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來三國代替諸葛亮,進行北伐,韓信能贏嗎?

用戶64079274


如果是

韓信帶兵,諸葛亮管內政北伐絕對沒有問題,一次就能出祁山。

要是沒有諸葛亮全憑韓信一人,那絕對贏不了

韓信這個人用兵如神,“多多益善”。

但是他不懂政治啊,在政治上實屬小白。

漢初之時,之所以他能展露頭角那是因為還有兩個人在他後面撐著。

一個是“運籌帷幄”的張良張子房,張良主管大局。

大方向的事不用韓信操心,張良往哪指,韓信就往哪打,他只管打勝仗就可以。

還有一個人就是“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的蕭何

蕭何管後勤,韓信只管往前衝,後面的事都可以交給蕭何。

這三個人分工明確,各有專長,所以才有漢初劉邦一步步壯大的局面。

而三國時期不一樣,蜀國可沒有張良、蕭何這樣人,在後面支撐。

就一個貌似“全才”的諸葛亮,但他在軍事方面也是有很大欠缺的。

韓信真要是到了蜀國,他連蜀中幾大勢力都搞不清楚就別提帶兵了

這要是帶兵出去,估計下場還不如魏延,怎麼被玩死的都不知道。

要是後方有諸葛亮坐鎮,那情況就有不一樣了。

諸葛亮一個人,勉強可以頂的上張良和蕭何兩個人的作用。

畢竟蜀國不大,就一個益州加上半個荊州諸葛亮一個人還是可以搞定的。

搞定了後方,韓信才能順利出兵

以韓信的能力,出祁山不成問題

只要

後方沒有顧慮北定中原也是指日可待。

這都是在諸葛亮和韓信配合的基礎上才有的,缺一,都不行


老蟲


說韓信代替諸葛亮也不能勝利的人,我就想問問:如何解釋蒙古滅金,征服4000萬平方公里土地?如何解釋滿清滅明?如何解釋日耳曼人攻滅羅馬帝國?這些戰爭如果只是從人口和國土面積來看,根本解釋不了!

蒙古在成吉思汗剛統一的時候,只有幾百萬人,軍隊也只有10萬人,它是如何殲滅幾十個東西方國家,成為了跨越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

滿清滅明和日耳曼人滅亡羅馬帝國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剛開始實力弱小,最後逆襲成功!

所以說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

這麼多人都只知道評價國力,國力難道是不能變的嗎?曹操的江山也是吞併無數個諸侯而來的,難道韓信就不能一塊塊的吃掉曹魏的地盤?每吞併一個地方佔為己有,自身的力量自然逐步變強!論打仗,天下沒有韓信的對手,真正的戰必勝,攻必克!如果人口多,地盤大就一定贏的話,那小日本是怎麼打下大半個中國的?中日兩國哪個更大?哪個人口更多?國力軍力從來不只是比拼人口和土地,要看真正的戰力!這是小小的蒙古吞併400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根本原因!


漂亮獅城


諸葛亮是帥才,韓信是將才。諸葛亮是全能型的人才,韓信是軍事上的奇才。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接替諸葛亮的位置北伐成功的機率依然很小。雖然看起來韓信在幫劉邦平定天下的功勞要比諸葛亮幫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勞要大,但兩人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沒有劉邦的英明領導以及蕭何和張良的協助,即使韓信軍事能力再強也未必能夠平定天下,而諸葛亮的對手曹魏的綜合實力遠在蜀國之上,加上後主劉禪無能,又缺乏像蕭何和張良這樣的人才,所以諸葛亮只能親力親為,諸葛亮相當於具備了幾個人的能力。通過對兩個人的對比,就可以判斷把韓信放在諸葛亮的位置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關注

亂世之中出英雄,東漢末年出了諸葛亮,秦朝末年出了韓信,諸葛亮被稱為“智聖”,韓信被稱為“兵仙”,如果把這兩人相比,誰的才華能更勝一籌呢?有人會說一個是文臣一個是武將,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論綜合實力還是可以比較的,如果滿分是一百分諸葛亮可以得九十分,那麼韓信就只能得八十分,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韓信被稱為“兵仙”,排兵佈陣的能力大家都能看到,但是韓信僅僅只是在排兵佈陣方面比較厲害,其他方面他都是不如諸葛亮的。而諸葛亮雖然是文臣,但是排兵佈陣和謀略在三國中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兩人的出身也有很大差別,諸葛亮的父親是泰山郡丞,叔父是豫章太守,更是師從龐德公。從小接受著良好的教育,是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而韓信是貧苦出身,從小品德就不好,周圍的人都很討厭他,後來在蕭何的推薦下,他才來到了劉邦身邊,開始學習排兵佈陣的才能,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會非常有天分,韓信就是這種人,他原本在這方面就很有天賦又主攻這一方面,自然能夠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成就。諸葛亮就不一樣,他從小在文武兩方面都能受到身邊人的好評。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戰必勝,攻必取”,這是韓信一生取得的大部分戰績,但是諸葛亮取得的戰績就不能用幾句話概括出來,諸葛亮未出山之前,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看法,雖然當時東吳的根基已經打得很牢固,但是他跟隨在劉備身邊後,依舊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諸葛亮的面對都是像司馬懿一樣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可是在秦漢末年的戰爭中,韓信沒有遇到過和自己旗鼓相當旗鼓相當的對手。因為面對的敵人不同,所以看起來韓信建立的軍功比諸葛亮更大,但是細數就能知道諸葛亮比韓信略勝一籌。

