赐刘封自尽,刘备答应了。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会去鼓动刘备?首先是下属看透了领导的这个意思,鼓动一下表示支持。而诸葛亮也深深知道刘封的这个威胁问题,为蜀汉日后内部团结,支持刘备也是一种忠诚的表现



(当然,我这里并没有说若是刘封继承刘备大业,诸葛亮不好操控蜀国兵权之类的)

近年来确实许多与其相反的个人见解在带节奏,黑的强行洗白,白的又去给他抹一点灰,以此彰显自己不同的见解


左将军


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有能力,到最后为什么被刘备赐死呢,真的是因为在关羽丢掉荆州的时候没有及时救援吗?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漂泊半生都没有儿子,一直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刘禅,在刘禅出生之前刘备以为自己不会再有儿子了,为了有人继承自己的衣钵,刘备收刘封做了养子。但是没想到刘封做了刘备的养子没有多久,刘备就有了第一个儿子刘禅。这样刘封的地位就显得比较尴尬了,如果说刘封是一个浮夸子弟,或者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凡人,那么他可以做一个快活的王爷,但是偏偏刘封非常的有能力。

刘封在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屡立战功,在和曹操的战斗中也表现出色,曹操甚至说:刘备经常让干儿子出战,等我把我的小儿子喊来,好好地和他较量一下。这件事展示出了刘封绝对不是碌碌无为的庸才,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最起码是一个勇将

在刘备的继承人问题上,关羽和诸葛亮等人都支持阿斗。事实上阿斗的能力远不如刘封,刘封年纪轻轻就能力出众,如果继承刘备的事业肯定能够发扬光大,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刘备对于刘封也只是重用,自己的位置还是给刘禅的。

刘备自立汉中王之后,刘禅的继承人位置就非常稳固了,关羽是刘禅的支持者之一,所以刘封对于关羽也是充满了不满。刘封被刘备派遣去攻打上庸,刘封攻下上庸之后做了副军将军,可以说刘封能够作为将军并不是因为他是刘备的干儿子,而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在孟达造反的时候,曾经劝刘封投降曹魏,他告诉刘封回去之后肯定会死。而刘封并没有相信,反而以为刘备会顾忌父子感情,但是他最后错了。

刘封在关羽危难的时候没有救援关羽,有人认为这是刘备杀死刘封的主要原因,从时间上看确实合理。但实际上刘备杀死刘封是诸葛亮的建议,而其中的理由并不是刘封没有救援关羽,而是因为刘封过于勇猛,在军队里面有一定的威望。诸葛亮考虑的是未来蜀汉的江山稳固的问题,刘封的身份特殊能力也比较强,如果刘备不杀死刘封,未来谁杀死刘封都不合适。史书对于刘备杀死刘封的过程也做了详细的描述,说刘备为刘封惋惜而落泪。

刘封死后,蜀汉的江山果然非常稳固,刘禅在位多年的时间里面也没有被其他刘氏宗亲的威胁。不过从个人能力来说,刘封如果有机会继承蜀汉,一定会比刘禅更加合适。诸葛亮虽然是一个忠臣不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未来刘封上位,对于他这么一个刘禅的铁杆支持者会怎么清算是可以预料的,所以他也需要借刘备的手杀死刘封。刘备在这一点上也和诸葛亮达成了共识,最后才挥泪斩刘封。

综上所诉,只能说刘封在一个错误的时候,认了一个错误的干爹,不然刘封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成为蜀汉后期的大将的


邓海春


首先我们先了解刘封是谁吧。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所收养的义子,至于刘备为何要收刘封为义子,其实无外乎两点。一是刘备之前所生的子嗣因与曹操一战早逝,所以此时刘备并无子。二是刘封的家族是荆州罗侯地区的名门望族,而他的母家又是汉朝皇室后裔,所以刘备想借收刘封为义子的契机来借助刘封的家族来势力来帮助自己发展实力。




当然刘封自身的本事也是过人,可以说在刘备前期刘封本人和他的家族为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公元211年刘备图谋益州之时,刘封跟随着诸葛亮、赵云和张飞等人协助刘备谋夺益州,后益州平定时刘封因战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公元219年刘封跟随刘备占据汉中后,刘封与孟达率军占领了曹魏的上庸三郡,于此刘封被晋升为副军将军,同时领兵镇守上庸。

可以说此时在刘备无子的情况下,刘封的能力又极其突出,刘封是被当做刘备的继承者来培养的,甚至是委以重任。



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了如此受重视的刘封,又是刘备的义子。为什么诸葛亮一个臣子敢让自己的主公处死自己的名义上的儿子呢?而刘备又为什么会同意诸葛亮的建议处死刘封呢?其实这一切诸葛亮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担心在刘备死后,刘封的性格又刚烈,恐怕整个蜀汉无人可控制的了他。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刘封不是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嘛?作为皇帝没人控制的住他不是很好吗?



