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学生就业那么难,是什么让您依然坚持让孩子读书、考大学?

喵之屋


其实我觉得你的说法不正确,当今大学生其实就业并没有那么难,对于就业难的那些大学生都是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习得一技之长的人。

对当前社会来说,上大学还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最快捷径。上过大学的孩子们,无论在处事方式,眼界格局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

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将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十分的支持下一辈孩子们努力的去学习,努力的考大学,以争取更高的学位,以至于将来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因为本身我自己就是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深深的知道,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肯定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


洛阳小伙儿best


首先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现在关于我们社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关键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现在就业的普遍问题出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对于工薪低的工作大学生不愿意去做,但是更多高薪工作都只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开放,所以大学生在刚毕业时大多不会得到高薪工作,所以在毕业后一年会有很多大学生辞掉工作处于失业状态。

对于其他学校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学校属于四非学校,学校水平不是太好,我们学院也没有学校最好的专业但是在我入学那一年,我们学院的本科就业率是将近百分之百,另外几个学生据我们院长说是因为剩下的几个学生没有跟踪到位,没有向院里上报他们的就业情况,就自动做失败处理了。其他一些学院就算就业率不高但是优秀的,得到工作的人依然有比较好的工作,不够优秀的人并且眼高手低的人才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读书考大学和就业难的关系。

问题说就业难为什么还要读书考大学?

那么我想问难道你不读书不考大学就业很轻松吗?答案显然是否认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读一点书?为什么不考大学?

我的一个研究生师兄,本科也是在我们学校读的,他在大四结束之后出去找了一个工作,与他一起找到工作的是同年毕业的研究生学长,他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是不同的岗位,更是天差地别的薪水,他当时跟我说起这段经历时,他说他自己遭到了社会主义的毒打,之后他就辞掉了工作专心备考研究生,第二年他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一直跟着导师做实验。他希望等研究生毕业之后工资能上一个档次,能找一个更好的工作。

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学姐,只有本科学历但是大学四年一直非常忙碌,忙着双修第二专业,忙着寒暑假去大公司实习,忙着考各种专业证书,活脱脱把别人的大学活成了最精彩的样子,最终还考研了,在拿到五百强企业的offer之后,跟公司说等考研结果出来之后再给予回复。这些就能够看出来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不存在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是就业困难的问题,总有工作岗位需要优秀的人才,只是看你是不是那个优秀的人。

只要你在校园里努力充实自己就不怕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只要你在工作岗位上同样付出努力就不怕机会不落在你身上,这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已。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我们一起探讨,同样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聊教育。


嘤嘤皮卡丘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就业难这也是一个相对的问题。

每年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要远远小于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数之和,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呢?

其实很简单,所有单位都是择优录取,对于一些资质好的学校,比如985/211之类的学校来说,每年都会有很多用人单位去招聘,在其中一些比较好的学生,会有很多很多个offer,这就成为了学生来选择用人单位了,哪怕是一些一般的学生,也会有很多机会,因为他们的的起点足够高,而且都达到了用人单位的门槛,对学校要求的门槛。

拿我一个同学举例子吧,我们毕业于一个部署的211院校,我的同学成绩不好,挂了很多科,在秋招时也是频频碰壁,金九银十铜十一,九月份的单位大多数都是五百强企业或者一些国企央企,总体难度较大,而且很多单位会看应届生的成绩单,他有很多挂科记录,所以一直到了11月,他签约了国家电网,除了他通过了电网考试之外,还有就是我们学校的资质在这些应届生之中,十分靠前,所以他进入了电网。

当然了,除了好的学校之外,能力同样重要,除了好的成绩,还有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出色的能力。

好好学习总归没有坏处,进入一个好的院校,起点就会很高,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门槛就是院校资质,比如985/211之类的,当然了,能力强的同学同样有很大机会,只不过可能会在网申阶段卡掉,不过可以选择找同学要一个内推码,直接通过网申。

总体来说,就业难,是相对的,对于一个好的学校,再加上同学能力强,这就不说用人单位挑你了,而是你来挑用人单位。

祝您成功!加油!


嘿枫u


如今大学生就业那么难,是什么让你依然坚持让孩子读书、考大学?

