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值得被同情吗?

HeyBoy132355339


潘金莲还是武大郎的妻子时,整天站在阁楼上招蜂引蝶,与孟浪少年调情,直到一根竹枝砸中了西门大官人。

两人郎情妾意,很快便搅在一起。在水浒的世界里,潘金莲与西门庆两人的关系,是情欲的。色欲上头,恶向胆边生。两人为了满足性欲,便与王婆合谋鸩杀了武大郎。

不过,在《金瓶梅》中,两人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潘金莲对西门庆除了情欲之外,还有更细腻、深沉的情感

西门庆娶孟玉楼时,在长达三个月里,潘金莲相当忠诚,并未出轨。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确定,潘金莲是西门庆的情妇。她给西门庆写诗,以表相思之情。

最终,西门庆还是舍不得潘金莲的肉体和情趣,把她娶回了家,做了第六房的侍妾。

在古代中国,侍妾制度作为婚姻的补充——满足男人的性欲,可能还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任务——潘金莲走进了一个充满政治斗争的家庭。

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女人,潘金莲能依靠的便是她的才情和高超的房中术。在《金瓶梅》的世界里,潘金莲并无生育能力,所以不可能通过生产来提高自身的地位。她以媚情讨得了西门庆的欢心。西门庆在半夜里想起身撒尿,潘金莲便用嘴巴当作尿壶。不过,她炙热勃发的性欲最终也埋葬了西门庆。

在伊丽莎白•阿伯特的《情妇史》一书中,把潘金莲这类妾也看作是情妇的一种。原因便是潘金莲在西门家的地位并不像大娘子吴月娘那么稳固,手中也无什么权力,随时都有被赶走的可能。

明显的例子,西门庆对侍妾孙月娥,经常进行家暴,仅仅把她当作是煮饭的妇人,地位尚不如宋惠莲。按照今天的标准,宋惠莲是西门庆的情妇,孙月娥是小妾。两者的身份是泾渭分明的。

伊丽莎白扩大了情妇的范畴——她把慈禧太后也看作是情妇的典型——也可以说扩张了情妇的政治影响力。像潘金莲致使西门庆纵欲而死,也可以说成是情妇破坏了西门家稳定的政治秩序。

说到底,潘金莲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辉城啊


首先说,宇宙中叫潘金莲的人不少咧,虽然我知道题主想问的是哪一个,但是本着对读者(车)负(珠)责(子)和严(骗)肃(粉)的前提下,车逻辑还是需要多说几句。这篇文章涉及到的潘金莲共有四位,从上倒下品性依次降低,欢迎吐槽~

一、历史上的潘金莲

一说到潘金莲我们脑海中满满的都是一个淫妇的形象,但相传历史上的潘金莲可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士,与夫君武植(也就是武大郎)恩爱和睦。而武植也并非小说里那种呆头呆脑身高根号2的形象,而是一表人才,在阳谷县当县令期间也是好评不断。但武植也是交友不慎,被朋友误解,于是颠倒是非,大肆的黑武氏夫妇,一传十十传百,潘金莲也就被定性为不贞女子了(详细情况我之前写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具体请搜我的问答【潘金莲穿越到你身边你会娶吗?】)。等到施耐庵创作《水浒传》“选女配角”时,也就信了谣言继续把潘金莲的“假新闻”写入了小说中,再等到后来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问世,潘金莲荡妇的形象基本也就坐实了。

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都知道这里的潘金莲有着与人通奸药鸩夫君的“本事”,但正如《三字经》里开头的那句“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潘金莲刚出场可并非是一副淫乱女子的形象。潘金莲最开始是清河县一家大财主的女仆,从小姿色就不同于一般女子,于是这财主贪图她的美色免不了对她毛手毛脚,估计霸王硬上弓之事也未遂了好几次。当时的金莲性子很直,直接向大少奶奶告状,果然财主是个气管炎,跪完搓衣板后就开始报复金莲,将金莲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看到这里我们知道少女金莲还是守妇道的,出身低微的她大可以从了财主当个“二奶”过上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她居然没有,单凭这点就完胜当今的一大批人了。

等到她嫁给武大后,施公笔锋突变,直接让金莲的人设360度转变:

