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值得被同情嗎?

HeyBoy132355339


潘金蓮還是武大郎的妻子時,整天站在閣樓上招蜂引蝶,與孟浪少年調情,直到一根竹枝砸中了西門大官人。

兩人郎情妾意,很快便攪在一起。在水滸的世界裡,潘金蓮與西門慶兩人的關係,是情慾的。色慾上頭,惡向膽邊生。兩人為了滿足性慾,便與王婆合謀鴆殺了武大郎。

不過,在《金瓶梅》中,兩人的關係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潘金蓮對西門慶除了情慾之外,還有更細膩、深沉的情感

西門慶娶孟玉樓時,在長達三個月裡,潘金蓮相當忠誠,並未出軌。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確定,潘金蓮是西門慶的情婦。她給西門慶寫詩,以表相思之情。

最終,西門慶還是捨不得潘金蓮的肉體和情趣,把她娶回了家,做了第六房的侍妾。

在古代中國,侍妾制度作為婚姻的補充——滿足男人的性慾,可能還承擔著傳宗接代的任務——潘金蓮走進了一個充滿政治鬥爭的家庭。

作為一個貧苦出身的女人,潘金蓮能依靠的便是她的才情和高超的房中術。在《金瓶梅》的世界裡,潘金蓮並無生育能力,所以不可能通過生產來提高自身的地位。她以媚情討得了西門慶的歡心。西門慶在半夜裡想起身撒尿,潘金蓮便用嘴巴當作尿壺。不過,她炙熱勃發的性慾最終也埋葬了西門慶。

在伊麗莎白•阿伯特的《情婦史》一書中,把潘金蓮這類妾也看作是情婦的一種。原因便是潘金蓮在西門家的地位並不像大娘子吳月娘那麼穩固,手中也無什麼權力,隨時都有被趕走的可能。

明顯的例子,西門慶對侍妾孫月娥,經常進行家暴,僅僅把她當作是煮飯的婦人,地位尚不如宋惠蓮。按照今天的標準,宋惠蓮是西門慶的情婦,孫月娥是小妾。兩者的身份是涇渭分明的。

伊麗莎白擴大了情婦的範疇——她把慈禧太后也看作是情婦的典型——也可以說擴張了情婦的政治影響力。像潘金蓮致使西門慶縱慾而死,也可以說成是情婦破壞了西門家穩定的政治秩序。

說到底,潘金蓮是男權社會的犧牲品。


輝城啊


首先說,宇宙中叫潘金蓮的人不少咧,雖然我知道題主想問的是哪一個,但是本著對讀者(車)負(珠)責(子)和嚴(騙)肅(粉)的前提下,車邏輯還是需要多說幾句。這篇文章涉及到的潘金蓮共有四位,從上倒下品性依次降低,歡迎吐槽~

一、歷史上的潘金蓮

一說到潘金蓮我們腦海中滿滿的都是一個淫婦的形象,但相傳歷史上的潘金蓮可是個賢良淑德的女士,與夫君武植(也就是武大郎)恩愛和睦。而武植也並非小說裡那種呆頭呆腦身高根號2的形象,而是一表人才,在陽穀縣當縣令期間也是好評不斷。但武植也是交友不慎,被朋友誤解,於是顛倒是非,大肆的黑武氏夫婦,一傳十十傳百,潘金蓮也就被定性為不貞女子了(詳細情況我之前寫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具體請搜我的問答【潘金蓮穿越到你身邊你會娶嗎?】)。等到施耐庵創作《水滸傳》“選女配角”時,也就信了謠言繼續把潘金蓮的“假新聞”寫入了小說中,再等到後來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問世,潘金蓮蕩婦的形象基本也就坐實了。

二、《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都知道這裡的潘金蓮有著與人通姦藥鴆夫君的“本事”,但正如《三字經》裡開頭的那句“人之初、性本善”一樣,潘金蓮剛出場可並非是一副淫亂女子的形象。潘金蓮最開始是清河縣一家大財主的女僕,從小姿色就不同於一般女子,於是這財主貪圖她的美色免不了對她毛手毛腳,估計霸王硬上弓之事也未遂了好幾次。當時的金蓮性子很直,直接向大少奶奶告狀,果然財主是個氣管炎,跪完搓衣板後就開始報復金蓮,將金蓮嫁給了“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看到這裡我們知道少女金蓮還是守婦道的,出身低微的她大可以從了財主當個“二奶”過上一段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她居然沒有,單憑這點就完勝當今的一大批人了。