让孩子读书考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高孩子学习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和从来没上过大学的孩子相比之下区别非常明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显示着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修养。

至于您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很困难,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片面性,大学生就业困难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清北大学生就业困难吗?985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吗?同样是大学,有大专、有三本、有二本、有一本、有重本,您说的就业困难,是针对于那些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而言。对于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孩子,他们在还没走出校园时,就已经被好单位好公司预订了,对于他们来说,不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

上大学的孩子就业很困难,但是不上大学的孩子就业更困难。 不上大学的孩子就业时选择的机会很少,他们也许会干着非常辛苦、又脏又累但是收入很低的工作。让孩子上大学,孩子就会多了一些选择。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读好书,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他们比较好的出路。即使刚开始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进步较快,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很强,通过他们的努力,也可以很快取得进步,进而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大学也是寒门子弟能够出人头地最好的机会。

总结: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的孩子就属于一个普通家庭,我坚持让孩子读书考大学的原因就是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


寒梅落雪说教育


首先聊一下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存在误区。1一.自视甚高。我好歹是大学生,3千两千的工作肯定不去,这是大学生的普遍看法。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不会这么想。本身大学生要放下身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在好多学生也想明白了。举例!本人坐标河北唐山。本人所在的高中,基本招收的都是河北师大研究生(也想招好学校的,可惜人家不来,以前有过东北师大的,很少),有本科也是凤毛麟2角。现在的研究生就很务实,明说,在这任教不会超过3年!只是那这当一个跳板!以后是一定要走的!这是认识自身问题!

二.大学以后的出路。我有同学或者改专业,或者读硕士研究生,都混的不错!举例!这哥们在上海,当初也是读的同一所学校和专业,考研去了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受到了歧视,这是真的)但现在在上海一家机构年薪80w,上海老婆,上海户口,上海房子!压力没觉得比我大太多!

三.大学期间怎么混的。好多同学觉得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是吗?你要非觉得是也没办法!但我现在知道越是好的大学越是督促你学习,别聊自主学习,有,但肯定不多,原谅我没上好大学!但越是好的大学课程追的越紧,越能学会好多东西!

回到主题,大学生就业难?这个我不敢苟同,也许吧!但不上学你的意识,甚至可以说姿势都不合格!被跟我说能力,我最后怕的就是这个,啥叫能力?见人说人话就是能力?对,这确实是,但别绝对好吧!你会发现正常生活中往往是高学历愿意拉下脸,低下头的混的比没学历的更好!你品,你细品!所以,还是要让孩子去读书!因为儒以文乱国,而侠只能以武犯禁!


天行健65172


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岂不是更难。

我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原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招生就业处既负责招生又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同时还负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省都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跟踪、就业统计和就业管理等工作。

国家教育部对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一般而言要求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达到90%左右,而且是硬性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规定指标,教育部门要对学校领导进行约谈。从中可以领略到国家对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的重视程度。

因此,各大学的就业工作机制十分健全,都建有各类就业平台,其中还包括就业困难毕业生、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有残疾的毕业生等,对这些情况特殊的毕业生都要建档立卡,建立台账。并首先对这些学生进行就业推荐。

目前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每一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到19年已增至800多万。虽然每年各大学就业指标都基本完成,但每年的就业人数除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外,还有每年未就业或重新失业的,每年还有几十万的海归需要就业,累计起来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对每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我们做过调查,一般有下列情况:一是有相当部分学生想留在本省大城市,不愿到省外或省内其他地市州去就业;二是单位不理想不去;三是私企、小微企业不愿去、四是贫困偏远的地方不去。还有其他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存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比较严重,这表现出了部分毕业生的好高骛远。

就上面分析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都十分困难,更何况一个没有任何大学文凭的人就业。大学文凭已然成为了一个最基本的就业敲门砖。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来建设,没有文化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开阔眼界,展望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旋风教育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并不困难。

首先,我认为就业有困难的主要是虚度光阴,没有真正用心去学得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比如,建筑设计专业,班里毕业有36个人,但是在校招的时候,有20多个人直接被企业录取了。剩下的那些毕业生,CAD制图也不会画,测量全站仪也不会用,手绘作品也拿不出来,他们就被剩下了。不要怪竞争,只怪自己学业不精吧。

其次,和所学的专业也很有关系。

一些专业就业率还是很高的,比如飞行技术专业,我的一个亲戚就业以后,起薪就是12000还要架每小时60的飞行小时费,工资到手基本上在两万以上了。全班在上大学期间都签了用人合同。而就像一些听上去比较高大上的专业,比如说一些大专开办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就达不到职位所要求的能力,一个班的对口就业也就一两个人。还有哲学专业,这个对人的修养来说是个好专业,但是对口就业的话就难了。当然了,这些人最终也都找到了他们的工作。只是迟与早的问题。

再次,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自信心过度膨胀,把事情和社会想的太天真,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本来是可以就业的一些岗位,因为嫌弃工作待遇低,辛苦,不服单位的管制等等诸多原因,而不去先就业再择业。之前我在北京做设计的时候,做到了设计部经理的职位。面试过一个应届毕业生,拿出来在学校时的一些作品,设计水平和实际操作是有差距的,对于人体工程学也是一知半解。我看他填的实习薪资待遇要求是6000元,我建议他先从设计师助理做起,实习工资2800元。当时我看到他的表情,体现出两种感觉,第一认为我不理解他的设计严重的低估了他的价值,第二感觉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其实我也是综合考虑他的能力和行业的薪资水平,给他的建议。

认真学习的985和211院校,以及一些本科院校的重点专业毕业以后,就业以后起点就很高,一般薪酬和职位都要高一些。而学校比较一般,技能又不是很突出和实用,可能就业相对会困难一些。

为什么坚持让孩子读书,考大学?

