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弟弟一家比较啃老,哥哥一家在外打工,兄弟两个的家庭该怎么处理家庭关系?

宝妈大玉


这类的事情在农村太常见了,我们这边农村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对自己所有的孩子都要一碗水端平,可事实上都是端不平的,怎么可能会端平呢,就说我大爷家吧,大爷有三个孩子,女儿是老大,已经出嫁多年,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前年也成家了,结婚时大爷在别处给大儿子另盖了一处房并且分了家,二儿子去年也结了婚,(买了车)在一起过,其实也行,毕竟家里也没什么钱再盖房子。

我大哥和嫂子是在苏州电子厂上班认识的,婚后攒了些钱就试着在苏州做些水果生意,说实话挺难,挺辛苦的。这两年我大哥和嫂子在苏州做生意赚了一些钱,想着以后要在苏州长期发展就交了首付买了个二手房。虽然生意是辛苦了些,可两个人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可房子刚重新装修还没住进去,大爷就给大哥打电话让把房子卖了,需要用钱。大哥肯定不愿意卖,就问大爷要多少钱6,干嘛用。大爷当时没说实话,就说你妈有病,等着用钱,快把房子卖了给你妈看病。事后得知,那天晚上大哥接完大爷的电话,哭了很久。嫂子是个河南人,人很好,看上去人很面善,嫂子知道后就和大哥商量实在不行就把老家他俩结婚时的房子卖了,给妈看病,大哥当时听到后哭的更厉害了,他和嫂子在苏州买房子做生意,再怎么缺钱都没有想要卖房子的打算。

考虑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大哥给大爷打电话说:我和✘✘这就回家,把家里我结婚的房子卖了给我妈看病。大爷却说:不行,钱不够。就是要坚持让大哥把苏州的房子卖了。大哥从这开始就有些搞不明白了,如果说家里缺钱,卖了结婚的房子,给妈看病也足够了,为什么要坚持要卖苏州的房子呢。


第二天大哥和嫂子就回家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家里才知道原来是大爷的二儿媳闹着分家,要去城里买房。因此才有了大爷给大哥打电话这出。最后大哥和嫂子商量好了说:你们骗我说妈生病要卖房子,我不生气,家里的房子我可以不要,你们愿意住就住,愿意卖就卖,苏州的房子我是不会卖的。大爷说:不行,你就得把苏州房子卖了。最后大哥和嫂子哭着回苏州了……其实当时给大哥盖的房子很好,再说了,大哥和嫂子也没住几天。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我觉得大哥做的够好的啦!你们说呢?


鲁南小邵


按照题主的意思理解,哥哥一家在外打工,不在老人身边;弟弟一家和老人在一起,沾老人光,啃老。因此,兄弟两家好像关系不好处理一一是不是这么个意思?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又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先讲一下我小时候的一个邻居家的故事吧。这家的老爷子去世早,剩老太太带三个儿子,小儿子当兵,在一次施工事故中牺牲,成为烈属。大儿子60年去了东北,家中就剩老太太和二儿子一家,相依为命,共同生活。

因为有烈属的待遇,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家的生活当时算是中上水平。老太太去世时,走得急,等老大从东北赶回来时,丧事已办完了。他在弟弟的陪同下,去坟上尽了孝道礼数,回来把弟弟,弟媳叫到一起,坐好,然后长跪而拜。当时在场的亲戚皆怔住了,世上自古只有幼拜长,小拜老,哪有哥哥拜弟弟的道理?老大哽咽着说:父母生养我一场,在时不能跟前尽孝,多年来多亏二弟一家辛苦照顾,我心里有愧啊!

他回东北时,还给弟弟留下了一点钱,算是补偿。他弟弟又给他邮寄回去了,据说,他那边的日子过得也挺困难。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家庭伦理状况。其中的道理,拿到今天是不是就过时了呢?我们再分析一下吧。

现在的农村,每人都有几分土地几分田,老人的那份田,如果子女都不在身边,谁帮着耕种打理?人老了,难免时常有个腰酸腿痛,头痛脑热的,身边没有亲人,谁给老人奉汤侍药?居家立户过日子,家家都会有些门头事项,人情往来,谁帮老人打点处理?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单寂寞,一早一晚,风雨雪天,老人跟前,是不是还需要有人嘘寒问暖……