韓信只在排兵佈陣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但是情商非常低,竟然在一個女人的玩弄下就起了反叛之心,最後丟了性命。可是諸葛亮卻是一個忠義之臣,在蜀漢政權薄弱的時候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取代劉禪,奪取蜀漢政權,但是他的選擇始終都是悉心教導培養劉禪,讓劉禪可以坐穩皇帝之位。諸葛亮屬於全面型的人才,韓信只是在一方面比較突出,所以諸葛亮和韓信相比諸葛亮的才華更勝一籌。




烈火柔魂ZL


如果把諸葛亮換成韓信北伐能成功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明確的說,百分百不能成功,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劉備夷陵慘敗後,把爛攤子交給韓信,以韓信的政治頭腦,連吳蜀的關係都處理不好,如何北伐,再者韓信也不會治國,把蜀國給他治理,以韓信的能力根本無法準備足夠的後勤工作,蜀國本身就弱小,蜀國除了諸葛亮,沒有人能跟蕭何相比,韓信連基本北伐的條件都沒有。

第二,即使韓信有機會北伐,蜀國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任何條件,曹家治理的北方政治穩定,兵強馬壯,人才濟濟,跟項羽治理的時代,完全是兩個概念,在沒有任何優勢下,韓信怎麼北伐?再加上,魏國主帥,曹真、司馬懿都是當世名將,用兵高手,並非匹夫之勇,韓信正面對決,很難取勝,如果對方一直採取守勢,韓信也只能乖乖退兵,在司馬懿這種善於防守面前,所有奇謀都不存在,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以前的奇謀都無法施展,所有的奇謀,只適用於匹夫之勇,當初白起對廉頗,也無計於施。

第三,韓信在北伐的過程當中,有劉禪這種無能皇帝給他填麻煩,以韓信的政治頭腦,根本無法像諸葛亮那樣約束劉禪,韓信遲早有一天會被小人害死,韓信就如同蜀國後期的姜維,只能跑的遠離成都。

第四,韓信北伐沒有諸葛亮的木流流馬,諸葛亮連弩,八陣圖等先進武器裝備,根本無法對抗魏國的鐵騎,魏國軍隊在諸葛亮面前感覺不怎麼強大,一直採取守勢,可以看看東吳兩次十萬大軍攻魏,被魏國輕輕鬆鬆擊退,可見魏國的軍隊有多強,軍隊強不可怕,可怕的對方皇帝和統帥都不昏庸。

韓信能幫劉邦一統天下,在於他運氣好,第一有蕭何提供充足的後備資源,第二有張良運籌帷幄,控制整個大局,第三對手都是匹夫之勇,都是些不會帶兵打仗的文人,第四項羽暴政天下,實行封王制,失去天時,使得他治理的天下亂成一篇,第五唯一的名將項羽被劉邦牽住,打成疲憊之師,最後讓韓信撿了個便宜。但是韓信在三國可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三國前期每個君主都是明君,但是手下人才濟濟,誰也無法滅了誰,當一個國家的君主變成昏庸無能時,也就是這個國家滅亡之時,這是中國朝代更替的規律。


汐水柔情


我是空桑,我來回答。

韓信,作為漢初三傑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劉邦的帝業,也是從得到韓信開始發生轉機。作為前線總指揮,北伐燕趙,下臨淄,圍垓下,最終打敗霸王項羽。

但不要忘記,韓信背後還有兩個人,那就是決勝千里的張良和鎮撫關中的蕭何。尤其是蕭何,作為後勤大管家,為前線提供了充足的兵員、糧食和物資。

打仗打的是什麼,最終就是國力的比拼。

就像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就是浮雲一樣,在國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下,兵法戰技也會顯得蒼白。

韓信的時代,群雄逐鹿,項羽分封諸王,提供了各個擊破的可能。

但不幸的是,諸葛亮面對的就是曹魏這個龐然大物。尤其是關羽荊州敗亡之後,更是要以益州一州之力,對半有天下的魏國。

這裡僅用國家人口作為比較依據來看差距。

蜀漢滅亡時,人口是94萬。

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

而魏國在滅蜀當年,加上蜀地的人口情況:

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

那麼魏國的人口情況大概是443萬。

94萬比443萬,在大家生產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人口比基本可以決定gdp了,可以動員的兵力、籌備的錢糧也基本可以以此為依據。

國力差距如此,何其之難啊。


空桑空桑


絕對不可能,如果是韓信代替諸葛亮恐怕行軍百里就會身首異處。

我們先來了解諸葛亮、韓信這個人。

韓信

有兵仙之稱,著名戰役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能打敗有萬人敵之稱的項羽,韓信的軍事能力勿用質疑,但是政治學平屬於白痴級,不然也不會明知故犯,視才而傲。

諸葛亮

號臥龍,傳言得臥龍鳳雛一人便可安天下,著名戰役有火燒新野、赤壁之戰,更有草船借箭這等奇謀,其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有神機妙算,運仇千里之能,而且用兵如神雖不及韓信,但是諸葛亮還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

三囯是一個十分混亂的局面,北有曹魏司馬懿南有孫吳陸遜,二個人比之兵仙韓信也差之不遠。

而且兵家有道“兵者,詭也!”