这个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大学毕业以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你有没有听说过高中生成为大城市公职人员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初中毕业生成为重点高中的教师呢?

可能都没有吧。因为这些职位都是有门槛的。一般现在考事业编制的工作包括一些比较有含金量的证书都是有门槛的,至少要大专学历吧,可能大专学历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够用的。

只有孩子读了大学,才有资格有机会去从事这些工作。

2.读书开阔人的视野和心胸。

读书有时候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真正读到书的精髓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视野被拓宽了。比如没有上过学的一些人,做生意可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小县城。当你真正用心读了很多的书,你想做的生意可能是面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

过去有人一直在说一个词语叫小农思想,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应该叫做小心眼思维。这一类人,通常会表现出来,自己过的比别人好一些时候会故意炫耀,同时又盼着别人遭遇什么不幸而混得惨兮兮,当得知别人发了财升了官儿的时候,又非常的嫉妒和表现出来低三下四的巴结,而不是让自己想办法成为这样成功的人。我觉得这类人可能在人群中会占到50%左右,甚至更多。

通过读书,可以扩宽人的心胸,让人变得更谦和,心态更稳定,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为自己提高能力,创造机会上,而不是嫉妒巴结别人,甚至冷嘲热讽,坑害别人上。

3.读书可以扩大你的人脉。

这样说吧,同学也是我们人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多就会成为老师。建筑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多数也会通过努力,成为项目经理或者是总工,而学采矿专业的大学生,多数会从各种矿的技术员做起,有机会成为矿长。

这些同学,都会成为孩子走上社会以后,非常有力的帮手。如果我们不能为孩子提供很有力的人脉资源,通过上大学,从侧面也可以为孩子建立一定的人脉资源。


以下是为什么让孩子读书,上大学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很多考虑不到的优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大试界


你好。

你感觉大学生就业很难吗?

但是现在有多少企业愁招不到人啊!

这就像东家的姑娘嫁不出去,西家的儿子娶不到媳妇。

其实只要愿意去做,作为一名大学生,那找一份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啊!

当然,如果要找一份待遇好、又轻松、环境又好、发展前景也好的工作,那的确就很难了。

这就要看自身的能力了。

一般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一些理论知识,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要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要想有好的发展,那一定要放下身段从低处做起,锻炼和打磨自己一段时间,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之后,才能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其次,如果认为就业难就不读书,那将来就业岂不是更难更苦?与别人的差距岂不是更大了?

只有通过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另外读书也是自身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需要。

即使不为就业着想,也要坚持读书。

多掌握知识肯定是有好处的,就算是家庭主妇,有了知识也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呢。

另外也是为了自身修养的提高。

有很多大企业的巨富老板去大学充电加油呢。

也有很多人年老退休了,还在坚持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

我们不能抱着太功利化的想法去读书!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趣谈英语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还要上大学?


这个问题是经常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北大学生卖猪肉”等等经常见诸媒体。话题继续延伸下去,就演化成了“上学不值钱”的“读书无用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每年还有几百万的优秀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从一些客观数据分析一下,大学生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就业难”。

1、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大学教育已经从二十年前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进而迈向普及化。

早在200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根据当时的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有4571万人接受过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也就是说,当时大学生占总体人口的比例约为3.5%。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也证明了当时大学生确实比较稀缺。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在“教育产业化”的风潮下,高校的大幅扩招成为历史的必然。

以下的表是2001年-2017年的高校毕业生数据。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2001年大学毕业生是114万人,2002年的人数就激增了超过20%,后面又是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时至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接近800万人。实际上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34万人,已经是2001年8倍左右。

不仅仅高校人数在扩大,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强。根据教育部的介绍,201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15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这代表着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到达了让人满意的阶段或者会减速呢?答案是否定的。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最近的这次普查数据,我国已经有119636790人接受过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而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这个数据意味着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7%左右。这个比例比起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3.5%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仍然说明绝大多数民众还是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概念和方针暂时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是:大学生绝对数量众多,但是占人口比例仍然不高。在此情况下,国家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仍然会坚持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道路,也就导致大学生数量的更加庞大。

2、我国传统主流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收大量人才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并不发达。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的行业,这种行业对知识、技术、设备等依赖程度很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仍然是我国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是依靠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吸引到大量的外商投资,逐渐变为“世界工厂”。遗憾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导致劳动力要素的廉价;另一方面,国家为了促进就业,也必须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一定的扶持。

