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年年體檢正常,還會突然得癌症?

農民的新希望


這種情況確實有,體檢基本正常,過了幾個月卻查出癌症,甚至是晚期。原因是什麼呢?

1.體檢病人太多,流水作業

現在腫瘤高發,人們的健康體檢意識也加強,好多體檢中心很火爆,有些彩超機位每天要查接近200個部位,難免會疏漏一些小病灶。

小訣竅:像化驗、測血壓、心電圖、胸部CT等檢查,都是機器檢測,或者後面有專人分診閱片,人多一點,排隊也沒關係;像彩超檢查,如果人太多了,就不要去排隊,可以選擇下午人少的時候去(上腹部彩超,需要中午禁食),醫生也會疲勞。

2.體檢項目不全面

有些單位的體檢套餐不全面,考慮到價格因素,有些項目會節省掉。比較典型的有這麼幾個:用胸片代替胸部CT,不包含甲狀腺和乳腺彩超,拒絕內鏡檢查。

像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乳腺癌,都是高發腫瘤,篩查項目中應包含胸部CT、表淺彩超,40歲以上人群,建議至少做一次內鏡檢查,尤其是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3.體檢間隔時間太長

有些癌症增長太快,一年一次體檢不敏銳。最常見的是慢性乙肝肝硬化病人,這種人群的肝癌可以在幾個月內進展到晚期。

這是一位56歲的男性,多年乙肝、輕度肝硬化,他每季度彩超體檢一次,同時檢測甲胎蛋白。這次因為甲胎蛋白升高6倍,跟彩超醫生做了溝通,發現2.2釐米的異常回聲。


進一步增強ct, 發現小肝癌:

目前已經手術快半年了,恢復很好!

慢性肝病患者,建議每一季度彩超體檢一次,配合甲胎蛋白檢測(大約70%的原發性肝癌,該指標會升高)。

對吸菸人群,發現肺結節,複查間隔也要短一點,因為在菸草的暴露下,惡性肺結節可以增長很快,在一年內可以進展到晚期。


影像科豪大夫


每年都體檢,為什麼還會得癌症?家庭醫生在線邀請專家為您專業解答: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管是單位還是自費都願意每年都去體檢,檢查自身身體狀況,但最後還是會有人檢出的結果是癌症晚期。其實,這種現象存在幾個方面的原因:


1、體檢只是普通體檢無針對性:普通的體檢沒有針對腫瘤類疾病的項目進行深度的檢查,具體而言就是普通體檢的項目中沒有針對腫瘤類疾病的專項檢查,或者說檢查的項目很少。如果體檢者不提出特殊的體檢要求,體檢中心會給予常規五項體檢(如,一般檢查、外科常規檢查、內科常規檢查、血常規肝腎功檢查等),體檢者自己再增加一個胸片,就很不錯了,而這種類五項檢查和胸片檢查對於癌症早期是檢查不出東西的,所以現在所用的檢查方法和指標是缺乏針對性的;



2、人們的觀念問題:我們不注意癌症疾病的檢查,一個單位、公司、企業對員工的常規體檢很可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其在設立常規檢查項目時就忽略針對性、特殊性的體檢項目,癌症疾病就很難發現。如果要檢查是否有癌症是需要有針對性的,如肝癌,肝癌篩查雖然是比較困難的,或者說所有的方法都不是特別好。但可以先是抽血化驗,即甲胎蛋白(AFP)的化驗。除此之外,可以做磁共振檢查,它能夠了解肝臟是否有包塊,在肝臟腫瘤的發現方面比較好,但這個檢查要花費1000塊錢左右。


所以,檢查者要根據自身條件酌情考慮,最好以家族遺傳史或個人性別等方面來針對性選擇合適的癌症篩查的項目。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很多人每年都會定期體檢,單位也會安排體檢。不過,有的人年年體檢都正常,沒發現什麼異常,卻在某天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常規體檢,是為了發現身體存在的健康問題,針對的是基本疾病,比如說高血糖,高血壓等。

而腫瘤篩查,是指在健康狀況下,或沒有症狀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醫學檢查,目的是排查早期腫瘤。

雖然,有時候也能檢查出一部分癌症早期症狀,但這對體檢設備和醫生的要求都很高。

一般情況下,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到1釐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經過8到10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早期是難以被B超,X光所看到,因此很容易出現「漏網之魚」。

此外,在某論壇會上,一位體檢公司的老總,曝光了體檢行業的「假體檢」醜聞。

有的醫院會直接讓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甚至存在抽了血,沒做檢查就扔掉,直接出結果的情況。

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造假行為,你怎麼看呢?


找靚機科普君


為什麼有的人年年體檢都正常,還會突然得癌?