“將士未動,糧草先行!”

韓信有二個大問題,一他的戰略思想己經被對手研究的七七八八了,你還怎麼去打。

二、劉備己死,對政治一竅不通的韓信能震住文武百官嗎?他們會服?而且曹魏的反間計用的是純火如青,不知道韓信己經死幾次了。

而且蜀漢剛經歷一場大敗,韓信對政治一竅不通那裡來的糧草進行北伐。

所以不要認為諸葛亮比不上韓信,各自所長,在下還認為諸葛亮更勝韓信一籌。




謙謙君子劍



漢唐雄風14


能贏。

評價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結果說話,先來看看諸葛亮這個人如何。

諸葛亮其實並不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諸葛亮是十分渴望被發現的,然後當劉備在投靠劉表時,諸葛亮會見過劉備,而後,劉備覺得此人才華不錯,沒過多久就去登門拜訪。這樣兩人一來二往,彼此信任起來,之後諸葛亮便追隨了劉備。



諸葛亮並沒有過軍事上勝利的歷史記載,唯一一次經歷過的勝仗就是赤壁之戰,可赤壁之戰諸葛亮佔不了大功,他只是負責為劉備帶話要和吳合作,真正決策人是孫權。赤壁之戰的勝利,周瑜是首功。魯肅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孫權和曹操對抗也是受了魯肅的影響,所以魯肅是次功。

為什麼說這麼多?只想說明諸葛亮只是個出色的政治家,而非軍事家,諸葛亮治蜀的確有一套,帶兵打仗中下水平。拿來和韓信比太過抬舉。

韓信是我國兵仙,終其一生沒打過一場敗仗,劉邦利用他短短四年便建立大漢,可見其軍事才能卓越。我相信韓信如果在三國北伐,一定會一路凱歌。
針對本題再補一個後話,諸葛亮北伐過,用的幾乎是蜀中所有兵力,去打魏國的一方勢力,還接連戰敗。韓信也北伐過,他用的是劉邦的老弱去打敵國的舉國兵力,百戰百勝,其中運用的智謀不是一時半會能說清的,比如背水一戰。


如史如畫


先說答案,不能。

為何不能,具體分析:

劉邦時代,群雄逐鹿,到後來只剩下項羽一方主要敵人。項羽雖勇,可用只范增一人,就這一人項羽都用不了。項羽滅秦後,即將秦分封給18位諸侯王,可見項羽政治抱負只是滅秦,這種對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而劉備其時,曹魏、孫吳、蜀漢三分,論實力人口,蜀國是最弱的。對手有滿腹經綸一統天下之志的曹孟德,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都是當世雄主,知人善任,哪個都不比劉備差。



當時劉邦手下有漢初三傑為核心的人才團隊。劉邦自己也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後勤供應,我不如蕭何。統百萬軍戰必勝,我不如韓信。因此劉邦的戰略班子是全方位的,策劃、後勤、實施完全是一條龍作業,沒有漏洞。



而觀蜀只有諸葛亮堪稱國之棟樑,其餘如法正魏延難當託國重任,偏科嚴重。蜀國的人才儲備是非常薄弱的,以至“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考較的是綜合實力,沒有張良的妙計,沒有蕭何充足的兵力錢糧補給,韓信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炊。以蜀國當時的狀況,六出祁山純屬實力欠缺,用後世評價來說是不自量力。全才諸葛亮贏不了,換了韓信來也贏不了。


史海尋蹤


這個命題如果是韓信出戰,諸葛亮督後方,謀劃全局,或許可以得到關中,但是無法完成北伐大業。

其一、劉邦和劉秀時期都是群雄逐鹿,對手的君主都並非明君,最多是打仗能手,比如項羽,所以民心經營佔優勢,而劉備的對手曹操、孫權,都是英明的人物,之後曹操的後人曹丕、曹睿也都是有能力的君主,而劉禪則與劉備相去甚遠。

其二、劉邦據關中與項羽爭衡,劉秀擁河北而爭天下,都是據有了良好的戰爭資源,國力在所有勢力中佔上風,而劉備窩在兩川,資源有限,荊州又被東吳拿了去,之後夷陵一戰損兵折將,故而即便是韓信,在如此實力下恐怕也難以獲取長足的進展,必為資源所累。

其三、敵軍君主和主將君臣關係和睦,能站在統一戰線,一致對外,而劉禪能勉強給相父面子,但是韓信恐怕很容易步上姜維的路子。

所以,如果是韓信出戰,諸葛亮督後方,能贏,但是北伐還是不能成功。

這三個為主要因素,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歡迎補充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