等到她嫁給武大後,施公筆鋒突變,直接讓金蓮的人設360度轉變:

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瑣,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我們知道金蓮本身是完全能做個相夫教子的女強人的,但是一句“武大不會風流”包含了太多的內涵。一邊是如花似玉,有著正常生理需求的金蓮,一邊是身體單薄,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無法滿足妻子的武大,而夫妻不和睦也是當今男女離婚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說的直接點,一份完美的婚姻就是嫁給了一個想啪之人。所以,金蓮和一些浪蕩子弟打情罵俏看似荒誕,其實也是內心無法衝動的一種釋放,但衝動歸衝動,那些小混混也沒膽子去偷婆娘,也就是路過懟懟武大,直到有一天,小叔子武松出現在了金蓮的面前…

當武松見到嫂嫂時,有一大段關於金蓮外貌的描寫: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你可以說這段話是為了體現金蓮的婀娜多姿,也可以說這是金蓮在武松眼裡的形象,說男人不近女色,打死我都不信,只是施耐庵筆下的武松確實是知廉恥懂人倫的漢子(有不少人為了蹭眼球寫了一堆武松YY潘金蓮的文章,這點我不予評價),而叔嫂初見時的狀態,我覺得新水滸電視劇裡陳龍和甘婷婷彼此的神情算得上貼近原著。之後金蓮就感嘆世道不公,兄弟差別太大,但此時的金蓮更多的覺得這是一種幸運,夫君雖然很搓,但是叔叔很精幹,憋了太久的金蓮難免春心蕩漾。

接下來的日子裡,金蓮的舉動就大膽的多了,武松也不知道不知道嫂嫂在想什麼,但頂天立地的他不可能做越界之事,終於在金蓮一次又一次的調戲下,武松爆發了,對金蓮一頓罵。此時金蓮也是一臉懵逼,如果真的有對錯,那這件事錯在於她,這叔嫂算是撕破臉皮了,更要命的是,在武松出差之前又當著武大的面給了金蓮一番警告,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叔叔替哥哥教訓嫂嫂這樣的一幕(這裡武松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武松走後,西門慶又出現在了金蓮的世界裡,金蓮以為西門慶對她是真愛,也或許是為了報復武家,在王婆的引薦下二人走到了一起。可是同為浪蕩子弟的西門慶只是想得到你的身體罷了,因此在潘金蓮以為得到了最純真的愛情卻被武松為兄報仇扯開衣服一刀捅進心臟時,她的心上人西門大官人,卻在獅子樓頭喝著花酒…這可恨而又浪漫的愛情,終敵不過殘酷的現實。同為女子的我,對潘金蓮的作法表示深深的理解(下藥除外哈~)…當然,施公寫小說除了參考歷史人物,更多的他會把現實人物放到小說裡,潘金蓮也不例外。潘金蓮的人物原型車邏輯推測為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潘元紹和弟弟潘元明在張士誠窮途末路時都投靠了朱元璋,這種行為是施公這類文人所不能容忍的,於是潘家兄弟的在小說裡的形象就變成了潘金蓮和潘巧雲。或許施公念潘家兄弟前期有功,才把這兩個女子描寫成逐漸黑化的形象吧~

三、《金瓶梅》中的潘金蓮

《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這還是個迷,這這部充斥著人性矛盾的作品也並非是有多麼的不堪。這部小說中的金蓮過於飢渴,最終的結局也是被武松所殺,這部小說我沒有細研究過,不好做太多評價,就這樣吧。

四、“網紅”潘金蓮

去年有個熱播電影叫《我不是潘金蓮》,上映之後好評不斷,就在票房節節高升之時,一名名叫潘金蓮的大姐將馮大導演告上法庭,說該片損害了她的名譽權。法院審理此案後,以本案中的原告潘金蓮僅是與上述文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名,與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及同名電影、預告片並無直接利害關係,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駁回原告潘金蓮的起訴…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邏輯文史游


