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春節期間,四川民間有“走人戶”的習俗,四川話的“走人戶”就是走親訪友

、串門兒的意思,逢年過節或遇主人家有婚嫁、滿月、喬遷等辦席請客時上門拜訪,春節走人戶即是拜年,持續時間長,參與度最高,也最有氣氛。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春節走人戶,時間長,歡樂多

以前在川內農村地區,春節走人戶一般從初一或初二開始,探親戚、回孃家、見好友,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在這半個月中間,人們會放下手中的活路,全家老小集體出動,山路里、田坎上、村鎮間,隨時可見一串串穿得花紅柳綠,光光生生的人家,大人們提著糖酒肉點,娃兒們嬉戲打鬧,時不時甩出兩個黃煙炮,劈里啪啦,笑語歡聲。

路上碰見熟人,笑臉相迎打個招呼,相互問聲新年好,道幾句喜慶話,“你們過些鬧熱年哦”,“一起鬧熱哦”,“進來坐一下,喝口茶再走”。若是遇到關係好的,則會提前安排後面的日程,“初六到我屋頭耍哈,把一家人都帶起來”,“要得,我們早點來”。

距目的地還有幾百米,主人家遠遠看見走人戶的客夥些來了,馬上會把桌椅板凳在院壩頭擺好,雙方見面先是客套問候一番,主人雙手接過禮物,邀請客人落座。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春節的“吃”,一輪又一輪

四川人對“吃”有入木三分的感情,春節的“吃”更是花樣繁多。

主人把早已備好的糖果、瓜子、花生、紅碰柑,以及自家做的炒米糖、苕絲糖、花生糖、麻稈糖陸續擺上小方桌,端出旋泡的熱茶,遞上剛啟封的香菸,吃糖、吃煙、吃茶這第一輪吃,就在新鮮和歡喜中開場了。

主人家的廚房這時也忙開了,或是煮湯圓,或是煮醪糟蛋,或是蒸粑粑,第二輪吃的小食,在不經意間端了出來。川人愛吃粑粑,多為糯米制品,也有面點,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粑粑,比如黃耙、葉兒粑、豬兒粑、鴨兒粑,有豬油芝麻的甜味,也有肉餡鹹包心的,有些粑粑看起不大,吃下去卻很管事(經餓),尤其是後面要喝酒的人,先給肚皮墊個底,對身體也有好處。

小孩兒們常在見面後不久,就到桌子上抓一把糖果花生,吃耍耍去了。男娃之間同輩喊老表,幾老表夥到去房背後的山頭上爬樹樹,打雀雀,放鞭炮,小姐妹們則圍在院壩另一頭跳房格格,或者去院前摘些花花草草,直到大人喊吃飯了,娃娃們才回到桌子上。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第三輪,吃酒。春節走人戶,男的通常都要吃酒的,而且吃酒時碗裡不能舀飯,香腸、臘肉、風肉、豬肝、脷子、酥肉、幹牛肉、白砍雞、煙燻鴨,光是下酒的幹盤子就有八九個,主人家敬酒,請菜,頻頻招呼客人“你們莫講禮哈”。

隨著蒸蹄膀、鹹燒白、夾沙肉、粉蒸肉、紅燒魚、燒肚頭、炒腰花、酥肉湯、雞肉燉粉條這些熱菜依次出場,吃酒的氣氛逐漸熱烈,主人家的盛情也掀起高潮,“喝起走,喝起走”,“

莫講禮啊,吃菜吃菜”。

“莫講禮”,就是別客氣

這裡說的“講禮”,不是孔夫子的講經論道,談禮說制,也不是說什麼規矩、禮節之類,就是一個單純的“客氣”。四川人說一個人客氣,就會說他“講禮”,通常是在飯桌上,比如你既不夾菜又不拈肉,主人家就會喊你“莫講禮”,暗含著“不要客氣,放開整”。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如果在“講禮”的後面加一個“數”字,說成“講禮數”,這就多了一層禮節、規矩的意思了,比如去作客時帶禮物,主人就會說“太有禮數了,講禮得很”,雖說這裡面也有客套的層面,但更多是一種熱情地感謝。

剛上桌子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有趣的場景,主人家越是喊“莫講禮”,客人們越是“裝斯文”,整衣危坐,略顯拘泥,主人喊兩句才又動幾下筷子。酒過三巡,越擺越高興,這時候主人也不再喊“莫講禮”,客夥也不再“假斯文”,雙方滔滔不絕,頻頻舉杯,興致所至時,或分南北派,或打莊,劃上幾拳,把氣氛推向高潮。

以前走人戶,還常常會遇到兩家人或三家人同時走到一家人戶的,這種情況就更熱鬧了,來的人越多主人家越高興,把吃酒划拳的男人,吃菜拉家常的女人,以及吃飯圖耍的娃娃們,分擺成好幾桌,各得其所,各得其樂。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酒足飯飽之後,主賓雙方依然興高采烈,趁著火熱勁在院壩頭擺起大桌子,男女老少,圍桌或站或坐,開始新一輪的“吃票子”——打打小牌,看看內財,不一會兒周圍鄰居些也都跑過來湊熱鬧,贏了的喜笑顏開,輸了的就和看牌的人跟著起鬨,“好久才該我吃皮哦!”,個個都耍得是不亦樂乎。

這種歡樂的氣氛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過後,才被春耕的勞作代替,隨後便是又一年的辛勤與期盼。

不“講禮”,講“人情”

四川人的春節,在你來我往的“走人戶”之中拉開序幕,在“糖酒煙茶,飯菜票子”等一系列的“吃”之中浸滲蔓延,在“講禮”和“莫講禮”的客氣與熱情之中輾轉升溫,顯得人情滿滿,顯得味道悠長。

------

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先把“走人戶”的事放一放,不外出、不聚會,好好休息,保重身體。

四川春節“走人戶”,主人喊你“莫講禮”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