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是的,因為有了廣大先烈的奮勇向前,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國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些捨生忘死、赤膽忠心的革命先烈,理應得到後人的祭奠和懷念。


其中就有這樣一位先烈,被毛澤東評價為“堅決革命的同志”,他就是我黨我軍早期高級將領,原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董振堂事蹟陳列館的將軍塑像(新河縣融媒體中心程增濤攝)


救國救民,初心不改


董振堂出生、生活的那個年代正是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當時清廷在對外戰爭中屢遭敗績,鉅額賠款加到了老百姓頭上。而河北新河縣又地處九河下梢,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在災害、各種勢力壓榨之下,新河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河北新河縣的董振堂將軍故居


一年麥熟,董振堂一家剛把辛苦收穫的麥子裝上車,就被鄉里的惡霸搶走。此情此景,讓幼小的董振堂在心裡埋下了革命、救國的種子。打倒列強,為人民謀幸福、謀解放成為他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燕趙大地尚武重義的風氣和悠久的革命傳統也滋養著董振堂。這為他後來獻身革命奠定了基礎。


1917年,22歲的董振堂投筆從戎考入清河陸軍預備學校,1921年秋,他又轉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到1926年,董振堂積功出任國民聯軍第14師12旅旅長,成為一顆上升中的軍界新星。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董振堂將軍


儘管身居高位,但董振堂深感舊軍隊的腐化墮落,連年的軍閥混戰更是讓他厭惡。加盟一支偉大光明,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軍隊成了他的夢想。


尋求真理,投身革命


1931年,為了分化、打擊馮玉祥的勢力。他下屬的26路軍被派往江西參與對中央蘇區紅軍的“圍剿”。第三次圍剿失敗後,26路軍駐紮在江西寧都縣,仰慕共產黨紅軍已久,渴望成為他們一員的董振堂終於迎來了機會。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寧都暴動指揮所舊址


1931年12月14日,26路軍1·7萬名官兵在董振堂、趙博生的帶領下率眾起義,投入了人民軍隊的懷抱,史稱寧都暴動。


寧都暴動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代價最小、獲得兵力最大的一次起義,也堪稱土地革命時期兵運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起義對於充實紅色革命力量,打破國民黨對蘇區封鎖和紅軍負面宣傳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凝結著革命友誼的毛毯


寧都暴動帶來了1·7萬人的官兵、8部電臺、2萬多件輕重武器和大批物資。這次起義使第三次圍剿後的中央蘇區主力紅軍力量從三萬多人增加到五萬人,起義帶來的各類物資、資金讓處在軍事封鎖狀態下的蘇區裝備得到了極大改善。除了董振堂的8部電臺,一同帶來的還有40多名通信技術人員。以此為基礎,我黨我軍的無線電事業發展迎來了質的飛躍。


寧都暴動所帶來的還有大批專業軍事幹部。在1955年共和國首批授銜的將領中,參加過寧都暴動的多達27人,這其中有後來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的上將李達、親自指揮過強渡大渡河戰役的中將孫繼先、後來的公安部隊副司令員熊伯濤。這27人中又有7名河北人。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董振堂將軍和夫人賈明玉像


嚴於律己,大公無私


從一箇舊軍閥將領成為人民軍隊的高級指戰員,董振堂把所有精力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在他身上也湧現出了許多感人事蹟。


加入紅軍後,董振堂想把多年積攢的三千塊大洋私產全部做為黨費上繳。因為事關重大,紅13軍政委何長工把這件事報告給了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毛主席勸他給家裡老人留下一部分。他卻說,革命了,個人的一切就交給黨了,還要錢幹什麼?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新河縣董振堂故居的將軍少年時期雕像


最後,經過商議,董振堂的三千大洋只留下了三百塊,後來,這筆錢全部用在了紅軍傷病戰士的營養補給上。


眼見紅軍司令朱德生活清苦,董振堂特意送給他一條紫紅色的俄國軍毯。後來這條毛毯又被朱總司令轉送給周恩來,陪伴周總理度過了陝北的漫漫寒夜。之後,這條毛毯又陪伴朱德總司令來到抗日前線。