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我们知道金莲本身是完全能做个相夫教子的女强人的,但是一句“武大不会风流”包含了太多的内涵。一边是如花似玉,有着正常生理需求的金莲,一边是身体单薄,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无法满足妻子的武大,而夫妻不和睦也是当今男女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说的直接点,一份完美的婚姻就是嫁给了一个想啪之人。所以,金莲和一些浪荡子弟打情骂俏看似荒诞,其实也是内心无法冲动的一种释放,但冲动归冲动,那些小混混也没胆子去偷婆娘,也就是路过怼怼武大,直到有一天,小叔子武松出现在了金莲的面前…

当武松见到嫂嫂时,有一大段关于金莲外貌的描写: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你可以说这段话是为了体现金莲的婀娜多姿,也可以说这是金莲在武松眼里的形象,说男人不近女色,打死我都不信,只是施耐庵笔下的武松确实是知廉耻懂人伦的汉子(有不少人为了蹭眼球写了一堆武松YY潘金莲的文章,这点我不予评价),而叔嫂初见时的状态,我觉得新水浒电视剧里陈龙和甘婷婷彼此的神情算得上贴近原著。之后金莲就感叹世道不公,兄弟差别太大,但此时的金莲更多的觉得这是一种幸运,夫君虽然很搓,但是叔叔很精干,憋了太久的金莲难免春心荡漾。

接下来的日子里,金莲的举动就大胆的多了,武松也不知道不知道嫂嫂在想什么,但顶天立地的他不可能做越界之事,终于在金莲一次又一次的调戏下,武松爆发了,对金莲一顿骂。此时金莲也是一脸懵逼,如果真的有对错,那这件事错在于她,这叔嫂算是撕破脸皮了,更要命的是,在武松出差之前又当着武大的面给了金莲一番警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叔叔替哥哥教训嫂嫂这样的一幕(这里武松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武松走后,西门庆又出现在了金莲的世界里,金莲以为西门庆对她是真爱,也或许是为了报复武家,在王婆的引荐下二人走到了一起。可是同为浪荡子弟的西门庆只是想得到你的身体罢了,因此在潘金莲以为得到了最纯真的爱情却被武松为兄报仇扯开衣服一刀捅进心脏时,她的心上人西门大官人,却在狮子楼头喝着花酒…这可恨而又浪漫的爱情,终敌不过残酷的现实。同为女子的我,对潘金莲的作法表示深深的理解(下药除外哈~)…当然,施公写小说除了参考历史人物,更多的他会把现实人物放到小说里,潘金莲也不例外。潘金莲的人物原型车逻辑推测为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潘元绍和弟弟潘元明在张士诚穷途末路时都投靠了朱元璋,这种行为是施公这类文人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潘家兄弟的在小说里的形象就变成了潘金莲和潘巧云。或许施公念潘家兄弟前期有功,才把这两个女子描写成逐渐黑化的形象吧~

三、《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这还是个迷,这这部充斥着人性矛盾的作品也并非是有多么的不堪。这部小说中的金莲过于饥渴,最终的结局也是被武松所杀,这部小说我没有细研究过,不好做太多评价,就这样吧。

四、“网红”潘金莲

去年有个热播电影叫《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之后好评不断,就在票房节节高升之时,一名名叫潘金莲的大姐将冯大导演告上法庭,说该片损害了她的名誉权。法院审理此案后,以本案中的原告潘金莲仅是与上述文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名,与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及同名电影、预告片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驳回原告潘金莲的起诉…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逻辑文史游


用信奉蠢猪理学的傻逼们的话来讲任何畜生东西,都是值得同情的。不管是出轨的淫妇,老了的渣男(老了讹诈前妻子女)。肮脏下贱的日本鬼子和韩国棒子。还有那些被老虎咬死的缺蛋们,以及死在羊猪手下的傻逼女!然后这些畜生放弃了,孔孟正道的以毒攻毒,杀他妈b。却说要啥子以德报怨,真是狗屁。以及原配儿女应该捐献骨髓治疗小三之类的畜生生下来的狗杂种,病苗子。怎么可以这样?!小三本来就很下贱了,他儿子是个病苗子,也是他罪有应得的,原配儿女有什么义务去拯救这些畜生。没有把他们杀了为抑郁的母亲报仇。已经算是够仁至义尽的了,好吧!最后这一个事件,是问答里的某个问题。圣母婊们居然说,小三儿子,和原配儿子同父异母就应该施以救援,真tm狗屁理论。要知道,小三已经把,原配搞得抑郁症了耶。原配儿女这时候应该把小三,千刀万剐。万法流尸,可是他们因为法律的束缚,没办法做此事。结果还有畜生的圣母婊。火上浇油地认为。原配儿女应该损失自己的身体健康去救小三的狗杂种,这理论什么东西