難道體檢就沒有用嗎,體檢為什麼會查不出癌症來呢?首先,我想說,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大部分情況下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絕大部分體檢都是可以發現早期癌症的。有少部分患者沒有發現癌症,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體檢的項目不對

由於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只能夠通過檢查來發現。但是,很多人參加的體檢,都是由單位統一安排的,這些體檢項目並不是專門針對癌症的防癌體檢。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過胸部CT才能夠發現,而如果你做的是胸片檢查,就有可能漏診。大腸癌只能夠通過腸鏡檢查來發現,而查大便常規,CEA均有可能漏診。胃癌,只能夠做胃鏡才能夠早期發現,做B超是看不見的。

第二,體檢醫生漏診,誤診

確實有一些體檢機構,體檢人員的水平層次不齊,甚至有體檢結構僱傭沒有任何資質的人員來給人做體檢。這樣的人員,結果可想而知了。舉個例子,我的一個親戚,已經在北京同仁醫院確診為外耳道膽脂瘤,在待床做手術。前幾天,單位組織體檢,去的是一個很有名的體積那連鎖機構,做耳鼻喉檢查的時候,體檢的醫生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我那個親戚感到很氣憤,還不斷的提醒那個體檢的醫生,但還是沒有檢查出來。大家可以知道,有些體檢從業人員的水平,那是相當的一般。

所以,如果想要查出癌症,最好是選擇公立醫院的體檢機構,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套餐,最好是防癌體檢套餐。對於某些高危人群,可以加做一些特殊的檢查項目,例如長期抽菸的人群,可以加做胸部CT檢查,有胃腸家族史,慢性腸炎的患者,加做結腸鏡檢查。


普外科曾醫生


你好,現在體檢的項目很多,而我們說的體檢一般就是指“健康體檢”,健康體檢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檢查,比如肝腎功能、乙肝兩對半、血糖血壓血脂等等,像一些不常見的疾病,比如說腦部腫瘤、消化道腫瘤等往往不會出現在大多數的體檢套餐裡。

因此,在體檢時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做一些合理的體檢項目,比如經常感覺頭痛、頭暈,就要選做一個頭部的檢查項目。此外,還要和醫生多交流,以便於醫生根據症狀對你的病情做出判斷,或者檢查時對你的患處多加留意。

50歲以上的人最好對主要癌症都查一下,比如男性,尤其是長期酗酒、吸菸或者戒菸年數少於15年的可以查一下肺癌、胃癌、結腸癌、肝癌、食管癌等,女性注意檢查乳腺癌、宮頸癌。對於有腫瘤家族病史的人屬於特定的高危人群,尤其要做針對性檢查。

對於健康人群,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後再加一次防癌體檢。中老年,有家族史或有吸菸等不良嗜好的高危人群每隔半年做特定腫瘤項目的篩查,是發現早期癌症、癌症前期病變的最佳方法。


深外醫


體檢顧名思義只是一個簡單的身體檢查,現在的公司單位基本每年都會安排員工體檢,而體檢的項目非常簡單,除了有個x光和抽血化驗,其他的基本沒有用,也就出現了一些體檢沒問題,結果後面還是會得癌的情況



另外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現在疾病隱藏得都非常好,沒有到達惡性地步,一般的普通檢查是查不出來的,等能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原因,就是體檢報告或許有異常提醒,等你去上級醫院複查時,檢查失誤,也就是所謂的誤診,也會矇蔽患者的雙眼,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為什麼會有第二種特殊原因,是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例子,文中的報告圖片都是真實來源於我個人,報告顯示淋巴細胞增高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白血病,當時我腿疼,幾個醫院的醫生都認為我是免疫疾病或者是腿的問題,沒有任何人懷疑是白血病,等到病情嚴重到快死的時候才查出來,我是比較特殊的一個例子,我也不怪醫生,只怪我的病情隱藏得太好,所以醫院的醫生前期都沒有發現出來

說到這裡,只想勸誡大家,一定得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生命只有一次,就算被救活,也會有殘缺,不要自暴自棄,活著才有希望


抓住一隻小榮榮


首先,我們體檢年年正常,不代表身體真的正常,因為身體是一個動態的,漸進的衰老過程,人衰老了,免疫力就開始下降,器官功能開始衰減,但是未必會在檢查結果裡表現出來,比如有的早期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能是正常的,有的甲狀腺癌患者甲狀腺化驗結果是正常的,種種如此,雖然結果正常,但其實疾病已經存在!