用信奉蠢豬理學的傻逼們的話來講任何畜生東西,都是值得同情的。不管是出軌的淫婦,老了的渣男(老了訛詐前妻子女)。骯髒下賤的日本鬼子和韓國棒子。還有那些被老虎咬死的缺蛋們,以及死在羊豬手下的傻逼女!然後這些畜生放棄了,孔孟正道的以毒攻毒,殺他媽b。卻說要啥子以德報怨,真是狗屁。以及原配兒女應該捐獻骨髓治療小三之類的畜生生下來的狗雜種,病苗子。怎麼可以這樣?!小三本來就很下賤了,他兒子是個病苗子,也是他罪有應得的,原配兒女有什麼義務去拯救這些畜生。沒有把他們殺了為抑鬱的母親報仇。已經算是夠仁至義盡的了,好吧!最後這一個事件,是問答裡的某個問題。聖母婊們居然說,小三兒子,和原配兒子同父異母就應該施以救援,真tm狗屁理論。要知道,小三已經把,原配搞得抑鬱症了耶。原配兒女這時候應該把小三,千刀萬剮。萬法流屍,可是他們因為法律的束縛,沒辦法做此事。結果還有畜生的聖母婊。火上澆油地認為。原配兒女應該損失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救小三的狗雜種,這理論什麼東西


平成年代的狄仁傑


潘金蓮被不被人同情,那是關乎世道人心的問題,一個內心麻木的人,他眼裡的潘金蓮或許就是蕩婦、毒婦;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他眼中的潘金蓮當然也是個不守婦道謀殺親夫的蛇蠍之人,但此念之餘,還會細究一下,潘金蓮為什麼會成為一個蛇蠍之人的?

人們關注潘金蓮的風騷放浪,聚焦她與西門慶的露水情緣,偷窺潘金蓮那如花秀色和如脂肌膚,用義憤的表情,表達對蕩婦的不屑,咒罵潘金蓮劣跡的種種。然而,潘金蓮何許人也?來自哪裡?蕩婦之前有何作為?皆不可知,皆不願意知,自然罵聲不絕。

說句實話,潘金蓮也是個苦命人。潘金蓮家裡排行第六,人稱六姐,她從小死了爹,9歲的時候,她娘養她不活,把她賣給了王招宣(官名,招討使、宣撫使)家裡做丫頭,做用人,做歌女,做舞女,學會了刺繡和彈唱,特別會彈琵琶,又長得漂亮,那時,潘金蓮差不多就是王招宣的小妾,深得王招宣喜愛。

然而,王招宣後來死了,王家人容她不下,潘金蓮她娘就正好把她爭了回來,再以30兩銀子的價格,轉手又賣給了張大戶家裡。張大戶家財萬貫,家產厚實,唯有一缺,膝下無兒無女,60多歲的張大戶天天唉聲嘆氣,她老婆是個悍婦,不準老公納妾,為了給老公解悶,老婆便買了兩個歌女進來,一個白玉蓮,一個就是潘金蓮,給張大戶彈琴唱曲,以解憂愁。

潘金蓮長到18歲,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若桃花,張大戶想納為妾,又怕老婆責罵,就有一天乘老婆出門走親戚,把潘金蓮叫到自己房裡,收用了。以後便經常如此,結果惹了一身病,到底被老婆發現了,老婆大發雷霆,一面將張大戶罵了一通,一面將潘金蓮打得個要死。

當時,武大郎正好租住了張大戶的房子,張大戶知道老婆容潘金蓮不下,就不收分文聘禮,將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而且還借錢給武大郎,作賣炊餅的資本。張大戶為什麼要將潘金蓮嫁給武大呢?因為捨不得潘金蓮,武大就住自家臨街門面上,近,平時武大出門賣炊餅,張大戶就跑去同潘金蓮幽會。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某天張大戶與潘金蓮在房裡幽會,武大不小心撞進來了,武大也不說什麼,老實,好對付。這既滿足了老婆的嫌棄之情,又滿足了自己難捨之意,張大戶一舉兩得。

所以,從這些經歷中可以看出,潘金蓮從小就被當作商品一樣賣這賣那,又被主家張大戶強姦,且不斷被騷擾,發現後又遭到了主家婆毒打,在此情況下,還被迫嫁給了又矮又醜的武大郎,而且武大郎之前還有過妻室。你說有過這樣悲慘經歷的潘金蓮,是不是值得人同情?