以下是2017-2018年度全球研发投入前五十家企业榜单,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全世界对研发投入最高的五十家企业中,国内只有华为上榜。数据显示,中国公司的研发费用只占全球的9%左右,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也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不符。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国内企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薄弱。

其实,不仅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尽人意,近年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已经放缓。下图是近年来国内GDP的增长速度。一般来说,GDP的增长速度可以直接反应就业率的情况,GDP增长速度每放缓一个点,失业率就要上升很多。随着这十年来GDP的持续走低,相信经济大环境的不好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很多人来言,对大学生的期望值是“知识技术型白领”,或者是“创造型脑力工作者”。他们认为,大学生的工作应该是稳定、赚钱而又体面的,否则,就失去了“大学生”的价值。殊不知,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经济放缓常态化、产业结构脱节的大环境下,曾经的“天之骄子”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而所谓的“就业难”,并非是说找不到工作;“难”只是相对理想而言。

尽管如此,大学对人生既有直接影响又有潜移默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大学的学历证书是职场的最基础通行证,它是你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敲门砖。

不管是企业招聘,还是国家公务员统考,“大专以上学历”一般是基础标配。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无论你自认为自己多么优秀,都会直接被筛掉。那么,招聘的时候不要求大专学历的一般是哪些岗位呢?大多是仓库管理员、收银员、操作工等需要体力的岗位。如果你从这些岗位开始做起,我们不能否认你一定会做不出成绩,但是我只能说,会辛苦很多。

我认识一个老板,他在上海拥有十几家水果连锁店,也算是小有成功的人士了。中学毕业后从安徽来上海闯荡,用他自己的话说,“从睡马路、给人送货做起”。白手起家异常艰辛,有一次搬货的时候一个脚趾头还被砸坏了。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他会跟我聊起来,只是因为我去他店里买水果的时候,正好接了钢琴老师的电话聊了钢琴考级的事情。我放下电话后,他立刻开始向我吐槽他女儿练琴是怎样的让人操心。我开玩笑的说,何必焦虑,你的家业给她足够了!老板坚决的说:“我不上学是当时没人管我,我绝不能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毕竟,从更高的平台起步,谁说不会有更大的成绩呢?

2.大学的环境宽松,能够给你充分的机会试错和认识自己。

很多人刚上了大学反而会感到迷茫,因为没有了高考的疯狂压力、没有了高压管制的家长,面对突然多出来的闲暇时间,该做些什么好呢?这个时候,就是你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最好机会了。你可以参加社团,可以竞选干部,可以做任何想要的尝试。珍惜这些机会,因为参加工作之后,你的领导和同事不会再容忍你犯错;但是你在学校社团、在兼职实习的时候,却有充分的理由让人原谅。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大学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财务。确切的说,她母亲帮她选择了专业。因为她周围的人都觉得对于女生来说,想不出来一个比会计更合适的工作了。而她进入大学学习后,感觉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财会专业。因为财务工作者要求冷静心细、气质沉稳;而她却热衷于各种活动策划,并且乐此不疲。最终,她从事了外贸工作,现在在广州运营一家外贸公司。如果她没有上大学,我想她可能在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工厂当会计吧。

只要情况允许,当然还是要上大学,这是一个可以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我想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要放弃。

您认为大学生活真的会毫无用处吗?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谢谢。


大椰子小学霸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读了大学才难。如果不读,就业更难。我是坚持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读完大学再就业的,因为读大学不是单纯为了找工作。

读大学是为了拥有学习能力。当今社会发展飞速,科技进步飞快。尤其我们中国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不具备学习能力,必定会被时代淘汰。在学生时代所学的一切知识都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派上用场。英语、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驾驶技术等都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大学的学习中都能涉及到;在大学中也会学到未来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假如说,毕业之后,工作的内容和大学的专业不匹配,大学生也会通过所练就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快速适应新的工作。读大学的目的就是学会解决问题。

再来说说就业难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学扩招,绝大多数高中生都能上大学,但是大学也分好与坏,在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大学里读书的学生都叫大学生,但是层次一定不一样。有的学生上大学刻苦学习,争分夺秒,每天学到很晚。有的大学生天天混日子,处对象,下饭店,唱KTV,打游戏。毕业之后,好好学习的被大公司要走,混日子的没有出路。就业难,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就业难,是因为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转型太快,很多职业在陆续消失,机器正在快速替代人工,失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危机,只能让自己尽量多一些技能。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东西快,看准形势,抓住机会,一定能创造财富,不仅能就业,还有可能致富。

总之,没有人保证说大学生毕业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想要找到工作,大学生就应该励精图治,好好学习,不要荒废学业,是金子总会发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