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那麼高,為什麼很多地方農民不種棉花了?

農村老俗話


據我瞭解,棉花價格並不是特別高,甚至近兩年棉花進入低谷期,而且種植棉花成本高、相應補貼也相對減少,所以棉花種植面積也隨之減少,至少我們這裡已經看不到一株棉花。而大家都知道,棉花用途很廣,紡織、油料等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既然棉花作用很多,那為何很多地方農民不種棉花呢?



至於許多地方農民不種棉花的原因,我就根據我們當地不少人的反應,來總結不想種棉花的具體原因。首先就是棉花的價格不穩定,讓農民朋友逐摸不定,對於農民朋友來說,辛勤勞作一年,只為能賣個好價格來增加收入,然而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好,甚至近些年價格調整差異明顯,給農民朋友帶來一定的風險,本就沒有太大的利潤,現在又要承擔一定風險,這自然也讓許多人不願再種棉花。


其次就是棉花的替代品越來越多,對棉花的品質也有更高的要求。想想以前棉衣、棉褲或棉被等,這些每樣都離不開棉花,而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羽絨、蠶絲等更是受到人們的歡迎,而棉花要想立足,只能從它的品質抓起,而且只有適宜的地區種出來的棉花品質才會更好,不然即便種出來也賣不出好的價格,所以這也是許多地方農民不種棉花的原因之一,只有部分適宜的地區在種植。

最後就是成本問題,棉花種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不談別的,就到棉花采摘時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若不是大規模種植,我想能給成本收回來就不錯了,然而大規模種植承擔的風險也越大。零星種植雖說風險降低,但是沒有過硬的種植技術,那種植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種植成本高、種植技術難等問題,也讓許多地方的農民朋友不再種植棉花。



其實,仔細想想也很好理解,農民朋友種植作物,為了就是能夠豐收,帶來更高的收益。而一旦價格低靡、風險增加,這自然也會讓更多的人退出種植的“舞臺”,所以以上也是許多地方越來越少人種植棉花的原因。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免費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等三農資訊。感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九十年代,曾經我家那裡,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就是棉花。當初花生沒有大量普及種植,秋季經濟農作物,主要就是棉花,曬乾的棉花需要去指定的地方賣錢,當初兩塊錢左右一斤,一畝地最好收入一千多塊錢。現在村裡鄉里,很難見到棉花田的影子了,而鎮上專門收購棉花的棉花場,早已經關門了。而我從小和棉花打交道,比較瞭解棉花為什麼退出了我們當地的農業生產。

有些農村地區,出現了替代棉花的經濟作物——花生。

我記得非常清楚,花生的大量普及種植以後,雖然當時沒有棉花的價格高,畝產量又和棉花差不多的情況下,人們還是逐漸加大了花生的種植規模,而棉花作為我們當地的經濟作物,兩三年就被邊緣化,直至淘汰。

為什麼會這樣呢?種過棉花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棉花種植相比於花生種植,綜合投資成本太高了!

棉花的生產流程——購買棉籽拌種、可直播也可育苗栽培、後期追肥、然後掰掉多餘的棉芽,掐頂整枝、這中間需要多次施用農藥(不用藥,棉鈴蟲、紅蜘蛛、蚜蟲和密蟲就把棉桃糟蹋完了),成熟之後,要及時的採摘,如果淋雨,棉花就會發黃髮黴變色,質量就不好了,所以,隔三差五需要有人及時採摘成熟的果實。而花生種植到採收比較省事多了,所以我們當地大規模種植花生,很快淘汰掉棉花為經濟作物的地位。