其次,檢查的項目沒選擇對,比如為了排除肺部疾病,很多人選擇胸片,其實,胸片侷限性很大,為了準確排除,應該選擇低劑量ct,比如肝癌,有的人只檢查甲胎蛋白,又或者只檢查B超,其實二者結合更好,比如排除腸癌,40歲以上的,應進行腸鏡檢查,排除胃癌,應做胃鏡,這些都是很直觀很準確的檢查方式,反而是通過血液檢查排除癌症,不建議做,因為這些數據正常的不代表沒癌症,不正常的不代表有癌症!

總之,體檢不是預防疾病的手段方式,而是為了排除或者早發現疾病,從而早治療早治癒,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多關注自己的身體,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和年紀針對性的去檢查。這樣才能盡最大可能準確的排除或者查出問題!

謝謝,不正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混吃等死之大閒人


每年都體檢,為什麼還會得癌症?先一句話回答你:體檢是拿市場經濟發展醫療產業,是術的層面。

我是中藥房調劑元貞貞,酷愛專研《黃帝內經》——可以根據髒像(五臟表現出來的外部特徵),知道人是生理或病理階段,用飲食來調養生活,為想要健康的夥伴提供幫助!

體檢有用嗎?當然。防犯於未然嘛!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關鍵在於面對體檢的結果:

有些癌症患者沒做手術之前還好好的,做完手術以後,癌細胞就轉移了,好像惹惱了癌細胞一樣;有些被診斷為乳腺癌患者,其實它的最早病態是肝鬱(肝鬱是機器檢查不出來的),沒做手術,放開心胸豁出去,還活著回來呢;

世界上沒有一招包治百病,因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流動的,變化的。

腫瘤是人身體長出了另外的“精”,這個“長”可不是一天兩天!你看——我們人吃五穀之精,本來就是補我們的精,如果它沒走到正地上,補就成了害!在另一個地方長出“精”來。

談癌色變的年代不是坐著”談“,光談沒用!我們不是活在某個道理裡面,是活在覺知裡!自我的覺知(比如,天氣變化我們適宜怎樣去吃?怎樣去休息?怎樣面對一些生活,工作的日常狀況?)比體檢更具建樹。

另:關注元貞貞的食療作品,你會受益很多!平安,合十。


元貞貞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已成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課。不少人相信,體檢過關了,就代表健康沒問題,認為一年內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有人說,每年做體檢的人,一樣查不出癌症,所以說體檢根本沒啥用處;也有人說,只要每年做一做體檢,就不擔心得癌症。顯然,這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

健康體檢不等於防癌體檢

癌症已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後第二大致死原因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新觀念,一般的健康體檢經常檢查的幾項指標正常本身不能表示我們身體就是很健康的。

老百姓通常所說的體檢一般就是指“健康體檢”,通常包括測量脈搏、血壓、心電圖、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腹部彩超、胸片、腫瘤標誌物等。

而把健康體檢當作是萬能的,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必須要知道,“健康體檢”不等於“防癌體檢”。健康體檢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檢查,比如血壓、血脂等等,通常針對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但基本沒有涉及到常見的胃腸、呼吸系統腫瘤。

有人說不是查了腫瘤標誌物和胸片,難道不能發現腫瘤的蹤跡嗎,回答是:常規檢查太有限,會有太多“漏網之魚”。因此體檢結果如果正常,不等於身體沒問題可以高枕無憂,更不等於你肯定沒得癌症。


但大家也別輕易否定傳統的健康體檢,健康體檢還是很有必要的,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找相應的專科醫生諮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恰當的處理或隨訪複查,很有用處。

但沒有哪一項檢查是全覆蓋、萬能的,每項檢查只能解決某個問題,健康體檢結果正常,遠不能下結論沒有得癌。 防癌體檢是一種更加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目的是早期發現腫瘤,或者發現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對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篩查。

沒有症狀,也應體檢

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幾種情況:

1、感到有症狀,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出來;

2、因為其它病症去醫院檢查,結果附帶查出來有某種癌症;

3、常規體檢,查出有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症;

4、有針對性的癌症檢查,像常規體檢一樣定期檢查,檢出異常。

眾所周知,癌症如果能早期發現,根治的機會大大增加,但要等症狀出現了再去檢查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在沒有症狀時主動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是非常有意義的。

不少癌症可以在沒有症狀的早期發現,目前認為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幾種癌症更有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通過體檢及普查早期發現。

胃癌早期發現靠胃鏡、結直腸癌早期發現靠糞便隱血試驗和腸鏡、肝癌早期發現靠甲胎蛋白和超聲檢查,就消化系統常見腫瘤的早期發現為例,胃鏡、腸鏡似乎都不在常規體檢的範疇裡,所以更為全面的體檢應該加上胃鏡、腸鏡檢查,尤其建議50歲以上從未做過的人一定去做一次檢查。

胃腸道等內臟的病變不同於甲狀腺、乳腺等淺表器官的變化,難以自我發現,加之抽血、胸片、超聲、CT等常規體檢也是難以發現早期胃腸道的病變,因此做一次胃鏡、腸鏡瞭解自己胃腸道健康是非常有意義的。


癌症種類繁多,讓人防不勝防,需要提醒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仍然是預防癌症、保持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做到最合理?