平成年代的狄仁杰


潘金莲被不被人同情,那是关乎世道人心的问题,一个内心麻木的人,他眼里的潘金莲或许就是荡妇、毒妇;一个心存善念的人,他眼中的潘金莲当然也是个不守妇道谋杀亲夫的蛇蝎之人,但此念之余,还会细究一下,潘金莲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蛇蝎之人的?

人们关注潘金莲的风骚放浪,聚焦她与西门庆的露水情缘,偷窥潘金莲那如花秀色和如脂肌肤,用义愤的表情,表达对荡妇的不屑,咒骂潘金莲劣迹的种种。然而,潘金莲何许人也?来自哪里?荡妇之前有何作为?皆不可知,皆不愿意知,自然骂声不绝。

说句实话,潘金莲也是个苦命人。潘金莲家里排行第六,人称六姐,她从小死了爹,9岁的时候,她娘养她不活,把她卖给了王招宣(官名,招讨使、宣抚使)家里做丫头,做用人,做歌女,做舞女,学会了刺绣和弹唱,特别会弹琵琶,又长得漂亮,那时,潘金莲差不多就是王招宣的小妾,深得王招宣喜爱。

然而,王招宣后来死了,王家人容她不下,潘金莲她娘就正好把她争了回来,再以30两银子的价格,转手又卖给了张大户家里。张大户家财万贯,家产厚实,唯有一缺,膝下无儿无女,60多岁的张大户天天唉声叹气,她老婆是个悍妇,不准老公纳妾,为了给老公解闷,老婆便买了两个歌女进来,一个白玉莲,一个就是潘金莲,给张大户弹琴唱曲,以解忧愁。

潘金莲长到18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若桃花,张大户想纳为妾,又怕老婆责骂,就有一天乘老婆出门走亲戚,把潘金莲叫到自己房里,收用了。以后便经常如此,结果惹了一身病,到底被老婆发现了,老婆大发雷霆,一面将张大户骂了一通,一面将潘金莲打得个要死。

当时,武大郎正好租住了张大户的房子,张大户知道老婆容潘金莲不下,就不收分文聘礼,将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而且还借钱给武大郎,作卖炊饼的资本。张大户为什么要将潘金莲嫁给武大呢?因为舍不得潘金莲,武大就住自家临街门面上,近,平时武大出门卖炊饼,张大户就跑去同潘金莲幽会。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某天张大户与潘金莲在房里幽会,武大不小心撞进来了,武大也不说什么,老实,好对付。这既满足了老婆的嫌弃之情,又满足了自己难舍之意,张大户一举两得。

所以,从这些经历中可以看出,潘金莲从小就被当作商品一样卖这卖那,又被主家张大户强奸,且不断被骚扰,发现后又遭到了主家婆毒打,在此情况下,还被迫嫁给了又矮又丑的武大郎,而且武大郎之前还有过妻室。你说有过这样悲惨经历的潘金莲,是不是值得人同情?


帝国的脸谱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其实反过来说也对,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既有值得可怜和同情的地方,但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最终决定一个人是值得同情,还是让人讨厌,也就是看究竟是可恨之处多还是可怜之处多。

小潘同志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红杏出墙,如果只是红杏出墙,和西门庆私通,或者是勾引武松不成,这都是道德问题,但并不严重。她的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在于,她和王婆、西门庆串通,下药害死了武大。这就是犯罪了,不是普通的道德问题。如果武大去捉奸的时候西门庆不对武大下手,踢武大那一脚,导致武大生病,也就没有必要毒死他。说到底也就是个红杏出墙的问题,并不是多大的事儿。

三大淫妇最大的问题也都不是红杏出墙,无论是小潘同志,还是潘巧云、阎婆惜,最主要的问题都不是和别人私通,而是被发现私通之后不仅毫无悔意,而且还试图反戈一击,陷害自己的老公。潘金莲和西门庆、王婆串通,毒死武大,阎婆惜要挟宋江,企图陷害宋江,潘巧云先是污蔑石秀,后面又诬陷杨雄,这是她们被钉上三大淫妇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些,她们就只是生活作风问题,不涉及法律问题。