這裡面一個關鍵的問題,並不是單單因為棉花種植比較麻煩,而是棉花種植的附加值經濟意義不夠大。目前,
在我們當地,籽棉(曬乾帶有棉籽的棉花)最好的等級也超不過4塊錢一斤;帶殼的乾花生3.5塊錢左右一斤左右。花生的畝產很容易達到500斤以上,而棉花畝產就不太容易達到500斤。根據它們各自的綜合投資和採收成本,顯而易見,花生優勢非常明顯。再說現在村裡人都忙著出去賺錢,花生可以全部運用機械化收割,省時實力。如果沒功夫收拾花生的農戶,收穫完花生,可以價格低一些直接賣了溼花生。這麼一對比,棉花在我們當地退出經濟作物的地位,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花生的需求量更加廣泛。從近些年棉花上漲的價格,就可以看出倪端。棉花的需求量遠遠比不過花生的需求量。民以食為天——花生作為“吃”來說,消費量遠遠大於棉花“用”的需求量。以上這些綜合因素,就是部分農村地區,小農戶不再種植棉花的一個縮影!


三農的高度


棉花是我們日常家居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它不光是我們做衣服、縫被褥的原料,更是廣泛應用於工業與醫學之上。而且在農村以前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一些棉花,但是現在相信朋友們都已經發現了,現在很少見到有種植棉花的,而且前些年很多人都喜歡到新疆種棉花,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種棉花呢?

縱觀今年的棉花價格,40分整體價格在5.5~6.5元,目前來看整體的價格還算穩定。尤其最近這幾天棉花的價格有所上漲,比前一段時間上漲了大概0.3元。廢話說了這麼多,那麼到底為什麼現在大家不願意種植棉花了?其實真正的棉農是有苦說不出。下邊老張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這其中的心酸。

棉花補貼政策的調整。從二零一八年開始國家取消了新疆之外的棉花補貼,說直白點就是除了新疆種植棉花有補貼之外其他地方種植棉花已經沒有了補貼。咱們都知道現在搞農業生產,尤其是原始農業種植,利潤是非常薄弱的,一旦失去補貼,可能隨時會入不敷出,所以老張認為棉花補貼的削減將很多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棉農徹底絕了念頭。

種植棉花的成本越來越高。我們都知道種植棉花的獲利方式其實比較原始,也比較單一,就是通過大面積的種植,有點像私人農場的意味。但是近五年來,租地成本、化肥成本、人工成本等攀升速度極快,尤其是人工成本這方面,以前新疆周圍的省份,比如說甘肅人特別喜歡在九十月到新疆打工摘棉花,但是現在人工成本上升了一兩倍,而棉花的價格基本上沒有什麼上漲,所以說現在種植棉花的利潤實際上越來越薄。

國家棉花儲備充足。棉花不同於水稻、小麥,儲備的時間只有一兩年,到了時間就必須要從庫裡面放出來,一般棉花的儲存時間在3~5年,有的甚至更久。經過這麼多年的累積,我們國家的棉花儲備已經相當充足,所以從去年開始國家有益的取消棉花補貼,其實就是變相的調控棉花種植面積,通過這種手段減少棉花總產量。

棉花的消費需求有所減弱。相信身邊的朋友都有所發現,現在我們常用的一些家居紡織產品,很多都被一些其他原料所帶代替,因此實際上棉花在居民消費當中並沒有原先那樣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棉花的需求有所緩解。

綜上所述,老張認為現在種植棉花的人越來越少,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一個錢的問題,種植棉花不掙錢!當然了這也只是相對的,任何領域都存在二八定律,也有很多人在新疆依靠種棉花發家致富,所以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事在人為,只是站在下風口的時候,或許我們更容易起飛一些。


老張談三農


棉花價格在前幾年是比較喜人的,而且棉花用途也比較廣泛,它廣泛應用於紡織行業以及其他生活當中。棉花主要產地為新疆地區,而且價格目前籽棉收購價全國均價在5.2元/斤,國內收購均價在6.02元/斤,新疆地區籽棉收購均價在5.08元/斤。對於一些地區種植棉花效益好的可以達到畝產500斤左右。而整體利潤按照現在的價格在1600~1800元/畝。

那麼為何現在很多地方農民不種植棉花了?