癌症檢查,尤其是自體無症狀時的早期檢查,目前仍是很有爭議的領域。主要是因為早期檢查的研究難度大,現有方法的準確度低,對被檢查者的好處有限。

從醫學的角度說,有直接症狀的問題最嚴重;無任何異常被發現有癌症,情況最輕。 所以一般對於因為有直接症狀查出的癌症都無大異議,因為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了,要立即治診。

這麼多的檢查方法,體檢時想一個不拉全查一遍是不可能的,一般初次檢查常選取常見的、創傷小的簡單檢查方法,比如乳腺觸診、直腸指診、甲狀腺B超、腹部B超、婦科B超等,這些檢查方法是初級的、簡單的,屬於篩選性質的。

篩出來懷疑是癌症的再進一步進行高級的檢查,比如增強CT或者直接的病理學活檢,比如腸鏡、胃鏡取活檢等(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依據)。 通過針對性體檢,雖然還無法查出所有的早期癌症,但也可以發現不少早期癌症,這點就是最有價值的,進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合理有效地篩查。


總結:看似毫無徵兆的腫瘤突然發生,似乎無從預防,但其實有時候不是毫無徵兆,而是我們缺乏健康知識和預防意識,因此平時裡多學習一些常見病的知識與預防也是一種物超所值的健康投資。


第二批登陸著


有些人年年體檢結果正常,卻突然發現癌症。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完全有可能。



①體檢的項目沒包含出問題的項目。體檢結果正常只能代表檢查到的體檢項目結果正常,不能代表身體正常,因為還有其它沒檢查到的項目,出問題的可能就在沒檢查的項目裡。

一般醫院的體檢中心都有很多體檢套餐,從普通的常規體檢到一些專科體檢,體檢項目有少有多,體檢項目多的能更全面反映身體的情況,但價格也會更高。舉個例子A套餐包括普通三大常規(血尿大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B套餐除了A套餐的內容還加上腫瘤標誌物檢查,胸片。假如選了A套餐,肺上長了一個東西,沒檢查腫瘤標誌物也沒拍胸片就不能發現問題了。



②體檢的項目包含到出問題的項目但還不夠針對性。比如肺部,體檢項目包括胸片檢查,肺部看是基本看到了,但看得還不夠細,對早期肺癌很難發現,要看早期肺癌必須做胸部CT。有個同事就是這樣,在醫院職工體檢中胸片結果正常,因為她是高危人群,自己不放心後來又做了個胸部CT,右下肺一個結節,大概1cm,做了手術就是早期肺癌。下面資料就是,上圖胸片正常,下圖右下肺一個小結節(箭頭)。



③有些癌症很隱匿,但發展又很快。早期沒症狀難發現,一發現往往都是晚期。比如胰腺癌,早期不專門針對胰腺做相關檢查(CT/MR平掃+增強等)很難發現病灶,幾個月後就出現轉移了。外比如肺小細胞癌,病灶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生轉移了。

④還有人為的原因,可能性低但也有可能。由於醫生的個人原因,可能是疏忽也可能是專業水平不夠而漏掉病灶。

總體來說,體檢對疾病的檢查出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特別也有很多早期癌症就是體檢出來的。

體檢項目的選擇因人而異,常規體檢項目是基礎,有相應症狀或高危人群可以再加些針對性檢查項目。下面列一些針對檢查,供參考。

腦部腫瘤-頭顱MR/CT,最好MR。

鼻咽癌-鼻咽鏡、鼻咽MR/CT,血EB病毒。

喉癌-喉鏡,喉部CT。

甲狀腺癌-甲狀腺超聲/CT,血降鈣素。

肺癌-胸部CT。

食管癌-食管鏡、食管鋇餐、胸部CT。

胃癌-胃鏡、腹部CT(需大量飲水把胃充盈)。

肝癌膽管癌-腹部超聲、CT/MR,血AFP。

胰腺癌-腹部超聲、CT/MR,血CA199、CEA等

腎癌-腹部超聲/CT/MR,尿常規。

膀胱癌-超聲、MR。

前列腺癌-超聲、MR,血PSA。

子宮內膜癌-宮腔鏡、超聲、MR。

宮頸癌-活檢、MR。

結直腸癌-腸鏡、全腹CT(一定要腸道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