帝國的臉譜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其實反過來說也對,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既有值得可憐和同情的地方,但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最終決定一個人是值得同情,還是讓人討厭,也就是看究竟是可恨之處多還是可憐之處多。

小潘同志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紅杏出牆,如果只是紅杏出牆,和西門慶私通,或者是勾引武松不成,這都是道德問題,但並不嚴重。她的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在於,她和王婆、西門慶串通,下藥害死了武大。這就是犯罪了,不是普通的道德問題。如果武大去捉姦的時候西門慶不對武大下手,踢武大那一腳,導致武大生病,也就沒有必要毒死他。說到底也就是個紅杏出牆的問題,並不是多大的事兒。

三大淫婦最大的問題也都不是紅杏出牆,無論是小潘同志,還是潘巧雲、閻婆惜,最主要的問題都不是和別人私通,而是被發現私通之後不僅毫無悔意,而且還試圖反戈一擊,陷害自己的老公。潘金蓮和西門慶、王婆串通,毒死武大,閻婆惜要挾宋江,企圖陷害宋江,潘巧雲先是汙衊石秀,後面又誣陷楊雄,這是她們被釘上三大淫婦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這些,她們就只是生活作風問題,不涉及法律問題。

而在三大淫婦中,小潘同志又是戲最多,情節展開比較充分,人物形象比較飽滿,起承轉合比較完整的一個小故事,而且戲劇衝突也最為明顯的一個,所以也就給後人留下了繼續挖掘和延伸她的故事的空間。也可以說,在武十回當中,小潘同志是當仁不讓的女一號,雖然她的出場就是為了後面被武松殺死,以完成武松形象的塑造,但她本身的故事情節已經很豐富了,所以也可以自成體系。因此,在《水滸傳》的基礎上,又有人演繹出了《金瓶梅》。

小潘同志之所以讓人同情,覺得可憐,就在於命運對她確實是不太公平。生的如花似玉,聰明伶俐,但卻從小就被賣入大戶人家做使女。剛成年被主人看中,算是迎來了一次命運的轉機,按照宋朝當時的法律規定,這是允許的,是主人的權利,也是她的權利,但卻被主人張大戶的老婆發現,張大戶怕老婆,就硬是被倒貼嫁妝嫁給了因為長得醜而一直娶不上老婆的武大,顯然是懲罰性的。

所以,她勾引武松、出軌西門慶,和潘巧雲、閻婆惜不太一樣,不完全是慾求不滿,而是帶有幾分和命運相抗爭的意味,也就有一種飛蛾撲火般的悲劇色彩。閻婆惜被宋江贖出來已經算是改變了命運,而且生活條件不錯,只是因為宋江不近女色,她就出軌張文遠,還意圖加害宋江。潘巧雲的情況就更好,甚至連閻婆惜這種明媒正娶的要求都沒有,只是純粹的因為身體慾望無法滿足。

即便是在《金瓶梅》裡,小潘同志已經被塑造成了一個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實際上也有很多值得人同情的地方。因為她是西門慶的幾個老婆中間,唯一一個過門的時候沒有帶來什麼嫁妝和財產的,所以她在家裡的地位和韓雪娥一樣,都非常低,沒有什麼本錢和別人叫板,甚至連冬天禦寒的衣服,都要靠滿足西門慶才能有錢去買。只是《金瓶梅》寫著寫著,就把李瓶兒寫成林黛玉了,為了突出她,就犧牲了潘金蓮,讓她變得越來越歹毒。


蕭武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文從《水滸》的範圍來討論,因為畢竟潘金蓮還出現在《金瓶梅》裡。