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棉花種植難度也比較大。而且由於種植管理和每年的時候條件不一樣,棉花種植產量也波動比較大。如果遇上一年的剛天氣和好的行情,那麼農民可能就可以獲得不少利潤。反之,更有可能出現虧本的現象。

因為棉花種植過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工成本、化肥等等,光采摘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現在市場棉花收購價格在12605~13010元/噸的價格,即價格為6.3~6.5元/斤的價格。雖然不低,但是獲利並不少。



農民收入渠道增多,年收入遠遠大於種植棉花收入。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地區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就業方式,同時還有更多的創業方式。比如養殖行業、農村鄉村旅遊行業等等,人們不再單純依靠種植棉花來增加經濟收入。而且即便不在鄉村發展種植、養殖,很多農民工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比種植棉花收入好處不少。因此也是導致了棉花種植面積的逐漸減少。



隨著前幾年棉花種植產量大增,現在的棉花價格並不高。在前一兩年棉花價格可以達到1.6萬元/噸,而現在剛上市的棉花價格基本在1.25萬元/噸左右。而棉花本身質量很輕,能夠實現一畝產量達到500斤以上難度是比較大的。

同時種植難度也比較大,種植過程中一旦遭遇病蟲害,產量就有可能沒有獲得保障。因此更多的農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那麼種植相對就少很多了。

對此話題,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棉花在我老家也適合種植,但是種植的面積大不如前了,棉農也大多以自家使用為目的開展種植,沒有出售獲利的想法。那麼,一些地方的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不高,原因在哪裡呢?



棉農出售棉花的價格並不高

這裡個人認為題主所言的棉花價格高,應該指的是市場上批發的價格,能夠達到8元/斤,甚至更高。但是,這個價格並非是從棉農手裡收購棉花的價格。實際上,棉農出售棉花的價格很低,2~4元/斤。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去分析,一畝棉花的產量又很低,僅僅可以帶來400~600斤商品棉花。

這裡以3元/斤收購價格和畝產500斤商品棉花為例,產值1500元。而棉農為了這1500元產值的棉田,需要投入固定成本36.7元,物化成本589.06元,人工成本789.65元,合計1415.41元。如此一來,棉花的種植利潤僅有84.59元/畝。利潤太低,當然就無法激發村民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了。



棉花種植太麻煩,也是農民不願意種植的一大因素

棉花種植可是一個技術活,要進行育苗、播種、施肥、打藥等多個環節,還要經常下地逮蟲子。這些環節都需要棉農精心照顧到位,否則勢必會減產,本來棉花產量就不高,減產勢必影響到最終的收益。此外,棉花的這些環節需要很多人工,產生很高的人工費用,從以上棉花的種植成本來看,就非常明顯了,佔據55.79%,超過了總成本的一半。

其中,投在摘棉花的人工上應該是最多的,每一朵棉花都需要用手一個一個撿出來,費時費力。

由此可見,投在棉花上的人力太大,人工成本太高,也成為很多農民不願意種植棉花的一大因素。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大家好,我是天義, 專注於三農領域。棉花是棉被的主要來源,小時候村裡種植棉花的的確有很多,不過這幾年發現是少了一些。

種植棉花,價格那麼高,為什麼很多地方的農民不種植棉花了?

這個原因,一方面是和當地的棉花市場行情相關,另一方面是和種植棉花的投產比有關。接下來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

1,農村裡棉花的價格高並不是絕對的,有地方由於種植的比較少,或者地區棉被服裝產業繁榮,對於棉花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這樣棉花價格自然很高。但我家這邊棉花需求量不是很大,幾乎沒有商販來村裡進行收購,種植的農戶需要拉到鎮上或者市裡面去售賣,交通不方便成本增加,其實下來價格也高不了多少。