而在三大淫妇中,小潘同志又是戏最多,情节展开比较充分,人物形象比较饱满,起承转合比较完整的一个小故事,而且戏剧冲突也最为明显的一个,所以也就给后人留下了继续挖掘和延伸她的故事的空间。也可以说,在武十回当中,小潘同志是当仁不让的女一号,虽然她的出场就是为了后面被武松杀死,以完成武松形象的塑造,但她本身的故事情节已经很丰富了,所以也可以自成体系。因此,在《水浒传》的基础上,又有人演绎出了《金瓶梅》。

小潘同志之所以让人同情,觉得可怜,就在于命运对她确实是不太公平。生的如花似玉,聪明伶俐,但却从小就被卖入大户人家做使女。刚成年被主人看中,算是迎来了一次命运的转机,按照宋朝当时的法律规定,这是允许的,是主人的权利,也是她的权利,但却被主人张大户的老婆发现,张大户怕老婆,就硬是被倒贴嫁妆嫁给了因为长得丑而一直娶不上老婆的武大,显然是惩罚性的。

所以,她勾引武松、出轨西门庆,和潘巧云、阎婆惜不太一样,不完全是欲求不满,而是带有几分和命运相抗争的意味,也就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悲剧色彩。阎婆惜被宋江赎出来已经算是改变了命运,而且生活条件不错,只是因为宋江不近女色,她就出轨张文远,还意图加害宋江。潘巧云的情况就更好,甚至连阎婆惜这种明媒正娶的要求都没有,只是纯粹的因为身体欲望无法满足。

即便是在《金瓶梅》里,小潘同志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人同情的地方。因为她是西门庆的几个老婆中间,唯一一个过门的时候没有带来什么嫁妆和财产的,所以她在家里的地位和韩雪娥一样,都非常低,没有什么本钱和别人叫板,甚至连冬天御寒的衣服,都要靠满足西门庆才能有钱去买。只是《金瓶梅》写着写着,就把李瓶儿写成林黛玉了,为了突出她,就牺牲了潘金莲,让她变得越来越歹毒。


萧武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从《水浒》的范围来讨论,因为毕竟潘金莲还出现在《金瓶梅》里。

从大的方面来说,潘金莲作为封建体制下的牺牲品,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后人同情。

但作为潘金莲个人来说,無月觉得潘金莲不值得同情。

纵使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不是出于自愿,纵使武大郎身体缺陷无法令潘金莲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但是武大郎忠厚老实,他勤勤劳劳经营自己的小买卖和小家庭,与世无争,如果没有他,潘金莲的处境可能会更糟。至少和武大郎在一起,潘金莲不用饿肚子,也没人来欺负。

所以潘金莲勾结西门庆,下毒害死武大郎,是不对的,不值得同情。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勾当,悖于人伦道德,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只有男盗女娼,联结他们的只是欲望,无他。在古代,这有违妇道;在现代,是对丈夫不忠。只是不对的,不值得同情。

所以,要问潘金莲是否值得同情,回答是:不值得。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秋笔记》,我是阿布。

我觉得潘金莲应该值得被同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到这,不得不说爱情,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丘比特的神箭常常莫名其妙地将两个男女射中。你情我愿,男欢女爱,固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往往天意弄人,你爱的人不爱我,爱你的人你却不爱。

爱恨只在一念间,本来无限美好的爱情却极容易生出血迹斑斑的恨来。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大。一旦爱得不称心遂意,往往就会恨得触目惊心。

潘金莲的心路历程十分契合这个逻辑。我绝不相信,潘金莲天生就是一个淫荡的女人,就是一个害人的妖精,就是红颜祸水。

和所有正常的女人一样,她也渴望一份美好的爱情,渴望有一个值得自己去爱的男人。不幸的是,和很多女人一样,她的爱情之路并不通畅,而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她走得很辛苦。

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因为长得有几分姿色,被男主人(据说该男主人叫张大户,姑且这样称呼)看中,要纳为小妾。如果潘金莲真的是外围女,完全可以美滋滋地满口应承张大户。

显然,这个张大户财大气粗,要不然也不敢称为“大户”。

女人不就是喜欢有钱的男人吗?所谓大款人人爱,不管这个大款长得如何猪头,年龄是否老透,更不必计较有没有真正的爱情。

然而,潘金莲没有同意。如同《红楼梦》里的鸳鸯拒绝老色鬼贾赦一样,她宁死不从,为此不惜去向张大户原配告发。张大户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为了报复潘金莲,张大户便将她送给了当地最丑、最脏、最无能的男人武大郎,这和宋江将貌如天仙的扈三娘送给丑陋无比的王英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潘金莲为何不愿意给张大户做妾呢?这样不正可以傍大款,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吗?