從大的方面來說,潘金蓮作為封建體制下的犧牲品,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後人同情。

但作為潘金蓮個人來說,無月覺得潘金蓮不值得同情。

縱使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不是出於自願,縱使武大郎身體缺陷無法令潘金蓮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滿足,但是武大郎忠厚老實,他勤勤勞勞經營自己的小買賣和小家庭,與世無爭,如果沒有他,潘金蓮的處境可能會更糟。至少和武大郎在一起,潘金蓮不用餓肚子,也沒人來欺負。

所以潘金蓮勾結西門慶,下毒害死武大郎,是不對的,不值得同情。

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勾當,悖於人倫道德,他們之間並沒有感情,只有男盜女娼,聯結他們的只是慾望,無他。在古代,這有違婦道;在現代,是對丈夫不忠。只是不對的,不值得同情。

所以,要問潘金蓮是否值得同情,回答是:不值得。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大家好!歡迎來到《春秋筆記》,我是阿布。

我覺得潘金蓮應該值得被同情。為什麼這麼說呢?

說到這,不得不說愛情,真是一個複雜的東西。

丘比特的神箭常常莫名其妙地將兩個男女射中。你情我願,男歡女愛,固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可是,往往天意弄人,你愛的人不愛我,愛你的人你卻不愛。

愛恨只在一念間,本來無限美好的愛情卻極容易生出血跡斑斑的恨來。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大。一旦愛得不稱心遂意,往往就會恨得觸目驚心。

潘金蓮的心路歷程十分契合這個邏輯。我絕不相信,潘金蓮天生就是一個淫蕩的女人,就是一個害人的妖精,就是紅顏禍水。

和所有正常的女人一樣,她也渴望一份美好的愛情,渴望有一個值得自己去愛的男人。不幸的是,和很多女人一樣,她的愛情之路並不通暢,而是充滿坎坷,佈滿荊棘。她走得很辛苦。

潘金蓮本來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女,因為長得有幾分姿色,被男主人(據說該男主人叫張大戶,姑且這樣稱呼)看中,要納為小妾。如果潘金蓮真的是外圍女,完全可以美滋滋地滿口應承張大戶。

顯然,這個張大戶財大氣粗,要不然也不敢稱為“大戶”。

女人不就是喜歡有錢的男人嗎?所謂大款人人愛,不管這個大款長得如何豬頭,年齡是否老透,更不必計較有沒有真正的愛情。

然而,潘金蓮沒有同意。如同《紅樓夢》裡的鴛鴦拒絕老色鬼賈赦一樣,她寧死不從,為此不惜去向張大戶原配告發。張大戶一生氣,後果就很嚴重。

為了報復潘金蓮,張大戶便將她送給了當地最醜、最髒、最無能的男人武大郎,這和宋江將貌如天仙的扈三娘送給醜陋無比的王英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潘金蓮為何不願意給張大戶做妾呢?這樣不正可以傍大款,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嗎?

因為潘金蓮並非外圍女,她並不想就這樣作踐了自己,她也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男人,過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她不願意蠅營狗苟,追腥逐臭,她也跟大多數的女子一樣渴望純潔地愛著,自由地活著,她也有著所有美好女子都懷有的美好願望。

曾幾何時,我們都是這樣的人。可惜呀!走著走著,有些人就墮落了,就下水了,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噁心了。

潘金蓮沒有這樣,至少在被武松拒絕之前,她的內心一直是高貴的、純潔的、不可侵犯的。或者說,她也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女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潘金蓮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送給了一個最噁心的男人武大郎。潘金蓮當然沒有任何理由喜歡武大郎,甚至平時都不想正眼看他一眼。

可是,命運卻讓她嫁給這樣一個男人,“駿馬卻馱痴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就像《大話西遊》裡的春三十娘嫁給了豬八戒一樣。那份痛,該有多深!唉,不幸的女人。

對於潘金蓮來說,活著就是一種折磨。不如干脆死了吧,死了才幹淨。然而,死,談何容易?正當青春年華,怎會輕易言死呢?