鐵流後衛,戰功赫赫


寧都起義後,董振堂所部被改編為紅五軍團,他出任副軍團長兼十三軍軍長。成為紅軍高級指戰員後,他英勇作戰,不怕犧牲,所歷多惡戰、大戰,這其中尤以搶渡金沙江和高臺保衛戰最為慘烈。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新河縣董振堂事蹟陳列館(新河縣融媒體中心程增濤攝)


1934年10月,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開始長征,董振堂的第五軍團擔任全軍總後衛。次年5月,紅軍趕到金沙江,奉命掩護幹部團和軍委縱隊過江。董振堂的紅五軍團奉命在和金沙江一江之隔的石板河佈防。


激流、船少、部隊多:前方部隊渡河時間比預想中還要困難。給董振堂部隊的阻擊堅守時間從三天三夜變為六天六夜,直到最後的九天九夜。董振堂和他屬下的不足5000名官兵頑強打退了來敵一萬多人優勢兵力的進攻,為主力部隊轉移贏得了時間。


不眠不休的九天九夜,九天九夜的血雨腥風,如果沒有董振堂的頑強阻擊,紅軍長征史和中國革命史會不會是另外一種寫法?董振堂於我軍我黨的革命事業,功莫大焉!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河北新河縣的董振堂將軍紀念碑


高臺戰役,壯烈犧牲


1936年,擔任紅五軍軍長的董振堂奉命向西北進軍。1937年1月,董振堂所部解放了甘肅高臺縣縣城,聞訊而來的西北軍閥馬步芳派出重兵將縣城團團包圍。


給養困難、天氣寒冷、外有強敵:董振堂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難。在彈藥奇缺、外無援助的情況下,他率領三千紅軍將士和七倍於己的敵人苦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42歲。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2012年發行的董振堂將軍紀念郵票


固守待援,艱苦作戰的董振堂不幸犧牲,他倒在了國共合作、全面抗戰的前夕。我黨我軍損失了一位傑出將才。如果將軍不死,在抗日戰場上,他必將是讓日寇聞風喪膽的猛將。如果將軍不死,他必將繼續為人民解放戰爭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情誼深厚,豐碑永存


董振堂的犧牲讓一代偉人毛澤東扼腕嘆息,後來,他在延安的追悼會上稱讚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美國紅色記者斯諾把董振堂和他的紅五軍團寫進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


1947年年初到1949年8月,河北新河縣一度被改名為振堂縣以紀念烈士。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根治海河水利工程中,董振堂的祖墳被劃入了新河縣新建河道的洩洪區內。毛主席聞知此事,親自批示改變規劃,繞過董家祖墳。2007年為紀念長征勝利七十週年,河北省在新河縣舉行儀式,董振堂事蹟陳列館正式開館。


他曾血戰9晝夜,海河因他改道、家鄉為他改名,毛澤東曾用七個字評價他

新河縣振堂公園(新河縣融媒體中心李世強攝)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2012年8月1日,由中國郵政集團發行的《人們軍隊早期將領(三)-董振堂》紀念郵票在將軍犧牲地,甘肅省高臺縣舉行了首發儀式。高臺縣有史以來第一次郵票首發儀式給了這位為解放勞苦大眾、為人民謀幸福而血灑高臺的紅軍高級指戰員。


2017年,新河縣西李家莊村重建的董振堂故居落成。今天的新河縣還建有以將軍名字命名的“振堂路”和振堂公園。現今,新河縣和高臺縣每年清明節都會組織相應活動,緬懷烈士,告慰英靈。


在最困難艱苦的時刻,他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絲毫的動搖。自投入人民軍隊懷抱以來,他戰功赫赫,迭克難關,始終不忘為人民謀解放、為大眾謀幸福的初心。錚錚鐵骨,獵獵長風,祁連蒼翠,碧血萇弘,他最終化為一座永恆不朽的豐碑,供後人景仰、憑弔。


本文相關參考資料:《論寧都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上的歷史地位》、《董振堂:守無不固的鐵流後衛》、《今日深懷董振堂》、《董振堂,不應忘記的一位真心英雄》等。


文中新河縣圖片來源:河北省新河縣融媒體中心趙文祥(除有標註的圖片外)。


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