因为潘金莲并非外围女,她并不想就这样作践了自己,她也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她不愿意蝇营狗苟,追腥逐臭,她也跟大多数的女子一样渴望纯洁地爱着,自由地活着,她也有着所有美好女子都怀有的美好愿望。

曾几何时,我们都是这样的人。可惜呀!走着走着,有些人就堕落了,就下水了,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了。

潘金莲没有这样,至少在被武松拒绝之前,她的内心一直是高贵的、纯洁的、不可侵犯的。或者说,她也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女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潘金莲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送给了一个最恶心的男人武大郎。潘金莲当然没有任何理由喜欢武大郎,甚至平时都不想正眼看他一眼。

可是,命运却让她嫁给这样一个男人,“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就像《大话西游》里的春三十娘嫁给了猪八戒一样。那份痛,该有多深!唉,不幸的女人。

对于潘金莲来说,活着就是一种折磨。不如干脆死了吧,死了才干净。然而,死,谈何容易?正当青春年华,怎会轻易言死呢?

潘金莲不甘心,她还有一丝侥幸,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命运出现转机。秋风乍起的一天,武大郎带着一个男人来到了潘金莲面前,潘金莲顿时眼睛一亮,死寂了多年的心突然又活泛起来。

这个人,就是武松,金圣叹眼中的天神,绰号“三重刘德华”,男人中的极品。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是值得潘金莲去爱去疼的男人。

有人说,潘金莲对于武松,纯粹只是肉体上的渴望,其实不然。潘金莲是真心喜欢武松的。她一面叫武大郎去张罗酒菜,热情款待武松,一面迫不及待地嘘寒问暖。

当听武松说住在衙门时,她满脸不高兴,说这怎么行啊!咱又不是没有家,赶快搬到家里来住吧!潘金莲这是为了偷情方便吗?不是,喜欢一个人,当然希望他过得好一些,当然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他。

武松搬过来之后,潘金莲一大早就忙活着给他打洗脸水,张罗饭菜。如此一月有余,不管武松多晚下班,潘金莲都热情周到地备好饭菜,从无懈怠。

那份殷勤之意,如果没有爱情成分,她做得来吗?只有真正爱一个人,才会甘愿为之付出,才会天天给他做饭,如奴仆一般侍候他。

潘金莲是真的喜欢武松,这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渴望,更有精神上的爱恋。令人遗憾的是,潘金莲这份可怜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回报。

由此,可以说潘金莲是值得被同情的!

—THE END—

笔者:阿布,一位爱好历史和文学的90后青年,喜欢品味和发现经典人物背后的故事。文辞粗浅,仅资一娱。如若文章有表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能够多多指教。


三栖青年


我不论是在小说《水浒传》中,还是在电视连续剧中看到的潘金莲,都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并十分的惋惜,这个绝世版的大美人,竟然嫁给了一个 三寸不谷丁的武大郎,这武大郎他身资百万也可以,他年龄般配还可以,可他却是一个卖炊饼的糟老头子,可真为是一朵鲜花插在那狗屎上。

难怪那潘金莲连个孩子都没有,但武大郎究竞有没有性功能都不好说。

可谓一代绝版的美女,忍受的无性婚姻的煎熬。

然而,饥不择食,当仪表堂堂的武二郎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你看她那个兴奋劲儿,那个献殷勤,竞然突破的叔嫂的界限,竟然把带有口水的半盏残酒,让小叔子喝下,不想让武松勃然大怒,斥责 潘金莲的不轨行为,叫个潘金莲有口难辩的无地自容,伤了自尊。

奴家对你一番好意,你竞这蕃待我,难道我征服不了你五二郎,我还真服不了西门庆吗?