潘金蓮不甘心,她還有一絲僥倖,一絲希望,希望有一天命運出現轉機。秋風乍起的一天,武大郎帶著一個男人來到了潘金蓮面前,潘金蓮頓時眼睛一亮,死寂了多年的心突然又活泛起來。

這個人,就是武松,金聖嘆眼中的天神,綽號“三重劉德華”,男人中的極品。也只有這樣的男人,才是值得潘金蓮去愛去疼的男人。

有人說,潘金蓮對於武松,純粹只是肉體上的渴望,其實不然。潘金蓮是真心喜歡武松的。她一面叫武大郎去張羅酒菜,熱情款待武松,一面迫不及待地噓寒問暖。

當聽武松說住在衙門時,她滿臉不高興,說這怎麼行啊!咱又不是沒有家,趕快搬到家裡來住吧!潘金蓮這是為了偷情方便嗎?不是,喜歡一個人,當然希望他過得好一些,當然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他。

武松搬過來之後,潘金蓮一大早就忙活著給他打洗臉水,張羅飯菜。如此一月有餘,不管武松多晚下班,潘金蓮都熱情周到地備好飯菜,從無懈怠。

那份殷勤之意,如果沒有愛情成分,她做得來嗎?只有真正愛一個人,才會甘願為之付出,才會天天給他做飯,如奴僕一般侍候他。

潘金蓮是真的喜歡武松,這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渴望,更有精神上的愛戀。令人遺憾的是,潘金蓮這份可憐的愛情並沒有得到回報。

由此,可以說潘金蓮是值得被同情的!

—THE END—

筆者:阿布,一位愛好歷史和文學的90後青年,喜歡品味和發現經典人物背後的故事。文辭粗淺,僅資一娛。如若文章有表述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能夠多多指教。


三棲青年


我不論是在小說《水滸傳》中,還是在電視連續劇中看到的潘金蓮,都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並十分的惋惜,這個絕世版的大美人,竟然嫁給了一個 三寸不穀丁的武大郎,這武大郎他身資百萬也可以,他年齡般配還可以,可他卻是一個賣炊餅的糟老頭子,可真為是一朵鮮花插在那狗屎上。

難怪那潘金蓮連個孩子都沒有,但武大郎究競有沒有性功能都不好說。

可謂一代絕版的美女,忍受的無性婚姻的煎熬。

然而,飢不擇食,當儀表堂堂的武二郎出現在她的面前的時候,你看她那個興奮勁兒,那個獻殷勤,競然突破的叔嫂的界限,竟然把帶有口水的半盞殘酒,讓小叔子喝下,不想讓武松勃然大怒,斥責 潘金蓮的不軌行為,叫個潘金蓮有口難辯的無地自容,傷了自尊。

奴家對你一番好意,你競這蕃待我,難道我征服不了你五二郎,我還真服不了西門慶嗎?

當潘金蓮被王婆拉皮條給西門慶的時候,那潘金蓮還真是少女般的心態,半推半就和西門慶做起來不恥之事,然而,嚐到甜頭後競一發不可收拾,在感情上,愈陷愈深,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

然而姦情敗露後,就像一個不知所措的女孩子,聽信了 王婆的話,一碗毒藥毒死了她的親夫武大郎。

而拉皮條的王婆兒,竟然在西門慶那裡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而可憐的潘金蓮呢?除了過眼的浮雲,卻一無所獲。

最後卻搭上了卿卿性命。

唉,那 殺人不眨眼的武二郎,你怎麼不就冷靜一下,放過你的親嫂嫂呢?

這不,最後也害得他 自己當強盜,走上了不歸路。





趙志軍001


在我看來,潘金蓮簡直就是古今天底下最值得我們同情的女性,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不解釋原因的話,可能大家會覺得我是道德上的淪喪以及人性上的泯滅,才會說出這樣的話,所以接下來我和大家解釋一下原因。

歷史中的潘金蓮是一位大家閨秀,她出身於官宦世家,父親是明朝當地有名的知州,因為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長大後的潘金蓮出落得素雅大方,是待人非常誠懇溫柔的一位千金小姐。