其实要知道此时的刘封早已不是什么继承者啦。刘备此时早有自己的儿子,那就是刘禅。

那么当知道这件事之后,我想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会担心刘备死了之后无人可控制他,而刘备听到这个提醒后就会让刘封自裁。其实就是因为刘备担心他死了之后,当他的儿子刘禅当皇帝后刘封会造反,刘封会夺走他们刘家的天下,而正是因为如此刘备才下定决心要除掉刘封。



只能说刘封的死不是错在不派兵救关羽,也不是错在丢掉上庸三郡。

错就错在刘封的身份,如果刘封不是刘备的义子,他罪不至死。刘封自始至终都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我想刘备也知道,不然他也不会在刘封败退益州时对如何惩治他那么的迟疑。只是可惜的是诸葛亮的那句话最终引起了刘备的杀心,是的刘备担心的就是在自己百年后,刘封会借用自己的义子身份去为所欲为,要知道在古代义子就等同于亲生儿子。万一刘封要反,刘禅可不一定能够抵挡的住,如果抵挡不住那么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可是就要归于外人之手了,毕竟刘封虽是自己的义子,但始终还是外人。再者即使刘封自己不反,也难保其他有异心的人会不蛊惑刘封造反,甚至是利用刘封的身份来做出一些对蜀汉有害的事情。



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刘姓江山,他就必须让刘封去死,只要这样才能让这一切不会发生。我想当时拼命逃回成都的刘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忠心耿耿对待的义父会如此狠心的对待自己,他会这样以莫须有的猜测就让自己去死,可以想象当时被赐死的刘封的心是有多么的悲凉,他是有多么的绝望。


澳古说历史


刘封是刘备收的义子,是刘备颠沛流离多年后,为延误后嗣而收为义子的。后来也是四处跟随刘备征战,作战勇猛,敢为人先,但和题目里所说“战神”却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说刘备帐下的关张马,曹操的儿子曹彰的战力也绝对在刘封之上。所以说,刘封是个猛将,但绝对称不上战神。而诸葛亮想杀刘封,最为主要的目的肯定是稳固蜀国政权。


其一,保刘禅上位。对于诸葛亮等人而言,刘禅是刘备所生嫡子,在血缘关系上甩刘封好几条街。但是刘封毕竟也背了刘备儿子的身份,也是法定继承人之一,为了刘禅安稳继位,刘封只能牺牲。

其二,担心倒袁绍,刘表覆辙。袁绍和刘表都是没有确立继承人,后来才导致了内乱,使得曹操渔翁得利。所以,为了避免刘封起兵争夺皇位,只好防患于未然了。刘封死了,蜀汉就绝对不会发生夺权的戏码,诸葛亮可以安心治政,从而保得蜀国安全。



其三,刘封没有出兵援救关羽。这对于刘备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关羽和刘备之间,情比金坚。刘封作为侄子,不能出兵救援关羽,从而使得关羽殒命,无疑是他身死的直接原因。


所以说,诸葛亮要除刘封,直接原因是他坐视关羽被禽,主要原因是为了蜀国的长治久安。


蜉蝣在尘埃


方圆论坛观点!

刘封之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刘禅。因为刘备有儿子了,刘封的存在就从以前的刘备继承人变成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其实刘封是最冤枉也是最悲剧的一个人。刘备是在投靠刘备的过程中结识的寇封,一方面寇封敬佩刘备的为人,而刘备当时也没有子嗣。再加上刘备感觉自己一把年纪了,在想要有个孩子还是比较困难的,而寇封一表人才又是罗侯之子。为了后继又有人所以刘备就认了寇封为义子,并且改寇封为刘封。


史书记载刘封刚跟随刘备的时候不过二十出头,但刘封武力过人并且谋略出众。追随刘备攻打益州之时,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由此刘备更加喜欢刘封了。但这一切就从刘备的亲生儿子阿斗出生之后发生了改变。在没有阿斗之前,刘备总以刘封为自己的继承人想别人介绍,但阿斗出生之后,虽然刘备照常还是要刘封领军作战恩宠不绝。但是却再也没有和别人提过刘封是他的继承人。反而处处开始削弱刘封的势力。

阿斗出生之后就传闻关羽曾对刘备说过,大哥既然有了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留着刘封这个干儿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刘备除掉刘封。刘备虽然也有除掉刘封替儿子扫平障碍的心思。但是刘封不仅无过反而有大功,贸然杀掉刘封刘备也怕军心不稳,所以就没有采纳关羽的意见。而关羽对刘备的建议不知为何泄露了出去,被刘封知道了,所以刘封深恨关羽。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关羽被困襄樊的时候刘封拒绝援救。最后关羽兵败身亡。

刘封回到成都之后,本来刘备还没想起来杀掉刘封这一茬。但诸葛亮却对刘备说,您百年之后,您的位置交给谁坐呢?如果是阿斗的话,刘封不服该怎么办。刘封勇猛刚烈一旦造反的话那就麻烦了。索性趁着这次刘封犯下大错直接杀掉他一了百了。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赐死刘封。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封其实很悲剧,从刘内不得志就跟随刘备,刘备没儿子还给刘备当儿子。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当刘备有了亲生儿子之后刘备手下大臣就处心积虑的想要干掉刘封。不得不说刘封给刘备当儿子,简直就是与虎谋皮。以刘备自私的性格,杀掉刘封一点都不奇怪。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