当潘金莲被王婆拉皮条给西门庆的时候,那潘金莲还真是少女般的心态,半推半就和西门庆做起来不耻之事,然而,尝到甜头后竞一发不可收拾,在感情上,愈陷愈深,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

然而奸情败露后,就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女孩子,听信了 王婆的话,一碗毒药毒死了她的亲夫武大郎。

而拉皮条的王婆儿,竟然在西门庆那里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而可怜的潘金莲呢?除了过眼的浮云,却一无所获。

最后却搭上了卿卿性命。

唉,那 杀人不眨眼的武二郎,你怎么不就冷静一下,放过你的亲嫂嫂呢?

这不,最后也害得他 自己当强盗,走上了不归路。





赵志军001


在我看来,潘金莲简直就是古今天底下最值得我们同情的女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不解释原因的话,可能大家会觉得我是道德上的沦丧以及人性上的泯灭,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接下来我和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历史中的潘金莲是一位大家闺秀,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明朝当地有名的知州,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长大后的潘金莲出落得素雅大方,是待人非常诚恳温柔的一位千金小姐。


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故事令人唾弃万分,但实际上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武大郎的原名叫做武植,武植自幼家中贫寒,常常上顿不接下顿的饱受饥寒之苦,在这个时候的潘金莲在看到武植的困苦之后,就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经常对武植资助有加。

幸好武植并没有因此而沉寂下去,他明知自己困苦的原因,所以一直刻苦无比的苦读文章,最终武植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进士,考中进士后他选择了回乡当了一名知县,武大郎的归来简直就是典型的衣锦还乡,然后跟潘金莲成了婚,成为了被无数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他瞬间从一介穷书生变成了为政一方的县官,在武植的治理下当地开始变得井井有条,武植因为清廉的政绩,也深受百姓们的拥戴。

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武植有一名朋友名叫黄堂,在武植年轻的时候,经常的资助武大郎读书以及生活,所以二人成为了至交的好友。

某一天,黄堂的家中失火,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曾经的好友武植,武植现如今已经是一地的县官,所以他打算来投奔武植以寻求在县衙里面找一份工作,但是武植为官清廉,不愿做这些走后门的事情,所以对黄堂的求官迟迟没有回应。


武植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了黄堂,黄堂在武大郎的家中住了将近一个月有余,虽然武植和潘金莲都对黄堂礼待,但是因为求吏不得的黄堂对二人早已经埋下了深深的不满,所以当在武大郎家居住一个月之后,黄堂就非常生气的离开了武植的家。

他的家在隔壁县,所以他一路回去路程遥远,他在路上为了报复武植对自己的不帮助,所以他在一路上大肆对武植和潘金莲造谣,在他的造谣下武大郎从一名1米8的大汉变成了一个粗矮的丑汉,潘金莲也从一名温文尔雅的贤妻良母变成了一名荡妇,黄堂一路走一路说,最终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武植和潘金莲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丑夫荡妇了。



但是当黄堂回到家中的时候,他却感到后悔了,因为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一片废墟的房子重新被人修缮好了,通过询问旁边人才知道原来是武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派人修缮好的,他这才发现他误会了武植和潘金莲,为此他深深的感到了后悔。

所以当他想弥补的时候,却发现谣言早已如同山崩一般无可挽回,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被当时的写书者施耐庵听到后,当即得到了灵感,挥笔书写下了水浒传中潘金莲和武大郎的丑陋故事,潘金莲和武大郎写在水浒传的宣传下变成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反面人物,小说中的武大郎令人感觉到可笑,潘金莲也受到了万众的辱骂。

所以说这就是我觉得潘金莲值得我们可怜的原因,潘金莲一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武大郎的事情,武大郎的身份也是高大岸伟的清廉县官,但却在可恶的造谣者以及无知传谣者的谣言之下,他们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了千古流传的邪闻荡事,在我看来对清白者最大的伤害或许莫过于此了,名声是那个年代最为珍贵的东西,名节受损于此,莫过于取人性命,这就是谣言的恐怖,谣言猛于虎,活在现代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有着非常贴切的感受的,所以希望大家在面对谣言的时候保持理智,不人云亦云。


孤客生


红颜祸水说的就是潘金莲这样的妇人,一个高颜值,低品质的女人,潘金莲在追求欲望和幸福的同时,不仅害了自己也毁了别人,难道她不是红颜祸水吗?