所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谁都会有老了的时候,谁都不可避免的遇到这些问题。

还好,所有这些问题,在题主这里,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因为,尽管你一家,打工在外离父母远,但还有弟弟一家与父母在一起。按照常理来说,弟弟就帮父母把那些事处理了。

至于说“兄弟一家比较啃老”,这也得从哪个角度来看。所谓啃老,有个前提,老人得愿意你啃,才能啃得去;不叫你啃,你也干瞪眼。即然弟弟一家能够啃得着“老”,那肯定是老人心甘情愿的,甚至是主动帮衬弟弟一家。如果说老人身边的一些事情,平常都是弟弟帮助照料了,老人又给弟弟一些经济上的帮助,那应该不叫啃老,而是正常的相依为命的伦理亲情,完全应该得到兄长的理解和支持的。



我本人的家庭情况,基本就是这样。我们兄妹四人,只二弟一家在农村务农,其余全在外面成家立业,打工上班。父亲退休后也回到老家,每月有两千元退休金,母亲农村户口,有一亩多口粮地。平常老人的一些事务,都是二弟一家帮着了理,包括耕种那点口粮地。相对应的是,二弟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父亲帮着出了,一个中专,一个技校,每年16000元。对此,我们全都理解,即便这样,相比我们几个,二弟一家还是要累得多。



兄弟姊妹,乃骨肉亲情,一奶同胞,即使没有照顾老人这一因由,相互之间帮衬一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去斤斤计较,伤了亲情不说,也是有悖常理,会被别人指责笑话的。


城中村2018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兄弟手足情深,若有一方属大度之人就比较简单了。

我们这里有兄弟两人,哥哥自己做小本生意自立门户,弟弟啥也不会干一直跟随着老实巴交的农村父母,后来弟弟偶遇到合适机会顺势而上,摇身一变成了大公司总经理。

然后,父亲生病弟弟管,母亲生病弟弟管,父母去世也都是弟弟一手包揽。

父母去世后,哥哥娶儿媳妇是弟弟管,哥哥想给儿子买房子也是弟弟管,然后哥哥嫂嫂生病花钱都是弟弟管,弟弟整天满面春风,笑意怏然,哥哥现在也不年老啥也不用干,一切都有弟弟撑着,幸福的不得了。

邻居们都很羡慕这兄弟俩,一人不挣,两人厚道。

我们这里还有一家,兄弟三个挣家产几户打破头,一般农村人也没有多少积蓄,全部家当给三个儿子分光后。

两位老人就没有人管了,到哪个儿子家都是被大声呵斥走,最后两位老人相继郁郁而终。

人都会老的。人们都喜欢赞扬厚道之人。

“半夜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方?”


七姐jie


这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也不不复杂;都只是看你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事情,去过这生活;把心态放平和的去看人待事,把一切看淡;将自己的生活过好………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才是你最主要的目标;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自己做到问心无愧,活的自由过的自在;不怕天打雷劈,不怕有别人的闲言闲语………总说女人嫁的好不如做得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是一样的,啃的好,不如自己拼的好………啃老,能啃一辈子吗?父母总会有老去的一天;自己踏实的去做,经过自己努力拼出来的生活;日子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长久;更会越过越安稳,越过越踏实…………

别人喜欢啃老,就放宽自己的心态去让他啃呗;无需去理会………重心放在把自己的生活上,实实在在的过好,过自在………

再好的大家庭始终都要分开成小家庭的,那倒不如花心思把自己的小家庭建立好经营好;那些会引起勾心斗角的事情就当没看见就是了…………

自己态度活的宽容远比别人的勾心斗角要完美…………


生活在城市的大山媳妇


这个父母家产必须给于明确的划分,处理好晚年遗嘱,到公证处公证,受到法律保护,要不然兄弟以后矛盾生起,亲情破裂。


留注记忆


兄弟可以协商解决。


食来幸福


一般农村家庭,在没有结婚分家前,哥哥要吃夸顶起一家人,沒有父母,长哥为父要管小的,这是常理!


热心牛奶奶


各自成家了,建议分家,把赡养老人的责任分清楚,你们虽是兄弟,但各自成了家,就要分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猴腮雷他大哥


如果自己条件还可以,老人也愿意被啃的话,就让他们啃吧。只要老公靠得住,其他的,不计较了。我们家就是这样的。


Forever991148


包涵,我们兄弟仨没有为任何事情伤过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