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令人唾棄萬分,但實際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卻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武大郎的原名叫做武植,武植自幼家中貧寒,常常上頓不接下頓的飽受飢寒之苦,在這個時候的潘金蓮在看到武植的困苦之後,就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經常對武植資助有加。

幸好武植並沒有因此而沉寂下去,他明知自己困苦的原因,所以一直刻苦無比的苦讀文章,最終武植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中了進士,考中進士後他選擇了回鄉當了一名知縣,武大郎的歸來簡直就是典型的衣錦還鄉,然後跟潘金蓮成了婚,成為了被無數人羨慕的恩愛夫妻。


他瞬間從一介窮書生變成了為政一方的縣官,在武植的治理下當地開始變得井井有條,武植因為清廉的政績,也深受百姓們的擁戴。

但是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情,武植有一名朋友名叫黃堂,在武植年輕的時候,經常的資助武大郎讀書以及生活,所以二人成為了至交的好友。

某一天,黃堂的家中失火,變成了一片廢墟,這個時候他想到了曾經的好友武植,武植現如今已經是一地的縣官,所以他打算來投奔武植以尋求在縣衙裡面找一份工作,但是武植為官清廉,不願做這些走後門的事情,所以對黃堂的求官遲遲沒有回應。


武植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了黃堂,黃堂在武大郎的家中住了將近一個月有餘,雖然武植和潘金蓮都對黃堂禮待,但是因為求吏不得的黃堂對二人早已經埋下了深深的不滿,所以當在武大郎家居住一個月之後,黃堂就非常生氣的離開了武植的家。

他的家在隔壁縣,所以他一路回去路程遙遠,他在路上為了報復武植對自己的不幫助,所以他在一路上大肆對武植和潘金蓮造謠,在他的造謠下武大郎從一名1米8的大漢變成了一個粗矮的醜漢,潘金蓮也從一名溫文爾雅的賢妻良母變成了一名蕩婦,黃堂一路走一路說,最終當他回到家中的時候,武植和潘金蓮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醜夫蕩婦了。



但是當黃堂回到家中的時候,他卻感到後悔了,因為他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一片廢墟的房子重新被人修繕好了,通過詢問旁邊人才知道原來是武植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派人修繕好的,他這才發現他誤會了武植和潘金蓮,為此他深深的感到了後悔。

所以當他想彌補的時候,卻發現謠言早已如同山崩一般無可挽回,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被當時的寫書者施耐庵聽到後,當即得到了靈感,揮筆書寫下了水滸傳中潘金蓮和武大郎的醜陋故事,潘金蓮和武大郎寫在水滸傳的宣傳下變成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反面人物,小說中的武大郎令人感覺到可笑,潘金蓮也受到了萬眾的辱罵。

所以說這就是我覺得潘金蓮值得我們可憐的原因,潘金蓮一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武大郎的事情,武大郎的身份也是高大岸偉的清廉縣官,但卻在可惡的造謠者以及無知傳謠者的謠言之下,他們成為了眾矢之的,成為了千古流傳的邪聞蕩事,在我看來對清白者最大的傷害或許莫過於此了,名聲是那個年代最為珍貴的東西,名節受損於此,莫過於取人性命,這就是謠言的恐怖,謠言猛於虎,活在現代的我們,對這個問題是有著非常貼切的感受的,所以希望大家在面對謠言的時候保持理智,不人云亦云。


孤客生


紅顏禍水說的就是潘金蓮這樣的婦人,一個高顏值,低品質的女人,潘金蓮在追求慾望和幸福的同時,不僅害了自己也毀了別人,難道她不是紅顏禍水嗎?