就事论事,今天我们不说“金瓶梅”,也不谈正史和野史,只评论一下“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施耐庵老爷子笔下的潘金莲是这样的:潘金莲早年命苦,父母双亡,金莲就在清河县一个地主老财家做了一个女仆,没想到这个老财主是个色鬼,见潘金莲长的眉清目秀细皮嫩肉的,就起了色心,要调戏金莲,没想到金莲誓死不从。老财主欲罢不能心中不甘心,于是为了报复潘金莲,就在外面寻求到了一个长的其貌不扬,又矮又胖的地缸子型老男人武大郎。


不仅没要彩礼,而且还倒搭钱将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老财主这样做目的就是寻求心里上的平衡,你潘金莲不是不从我吗,那么好,我给你找个三寸丁的武大郎,这回你满意了吧!可惜如花似玉的潘金莲就这样嫁给了一个卖炊饼的武大郎。

有人问了,潘金莲不嫁不行吗?亲们!在那个古代封建社会,没有地位的人,是容不得你选择的,更何况当时潘金莲连家都没有的人,她拿什么跟人谈条件,老财主给她找个人家,不管是何用心,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归宿啦!所以她只能委曲求全下嫁到武家。

就这样二十刚出头的潘金莲跟武大郎过起了日子,你想啊,一个貌美如花,一个又丑又矮,不般配不说,他们俩在一起能和谐吗?再说了还是强制的婚姻,所以潘金莲后来红杏出墙也是必然。


用潘金莲的话讲:武大郎是个不懂风流的人 ,这句话虽然说者无意,可是听者有心,不懂风流,那就是说你潘金莲懂的风流啦,是吧!小小年纪竟然说出如此放荡的话语,显而易见,潘金莲的潜意识就是说自己嫁给武大郎,属于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啦!根本就和武大郎碰撞不出什么火花来,跟别谈什么激情啦!

所以后来武松的出现,给了潘金莲发泄欲望的机会,尽管最终潘金莲没有得逞,任凭她怎么勾引诱惑,武松都丝毫没有动心,因为武松心里非常清楚,潘金莲是自己的嫂子,就算他在美丽动人,也不是我武松的人,这个绝对不行,所以武松拒绝了潘金莲的爱意。说实话,潘金莲当时确实是喜欢上了武松,武松要模样有模样,而且一身武艺,膀大腰圆,行侠仗义,是个标准的男子汉。跟武大郎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样的男人谁见了不喜欢啊,所以潘金莲一眼就看中了武二郎。


可问题是潘金莲有情武松无意,所以潘金莲被拒,伤心欲绝,但是欲火中烧,憋屈很久的欲望上来了,对于正值盛年的潘金莲来说,那是一种什么心情,抓耳挠腮不至于,但是潘金莲毕竟是有了这个念头,所以后来她的命运也就此改变。有人说这都是武松惹的祸,假如武松不回来,潘金莲也不会出轨,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人的本性要是好的话,在怎么受外界影响也不会丧失道德品质,所以我觉得潘金莲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本分的人。自身就有问题,不能怨到别人。要这么说西门庆勾引潘金莲那都是西门庆的错啦,两个巴掌拍不响,潘金莲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淫妇,所以奸夫淫妇在一起你说是谁的错。


古代女人讲究贞洁,丈夫死了自己都不会在去嫁人,这就是恪守妇道。可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怎么做的,武大郎还健在,潘金莲就开始不守妇道,首先不知廉耻勾引小叔子,被拒不成后,又红杏出墙与有妇之夫的西门庆偷情,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欺负武大郎,本来就矮挫胖的武大郎这顶大绿帽子,是扣的是严严实实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妖艳,淫荡,狠毒的潘金莲最后和西门庆的奸情败落后,居然狠心的与西门庆等人合谋,毒死了丈夫武大郎,以为这样就能隐瞒她们的丑事,可是万万没想到,她们这是在玩火自焚,此事被武松知道后,武松第一时间赶回家中,了解情况后,怒杀了潘金莲并且挖了她的心肝祭奠死去大哥的亡灵,之后又在狮子楼斗杀了西门庆。

自此,因潘金莲出轨引发了一场悲剧,这个狠毒的女人难道不值得痛恨吗,你敢说她不是一个淫妇吗?所以潘金莲的为人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自古红颜多祸水用在潘金莲身上最恰当不过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