2,本身種植棉花是比較花費時間和精力的,由於棉花特殊的生長習性,以及容易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有時候種植的多收成不一定好。從播種到幼苗移栽,再到掐枝,再到田地裡面採摘棉花,收穫到家還需要晾曬,程序非常的多。期間還需要病蟲害的預防,施肥以及開花期間的管理,最後現實是棉花的重量很輕,有時候算下來收入,還不如種植果樹或者紅薯等莊稼呢。

最後補充:隨著現在農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發展,一些地區種植棉花和其他農作物混種的方式,多了起來,但選擇種植不種植,還是要結合自己的當地情況和自己的需要才好,一切需要從實際出發的。

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大家有幫助,歡迎關注天義,也可以點贊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高嗎?否。我也種了多年棉花,最低2塊多,最高6塊多一斤籽棉。當時漯河市收棉花的公司廠有七八家,甚碼是不愁賣。那為什麼農民說不種就不種了呢?河南,中國腹地,土地肥沃,種啥成啥。如果種棉花收益高過辣椒,高過大蒜,那為什麼河南農民不種了。不要和新疆,東北比較,河南的種地成本比他們高出很多,甚至3倍。所以不懂就不要裝懂,種什麼和不種什麼,實踐者最有發言權。籽棉不賣5塊以上,還不如種玉米或大豆,你信嗎?但信不信由你,現實的確如此。


楊武胥


1. 現在什麼都在漲,種子,化肥,人工,水費,承包費,油費,機力費,但是就是棉花價格不漲,現在棉花想掙錢,只有擴大種植面積,但是面積大了風險也大,看2018年的價格了,估計還是維持在去年的價格,明年估計會漲點,去年國家收儲的棉花可以平衡到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對價格的影響今年還體現不出來。

2. 現在棉花都是零星上市 各地區的價格不一樣 像山東的籽棉開秤價在3.0-3.1元/斤 水分16%左右 山西的籽棉價格在2.8左右 水分在20%左右 衣分在37左右 其他的地方也有 但是市場上還沒有具體的價格

3. 棉花不僅是農業經濟作物,又是重要的紡織工業原料。我國棉花產業鏈長,進口量大,因此,影響棉花價格因素較多,2009/2010年度棉花市場和紡織產業經歷了危機的洗禮,切實體會到了“危機”和“風險”的真正含義。其中基本面供求關係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尤其是在產量確定後,下游的需求就一直牽制著市場發展動脈。從2009年至今,我國棉花價格步入上升通道,紡織行業生產經營整體向好,產品生產和出口恢復性增長,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升,棉花和紡織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瀟瀟的vlog


棉價格補貼下來,籽棉每公斤只有7元左右,如果沒有補貼我相信,種棉花的棉農只有虧本,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可能賠的沒飯吃。

從國家取消收儲政策以後,國家每年都給予補貼,籽棉價格也沒突破7元一公斤。

農資、人工,利潤都在飛漲,只有棉花價格沒漲。

因為國家取消收儲政策後,國家釆用補貼方法,就等於給棉花價格劃了一條紅線,籽棉價格穩定在7元一公斤。

軋花企業收購不可給你7元一公斤籽棉,軋花企業儘量壓低價格,最後由國家給棉農篼底,補貼到籽棉7元一公斤,沒有特大災害棉花價格不可能突破補貼線的。

自從國家取消收儲政策,釆取補貼政策後,種棉花的微利到來,只有高產優質的棉花才能掙錢。





2868173650924大新疆


誰說棉花價格高了?價格高了國家會年年補貼,。低於成本價國家才補貼,不補貼種棉花的棉農飯都吃不起了,本來國家補貼是供大於求時候棉價大跌時補貼棉農,棉花供少於求時價格上漲,國家是不補貼的!結果產量高時收棉花老闆壓價格國家補貼,大面積減產時本應該價格大漲棉農受益,結果收棉花老闆仍然壓低價格,棉農仍然吃國家補貼,受益是倒棉花的老闆和相關加工場等相關利益鏈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