就事論事,今天我們不說“金瓶梅”,也不談正史和野史,只評論一下“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施耐庵老爺子筆下的潘金蓮是這樣的:潘金蓮早年命苦,父母雙亡,金蓮就在清河縣一個地主老財家做了一個女僕,沒想到這個老財主是個色鬼,見潘金蓮長的眉清目秀細皮嫩肉的,就起了色心,要調戲金蓮,沒想到金蓮誓死不從。老財主欲罷不能心中不甘心,於是為了報復潘金蓮,就在外面尋求到了一個長的其貌不揚,又矮又胖的地缸子型老男人武大郎。


不僅沒要彩禮,而且還倒搭錢將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老財主這樣做目的就是尋求心裡上的平衡,你潘金蓮不是不從我嗎,那麼好,我給你找個三寸丁的武大郎,這回你滿意了吧!可惜如花似玉的潘金蓮就這樣嫁給了一個賣炊餅的武大郎。

有人問了,潘金蓮不嫁不行嗎?親們!在那個古代封建社會,沒有地位的人,是容不得你選擇的,更何況當時潘金蓮連家都沒有的人,她拿什麼跟人談條件,老財主給她找個人家,不管是何用心,也算是給自己找個歸宿啦!所以她只能委曲求全下嫁到武家。

就這樣二十剛出頭的潘金蓮跟武大郎過起了日子,你想啊,一個貌美如花,一個又醜又矮,不般配不說,他們倆在一起能和諧嗎?再說了還是強制的婚姻,所以潘金蓮後來紅杏出牆也是必然。


用潘金蓮的話講:武大郎是個不懂風流的人 ,這句話雖然說者無意,可是聽者有心,不懂風流,那就是說你潘金蓮懂的風流啦,是吧!小小年紀竟然說出如此放蕩的話語,顯而易見,潘金蓮的潛意識就是說自己嫁給武大郎,屬於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啦!根本就和武大郎碰撞不出什麼火花來,跟別談什麼激情啦!

所以後來武松的出現,給了潘金蓮發洩慾望的機會,儘管最終潘金蓮沒有得逞,任憑她怎麼勾引誘惑,武松都絲毫沒有動心,因為武松心裡非常清楚,潘金蓮是自己的嫂子,就算他在美麗動人,也不是我武松的人,這個絕對不行,所以武松拒絕了潘金蓮的愛意。說實話,潘金蓮當時確實是喜歡上了武松,武松要模樣有模樣,而且一身武藝,膀大腰圓,行俠仗義,是個標準的男子漢。跟武大郎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這樣的男人誰見了不喜歡啊,所以潘金蓮一眼就看中了武二郎。


可問題是潘金蓮有情武松無意,所以潘金蓮被拒,傷心欲絕,但是慾火中燒,憋屈很久的慾望上來了,對於正值盛年的潘金蓮來說,那是一種什麼心情,抓耳撓腮不至於,但是潘金蓮畢竟是有了這個念頭,所以後來她的命運也就此改變。有人說這都是武松惹的禍,假如武松不回來,潘金蓮也不會出軌,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人的本性要是好的話,在怎麼受外界影響也不會喪失道德品質,所以我覺得潘金蓮骨子裡就不是一個本分的人。自身就有問題,不能怨到別人。要這麼說西門慶勾引潘金蓮那都是西門慶的錯啦,兩個巴掌拍不響,潘金蓮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淫婦,所以姦夫淫婦在一起你說是誰的錯。


古代女人講究貞潔,丈夫死了自己都不會在去嫁人,這就是恪守婦道。可是《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怎麼做的,武大郎還健在,潘金蓮就開始不守婦道,首先不知廉恥勾引小叔子,被拒不成後,又紅杏出牆與有婦之夫的西門慶偷情,這就是明目張膽的欺負武大郎,本來就矮挫胖的武大郎這頂大綠帽子,是扣的是嚴嚴實實的。

多行不義必自斃,妖豔,淫蕩,狠毒的潘金蓮最後和西門慶的姦情敗落後,居然狠心的與西門慶等人合謀,毒死了丈夫武大郎,以為這樣就能隱瞞她們的醜事,可是萬萬沒想到,她們這是在玩火自焚,此事被武松知道後,武松第一時間趕回家中,瞭解情況後,怒殺了潘金蓮並且挖了她的心肝祭奠死去大哥的亡靈,之後又在獅子樓鬥殺了西門慶。

自此,因潘金蓮出軌引發了一場悲劇,這個狠毒的女人難道不值得痛恨嗎,你敢說她不是一個淫婦嗎?所以潘金蓮的為人是不值得我們同情的,自古紅顏多禍水用在潘金蓮身上最恰當不過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